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五台山清涼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五台山

是馳名中外的佛教聖地,與四川峨嵋山安徽九華山浙江普陀山,並稱為我國佛教四大名山

五台山中台向西南延伸的兩道山脈間,有一處山谷,谷間白雲悠悠,清水潺潺,嘉木蔥蘢,山花爛漫,這便是清涼谷。谷之南有寺依山傍壑,就是清涼寺。清涼寺因有著名的文殊菩薩聖跡「清涼石」而得名,是朝山佛教徒必到之地。

由來傳說

遠古時,五台山原名五峰山終年驕陽似火,酷熱難當,像一座燃燒的火爐。

文殊菩薩來此演教後,慈悲之心深感萬民之苦,便下決心旁引東海之水,施法除災,造福一方。一天,文殊菩薩搖身變成個化緣的老僧人,手托缽盂,騎着綠毛獅子直奔東海

見了東海龍王,文殊菩薩言辭懇切地說:「早聞龍王爺寬懷大度,樂善好施,今日貧僧欲求借一寶,可否?」老龍王被誇得眉開眼笑,慷慨地把大手一揮:「東海龍宮裡奇珍無數,異寶萬千,你要是喜歡只管挑兩件走好了。」

文殊菩薩隨老龍王遍覽了宮內所有珍寶,也未挑出一件如意的,就故作失望地問:「龍宮裡再無其他的寶貝啦?」

「有,還有一件。」老龍王把文殊菩薩引至宮外,一指檐下的巨石說,「此石叫歇龍石,我的五個兒子每次布雨出巡迴來,總要躺上歇息片刻。可消暑汗,解疲乏……」

文殊菩薩立刻笑逐顏開,高唱佛號道:「阿彌陀佛,貧僧就選中它了。」

「哎呀,這可不行。」老龍王把頭搖得像貨郎鼓,「我的兒子們決不會答應。」

文殊菩薩伴裝惱怒地說:「沒想到龍王爺會這般吝嗇,剛才還滿口答應,現在卻出爾反爾……」

老龍王被噎得語塞,暗想,此石奇重無比,量這老和尚也沒本事搬走,我且應承他,免得日後落下笑柄。老龍王於是大方地說:「既然這樣,就送與你吧。」

文殊菩薩早等着這句話,他快步踱到歇龍石前,雙手合十,口中念念作聲,然後用手指在石上輕輕一點,那石頭竟像着了魔似的越變越小,直至縮成拳頭般個頭,被文殊菩薩塞進袍袖裡。老龍王見狀,方知眼前的和尚法力無邊,心中追悔莫及。

文殊菩薩收走歇龍石,謝過老龍王,駕祥雲回到五峰山。說來神奇,那巨石剛一着地,整個五峰山霎時變得清涼起來,地下湧出許多甘冽的泉水,山間開出大片鮮艷的野花,頃刻山清水秀,氣候爽人。於是,這條山谷命名為清涼谷,在此又建了一座寺院,取名叫清涼寺,五峰山也就叫做清涼山,歇龍石改稱清涼石。

老龍王的五個兒子外出雲遊回宮,得知歇龍石已被化緣的老和尚騙走,死活不答應。盛怒之下,五個龍兄弟騰雲駕霧尋蹤追到五峰山,尋石不着,便大發雷霆,一陣興風作浪,狂挖亂翻,竟把五峰山的山頂削平,變成了五座平台。從山尖滾落的碎石堆積在半山腰,高低參差,稜角分明,被後人稱為「龍翻石」。

五條龍尋到清涼寺,見文殊菩薩正打坐修禪,就怒氣沖沖地問:「老頭兒,你知道歇龍石藏在何處嗎?」文殊菩薩抬手指着一處叫北門岩的山谷。五條龍信以為真,愣頭愣腦地沖了進去,立身未穩,就聽「轟隆」一聲巨響,兩旁的山崖緊緊閉合,將五個龍兄弟永遠困在了裡面。五條龍被文殊菩薩降伏後,各守住一座台頂。因它們是水龍,所以五台山的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

那塊清涼石一直躺在五台山清涼寺內,供遊人觀賞,石面上的經文隱約可辨,玄妙莫測。 [1]

發展過程

清涼寺是五台山最早興建的寺廟之一,佛教典籍中記載,寺為北魏孝文帝所建。大隋開運,佛教重興,凡是伽藍,並任復修。清涼寺也在文、煬二帝的扶持下得到修復,恢復了正常的佛事活動。唐代時,清涼寺成為替國行道的鎮國道場,獲得皇家的護持。

