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人本主義心理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原圖鏈接人本主義心理學

人本主義心理學,興起於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美國。由亞伯拉罕·馬斯洛創立,以卡爾·羅傑斯為代表,被稱為除行為學派精神分析以外,心理學上的「第三勢力」。[1]

人本主義和其他學派最大的不同是特別強調人的正面本質和價值,而並非集中研究人的問題行為,並強調人的成長和發展,稱為自我實現[2]

簡介

人本主義於20世紀50年代在美國興起,60年代開始形成,70~80年代迅速發展,它既反對行為主義把人等同於動物,只研究人的行為,不理解人的內在本性,又批評弗洛伊德只研究神經症和精神病人,不考察正常人心理,因而被稱之為心理學的第三種運動。

人本學派強調人的尊嚴、價值、創造力和自我實現,把人的本性的自我實現歸結為潛能的發揮,而潛能是一種類似本能的性質。人本主義最大的貢獻是看到了人的心理與人的本質的一致性,主張心理學必須從人的本性出發研究人的心理。

該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馬斯洛(1908~1970)和羅傑斯(1902~1987)。[3]

馬斯洛的主要觀點:對人類的基本需要進行了研究和分類,將之與動物的本能加以區別,提出人的需要是分層次發展的;他按照追求目標和滿足對象的不同把人的各種需要從低到高安排在一個層次序列的系統中,最低級的需要是生理的需要,這是人所感到要優先滿足的需要。

羅傑斯的主要觀點:在心理治療實踐和心理學理論研究中發展出人格的「自我理論」,並倡導了「患者中心療法」的心理治療方法。人類有一種天生的「自我實現」的動機,即一個人發展、擴充和成熟的趨力,它是一個人最大限度地實現自身各種潛能的趨向。[4]

起源

原圖鏈接人本主義心理學

人本主義心理學的起源有很多方面,但主要來自兩個領域。一是歐洲影響廣泛的存在主義哲學,一是美國心理學家卡爾·羅傑斯亞拉伯罕·馬斯洛的研究。

不少治療師如卡爾·羅哲斯馬斯洛等,都認為精神分析學派過於強調病態的行為和過於以決定論作為人的價值基礎,缺乏了對行為的意義、正面的成長和發展的探索;同時也不贊成行為主義將研究動物行為的結果,用來解釋人類複雜的行為,因此決意創立一個全新的心理學取向,藉以強調正向的心理發展和個人成長的價值。

同時又加入了存在主義哲學思想,強調自由、個人決定的價值和人生的意義。存在主義哲學的問世已有幾百年,儘管它艱深難懂,特別是沒有共同認可的關於存在主義哲學的定義,但它提出了許多問題,例如人存在的意義、自由意志的作用和人的唯一性等,後來成為人本主義心理學的理論基礎。[5]

主要理論

理論體系

原圖鏈接人本主義心理學

需要層次

按馬斯洛的理論,個體成長發展的內在力量是動機。而動機是由多種不同性質的需要所組成,各種需要之間,有先後順序與高低層次之分;每一層次的需要與滿足,將決定個體人格發展的境界或程度。

1.生理需要 (physiological need)

生存所必須的基本生理需要,如對食物,水和睡眠和性的需要。

2.安全需要 (safety need)

包括一個安全和可預測的環境,它相對地可以免除生理和心理的焦慮。

3.愛與歸屬的需要 (love and belongingness need)

包括被別人接納、愛護、關注、鼓勵、支持等,如結交朋友,追求愛情,參加團體等。

4.尊重需要 (esteem need)

包括尊重別人和自我尊重兩個方面。

5. 認知的需要

6. 審美的需要

7.自我實現需要(self-actualization need),包括實現自身潛能。

在心理學上,需要層次論是解釋人格的重要理論,也是解釋動機的重要理論。

自我實現

自我實現是馬斯洛人格理論的核心。他認為可以將其定義為「不斷實現潛能、智能和天資」,定義為「完成天職或稱之為天數、 命運或稟性」,定義為「更充分的認識、承認了人的內在天性」,定義為「在個人內部不斷趨向統一、整合或協同動作的過 程」。

也就是說,個體之所以存在,之所以有生命意義,就是為了自我實現。馬斯洛對自己的學生進行抽樣調查,並對歷史上和當時仍然健在的著名人物,如斯賓諾莎貝多芬歌德愛因斯坦林肯傑弗遜羅斯福等人進行個案研究,概括出了自我實現的人所共同具有的人格特徵。

