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2012實驗室
![]() |
華為2012實驗室是華為於2011年成立的前沿技術預研組織,主要面向基礎科學研究,包括新一代通信、雲計算[1]、音頻視頻分析、數據挖掘、機器學習[2]等。任正非希望在華為遇到危機時,2012實驗室能成為諾亞方舟帶領華為走出困境。2012實驗室下面還有香農實驗室,高斯實驗室,諾亞方舟實驗室等,其中諾亞方舟實驗室設在香港方便與海內外頂級人才交流。
華為的研發體系還包括四大研發機構:中央硬件工程院、中央軟件院、中央研究院、海思半導體[3]研發機構。
歷史沿革
1995年初:華為成立中央研究院,第一任總裁鄭寶用,下設交換機業務部、智能業務部、新業務部和基礎部。
1995年1月19日:新成立的中央研究部舉行了幹部就職典禮。
1996年:華為的研究開發系統分為三大部分:戰略規劃辦、中央研究部、中間試驗部:
戰略規劃辦:負責了解、探索未來市場對新產品發展的需求,從眾多的技術、市場信息中分折、提取公司研究方向,提出產品開發的可行性方案;
中央研究部:負責具體產品的開發;
中間試驗部:負責對產品的可生產性進行試驗。
1998年:華為成立預研部,開始系統性研發前瞻性的產品和技術。同年正式審定通過的《華為基本法》明確寫道:我們保證按銷售額的10%撥付研發經費,有必要且可能時還將加大撥付的比例。
1999年:華為在俄羅斯建立華為數學研究院。
![]() |
2000年:華為在瑞典建立歐洲第一個研究所。
2007年:華為將第一家研發中心建在法國西北部的塞爾日市。隨後,華為又在法國建起兩家研發中心。
2008年底:華為加拿大研究所成立,是5G核心競爭力研究中心。
2009年:據說,一部風靡全球的災難大片《2012》引起任正非的注意,世界末日的危機預言和概念被任正非引入到華為研發中。
2011年:華為整合研發機構成立了2012實驗室。中央研究院、大海思和研究人工智能的諾亞方舟實驗室都劃歸到「2012實驗室」下面,成為一個二級部門。「2012實驗室」成為了打造研發體系新的中樞系統,這也是建立在中央研究院的基礎上成立的新的研發體系,由數十個實驗科研機構組成。
2012年:諾亞方舟實驗室成立。
2012年2月:華為香農實驗室啟動SmartNet項目,依靠在計算、網絡和軟件工程等領域的深厚積累,在短時間內攻堅困擾SDN業界的關鍵問題,實現SDN控制和轉發技術的突破,並代表華為參加了SDN標準組織ONF(Open Network Foundation)的PlugFest測試和歐盟高級網絡測試中心(EANTC)舉辦的業界首次面向運營商網絡的SDN互通測試,成績業界第一。
2012年7月2日:任正非與2012實驗室幹部與專家座談。
2012年:任正非在《華為創新的未來:任正非答「2012實驗室」科學家16問》中表示:
「未來的價值點,(現在)還是個假設體系……我們假設數據流量的管道會變粗,變得像太平洋一樣粗,建個諾亞方舟把我們救一救,這個假設是否準確,我們並不清楚。如果真的像太平洋一樣粗,也許華為(就)押對寶了。」
「我也有危機感和恐懼感,所以我們要耐住寂寞慢慢往前走,終有一天我們能找到一個正確平衡之路。」
「華為公司的優勢在於數理邏輯,不在物理界面。」
2014年:華為2012實驗室設立車聯網實驗室。
2015年3月12日:華為在法國巴黎的華為美學研發中心落成。至此,華為在歐洲共設17個研發機構,分布在比利時、芬蘭、法國、德國、愛爾蘭、意大利、瑞典和英國8個國家。在法國,除美學研究中心外,華為擁有芯片、數學、家庭終端和無線標準4個研發中心。
2016年:華為總部深圳市,計劃斥巨資建立10所基礎研究所,以彌補深圳沒有「大院大所」、90%的創新研究由企業承擔的短板。
2017年1月6日:
2016年5月底: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報,任正非:華為有八萬多研發人員,每年研發經費中,約20%-30%用於研究和創新,70%用於產品開發。
2016年6月14日:華為法國數學研究所成立,是繼俄羅斯之後華為在全球設立的第二個數學研究所。
2018年3月21日:產品與解決方案、2012實驗室管理團隊座談會,任正非說:「未來是贏家通吃的時代,我們主航道的所有產業都要有遠大理想,要麼就不做,要做就要做到全球第一。」
2018年7月:華為將「2012實驗室」研發人員搬入東莞松山湖基地。
2018年11月16日:華為在德國波恩設立信息安全實驗室。
2018年12月:華為方舟實驗室開業。方舟實驗室位於華為深圳坂田總部,占地面積約1000平方米,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消費領域IoT實驗室。具體規劃了四大區域:產品認證區、聯合創新區、產品陳列區、場景開發區。
2019年3月:華為雲普惠AI開放日,華為2012實驗室對媒體開放了諾亞方舟實驗室和先進熱技術實驗室。
華為天饋實驗室:全球最大、最先進的天線實驗室
2019年10月:華為宣布在瑞士電信公司Sunrise開設5G聯合創新中心,華為在歐洲的首個5G研究中心。
2020年10月9日:華為在法國巴黎舉行拉格朗日研發中心落成儀式,該研究所將與巴黎所在的法蘭西島大區合作,以數學和計算為重點,這是華為在法國設立的第六個研發中心。
2022年2月28日:華為發布2021年年度報告,「海思」由「2012實驗室」下的二級部門獨立。從下面的業務架構上看,2012實驗室屬於華為集團職能平台。
參考文獻
- 移至 ↑ 八核處理器如何改變雲計算和數據中心的處理模式,搜狐,2023-12-01
- 移至 ↑ 超參數全解析:機器學習模型性能的重要調控者 ,搜狐,2024-12-27
- 移至 ↑ 什麼是半導體?什麼是集成電路?什麼是芯片?,搜狐,2022-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