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亞伯拉罕·馬斯洛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亞伯拉罕·哈羅德·馬斯洛

亞伯拉罕·馬斯洛(英語:Abraham Harold Maslow, 1908-1970) 他出生於美國紐約市布魯克林區的一個猶太家庭,因心臟病突發逝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門洛帕克(Menlo Park)市。美國社會心理學家、人格理論家和比較心理學家,人本主義心理學的主要發起者和理論家,心理學第三勢力的領導人。以需求層次理論最為著名,為一種心理健康的理論,認為首先要滿足人類天生的需求,最終達成自我實現。[1]

  1926年進入康乃爾大學,三年後轉至威斯康辛大學攻讀心理學,在著名心理學家哈利·哈洛的指導下,1934年獲得博士學位。之後,留校任教。1935年在哥倫比亞大學任桑代克學習心理研究工作助理。1937年任紐約布魯克林學院副教授。1951年被聘為布蘭戴斯大學心理學教授兼系主任。1969年離任,成為加利福尼亞勞格林慈善基金會第一任常駐評議員。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轉到布蘭戴斯大學任心理學教授兼系主任,開始對健康人格或自我實現者的心理特徵進行研究。曾任美國人格與社會心理學會主席和美國心理學會主席(1967),是<<人本主義心理學>>和<<超個人心理學>>兩個雜誌的首任編輯。

生平

早年生活

父母是從前蘇聯移民到美國的猶太人,他是家中七個孩子的老大,父親酗酒,對孩子們的要求十分苛刻,母親極度迷信,而且性格冷漠殘酷暴躁,馬斯洛小時曾帶兩只小貓回家,被母親當面活活打死。馬斯洛童年生活痛苦,從未得到過母親的關愛。母親去世時,他拒絕參加葬禮,可見其母子關系之惡劣。他童年時體驗了許多的孤獨和痛苦。不僅如此,作爲猶太人,他們住在一個非猶太人的街區,上學後又是學校少有的幾個猶太人之一,這一切使使馬斯洛成爲一個害羞、敏感並且神經質的孩子,爲了尋求安慰,他把書籍當成避難所。後來當他回憶同年時,他說道:「我十分孤獨不幸。我是在圖書館的書籍中長大的,幾乎沒有任何朋友。」上學後的馬斯洛由於天賦極高,他的學習成績十分優秀,其狀況後來才有所改變。馬斯洛從五歲起就是一個讀書迷,他經常到街區圖書館瀏覽書籍,當他在低年級學習美國曆史時,托馬斯·傑斐遜和亞伯拉罕·林肯就成了他心中的英雄。幾十年以後,當他開始發展自我實現理論時,這些人則成了他所研究的自我實現者的基本範例。青少年時期他曾因體弱貌醜(鼻子太大)而極度自卑,藉鍛煉身體冀求得到補償。進人大學後讀到 A.阿德勒著作中自卑與超越的概念,得到啓示,從此改變了他的一生。馬斯洛的早年經曆不僅影響了兒時的馬斯洛,而且使成年甚至成名後的馬斯洛仍然害怕當衆發言。以至於每一次演說之前他都會經曆極爲強烈的焦慮。

