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克爾斯滕·鄧斯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克斯汀·鄧斯特
Kirsten Dunst
2016年5月,鄧斯特出席坎城影展
出生 Kirsten Caroline Dunst
(1982-04-30) 1982年4月30日(41歲)
美國新澤西州波因特普萊森特
民族 德裔美國人[1]瑞典裔美國人[2]
職業 演員、歌手、模特兒
活躍時期 1989年起
獎項 土星獎最佳女主角
2011年 《世紀末婚禮

簡介

克爾斯滕·鄧斯特(Kirsten Dunst),1982年4月30日出生於美國新澤西州,美國影視演員。她的父親叫克勞斯·鄧斯特(Klaus Dunst),母親叫伊內茲·鄧斯特(Inez Dunst),母親的娘家姓叫魯普雷希特(Rupprecht[3]。她有一個名叫克里斯蒂安(Christian)的弟弟,於1987年出生[4]。她的父親是醫療服務部門的行政人員,母親則是位藝術家,曾開辦過一家畫廊[5]。鄧斯特的父親原本來自漢堡,是一位德國人,而母親雖然出生於新澤西,但擁有德國和瑞典血統[6][7]。2011年,鄧斯特確定獲得了德國國籍,並從此擁有美國和德國雙重國籍護照[1][8]


她的電影處女作是1989年的由伍迪·艾倫執導的《俄狄浦斯的煩惱》。12歲時,她因出演《夜訪吸血鬼》中的吸血鬼克勞迪婭而獲得了金球獎最佳電影女配角獎提名。

2002年至2007年,鄧斯特因在《蜘蛛俠三部曲》中扮演瑪麗·簡·沃森一角獲得了世界性的聲譽。她從那時起出演過的其它電影還包括2004年的浪漫喜劇《球戀大滿貫》和浪漫科幻片無痛失戀》,2005年卡梅倫·克羅執導的悲喜劇伊麗莎白小鎮》。2006年,她主演了蘇菲亞·柯波拉導演的《凡爾賽拜金女》,2008年又出演了喜劇片《如何眾叛親離》(How to Lose Friends & Alienate People)。2011年她主演拉斯·馮·提爾的《世紀末婚禮》並因此獲得了戛納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以及土星獎最佳女演員獎。[9]

事業

出道的那一年,克爾斯滕·鄧斯特只有三歲,期間接拍了大量商業廣告,包括在福特汽車廣告裡當過小模特兒。

1989年,年僅七歲的鄧斯特進軍大銀幕,在導演伍迪·艾倫所拍攝的《紐約故事》《俄狄浦斯的煩惱》一段中扮演米亞·法羅的女兒。同年,克爾斯滕·鄧斯特為宮崎駿的動畫片《魔女宅急便》的英文版配音。

1990年,9歲的鄧斯特與湯姆·漢克斯合作了《虛榮的篝火》。那一年她隨家人搬到了洛杉磯,從此鄧斯特的身影開始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影視作品中,尤其是美劇《姐妹》讓她進入大眾視線。

1994年上映的《夜訪吸血鬼》[10],11歲的鄧斯特從5000多名候選者中脫穎而出得到了一個角色,她在片中扮演的小吸血鬼克勞迪婭,並憑藉在片中的表演入圍了金球獎最佳女配角。同一年他還接演了《小婦人》《貪婪》兩部電影。1995年,克爾斯滕·鄧斯特出演了電影《勇敢者的遊戲》,並被《人物》評選為「全球50位最美的人」之一 。

1995年,鄧斯特出演了奇幻片《逃出魔幻紀》,該片一定程度上是根據克里斯·凡·艾斯伯格1981年的同名短篇故事改編[11]。電影劇情圍繞一個超自然的棋盤遊戲展開,每一次有玩家擲骰子時,都會有各種野生動物亦或叢林中的危險生物出現[11]。她在片中與羅賓·威廉斯邦尼·亨特Bonnie Hunt)和大衛·艾蘭·格里爾David Alan Grier)等人共同演出了一場群戲,影片全球票房達到2.62億美元[12][13]。這一年以及之後的2002年,她均被《人物》雜誌評為50個最美麗的人之一[5]。1996年,鄧斯特出演了全國廣播公司醫務劇《仁心仁術》的多集節目,飾演一位名叫查理·切明哥(Charlie Chiemingo)的雛妓,獲得了喬治·克魯尼扮演的道格·羅斯醫生(Dr. Doug Ross)的指導[4]。1997年,她在動畫音樂劇《真假公主-安娜塔西亞》中為少女時代的安娜斯塔西婭公主配音[14]。同年她還出現在政治諷刺劇《搖尾狗》中,與羅伯特·德尼羅德斯汀·荷夫曼演對手戲[15]。接下來的一年,她又為日本動畫電影《魔女宅急便》的英語版本配音,詮釋片中的女主角琪琪(Kiki[16]