1.對現實更有效的洞察力和更適意的關係

2.對自我、他人和自然的接受

3.行為的自然流露

4.以問題為中心

5.超然的獨立性:離辟獨居的需要

6.自主性:對文化與環境的獨立性;意志;積極的行動者

7.體驗的時時常新

8.社會感情

9.自我實現者的人際關係

10.民主的性格結構

11.區分手段與目的、善與惡

12.富有哲理的、善意的幽默感

13.創造力

14.對文化適應的對抗

高峰體驗

原圖鏈接人本主義心理學

高峰體驗是自我實現的短暫時刻,只有在生活中經常產生高峰體驗,才能順利地達到自我實現。

馬斯洛在闡述高峰體驗時認為:「這種體驗是瞬間產生的,壓倒一切的敬畏情緒,也可能是轉瞬即逝的極度強烈的幸福感,或甚至是欣喜若狂、如痴如醉、歡樂至極的感覺。」許多人都聲稱自己在這種體驗中仿佛窺見了終極的真理、人生的意義和世界的奧秘。人們好像是經過長期的艱苦努力和緊張奮鬥而達到了自己的目的地。

「這些美好的瞬間來自愛情,和異性的結合,來自審美感覺,來自創造衝動和創造激情,來自意義重大的領悟和發現,來自女性的自然分娩和對孩子的慈愛,來自與大自然的交融……」

這種高峰體驗可能發生於父母子女的天倫情感之中,也可能在事業獲得成就或為正義而獻身的時刻,也許在飽覽自然、浪跡山水的那種「天人合一」的剎那。

教育思想

馬斯洛的思想以人性本善為前提。強調教育的功能,教育的目的——人的目的,人本主義的目的,追根究底就是人的自我實現,是人所能達到的最高度的發展,即幫助人達到他能夠達到的最佳狀態。在馬斯洛看來,人具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潛能,發揮人的潛能,超越自我是人的最基本要求。環境具有促使潛能得以實現的作用。

然而,並非所有的環境條件都有助於潛能的實現,只有在一種和睦的氣氛下,在一種真誠、信任和理解的關係中,潛能才能像得到了充足陽光和水分的植物一樣蓬勃而出。為了使兒童健康成長,應當充分信任他們和信賴成長的自然過程,即不過多干擾,不揠苗助長或強迫其完成預期設計,不以專制的方式,而是以道家的方式讓他們自然成長和幫助他們成長。

馬斯洛把完善的人性教育作為人本教育的基本內容。通常人在低級需要獲得滿足後即追求高級需要的滿足。自我實現追求的內容是實現人的「內在價值」,包括真理、美、新穎、獨特、公正、嚴密、簡潔、善、效率、愛、誠實、單純、改善、秩序、文雅、成長、清潔、寧靜、和平等。

如果能實現這些價值,便可以達到人生最大的幸福和快樂。馬斯洛關於教育原則的思想大致可概括為五個方面:

1.自我同一性原則

教育應該使學生尋找內在的同一性,減少或消除學生內心的矛盾和精神上的分裂。並且幫助學生認識到自我與非我的統一,即個人與社會和自然的統一。

2.啟發性原則

此原則主要是為了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創造性。不僅要通過知識教育來培養學生的理性控制、邏輯思維等,更重要的是通過情感交流、優美人格的形成、自我的充分自由的體現等活動來激發學生的非智力因素。

3.美育原則

重視音樂舞蹈美術藝術教育

4.超越性原則

對自我的超越,即超越自私,超越自我中心,從而達到忘我的境界。此外,還有對文化的超越,能夠以某種超脫的和客觀的態度對自己出身於其中的文化進行審查,就是要培養一種具有批判精神的人。

5.價值原則

教育應使學生獲得價值感,應該挖掘、激發學生的內在價值,使受教育者獲得生存的意義。

6.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基本觀點

人本主義心理學(humanistic psychology)是20世紀五六十年代興起於美國的一種心理學思潮,是繼行為主義和精神分析的第三大勢力。主要代表人物是亞伯拉罕·馬斯洛(Abraham Maslow)和卡爾?羅傑斯(Carl Rogers)。其學習觀與教學觀深刻地影響了世界範圍內的教育改革,是與程序教學運動、學科結構運動齊名的20世紀三大教學運動之一。

人本主義心理學研究的主題是人的本性及其與社會生活的關係。他們強調人的尊嚴和價值,反對心理學中出現的人性獸化和機械化的傾向,主張心理學要研究對個人和社會進步富有意義的問題;在方法論上,他們反對以動物實驗結果推論人的行為,主張對人格發展進行整體分析和個案研究。

無論是馬斯洛的自然人性說和自我實現的需要層次理論,還是羅傑斯基於尊重、真誠、悅納的「完人」教育觀,都從人性的角度啟示我們重新審視兒童的本性與潛能、需要與自我實現,以及早期教育活動的開展等問題。[6]