大學與學院時期

他的父母未受過教育,但他們堅持讓他學習法律。起初他滿足他們的願望,馬斯洛於1926 年進入紐約市立學院專修法律。但僅僅兩個星期,他就斷定自己的興趣並非在法律上,感覺自己不適合當律師而廣泛地另選擇各種喜歡的學科。三個學期之後,他轉往康奈爾大學。他的心理學導論課的教師是 W.馮特的學生 - 構造主義學派的創始人 E.鐵欽納,但他很快厭倦了構造主義心理學的元素分析和鐵欽納的枯燥乏味。不久又返回紐約市立學院。1928 年,馬斯洛不顧父母的反對和他的表妹,也是高中同學貝莎(Bertha Goodman)結婚,他們有兩個女兒。馬斯洛宣稱,他真正的生命是從結婚和轉學威斯康星大學時開始的,那時馬斯洛 20 歲,貝莎 19 歲。婚後,馬斯洛和貝莎遷往威斯康星州的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繼續他的學業,這也是他真正進入自己的學術研究領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此時,馬斯洛發現了行爲主義並爲之欣喜若狂,他主要進行一系列關於靈長類的支配行為與性行為。馬斯洛在早期的行為主義實驗,帶給他強烈的實證主義思維。不久即師從當時行爲主義代表之一 C.赫爾研究動物學習行爲。然而,隨著他日益增多地研讀格式塔心理學和 S.弗洛伊德心理學,馬斯洛對行爲主義的熱情漸漸減退。當年輕的馬斯洛夫婦有了自己的家庭後,馬斯洛又有了個重要的發現。他寫道:「我們的第一個嬰孩改變了我的心理學生涯,他使我從前爲之如癡如醉的行爲主義顯得十分愚蠢,我對這種學說再也無法忍受。它不是能成立的。」

馬斯洛於 1930 年獲威斯康星大學心理學學士學位,次年獲得心理學碩士學位,1934 年獲心理學哲學博士學位。在威斯康星大學,他選修了美國靈長目動物研究的主導研究者,以研究羅猴和依戀行爲知名的 H.哈洛的研究實習課,並成了哈洛的研究助手,後來又成了他的第一個博士生。期間另一位著名格式塔心理學家 M.魏特海默也曾任馬斯洛的老師。至此,他漸漸對猿猴産生了興趣,並自信找到了自己的研究領域。在對猿猴的支配權和性行爲的研究中,馬斯洛闖入了一個幾乎完全未知的領域。1932 年 2 月至 1933 年 5 月,馬斯洛每天花數小時,在不驚擾動物的情況下,對不同種類的 35 個靈長目動物悄悄進行觀察,並做詳細的筆記。並完成了題爲《支配驅力在類人猿靈長目動物社會行爲中的決定作用》的博士論文,用來證明不僅在猿猴,而且在其他哺乳動物及鳥類的社會行爲和組織中,支配驅力都是一個關鍵的決定因素。他注意到支配似乎源自一種「內在的自信心」或「優越感」,而不是通過肉體攻擊取得的。在某種意義上,他正在構思一個建立在支配驅力之上的初步理論,用來解釋高級動物中的許多社會行爲。由於他的論文非常出色,他給行爲主義心理學家 E.桑代克留下了深刻印象,桑代克在哥倫比亞大學給馬斯洛提供了一份博士後獎學金,並邀請馬斯洛在其所在的教育研究學院協助自己進行新的課題研究。1935 年,馬斯洛在哥倫比亞大學任桑代克學習心理研究工作的助理。由此可見馬斯洛雖反對行爲主義,但受的卻是行爲主義教育。直到 1937 年到紐約市布魯克林學院擔任心理學副教授時,他在思想上才放棄行爲主義,改而走向人本主義。在布魯克林學院期間影響馬斯洛心理學思想轉變的原因有四:

他的第一個孩子出世後,他觀察嬰兒行爲的奇妙現象,使他領悟到行爲主義心理學家企圖藉動物研究結果推論解釋人類行爲的做法,根本不切實際。因此他曾對人說:「我敢說,凡是親身養育過小孩的人,絕不會相信行爲主義!」


1951 年馬斯洛應馬薩諸塞州新成立的布蘭代斯大學之聘擔任心理學系主任和心理學教授,1954 年他首次提出人本主義心理學的概念,惟以當時行爲主義思想正盛,而未受重視,連他的文章都無法在心理學刊物上發表。直到 1961 年結合志同道合者創辦《人本主義心理學期刊》,第二年正式成立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會,後成爲美國心理學會第 32 分會。至此人本主義心理學思想才獲得一席之地,也因此使他在 1967 年當選爲美國心理學會主席。1969 年退休後赴加州,成爲加利福尼亞勞格林(Laughlin)慈善基金會第一任常駐評議員。1970 年 8 月國際人本主義心理學會成立,並在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舉行首屆國際人本主義心理學會議。1971 年美國心理學會通過設置人本主義心理學專業委員會,這兩件事標志了人本主義心理學思想獲得美國及國際心理學界的正式承認。遺憾的是,馬斯洛本人未能親眼看到他多年爲此事盡瘁所獲致的成果。

