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周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周莊,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江蘇省蘇州市崑山市下轄的一個鄉鎮級行政單位, 周圍湖盪環列,鎮內河港縱橫,是典型的江南水鄉,被譽為「中國第一水鄉」。目前已經成為著名風景旅遊區。2019年被評為中國文化百強鎮[1]

地理

周莊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江蘇省崑山市西南隅,東經120°53′,北緯31°14′處。東南與上海市青浦縣的商塌為鄰,西南與吳江市的莘塔接壤,東北與錦溪鎮相銜,西北與吳縣的淞南相望。為崑山、吳江、上海三市交界處。

周莊地處府縣邊隅,四周群湖環抱,河港縱橫。「咫尺往來,皆須舟楫」。鎮區北依白蜆湖、急水港,為吳淞江漕糧北運要道;南銜張矢魚湖(今南湖),古為文人志士隱逸之地。元代居戶聚集於市河東岸,今北市街一帶,鎮西仍荒僻。明代中期,鎮址向鎮西後港及港西方面延伸,而後太平橋、世德橋、福洪橋相繼建成,道路溝通,遂由城隍埭繼向普慶橋(今中市街)一帶發展。至清初,規模日盛,整個市鎮以富安橋為中心,有南北市街和中市街兩條丁字型大街,形成鬧市。清至民初,因地處三縣之中,商業繁盛。

據史書記載,北宋元佑年間(1086年),周迪功郎信奉佛教,將莊田 200畝(13公頃多)捐贈給全福寺作為廟產,百姓感其恩德,將這片田地命名為「周莊」。1127年,金二十相公跟隨宋高宗南渡遷居於此,人煙逐漸稠密。

周莊在元代中期時屬蘇州府長洲縣。明清中期屬松江府華亭縣,清初復歸長洲縣。清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周莊鎮因元和縣一分為二,約五分之四屬元和縣(今吳縣市),五分之一屬吳江縣(今吳江市)。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江蘇巡撫陳文恭將原駐吳縣甪直鎮的巡檢司署移駐周莊,管轄澄湖、黃天盪、獨墅湖、尹山湖和白蜆湖地區,幾乎有半個縣的範圍。

清末至民國年間,戰亂頻仍。周莊以其獨特的地理條件,成為南社發起人陳去病柳亞子等人聚會酬唱之地。20年代,流品漸雜,成為方圓附近吳江、青浦鄉裡間的一大集鎮。

1949年5月8日,周莊解放,歸屬吳江甪直區。1950年把鎮西原屬吳縣部分劃歸吳江,結束了兩縣分治的狀況。1952年以後,周莊鎮歸崑山縣(現為崑山市)管轄。

建國後,商業渠道隨政區而變化,趨向單一的農業經濟。改革開放後,鄉鎮工業發展,對外交往增多。1986年昆(山)陳(墓)周(莊)公路建成通車,鎮內以其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築群,以及古樸的石拱橋、石河埠等吸引了大批遊客。1988年周莊成立周莊旅遊服務公司,旅遊設施不斷完善。來此考察和觀光的各地遊客、中外官員學者、專家日益增多,並且成為寫生作畫、攝製影視片的熱門場所。

行政區劃

2010年末,周莊鎮總面積39.05平方公里,鎮轄10個行委會、2個居民委員會。1981年9月,撤銷周莊公社革命委員會,成立周莊公社管理委員會。1983年4月,政社分設,恢復周莊鄉人民政府建制,轄20個村民委員會,201個生產隊。1988年6月,撤鄉建鎮。2001年8月,行政村合併。由原來的20個行政村合併成10個行政村,延續至今。戶籍人口8681戶、22144人;外籍人口32952人(其中經商打工9773人)。 36.05平方千米(2017年),31730人(2017年)。

聞名

1979年畫家陳逸飛至周莊寫生。1980年陳逸飛飛赴美國,四年後獲亨特學院藝術碩士學位。在紐約期間,陳逸飛的畫作風格受到了哈默畫廊的主人、美國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長阿曼德·哈默博士的賞識,他以周莊中心雙橋為題材的作品《故鄉的回憶》[2]被其以重金購下,並在1984年作為訪問中國送給鄧小平的禮物。大大促進了周莊及周圍江南水鄉的旅遊業,由此周莊開始聞名。

同濟大學教授阮儀三的幫助下,周莊決定保護自身的古建築,維護原有的水鄉風貌,開闢成旅遊區,現在周莊所有的景點已經形成古鎮旅遊一票制。

周莊於2003年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視頻

周莊 相關視頻

江南水鄉第一鎮---周莊
周莊不愧為中國第一水鄉,一樣的古鎮,不一樣的周莊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