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台灣高速鐵路700T型電力動車組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台灣高速鐵路700T型電力動車組是一款屬於台灣高速鐵路的高速列車,設計源自日本新幹線700系列車[1],而「T」代表台灣(Taiwan)的開頭,列車由東海旅客鐵道(JR東海)與西日本旅客鐵道(JR西日本)共同開發,並由川崎重工業、日本車輛製造、日立製作所三間公司承造。而700T型是新幹線技術首次外銷海外的第一款列車,於2007年1月5日投入運營。

概要

引進簡史

交通部高速鐵路工程局從1996年10月開始進行BOT模式招標高速鐵路的建設,台灣高鐵聯盟與中華高鐵聯盟這兩個競爭對手,台灣高鐵核心的技術基於歐洲鐵路的技術,由法國TGV的製造商通用電機阿爾斯通公司德國城際特快列車的製造商西門子組成的歐洲鐵路聯盟參與競標,而中華高鐵的核心技術基於日本新幹線技術,由日本企業組成的日本新幹線企業聯盟參與競標。1997年9站台灣高鐵聯盟中標後改組為台灣高速鐵路公司,1998年7月23日台灣高鐵與高鐵局簽屬BOT協議。日本政府提議如果切換到新幹線技術,將提供低利貸款,儘管歐洲鐵路聯盟較早協議,但是台灣高鐵決定在1999年6月重新招標核心技術合同,並於1999年12月28日宣布簽屬最後一項列車與機電系統的合同,2000年12月12日簽屬車輛的供應以及後續的維修零件的合同。歐洲鐵路聯盟因為台灣高鐵違約向國際商會提出國際商務仲裁,要求台灣高鐵支付損害賠償,賠償20.9億新台幣。

儘管日本新幹線企業聯盟原本在1997年與中華高鐵進行BOT招標時設計基礎是以新幹線500系電力動車組為標準,而在1999年與台灣高鐵進行招標時改為新幹線700系電力動車組為標準。台灣高鐵列車採用歐洲的規格,因此將列車的設計根據歐洲的標準來修改[2]

車輛交付

2004年1月30日,做為主要製造廠商的川崎重工業於日本神戶的車輛工廠舉行了首組列車的出廠儀式。同年5月下旬,首組列車自神戶運抵高雄港74號碼頭。2005年1月27日,700T型列車首次開出燕巢總車輛段,於台南-左營間路段進行低速試車,由高雄大社開向高鐵台南站。同年的10月30日,試運行時速首次達到315千米。而在2006年全數30列700T列車交付完畢,並且於2007年1月5日起投入運營,最高速度以時速每小時300千米運行。

2008年11月,台灣高鐵決定增購列車,與川崎重工與東芝訂購四列700T型列車,列車於2012年至2015年交付完畢,除了駕駛艙、乘務室以及商務車廂的座椅為原廠制座椅,其餘車廂座椅改為台灣制。

視頻

台灣高速鐵路700T型電力動車組 相關視頻

THSR台灣高鐵700T型 1327次 南港站發車
THSR台灣高鐵700T型822次 左營-南港 台中進站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