1998年,克爾斯滕·鄧斯特在的《粉騷大聯盟》中得到一個角色。

1999年,她又拒絕了薩姆·門德斯《美國美人》中那個灑滿玫瑰花蕾的銷魂角色,選擇了索菲亞·科波拉執導的《處女自殺》[17]。該片於2000年在第43屆舊金山國際電影節作為特別作品展映[18]。影片獲得了影評人的普遍好評[19][20],《舊金山紀事報》影評人彼得·斯塔克(Peter Stack)在其文章中稱讚鄧斯特在「純真和放蕩間取得了美麗的平衡」[21]。。段時期她嘗試過許多類型,包括改編自屠格涅夫小說《初戀》的電影《惡意的誘惑》,以及魔幻作品《鴉魔戰士》,此外她還在《美麗與瘋狂》《失戀大不同》中出演。

2000年,她在《魅力四射》中扮演了拉拉隊長托倫斯·希普曼(Torrance Shipman[22],該片獲得的評價褒貶不一[23][24],但多位影評人都稱讚了鄧斯特的表演。A·O·斯科特(A. O. Scott)稱她是「一位了不起的喜劇女演員,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她強大的表現力,從焦慮到咄咄逼人,再到真正受到傷害,她都可以靈活地轉變出來[25]。」沙龍(Salon)網站的查爾斯·泰勒(Charles Taylor)雖然覺得這部電影沒有給鄧斯特一個像《迪克》或《處女之死》那麼好的角色,但仍認為鄧斯特已經成為當代十幾歲女演員中最陽光、最有想像力的諷刺演員[26]。《鄉村之聲》(The Village Voice)的傑茜卡·溫特(Jessica Winter)也稱讚了鄧斯特的表現,稱她的表演就像《迪克》中一樣精彩,是唯一一個沒有讓這部電影淪落成一部華而不實作品的主要原因[27]。《舊金山紀事報》的彼得·斯塔克(Peter Stack)雖然對電影的評價不佳,但讚揚了鄧斯特甘於在這樣一部粗枝大葉的電影中扮演一個愚蠢角色的獻身精神[28]

2002年,克爾斯滕·鄧斯特在《蜘蛛俠》中擔任女主角瑪麗,並憑藉片中那場滂沱大雨中濕漉漉的吻戲的獲得MTV大獎「最佳接吻獎」。2003年,她又在歐洲第一部3D動畫《蓋娜》中擔任配音工作。這段時期,鄧斯特還與朱莉婭·羅伯茨合作了《蒙娜麗莎的微笑》

2004年,她出演了網球題材的電影《溫布爾登》,同一年參演的另一部作品則是《美麗心靈的永恆陽光》。24歲那年,她再次和索菲亞·科波拉合作,出演了《絕代艷后》

2008年到2010年之間,克爾斯滕·鄧斯特沒有任何接拍電影,而是來到了猶他州席克羅吉治療中心接受治療。2010年底,她出演的《所有美好的東西》在北美上映,她也結束了兩年的蟄伏期。[29]

2013年3月7日,她主演的電影《逆世界》公映。

2016年,克爾斯滕·鄧斯特憑藉電視劇《冰血暴第二季》提名第73屆金球獎迷你劇/電視電影最佳女主角 ,提名第68屆艾美獎限定劇、電視電影最佳女主角[30]。5月,擔任第69屆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委[31]。確定指導首部電影長片《瓶中美人》

音樂

鄧斯特在2001年的電影《失戀大不同》中首度獻唱,表演了馬克·施艾曼Marc Shaiman)創作的兩首歌曲[32]。她還為《哈利斯特遊艇謀殺桉》演唱了片尾的爵士樂歌曲《After You've Gone[33]。在《蜘蛛俠3》中,她也演唱了兩首歌,一首是在百老匯演出上,另一首則是在一家爵士俱樂部[34]。鄧斯特透露這兩首歌是先錄製下來的,之後拍攝時則只是對嘴形演出。她還出現在了野人花園的《I Knew I Loved You[35]R.E.M.的《We All Go Back to here We Belong》兩部音樂影片[36],並在詹森·舒瓦茲曼Jason Schwartzman)2007年的個人專輯《Nighttiming》里演唱了《This Old Machine》和《Summer Day》兩首歌曲[37]。在一次接受採訪時,鄧斯特表示自己沒有像其他一些演員那樣發行唱片的計劃,她說:「肯定不會。不可能。要是芭芭拉·史翠珊還差不多,但我覺得現在有點兒爛俗了。如果是歌手來演電影或者效果會好一些。」