原圖鏈接人本主義心理學代表:馬斯洛

啟示

1.相信兒童的潛能——自然人性論

人本主義心理學提出了基於自然的人性論,認為有機體均有一定的內在傾向,以有助於維持和增強機體的方式來發展自我潛能;強調人的基本需要均由人的潛能決定,人性是善的或中性的,每個人生來就是「佛」,帶有「佛性」,惡是由人的基本需要受挫引起的,是不良的文化環境造成的。這一點從人本質的角度對基本兒童觀具有實際的啟示意義。

2.注重兒童的需要——實現「各自」的自我

馬斯洛根據動機與需要之間的關係,提出了經典的需要層次理論,即自下而上的生理、安全、歸屬感和愛、尊重、認知、審美和自我實現的一般模式。由於人有自我實現的需要,才使有機體的潛能得以實現、保持和增強。但每個人的需要和動機不一,自我實現的標準和結果各異,不能將一個人自我實現的標準和模式強加到他人身上。

正如馬斯洛所說,「一個人能夠成為什麼,他就必須成為什麼,他必須忠於自己的本性。」自我實現的兩個基本條件是無條件尊重與自尊。自我實現者以開放的態度對待經驗,其自我概念與整個經驗結構是和諧一致的,體驗到一種無條件的自尊,並能與他人和諧相處。

3.兒童共同成長——知情統一的教學觀

羅傑斯(1963)認為,生活是一個使個體不斷成長並達到完美的進程,這個進程是實現傾向的,指向於個體的成長、自主、擺脫外部力量的控制。在這一過程中,環境(包括教育的因素)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個體總是在得到無條件的積極肯定和積極自我肯定的基礎上發展自我意識的。

在此基礎上,羅傑斯提出了「自由學習」和「學生中心」的學習觀與教學觀,旨在通過知情統一的方式,培養「軀體、心智、情感、精神、心力融匯一體」的人,即完人(whole person)。這種教育能「促進變化和學習,培養能夠適應變化和知道如何學習的人。」

其培養心理氣氛的三個最基本的原則是真誠或真實,尊重、關注和接納,以及移情性理解。

管理

馬斯洛很早即關注人的因素。當美國60年代的管理大師杜拉克麥格萊高等都將注意力集中於工業化的工作場地時,馬斯洛最早認識到人本管理的重要性,他說:「工業領域也許能夠當作心理動力學研究高級人類發展研究和人類思想生態學研究的新實驗室。」 他認為,任何組織的管理問題,都可以用一種新方法來加以解決,建立起某種環境條件,使個人目標與該組織的目標結合起來。即,無論何種管理都應以人為本。

首先,他尊重個人,強調自我實現,主張以最簡單的方式,對人類勞動、生活和謀生的方式進行合適的管理,認為合適的管理是一種理想化的或革命性的技巧。

其次,他認為,推進健康管理和協同管理,要修改在大型組織里一直在起作用的那種順從性的行為,讓人們在一個公司里保持自己的個性,使工作不成為一種工作,而成為自己喜歡的娛樂。

第三,他盛讚協同,主張一個追求自身利益的人,同時也自動地幫助了別人;無私奉獻幫助他人的人,同時也得到自我需要的好處。

最後,他極力主張不要將權力賦予給「為得到權力而追求權力的人」。

馬斯洛的觀點很具有顛覆性、穿透性和準確的預見性。幾十年過去了,其有關要求自我實現的員工、培養客戶忠誠、樹立領導風範以及把不確定性作為一種創造力源泉的主張等等,描繪了我們今天數字化時代的圖景,顯得非常深刻。

主要貢獻

1、把人的本性與價值提到心理學研究對象的首位

人本主義心理學把心理學看作是一門重要的人學,它在使心理學走上研究人或人性的科學道路上做出了歷史性的貢獻。布根塔爾指出:人本主義心理學是西方心理學史上的「一場重大的突破」,也是「人關於自身知識的一個新紀元」。它在人類狀況方面會發生的變化,將同我們在過去那個世紀已看到的物理學方面的變化同樣深刻。

傳統心理學主要沿着馮特所開闢的關於意識元素分析心理學自然基本研究的下行路線發展,而人本主義心理學則逕直探討意識經驗和社會生活的關係,打開了心理學研究向上或向社會方面發展的通道,再次從主體內部出發擴大了心理學研究的領域,豐富了關於人類精神生活研究的內涵。如人的價值、生活意義、自我實現、意識狀態轉換、超越自我、高峰體驗、生死體認、宇宙覺知、人類協同等等。

