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北冰洋汽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北冰洋汽水
圖片來自Udn聯合報

北冰洋汽水[1] ,是北京的一個汽水品牌,於1956年開始生產,中間有過15年的中斷,於2011年恢復生產。北冰洋汽水以一隻在冰天雪地中的北極熊作標記。

發展歷史

開創時期

北冰洋汽水的歷史可塑至1936年成立的北平製冰廠,是由原湖北督軍王占元之侄王雨生在北平開辦了北平製冰廠。當時廠裡一共十個工人專門製冰,當年初次試水營業,製冰廠的效益很不錯。

可惜一年之後,盧溝橋事變爆發,製冰廠被日商強行「租賃」。該廠於抗日戰爭期間被日軍徵用作貨倉,日商將其改名為「日本水產株式會社北京冷凍廠」,製冰廠變成了專門為日軍冷藏海鮮、肉製品的冷庫,製冰的業務也被逐漸邊緣化了。

好不容易盼到日本投降,百姓生活困苦,沒人吃海鮮,也用不起人造冰,這傢小小的製冰廠的命運依然沒有盼來第二春。1947年9月,北平製冰廠因資不抵債,無力交納電費,被迫停業,製冰廠就此倒閉。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被收歸國有並改名為「北京新建製冰廠」,1950年,該廠注冊其北冰洋商標和那個北極熊標記,當時其主要產品是冰棒冰淇淋,1951年改名為「北京市食品廠」。

1950 年夏天,響應建設北京的號召,製冰廠迎來資產重組,搖身一變獲得了新名字——北京新建製冰廠。雖然受戰爭影響,設備、技術、資金各方短缺,但廠長鄧毅還是堅持聘回了當年被辭退的老製冰師傅,全員努力恢復了冰棍兒的生產,同時也少量生產一些灌裝汽水。

考慮到第一年的冰棍和汽水銷量很不錯,次年(1951)鄧毅聘請了北京的畫家設計了帶有雪山、白熊圖案的「北冰洋」Logo 和系列商標,正式在北京重新安了家。

1956年上海屈臣氏和它合併並帶來了兩部在1940年美國生產的汽水機,從此開始生產這4種汽水:

  • 橙色:橙汁
  • 黃色:桔汁
  • 紫色:酸梅汁
  • 無色:檸檬味蘇打水

當時的售價是一毛錢人民幣一支玻璃瓶裝汽水,不同於有些品牌的果汁汽水是用人造化學劑沖水而來,北冰洋果汁汽水是用天然果實蓉沖水,因此會有一些沉澱物。

停產

1979年,隨著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大批外資企業進入中國,其中包括1981年進入中國的百事可樂

1994年,百事和北冰洋展開合作,每售賣一支北冰洋汽水就送一支百事可樂,但這樣百事漸漸得到北冰洋的控制權,百事還反客為主打壓北冰洋自家品牌的汽水而令其最終消失。

其實當時除了北冰洋,還有六個中國汽水品牌在和百事可樂及可口可樂的合作後被其停產消失,這在中國汽水業界被稱為「水淹七軍事件」。

恢復生產

2007年,經過和百事漫長的談判,北冰洋與之解約,2010年得到義利公司注資成第二大股東,由2011年開始,北冰洋汽水再次生產出售,除了原有的玻璃瓶裝還有鋁罐裝。

2008 年,同樣是食品行業老字號的義利開始託管北冰洋品牌。這家以生產大果子麵包威化巧克力聞名的食品廠開始了尋味北冰洋之旅。

義利的老闆李奇和總工程師邢慧明一致決定,北冰洋一定要恢復當年的老口味。

北冰洋屬於果汁型碳酸飲料,亦即,對手是一切帶有「果味」的含氣飲料;而找回北冰洋當初的「原味」,最後落在「資深麵包師傅」義利食品公司總工程師邢慧明身上。與邢慧明搭檔的是「80後」崔翠翠,兩人早都忘了北冰洋是啥味。為此,崔翠翠與研發小組從倉庫裡翻出當年由技術科保留的檔案,北冰洋的配方「手抄」在白紙上,裝在藍色塑膠皮資料夾裡,上頭註明:「保管期限:永久;密級:秘密」。

乍看之下,北冰洋的配方內容並無特別之處:水、二氧化碳、濃縮橘汁、橘油、白砂糖和添加劑果葡糖漿、檸檬酸等;然秘訣在於各種原料的添加比例、酸甜配比及調香,而調香是指添加哪種口味的香精。

獨特之處

北京市本地生產的桔汁味汽水,歷史最早可追溯至1951年。在1980年代,除北冰洋,北京還有北城出產的冰川汽水崇文區天壇汽水,後兩者多用香精色素,業內俗稱「三精水」,屬於低端汽水

北冰洋的獨特之處,在於汽水中加入新鮮研磨的桔醬,以及從桔子皮裡提取的桔油。若是仔細看,北冰洋的汁是混濁的,輕微晃動後,桔茸上浮下沉,故北京人認為,「北冰洋有真東西」;當年能站在街邊喝一瓶冰鎮北冰洋,是孩子們的奢侈享受。

北冰洋的絕妙處就在「不加香精」,改用訂製版「桔子」。那是一種名叫大紅袍紅桔,只生長在三峽流域100公里沿岸;大紅袍材質較硬、少生吃,多用於罐頭,和一般桔子相比,它的香味清爽不膩。

每年10月桔子開始成熟,採摘季節在12月中旬,收割後、從四川萬州用火車拉到北京,再由工人手剝橘子,製作濃縮桔汁,桔子皮榨取桔油,用高速離心機把桔油甩出來;桔油是最精貴部分,一噸桔子出六公斤桔油,冬季這批濃縮桔汁和桔油,用於下一年的生產。

小故事

流行文化

北京的文化符號

北冰洋汽水是北京的文化符號界面新聞報導,1982年第一屆春節聯歡晚會王景愚劉曉慶馬季薑昆一起主持,當時下面坐的全是演員,每個人的面前都擺了一瓶北冰洋。

它還出現在「十一」觀禮的天安門城樓上,以及大陸總理周恩來宴請外國來賓的人民大會堂裡,人稱「第一國飲」。

價格貴的原因

北冰洋汽水因為中間停產了十幾年,後來又上市的,上市資本僅3000萬元人民幣。重新上市之後也面臨的歷史遺留問題,北冰洋離退休工人僅6000人,每年的退休金近1000萬人民幣,所以說它是進不了超市,自然定價也高那麼一點!這就是它家價格比較貴的一個原因!

另外一個原因,北冰洋官方解釋,北冰洋汽水是以桔子為主要原料製作而成的,沒有任何化學添加劑,如今每瓶汽水果汁純度接近4%,比20年前的老北冰洋高出將近一倍。「橘子味」汽水是北冰洋銷量最大的產品,占比超過三分之一。而且,為保證口感,北冰洋母公司在重慶萬州設有指定紅橘種植園,選用三期橘子作為原料,這些橘子會在北冰洋自己在重慶的加工廠榨成濃度超過60%的果汁,之後用零下18度的低溫運輸車運回北京。如是周折,在「化學老師用添加劑勾兌汽水」微博被熱炒的時代,產品賣貴一些,似乎無可厚非。

參考資料

  1. 北冰洋汽水:價格比較貴的原因,每日頭條,2018-10-23

外部連結

相關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