鄧斯特在村上隆喬瑟夫·麥克吉帝·尼克爾導演的短片《秋葉原魔女公主》(Akihabara Majokko Princess)中出演了魔法公主一角,這一短片在倫敦泰特美術館「流行生活」展上展出,主要情節是鄧斯特的角色圍繞東京購物區秋葉原騰躍[38][39]

人物評價

從小便經歷父母離異、與母親和弟弟一起生活、3歲拍兒童玩具廣告賺到第一筆酬勞、此後成為家裡的經濟支柱。無論作為一名演員,還是一個單純的人,鄧斯特身上都有太多複雜性,笑起來的虎牙和小酒窩為她保留了少女的純真,而具有深深輪廓的臉頰和有時讓人不敢直視的眼神又掩藏不住一個有着多年表演履歷的女孩的滄桑感和成熟。(《精品購物指南》評) 她懂得取捨,活得自然,敢於拒絕金錢的誘惑和娛樂圈的浮躁,去做最率直的自我。她是一個追逐夢想的人,總希望和大師合作,從伍迪·艾倫到索菲亞·科波拉,到彼得·博格丹諾維奇,再到拉斯·馮·提爾都有與之共事。從金獎提名到戛納影后,克爾斯滕·鄧斯特走過了漫長的時光,事業有起有落,最終還是通向了坦途。她低調做人,苦修演技,縱然才華未必出眾,卻總能苦盡甘來、修成正果。除了當演員外,她還有自己的製片公司,正在籌劃自己做導演、拍電影 。(時光網評)