學術生涯

他隨後在哥倫比亞大學繼續與研究所時期相似主題的研究。那時他遇上了另外一位良師益友阿爾弗雷德·阿德勒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其中一位早期同事。1937年至1951年,馬斯洛是布魯克林學院的教授。他的家庭生活和他的經歷,影響了他的心理學想法。馬斯洛在布魯克林任教期間,正是德國納粹迫害學術思想時期,很多歐洲著名心理學家避難美國,他亦因而得識格式塔心理學家魏特海默、W.柯勒和考夫卡及精神分析心理學家 K.霍妮、阿德勒及 E.弗洛姆等人。這些人的思想都對他的人本主義心理學理念産生了影響。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馬斯洛開始質疑心理學家用來做出結論的方法,且儘管他並沒有完全反對當時的方法,但已經有他自己如何理解人類心智的想法。他稱呼他的新學科為人本主義心理學。當美國於1941年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戰時,馬斯洛已經是有2個小孩的33歲父親了。因此他無法加入軍隊服務。然而,戰爭的恐怖反而對他產生了和平的願景,並使他產生出開創性的心理學學說,也就是自我實現。這些研究起於兩位導師,人類學家露絲·班乃狄克與完形心理學家馬克思·韋特海默,馬斯洛不論在工作與私底下都推崇這兩個人。馬斯洛認為這兩位學者完善了這兩個領域,而且這兩位學者也是「完美的人類」,因此他開始留意他們與他們的習性。而這就是他畢生關於心理健康與人類潛能研究與思想的基礎。他大量對此主題進行著作,也借用了其他心理學家的思想,但針對這些思想進行顯著地增補,特別是在需求層次、後設需求、後設動機、自我實現以及高峰經驗。

1951 年馬斯洛應馬薩諸塞州新成立的布蘭代斯大學之聘擔任心理學系主任和心理學教授,1954 年他首次提出人本主義心理學的概念,惟以當時行爲主義思想正盛,而未受重視,連他的文章都無法在心理學刊物上發表。直到 1961 年結合志同道合者創辦《人本主義心理學期刊》,第二年正式成立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會,後成爲美國心理學會第 32 分會。至此人本主義心理學思想才獲得一席之地,也因此使他在 1967 年當選爲美國心理學會主席。1969 年退休後赴加州,成爲加利福尼亞勞格林(Laughlin)慈善基金會第一任常駐評議員。1970 年 8 月國際人本主義心理學會成立,並在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舉行首屆國際人本主義心理學會議。1971 年美國心理學會通過設置人本主義心理學專業委員會,這兩件事標志了人本主義心理學思想獲得美國及國際心理學界的正式承認。遺憾的是,馬斯洛本人未能親眼看到他多年爲此事盡瘁所獲致的成果。

馬斯洛的主張雖未完全取代行爲主義,但他所強調的心理學應研究人性整體的思想,對心理學的發展産生了深遠影響。具體言之,馬斯洛心理學思想最大貢獻,有以下幾點:

1.人本心理學方法論 馬斯洛所推動和發展的人本主義心理學是在批判精神分析和行爲主義的基礎上建立的。他反對在心理學研究中把人當作動物和機器和盲目照搬自然科學研究方法的機械主義心理學方法論,倡導以「問題爲中心」而不是以「方法爲中心」,以「整體動力論」消除還原主義的弊端,消解科學與價值的矛盾,使心理學成爲「價值科學」,提倡性善論和對健康人格的研究,重視人的潛能、自由、責任和尊嚴,強調人性與社會價值的統一,建立起以人爲中心的「人本主義」心理學方法論。

2.人性本質觀 對人性本質的看法,馬斯洛的心理學思想顯示了以下四個論點:

對心身關系問題的解釋,馬斯洛持心身合一的一元論觀點,此觀點顯示在其需求層次論,從生理需求到心理需求的發展是采連續觀。

天性與教養問題的解釋,馬斯洛持人性本善的觀點,他認爲人類的天賦善根是其一生發展的內在潛力。

對知識來源問題的解釋,馬斯洛持綜合觀點,他認爲理性主義所講的先天理性、經驗主義所講的後天經驗及現象論所指直覺,全都是知識的來源,而直覺則是一切知識的基礎。

自由意志與決定論問題的解釋,馬斯洛持非決定論的看法,不但反對物質決定論,而且也反對精神決定論。因此他強調個人的行爲決定於他自己,決定於他自己的需求和自由意志,此點正顯示馬斯洛思想的「人本」特徵。

3.需求層次論 馬斯洛的人本主義心理學思想,主要載於他 1954 年出版的《動機與個性》一書。惟他所指「動機」一詞,並非如一般所持「動機是促發行爲的內在力量」的說法;他所說的動機,是指人性本質中的善根。動機像一棵大樹的種子,在長成大樹之前,種子之內已蘊藏了將來成長爲一棵大樹的一切內在潛力。人類的動機也就是個人出生後一生成長發展的內在潛力。因此,馬斯洛的動機理論亦即其人格發展理論。馬斯洛在該書中,將動機視爲由多種不同性質的需求所組成,故而稱爲需求層次論(need - hierarchy theory)。1954 年他在書中將動機分爲 5 層:生理需求(psysiological needs)、安全需求(safety needs)、愛與歸屬的需求(love and belonging needs)、尊重需求(esteem needs)、自我實現的需求(self - actulization needs),1970 年新版書內,又改爲如下之 7 個層次:

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指維持生存及延續種族的需求;

安全需求(safety needs),指希求受到保護與免於遭受威脅從而獲得安全的需求;

隸屬與愛的需求(belongingness and love needs),指被人接納、愛護、關注、鼓勵及支持等的需求;

自尊需求(self - esteem needs),指獲取並維護個人自尊心的一切需求;

知的需求(need to know),指對己對人對事物變化有所理解的需求;

美的需求(aesthetic needs),指對美好事物欣賞並希望周遭事物有秩序、有結構、順自然、循真理等心理需求;

自我實現需求(self - actualization needs),指在精神上臻於真善美合一人生境界的需求,亦即個人所有需求或理想全部實現的需求。

根據馬斯洛的解釋,各種需求層次之間存在有以下的關系和特點:

各層需求之間不但有高低之分,而且有前後順序之別;只有低一層需求獲得滿足之後,高一層的需求才會産生。但仍然有可能出現意外。例如:創造性的人的創造驅力;比任何其它需要都更爲強烈,也有些人的價值觀和理想是如此強烈。以致甯願死也不放棄他們。

七層需求分爲兩大類,較低的前四層稱爲基本需求(basic needs),較高的後三層稱爲成長需求(growth needs)。基本需求有一共同性質,爲均系由於生理上或心理上有某些欠缺而産生,故而又稱匱乏性需求(deficiency needs)。

較高層次的需求是後來才發展出來的,就像生物的進化一樣;

需求的層次愈高,其完全存在的可能性較低,這種需求容易消失,同時相伴的酬賞延遲也較沒關系;

生活在高需求層次的人意味著其物質性的事物較充分,較長壽,較少生病,睡得較好,胃口較佳;

高層次的需求強度較弱;

高層次需求得來的滿足是較爲主觀的,如非常幸福,心情十分平穩,內在生活非常富裕等;

當個人的環境(經濟、教育等環境)較好時,個人較易滿足高層次的需求;

