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國會舊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北京國會舊址,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西城區佟麟閣路26號、宣武門西大街57號的新華通訊社院內,是北洋政府時期國會的眾議院所在地(參議院沿用清資政院大樓,在國會街,即象來街)。現存國會議場、仁義樓和禮智樓三棟建築。
1912年眾議院成立後即在此處辦公,1913年修建了部分建築,其中國會議場沿用了清朝末年廢棄的建築基址。1924年北京政變之後,這些建築先後為北京法政大學和北京大學所使用。1949年,北京國會舊址所在地成為新華通訊社社址,原國會議場成為新華社禮堂。2006年,北京國會舊址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
歷史
明朝時,國會舊址所在地原為馴象所的一部分。
1912年,北洋政府為了召開國會,將清朝宣統二年(1910年)所設置的諮議機關資政院改為國會參議院議場,眾議院議場則位於清末的財政學堂內(有一座圖書館原屬清京師法律學堂)。
1913年,北洋政府在財政學堂校址內修建一批新建築,以供眾議院使用:299。其中國會議場由德國人庫爾特·羅克格主持設計,部分採用了羅克格原本為清朝資政院大樓做的設計,但有所簡化。
1924年北京政變後,國會被迫解散,國會議場等建築為北京法政大學所用,在北京法政大學與北京大學法科合併後,這些建築由京師大學校繼續使用。
抗日戰爭期間,這些建築為新民學院所有。
1946年至1949年,國會議場等建築為北京大學第四院所有:356。
1949年2月4日,中國共產黨在北京大學第四院的禮堂,即原國會議場內召開了中共北平地下黨會師大會。
華北大學遷入北京之後,華北大學三部一度占用了這些建築,同年這些建築所在區域被定為新華通訊社社址:356,原國會議場改為新華社禮堂。
1955年,國會舊址得以修繕。1984年5月24日,民國國會議場被列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822。2002年,國會議場再次全面加固:101。
2006年,包括民國國會議場在內的四座建築以「北京國會舊址」一名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6月28日,北京國會舊址作為「中共北平地下黨會師大會會場」被列為北京市愛國主義教育紀念地。
結構
北京國會舊址由國會議場、仁義樓[2]和禮智樓組成。其中國會議場坐北朝南,為磚木結構二層建築,入口處形似三層,最頂層為一排採光窗。建築坐北朝南,鋼木桁架,坡面屋頂,裡面為簡單的壁柱、雨棚和青磚清水牆,建築面積2100平米左右。建築內主體部分為會議大廳,平面呈方形,一層設有674個面向北側扇形排列的座椅,座椅上有紅五星圖案,其原顏色與北洋政府五色旗相對應;大廳北側正中設有議長席,另外三面設有門廳和側廳,二樓設有314個旁聽席位。會場大廳北側為一座平面呈橢圓形的「圓樓」,該樓共有兩層,用灰磚砌築,三角桁架,南北立面外觀基本相同,每面共開三間,每間有三扇豎向窄窗。其南部有三間休息室,休息室與大會廳之間有走廊相連;休息室北側為一個大會議室,為北洋政府總統和眾議院開會的場所。仁義樓和禮智樓位於國會議場東側,是當年議員起草憲法的辦公場所。兩幢樓均為坐北朝南的二層樓房,樓房南側均帶前廊,建築形式為灰磚清水牆,三角桁架坡屋頂,因其外廊被塗成紅色而俗稱為「紅樓」。
參考文獻
- ↑ 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北京國會舊址,新浪博客
- ↑ 北京國會舊址旅遊攻略 之 仁義樓,相約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