作品年表

電影

年份 片名 角色 附註
1989 《大都會傳奇》 麗莎的女兒 未列名
1990 《虛榮的篝火》 坎貝爾·麥科伊(Campbell McCoy
1991 鬼馬精靈》(High Strung 小女孩
1994 貪婪》(Greedy 喬倫娜(Jolene
1994 夜訪吸血鬼 克勞迪婭 波士頓影評人協會最佳女配角[40]
芝加哥影評人協會最有前途女演員[40]
MTV電影大獎最具突破表演[40]
土星獎最佳青年演員[40]
提名–芝加哥影評人協會最佳女配角[40]
提名–金球獎最佳電影女配角[40]
提名–克羅圖迪斯獎最佳女配角[40]
1994 小婦人 小時候的艾米·瑪奇(Amy March 波士頓影評人協會最佳女配角[40]
青年藝術家獎最佳青年女配角[40]
提名–克羅圖迪斯獎最佳女配角[40]
1995 逃出魔幻紀 朱迪·謝柏德(Judy Shepherd 提名–土星獎最佳青年演員[40]
1996 母親之夜》(Mother Night 小時候的瑞斯·諾斯(Resi Noth
1997 安娜斯塔西婭 少年安娜斯塔西婭 配音
1997 魔法飯店》(Tower of Terror 安娜(Anna
1997 《搖尾狗》 崔茜·萊姆斯(Tracy Limes
1998 魔女宅急便 琪琪 為英語版本電影配音
1998 《晶兵總動員》 克里斯蒂·芬柏(Christy Fimple
1998 粉騷大聯盟》(The Hairy Bird 維里納·凡·斯特凡(Verena von Stefan
1998 《湯姆歷險記》(The Animated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 貝基·撒切爾(Becky Thatcher 配音
1999 真心》(True Heart 邦妮(Bonnie
1999 《處女之死》 拉克斯·里斯本 提名–青少年選擇獎電影女演員[40]
1999 《美麗比一比》 安柏·阿特金斯(Amber Atkins
1999 《迪克》 貝特茜·喬布斯(Betsy Jobs
2000 《情人的祈禱》(Lover's Prayer 季娜伊達(Zinaida
2000 烏鴉3》(The Crow: Salvation 艾琳·蘭德爾(Erin Randall
2000 《幸運鎮》(Luckytown 麗達·多爾斯(Lidda Doyles
2000 《魅力四射》 托倫斯·希普曼
2000 情深還更深》(Deeply 西莉(Silly
2001 《失戀大不同》 凱莉·伍茲 / 海倫娜(Kelly Woods / Helena 提名–青少年選擇獎電影化學反應[40]
2001 《瘋狂與美麗》 妮可·奧克利(Nicole Oakley
2001 哈利斯特遊艇謀殺桉 瑪麗恩·戴維斯 馬德普拉塔電影節最佳女演員[40]
2002 蜘蛛俠 瑪麗·簡·沃森 帝國獎最佳女演員[40]
MTV電影大獎最佳女演員[40]
MTV電影大獎最佳銀幕之吻[40]
青少年選擇獎電影銀幕之吻[40]
提名–土星獎最佳女演員[40]
提名–青少年選擇獎電影化學反應[40]
提名–青少年選擇獎正劇/動作歷險電影女演員[40]
2003 《乞丐的靈魂》 索菲婭·梅林格(Sofia Mellinger
2003 蓋娜》(Kaena: The Prophecy 蓋娜(Kaena 配音
2003 蒙娜麗莎的微笑 貝蒂·沃倫(Betty Warren 提名–青少年選擇獎電影:最差[40]
2004 無痛失戀 瑪麗·斯韋沃(Mary Svevo 華盛頓特區影評人協會最佳群體演員[41]
2004 蜘蛛俠2 瑪麗·簡·沃森 提名–帝國獎最佳女演員[40]
提名–人民選擇獎最受歡迎銀幕化學反應[40](與托比·馬奎爾
2004 溫布爾登 麗茲·布拉德伯瑞(Lizzie Bradbury
2005 伊麗莎白小鎮 克萊爾·科爾伯恩
2006 絕代艷后 瑪麗·安托瓦內特 ShoWest獎年度女明星[40]
2007 蜘蛛俠3 瑪麗·簡·沃森 提名–人民選擇獎最受歡迎銀幕情侶[40]
提名–青少年選擇獎銀幕之吻[40]
提名–青少年選擇獎動作歷險電影女主角[40]
提名–國家電影獎最佳女演員[40]
2008 《如何眾叛親離》 Alison Olsen
2010 《再襲麵包店》 娜特(Nat 短片
2010 《所有美好的東西》 凱蒂·馬克思(Katie Marks
2011 《為你爭取重訪權》[42] 客串出鏡 短片
2011 驚悚末日 賈斯汀(Justine 戛納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40]
堪薩斯影評人協會最佳女演員[40]
國家影評人協會最佳女演員[40]
羅伯獎最佳女演員[43]
聖喬迪獎最佳外國女演員[40]
土星獎最佳女演員[40]
提名–澳大利亞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最佳女演員獎[40]
提名–女性電影記者聯盟獎最佳女演員[44]
提名–波迪獎最佳女演員[40][45]
提名–中俄亥俄影評人協會最佳女演員[40]
提名–芝加哥影評人協會最佳女演員[40]
提名–克羅特魯迪斯獎最佳女演員[40]
提名–達拉斯-沃斯堡影評人協會最佳女演員[40]
提名–丹佛影評人協會最佳女演員[46]
提名–歐洲電影獎最佳女演員[40]
提名–洛杉磯周刊電影投票–最佳女演員(第三名)[47]
提名–倫敦影評人協會年度女演員[40]
提名–洛杉磯影評人協會最佳女演員[40]亞軍[48]
提名-紐約影評人協會最佳女演員[40]
(第三名)
提名–在線影評人協會最佳女演員[40]
提名–鄉村之聲電影投票最佳女演員(第三名)[49]
2012 《英雄與魔鬼》(Heroes & Demons 娜特(Nat 短片
2012 伴娘HOLD不住 瑞根(Regan
2012 在路上 卡米爾(Camille
2012 逆世界 艾登(Eden
2013 炫富幫 以自己真實身份出鏡 客串
2013 《魅力》(Charm 電梯中的女孩
2013 蜜月殺機》(The Two Faces of January 科萊特·麥克法蘭(Collette Macfarland
2013 銀幕大角頭2:傳奇再續》(Anchorman 2: The Legend Continues 以自己的真實身份客串出鏡[50]
2014 《城市》 凱特(Kate
2016 通天眼 莎拉(Sarah
2016 關鍵少數 薇薇安·傑克森(Vivian Jackson 衛星獎最佳電影演員陣容[51]
螢幕演員協會獎最佳演員陣容[52][53]
2017 魅惑 愛德薇娜·達布尼(Edwina Dabney
伍德肖克的執着》(Woodshock 特雷莎