當個人滿足其高層次需求之後,個人愈可能接近自我實現的目標。

4.自我實現 根據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個人人格獲得充分發展的理想境界是自我實現,自我實現(self actualization)就是人性本質的終極目的,也就是個人潛力得到了充分發展。據馬斯洛估計,人群中能夠自我實現者不過十分之一,原因是個人條件之外,難免受環境因素的限制。他選出美國名人中傑佛遜、林肯、愛因斯坦等人,認爲他們都是自我實現的人。馬斯洛分析發現這些人的人格特質有幾點相同:

有良好的現實知覺;

能正視自己、別人和自然;

他們活動和反應是自發的,而不是被迫的;

能以問題爲中心,而不是以自我爲中心形成看法;

有獨立自主性,不受環境和文化的支配;

能認識人類;

和爲數不多的人發生深厚的友誼;

有與衆不同的鑒賞力和審美觀;

具有民主的價值觀;

有一種哲理性、無敵意的幽默感;

具有創造力;

有較多的高峰體驗;

有高度的社會興趣,但不墨守成規。

在這些特徵中,馬斯洛特別強調頂峰體驗的概念。頂峰體驗(peak experience)指自我實現者在人生曆程中曾有過體驗到欣喜感、完美感及幸福感的經驗。頂峰體驗多在人生領悟、至愛授受、苦盡甘來或宗教悟道等情境下産生,是人生難得的經驗,只有實際經曆過的人才會有此體驗。高峰體驗是人類的共同感受,每個正常人都可能在生活中得到這種體驗。自我實現者的高峰體驗頻率較高且程度較深。

5.超個人心理學 由於不滿足於人本主義只關注個體自我及其實現,再加上受到東方智慧的影響,馬斯洛在 20 世紀 60 年代中後期經常和蘇蒂奇等其他人本心理學家討論超越人本的問題。他們開始醞釀關於這一新領域的心理學,即「第四勢力」或超個人心理學(transpersonal psychology)。馬斯洛認爲這種心理學以宇宙爲中心而不是以人的需要和興趣爲中心,它超出人性、同一性和自我實現的概念。在此基礎上,馬斯洛修正和拓展了他的自我實現心理學特別是需要層次論和自我實現論等。超個人心理學自誕生之後,在西方迅速發展,産生了巨大的影響。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是什麼

  在馬斯洛看來,人類價值體系存在兩類不同的需要,一類是沿生物譜繫上升方向逐漸變弱的本能或衝動,稱為低級需要和生理需要。一類是隨生物進化而逐漸顯現的潛能或需要,稱為高級需要。

  人都潛藏著這五種不同層次的需要,但在不同的時期表現出來的各種需要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人的最迫切的需要才是激勵人行動的主要原因和動力。人的需要是從外部得來的滿足逐漸向內在得到的滿足轉化。

  低層次的需要基本得到滿足以後,它的激勵作用就會降低,其優勢地位將不再保持下去,高層次的需要會取代它成為推動行為的主要原因。有的需要一經滿足,便不能成為激發人們行為的起因,於是被其他需要取而代之。

  高層次的需要比低層次的需要具有更大的價值。熱情是由高層次的需要激發。人的最高需要即自我實現就是以最有效和最完整的方式表現他自己的潛力,惟此才能使人得到高峰體驗。

  人的五種基本需要在一般人身上往往是無意識的。對於個體來說,無意識的動機比有意識的動機更重要。對於有豐富經驗的人,通過適當的技巧,可以把無意識的需要轉變為有意識的需要。

  馬斯洛還認為:在人自我實現的創造性過程中,產生出一種所謂的「高峰體驗」的情感,這個時候是人處於最激蕩人心的時刻,是人的存在的最高、最完美、最和諧的狀態,這時的人具有一種欣喜若狂、如醉如痴、銷魂的感覺。

  試驗證明,當人呆在漂亮的房間裡面就顯得比在簡陋的房間里更富有生氣、更活潑、更健康;一個善良、真誠、美好的人比其他人更能體會到存在於外界中的真善美。當人們在外界發現了最高價值時,就可能同時在自己的內心中產生或加強這種價值。總之,較好的人和處於較好環境的人更容易產生高峰體驗。

