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吊劉烈士炳生(柳亞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吊劉烈士炳生》中國現代作家柳亞子寫的詩詞。

作品欣賞

吊劉烈士炳生

東南義旅縱橫日,三戶亡秦古有之。

豈料楚氛終退舍,居然胡運尚乘時。

黃龍杯酒盟猶在,白馬清流悔已遲。

風雨中宵雄鬼泣,挑鐙掩卷一沉思。 [1]

作者簡介

柳亞子(1887—1958):原名慰高,字安如,更名-,字亞盧,再更名棄疾,又號稼軒,又字亞子。後為了統一名號,便用亞子。江蘇吳江黎里鎮人。創辦並主持南社。曾任孫中山-秘書,中國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上海通志館館長。「四·一二」政變後,被通緝,逃往日本。1928年回國,進行反蔣活動。抗日戰爭時期,與宋慶齡何香凝等從事抗日民主活動,曾任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央常務委員兼監察委員會主席、-同志聯合會中央常務理事,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執行委員。1949年,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0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建國後,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柳亞子一生中寫下了大量聲情激越、意氣風發的詩篇,計有詩7000餘首。詞200首。箸有《柳亞子自傳年譜》、ˉ劍室詩集》、《詞集文集》、∠社紀略》,編有∠社叢刻》、《蘇曼殊全集》、《柳亞文集》,委員會有《柳亞子集》。[2]


柳亞子重視文學的思想性,他反對嘆老嗟卑的個人主題的吟詠,也反對批風抹月的流連光景之詞。在詩風上,他崇尚唐音,承繼夏完淳顧炎武龔自珍3家,貶斥以黃庭堅為代表的江西詩派。在詞風上,他推崇辛棄疾,貶斥吳文英。在文風上,他反對韓愈和桐城派。

柳亞子是一個以詩歌為武器的政治詩人。他的詩,緊密結合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發展,洋溢着強烈的愛國主義、民主主義激情,具有鮮明的戰鬥性。在廣泛的革命交遊中,柳亞子寫下了大量的懷人詩和贈友詩。革命派的英勇鬥爭使柳詩充滿了慷慨激昂之氣,這一鬥爭的多災多難的歷程又使他的詩具有沉鬱蒼涼的風格。辛亥革命後,柳亞子的詩歌主題轉為對這次革命不徹底的批判。五四運動後,他的創作轉入了新時期,一直歌唱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後。

抗戰勝利之後,為了爭取國內和平,毛澤東於1945年8月28日從延安飛抵[[重慶],與蔣介石進行談判。在重慶的43天中,毛澤東除主持談判外,還同社會各界朋友進行了廣泛接觸。

柳亞子毛澤東在第一次國共合作時結識的老朋友。8月30日,剛到重慶不久,毛澤東就在重慶桂園寓所,宴請柳亞子、沈鈞儒等人。席間,柳亞子贈毛澤東七律一首:「闊別羊城十九秋,重逢握手喜渝州,彌天大勇誠能格,遍地勞民戰尚休。霖雨蒼生新建國,雲雷青史舊同舟。中山卡爾雙源合,一笑崑崙頂上頭。」9月2日,《新華日報》以《贈毛潤之老友》為題,發表了這首詩。9月6日,毛澤東在周恩來、王若飛的陪同下,又到重慶沙坪壩南開學校津南村看望柳亞子。在柳的寓所,柳亞子請毛澤東校正他準備收入《民國詩選》的毛澤東《七律·長征》一詩,並向毛澤東索詩。10月7日,毛澤東將《沁園春·雪》題贈柳亞子,並附信說:「初到陝北看見大雪時,填過一首詞,似與先生詩格略近,錄呈審正。」

得到毛澤東題贈的《沁園春·雪》後,柳亞子很快作出了和詞《沁園春次韻和毛潤之詠雪之作,不盡依原題意也》。10月下旬,柳亞子將毛澤東的贈與自己的和詞,在中蘇文化協會舉辦的「柳詩尹(瘦石)畫聯展」上展出,並將兩詞送交《新華日報》,要求同時發表。大概是發表毛澤東的詞需經本人同意的緣故,《新華日報》於11月11日單獨刊出了柳亞子的和詞。

毛澤東重慶,在當時引起了很大的轟動,他的武略文韜早已是舉國景仰。在詩畫聯展上傳出毛澤東有詞《沁園春·雪》後,山城文化界紛紛流傳開來,等到柳亞子的和詞公開發表後,更多的人在打聽原詞《沁園春·雪》。張林嵐說,重慶《新民報》當時的辦報方針是「中間偏左」,事實上是十分傾向於進步的,從主筆趙超構到下面的編輯記者,傾向民主進步的人很多,很多人都會有意識地多登進步的文章。此時,重慶《新民報。晚刊》的副刊《西方夜譚》,是由著名的劇作家吳祖光先生當編輯。在山城皆盼毛澤東原詞的氛圍下,吳祖光先生設法拿到了這首詞的抄件,讀後他深為激賞,當即就在11月14日的副刊上予以公開發表,還加上了一段充滿激情的編者按語,其中寫道:「毛潤之氏能詩詞,似鮮為人知。客有抄得其沁園春詠雪一詞者,風調獨絕,文情並茂,而氣魄之大,乃不可及。」在編者按之後,就是那首千古絕唱。

在當時國民黨統治區,不要說毛澤東的詩詞,平時就是毛澤東的名字,都是見不到的。這首詞一經《新民報·晚刊》發表,頓時在重慶引起了巨大的轟動。一時間,人們爭相傳誦,好評如潮。柳亞子將它稱為「千古絕唱」,謂「雖東坡、幼安,猶瞠乎其後,更無論南唐小令、南宋慢詞矣」。此前,為爭取中國的和平民主,毛澤東不惜冒着生命危險親赴重慶談判,他對國家民族的高度負責精神,已經深深打動了社會各界,為國人廣泛稱道。一闋《沁園春·雪》,又充分展示了毛澤東博大的胸襟和蓋世的才華,進一步地征服了人心,使人們從毛澤東及其領導的共產黨身上,更多地看到了中國的光明和希望。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