電視

年份 片名 角色 附註
1993 《黎明前的黑暗》(Darkness Before Dawn 桑德拉·加德(Sandra Guard,8歲) 電視電影
1993 《姐妹》(Sisters 基汀·馬戈利斯(Kitten Margolis 出演了其中兩集
1993 銀河飛龍 海德瑞爾 第7季第7集《黑暗的一頁》(Dark Page
1996 《白色風暴》(The Siege at Ruby Ridge 莎拉·韋弗(Sara Weaver 電視電影
1996 天使在人間》(Touched by an Angel 艾米·安·麥科伊(Amy Ann McCoy 出演了《走入光明》一集(Into the Light
1996 仁心仁術 查理·切明哥 出演了第3季的6集節目
1997 《名人傑帕迪!》(Celebrity Jeopardy! 以真實身份出鏡 1997年4月30日播出
1997 《迷離檔桉》(The Outer Limits 喬伊斯·泰勒(Joyce Taylor 第3季的其中一集
1997 《槍》(Gun 桑德拉(Sondra 出演其中一集
1997 《魔法飯店》 安娜 電視電影
1998 《我小時候的故事》 艾莉絲 / 艾薇特(Alice/Ivett 出演其中兩集
1998 十五歲懷孕》(Fifteen and Pregnant 蒂娜·斯潘格勒(Tina Spangler 電視電影
1999 穿梭集中營》(The Devil's Arithmetic 漢娜·斯特恩(Hannah Stern 電視電影
2002 周六夜現場 主持人 第27季第524集
2014 宇宙時空之旅 塞西莉亞·佩恩-加波施金 配音;出演其中一集
2014 波特蘭迪亞》(Portlandia 金(Kim 出演其中一集
2015 冰血暴 姵姬·布朗姆奎斯特(Peggy Blomquist 出演其中十集

「暮光女」「蜘蛛女」出新作 熒幕情侶檔紅毯搶鏡[新娛樂在線]