紐約時報》曾評論說:「『第三思潮』是人類了解自身過程中的又一塊里程碑」。

2、突出人的動機系統與高級需要的重要作用

人本主義心理學批判了傳統心理學把人獸性化、非人格化和無個性化的傾向,闡明了動機的巨大作用和層次理論,突出了人的高級需要所具有的更大的價值。

3、提出實驗客觀範式與經驗主觀範式統合的新構想

人本主義心理學批判了傳統心理學中的方法論的僵化、二歧式思維和實驗主義,提出將實驗-客觀範式(experimental-objective paradigm)和經驗-主觀範式(esperimental-subjective paradigm)統合起來的新構想,突出了開放研究、整體分析和多學科式跨學科研究方法的重要意義。

人本主義心理學堅持根據心理學對象決定心理學方法的原則,反對以方法為中心而主張以問題為中心,這既是對行為主義以方法為準則選擇研究對象的一種反抗,又是對各種各樣方法中心主義的一種批判。不僅如此,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還抨擊了自馮特開始主流心理學長期依據牛頓-笛卡爾範式牛頓勒內·笛卡爾(Rene Descartes))仿效自然科學來建構其理論模式,其結果導致心理學陷入機械論、還原論、元素主義和簡單化的境地。

人本主義心理學在方法論上的積極意義在於:(1)反對心理學中僵死的方法論和實驗主義,主張對研究方法採取開放、兼容和綜合的態度。(2) 反對心理學研究中的自然主義和客觀主義,主張突出人的主體和主觀的作用,實現實驗(或客觀)和經驗(或主觀) 兩種範式的統一。(3)反對心理學研究中的元素主義,強調整體分析的方法論的意義。

4、促進以人為本的組織管理與教育改革以及心理治療的發展

人本主義心理學提出以人為中心的理論、動機層次理論、受輔者中心療法,對強化組織管理、教育改革和心理治療均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5、推動哲學世界觀的積極變革

17世紀發生在西歐的科學革命對近代世界觀起了一種定型的作用。它留給人們的是一種科學主義、理性主義的世界觀。科學、工具理性被賦予了至高無上的地位。「主客二分」和還原論的思維定勢是這種世界觀的基本特徵。它把主觀與客觀、理性與價值、合規律性與合目的性、決定論與選擇論、科學主義與人文主義絕對對立起來,片面強調其中的一個方面。

其總體特徵是:重知覺輕直覺、重客觀輕主觀、重事實輕價值、重契約輕習俗與傳統、重物質輕精神。這種世界觀成了種占支配地位的意識形態,並獲得了宗教的意義。這種機械論的世界觀決定了各門學科的性質和發展。

不僅是物理學,而且生物學、心理學等學科都不可能不受到這種世界觀的支配。

理論評價

人本主義思想的局限性主要體現為:

1.理論體系不夠嚴謹,缺乏對基本觀點的明確目標和充分論證,一些概念也描述得很模糊。

2.過分強調自我實現和自我選擇,認為這是一種與生俱來的自然傾向,忽視社會環境和後天教育對人成長的影響和制約。

3.人格問題研究方法有其積極意義,但作為一種方法論體系存在一些不可忽視的缺陷。排除整體分析和經驗描述,單純以自然 科學的實驗和分析方法不足以說明人的精神生活相互聯繫和因果關係。

儘管人本主義心理學有其不足之處,但它探討了人的本性和價值,試圖提供心理學的證明,不僅擴大了心理學的領域,豐富了人的精神生活的研究,並且加強了實證科學和規範科學的聯繫,也促進了心理學向高級發展。

馬斯洛的人本主義心理學為我們開創了認識人生,改善人生的新天地,它研究的問題與社會生活緊密相聯,提出引人深思的社會問題,雖然不夠盡善盡美,但這是積極的,對社會的個體,民族乃至人類整體的生活提高都是有益的。

視頻1:人本主義卡爾·羅傑斯1974年關於共情講座實錄

視頻2:人本主義心理學講座

參考文獻

  1. 車文博.    人本主義心理學評價新探. 《 CNKI 》
  2. 張藝.    人本主義心理學與教育改革. 《 VIP 》 ,
  3. 燕國材.    人本主義心理學與教育. 《 CNKI 》 ,
  4. 人本主義心理學:用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解讀《我不是藥神》 - 度... 2018年7月22日 -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是人本主義心理學的理論之一,由美國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提出。他將人類需求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分為五種,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
  5. 張世富.    人本主義心理學與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 《 學術探索 》 , 2003年
  6. 史桂榮.    人本主義心理學與教育. 《 中國西部科技 》 , 2008年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