  馬斯洛在1943年發表的《人類動機的理論》( 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一書中提出了需要層次論。這種理論的構成根據3個基本假設:

人要生存,他的需要能夠影響他的行為。只有未滿足的需要能夠影響行為,滿足了的需要不能充當激勵工具。 人的需要按重要性和層次性排成一定的次序,從基本的(如食物和住房)到複雜的(如自我實現)。 當人的某一級的需要得到最低限度滿足後,才會追求高一級的需要,如此逐級上升,成為推動繼續努力的內在動力。   馬斯洛理論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會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五類,依次由較低層次到較高層次(如圖所示)。

馬斯洛理論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會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五類,依次由較低層次到較高層次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基本內容

  各層次需要的基本含義如下:

(1)生理上的需要。 這是人類維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包括飢、渴、衣、住、行的方面的要求。如果這些需要得不到滿足,人類的生存就成了問題。在這個意義上說,生理需要是推動人們行動的最強大的動力。馬斯洛認為,只有這些最基本的需要滿足到維持生存所必需的程度後,其他的需要才能成為新的激勵因素,而到了此時,這些已相對滿足的需要也就不再成為激勵因素了。

(2)安全上的需要。 這是人類要求保障自身安全、擺脫事業和喪失財產威脅、避免職業病的侵襲、接觸嚴酷的監督等方面的需要。馬斯洛認為,整個有機體是一個追求安全的機制,人的感受器官、效應器官、智能和其他能量主要是尋求安全的工具,甚至可以把科學和人生觀都看成是滿足安全需要的一部分。當然,當這種需要一旦相對滿足後,也就不再成為激勵因素了。

(3)感情上的需要。 這一層次的需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友愛的需要,即人人都需要夥伴之間、同事之間的關係融洽或保持友誼和忠誠;人人都希望得到愛情,希望愛別人,也渴望接受別人的愛。二是歸屬的需要,即人都有一種歸屬於一個群體的感情,希望成為群體中的一員,並相互關心和照顧。感情上的需要比生理上的需要來的細緻,它和一個人的生理特性、經歷、教育、宗教信仰都有關係。

(4)尊重的需要。 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穩定的社會地位,要求個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會的承認。尊重的需要又可分為內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內部尊重是指一個人希望在各種不同情境中有實力、能勝任、充滿信心、能獨立自主。總之,內部尊重就是人的自尊。外部尊重是指一個人希望有地位、有威信,受到別人的尊重、信賴和高度評價。馬斯洛認為,尊重需要得到滿足,能使人對自己充滿信心,對社會滿腔熱情,體驗到自己活著的用處和價值。

(5)自我實現的需要。 這是最高層次的需要,它是指實現個人理想、抱負,發揮個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完成與自己的能力相稱的一切事情的需要。也就是說,人必須乾稱職的工作,這樣才會使他們感到最大的快樂。馬斯洛提出,為滿足自我實現需要所採取的途徑是因人而異的。自我實現的需要是在努力實現自己的潛力,使自己越來越成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


主要著作

著作名稱 出版年代
人格與異常心理學案例 1938年
變態心理學原理:Principle of abnormal psychology: The Dynamics of Psychic Illness. 與米特曼(Bela Mittelmann)合著 1941年
社會人格測驗:婦女自尊測驗 1942年
人類動機的理論: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 1943年
自我實現者的研究 1950 年
動機與人格: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1954年、1970年
關於人類價值觀的新知識 1956年
宗教、價值觀和高峰體驗:Religions, Values, and Peak Experiences. 1964年
健全心理管理 1965年
科學心理學:Psychology of science: A reconnaissance. 1966 年
存在心理學探索:Toward a Psychology of Being. 1968年
人性能達到的境界:The Further Reaches of Human Nature. 1971年

影片

An Introduction to Abraham H. Maslow’s 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 - A Macat Psychology Analysis 作者:Macat


為什麼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如此重要? 作者:李世民


洛寶貝愛科學319 心理學家馬斯洛 作者:驕陽唐略劇場Sunshine Tanglue Channel

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