參考資料

  1. 1.0 1.1 Deutsche Staatsbürgerschaft: Willkommen, Frau Dunst!. Spiegel Online. 2011-09-30 [2016-03-24]. 
  2. http://ethnicelebs.com/kirsten-dunst
  3. Grandma Says.... People. 2001-09-17 [2013-08-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20). 
  4. 4.0 4.1 Hello Magazine Profile—Kirsten Dunst. Hello (Hello! Ltd). [2013-08-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4-29). 
  5. 5.0 5.1 Mock, Janet. Kirsten Dunst Biography. People. [2013-08-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02). 
  6. Leith, William. Drop- dead successful. The Daily Telegraph (London). 2001-09-03 [2013-08-26]. 
  7. From Dalbo to Hollywood | News Archives. Archives.ecmpublishers.info. 2007-06-14 [2013-08-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8-26). 
  8. Applebaum, Stephen. Kirsten Dunst: Far from an ingénue. The Independent (UK). 2005-11-04 [2010-01-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1-26). 
  9. 從童星到影后 克爾斯滕·鄧斯特的傳奇蛻變,時光網,2011-6-15
  10. Travers, Peter. Interview with the Vampire. Rolling Stone. 1994-11-11 [2013-08-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8-15). 
  11. 11.0 11.1 Smith, Neil. BBC Films—Jumanji. BBC Films. BBC. 2001-01-12 [2013-08-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3-12). 
  12. Jumanji (1995). Box Office Mojo. [2013-08-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10). 
  13. Kirsten Dunst Movie Box Office Results. Box Office Mojo. [2013-08-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4-24). 
  14. Holden, Stephen. FILM REVIEW; A Feeling We're Not in Russia Anymore. The New York Times. 1997-11-14 [2013-08-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20). 
  15. Tatara, Paul. 'Wag the Dog' grabs satire by the tail. CNN: Showbiz/Movies. 1998-01-06 [2013-08-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1-25). 
  16. Sandler, Adam. Bevy of BV videos. Variety. 1998-01-23 [2013-08-29]. 
  17. Thompson, Michael. BBC Films—The Virgin Suicide. BBC Films. BBC. [2013-08-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8-23). 
  18. Morris, Wesley. Art, angst in 'Suicides'. San Francisco Chronicle. 2000-04-20 [2013-08-29]. 
  19. Virgin Suicides, The (2000): Reviews. Metacritic. 2000-04-21 [2013-08-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02). 
  20. The Virgin Suicides (1999). Rotten Tomatoes. [2013-08-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3-19). 
  21. Stack, Peter. Sofia Coppola Creates A Dreamy, Lyrical World. San Francisco Chronicle. 2000-04-21 [2013-08-29]. 
  22. Ebert, Roger. Bring It On review. Chicago Sun-Times. 2000-08-25 [2013-08-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09). 
  23. Bring It On (2000). Rotten Tomatoes. [2013-08-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7-31). 
  24. Bring It On Reviews. Metacritic. [2013-08-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22). 
  25. FILM REVIEW - Strong, Modest and Sincere Behind All the Giddy Cheer. the New York Times. [2013-08-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7-25). 
  26. Taylor, Charles. "Bring It On": Two, four, six, eight, who do we appreciate? Spunky cheerleaders rip up the color line.. Salon. 2000-08-25 [2013-08-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7-01). 
  27. Winter, Jessica. Cheer and Loathing. The Village Voice. 2000-08-29 [2016-03-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2). 
  28. Stack, Peter. Navel Maneuvers / Cheerleader comedy `Bring It On' shows its stomachs, not its brains. San Francisco Chronicle. 2000-08-25 [2013-08-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26). 
  29. 克爾斯滕-鄧斯特:被鏡頭記錄的人生,新浪網,2013-03-14
  30. 艾美獎提名揭曉 "權力遊戲"又雙叒叕領跑,新浪網,2016-07-15
  31. 戛納電影節公布評審名單 克麗斯汀-鄧斯特受邀,搜狐網,2016-04-26
  32. Moss, Corey. Kirsten Dunst Makes Singing Debut on Soundtrack. MTV News. 2001-10-30 [2013-08-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05). 
  33. The Cat's Meow (DVD). Lions Gate Films. 2002. 
  34. Spider-Man 3 (DVD). Sony Pictures. 2007. 
  35. Kirsten Dunst Biography. The Insider. [2010-1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0-10). 
  36. Young, Alex. Video: R.E.M. – We All Go Back To Where We Belong (Kirsten Dunst Version). Consequence of Sound. 2011-10-27 [2013-08-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05). 
  37. Lee, Chris. Dunst as Harry? The abuse begins. Los Angeles Times. 2007-04-15 [2013-08-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26). 
  38. Schuker, Lauren A.E. The Artist and the Director.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2009-10-02 [2013-08-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25). 
  39. Bunz, Mercedes. Viral Video Chart: Kirsten Dunst turns Japanese and a pigeon takes the train. The Guardian (UK). 2010-02-25 [2010-02-26]. (原始內容存檔於四月 5, 2010). 
  40. 40.00 40.01 40.02 40.03 40.04 40.05 40.06 40.07 40.08 40.09 40.10 40.11 40.12 40.13 40.14 40.15 40.16 40.17 40.18 40.19 40.20 40.21 40.22 40.23 40.24 40.25 40.26 40.27 40.28 40.29 40.30 40.31 40.32 40.33 40.34 40.35 40.36 40.37 40.38 40.39 40.40 40.41 40.42 40.43 40.44 Awards for Kirsten Dunst. IMDb. Amazon. [2013-09-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05). 
  41. 2004 WAFCA Awards. wafca.com. The Washington DC Area Film Critics Association. [2013-09-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02). 
  42. Stars line up for Beastie Boys movie. 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 2010-12-16 [2013-08-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08). 
  43. John Rossing Jensen. Melancholia wins big at Denmark's Robert Awards. Screen International. 2012-02-06 [2013-08-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16). 
  44. 2011 EDA Awards Nominees. Alliance of Women Film Journalists. [2013-09-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5-05). 
  45. Velkommen til. Bodilprisen.dk. [2012-05-05]. 
  46. Denver Film Critics Society 2012 Award Nominations. denverfilmcritics.org. Denver Film Critics Society. 2012-01-05 [2013-09-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06). 
  47. Los Angeles Film Poll. Laweekly.com. [2013-08-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7-22). 
  48. LAFCA. LAFCA. [2013-08-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17). 
  49. Year-End Film Poll — 2011. the village voice film poll. New York Film Poll. [2013-09-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6-29). 
  50. Full cast and crew for Anchorman: The Legend Continues (2013). IMDb. Amazon. [2013-08-30]. 
  51. Kilday, Gregg. Satellite Awards Nominees Revealed.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16-11-29 [2016-11-29]. 
  52. SAG Awards 2017: The Complete List of Nominations.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16-12-14 [2016-12-14]. 
  53. Bakare, Lanre. SAG awards 2017: full list of winners. The Guardian. 2017-01-30 [2017-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