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似鵝龍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似鵝龍屬
圖片來自wonderfuldino

似鵝龍屬學名Anserimimus),又名似雁龍,是似鳥龍科下的一個,生活於上白堊紀蒙古。牠是瘦長及快速奔走的恐龍,身長約3公尺,可能是雜食性的動物。就已知的化石得知,牠與其他似鳥龍科極類似,唯牠的前肢十分強壯。

發現與命名

在1970年代晚期,一個蘇聯蒙古的聯合挖掘團隊,在戈壁沙漠巴彥洪戈爾省發現一個獸腳類恐龍的化石。在1988年,蒙古古生物學家瑞欽·巴思缽(Rinchen Barsbold)將這些化石命名為似鵝龍Anserimimus)。屬名由古希臘文的「anser」(意即「」)及「mimos」(意即「模仿」)結合而成。

但是,似鵝龍並非外形類似一隻鵝,而是似鳥龍下目常以不同種類的鳥類來命名,如似鴕龍似雞龍似鵜鶘龍。似鵝龍的唯一模式種扁爪似鵝龍A. planinychus),種名是由拉丁文的「planus」(意即「扁」)及古希臘文「onychos」(意即「爪」),是指牠的平坦指爪[1]

發現與命名

似鵝龍及似雞龍的化石都是發現於蒙古耐梅蓋特組(Nemegt Formation)的不同挖掘地點。這個地層過去是個曲折河流的沖積平原,時代追溯至上白堊紀麥斯特裡希特階早期,距今約7000萬年前。

似鵝龍只有一個標本,正模標本(編號IGM 100/300)包含了大部份的前肢及後肢、部份肩膀及骨盆背椎瑞欽·巴思缽並沒有針對這些骨頭作出詳細的描述,只是著重於似鵝龍與其他似鳥龍科的特徵差異。在2005年,Robert Bronowicz的一個未公布研究裡,詳細研究了正模標本,並將一個部分身體骨骼(編號ZPAL MgD-I/65)編入於似鵝龍。在2010年,Robert Bronowicz重新研究第二個標本,雖然其外形與似鵝龍非常類似,但可能是個獨立物種。

體徵

似鵝龍是種中型似鳥龍類股骨長度為43.5公分。在2010年,葛瑞格利·保羅(Gregory S. Paul)估計其身長約3公尺,體重估棘約為50公斤[2]

似鵝龍具有許多獨特特徵,許多特徵也可見於編號ZPAL MgD-I/65標本。似鵝龍的指爪長,相當筆直、只有稍微彎曲,指爪基部接近扁平,指爪下側平坦。似鵝龍的前肢比其他似鳥龍科強壯,在肩胛骨肱骨上有大型冠狀物,可讓較大的肌肉二頭肌附著在上面。似鵝龍的掌骨癒合,可增強其力量。腳掌屬於明顯的夾蹠龍類型態腳掌,第三蹠骨被兩側蹠骨夾住,前方無法觀測到第三蹠骨的上段40%部分。

古生態學

似鵝龍生活在相同地區及時代的其他恐龍包含:獸腳亞目特暴龍恐手龍,與及體型較小的馳龍科偷蛋龍下目傷齒龍科、以及鳥類,其他的草食性恐龍則包括鴨嘴龍科巴思缽氏龍櫛龍甲龍科多智龍、以及數種蜥腳形亞目泰坦巨龍類恐龍與厚頭龍類

似鵝龍的強壯前臂與直指爪的功能仍然未知。它可能顯示似鵝龍的食性或覓食方法與其他似鳥龍科不同,不過由於沒有似鵝龍的頭顱骨,牠的食性將很難確定。科學家指出似鳥龍科是從肉食性的獸腳亞目演化而來,故牠應該是雜食性的或更是草食性[3]。另一隻蒙古似鳥龍科的似雞龍,在上頜下頜有著像梳子的溝痕,其功能可能是用來從中過濾食物,就像雁形目紅鶴。由於大部份似鳥龍科都出沒於近水的環境,這種覓食的模式可能在科內,連同似鵝龍亦是一樣[4]

參考文獻

  1. Rinchen Barsbold, 1988, "A new Late Cretaceous ornithomimid from the Mongolian People's Republic", Paleontological Journal 22: 124-127
  2. Paul, G.S., 2010, The Princeton Field Guide to Dinosaur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 113
  3. Osborn, H.F. 1917. Skeletal adaptations of Ornitholestes, Struthiomimus, and Tyrannosaurus. 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35: 733–771.
  4. Norell, M.A., Makovicky, P.J., & Currie, P.J. 2001. The beaks of ostrich dinosaurs. Nature 412: 873-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