長安二年(702年),女皇武則天自稱神遊五頂,敕命重建清涼寺。經過一年多的修建,清涼寺落成典禮,德感法師奉女皇之命率領100多名僧人,到清涼寺舉辦法會。當日祥雲繚繞,五雲佛手、天仙白鹿在空中顯形。地方官員奏報女皇,則天皇帝非常高興,封德感法師為昌平縣開國公,食邑一千戶,住清涼寺。同年,女皇命左庶子侯知一、御史大夫魏元忠,請工匠雕刻玉文殊菩薩像,到五台山禮拜菩薩,第二年,送到清涼寺安置。在親筆手書中,武則天表達了自己對弘揚佛道的赤誠以及不能親自拜會聖境的遺感。她還令德感法師住持清涼寺,主管全國僧尼事。女皇對清涼寺的寵遇,引發全國乃至外國僧俗效仿,紛紛到五台山弘法傳教,瞻禮靈跡。

開元二十八年(740年),唐玄宗長女永穆公主皈依佛門,出家五台山,將自己平生所蓄錢財悉數拿出,請來全國的能工巧匠,在清涼寺造了諸般佛像,同時用金銀銅三金融鑄,金、銀、玻璃、琉璃、珊瑚、瑪瑙、硨磲七種珍寶鑲嵌,鑄造一口銅鐘,安置在清涼寺中。

天寶七年(748年),楊貴妃的再從兄楊舌為玄宗皇帝書寫《大藏經》5048卷,《般若經》、《天台疏論》2000卷供於清涼寺,為鎮寺之寶。同時奉命對清涼寺進行了重修與擴建。其時清涼寺有上座曇財,寺主申慶,都維那智詵,大德忠翰、智空、曇開、如岸,高僧清超、淨法、元光、庭觀等,真是鸞風比德,龍象群集。

唐玄宗之孫李豫在「安史之亂」中,以兵馬元帥的頭銜收復兩京,認為是佛菩薩的佑護之力,對「五台山佛教十分尊崇,寶應元年(762年)即位史稱代宗,永泰元年(765年)命人重修了清涼寺等6所寺院和6處普通供養舍,每寺度僧21名,常轉《護國仁王經》和《密嚴經》,為圍行道,把金閣寺和清涼寺作為了大唐帝同的鎮創道場。從此,清涼寺由禪宗叢林和淨土道場變成了密宗道場

滅法之殤

會昌五年(845年),唐武宗滅法,這是佛教史上著名的四次法難之一,規模大,範圍廣,天下寺宇,大多招致毀廢,僧人或逃奔他鄉,或還俗,清涼寺在這一次浩劫中成為一片廢墟。

清涼寺的復興

歷史的發展有時有一種戲劇性的反差。與無情地戕滅佛事的武宗迥然不同的是,繼位的唐宣宗恰恰因種種原因當過一陣子佛門沙彌,他即位之後的宰相裴休又是一位吃齋念佛、精通佛典、護持佛教的信徒,君臣二人齊心協力,復興佛教。大中二年(848年),宣宗「敕五台山諸寺,度五千僧,」五台山主要寺廟得到恢復,清涼寺便在其中。

大唐諸帝的重視與崇建,使清涼寺星樓月殿,憑林跨谷;香窟花堂,枕峰臥嶺.成了妙高峰上的一座梵宇琳宮。

以後,太宗仁宗,眷想靈峰,流光五頂,先後敕送佛經手跡共計340軸到五台山,「清涼之興,於時為盛」。當時,清涼寺設置僧正司,管理着五台山及代州的佛寺。到仁宗時,善住院有一位和希法師,道行和威望赫赫有名,仁宗授予其僧統,加號慈懿大師,住清涼寺。僧統是僧界之皇,統監全國僧尼事務,自唐代德感、清涼兩位國師擔任僧統以來,五台山僧人第三次榮任此職,恩寵非凡,使清涼寺成了北宋佛教的重要寺院。

皇帝出身於蒙古貴族,信仰佛教,尤其尊奉喇嘛。至元二年(1265年),元世祖下詔重建清涼寺,寺內殿宇堂舍煥然一新。

明太祖朱元璋於執朝期間,在清涼寺設置僧會司,掌管僧教事務,並將佛光寺、藏頭寺納入管理範疇,擴大了清涼寺的範圍。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皇帝命人鑄造九級銅質千佛塔,上刻「清涼攫授」印文和「清涼之印」銅印,置清涼寺。中有文殊像,旁有清涼石.又有千佛塔,尊崇至極。遠遠望去,一座金碧輝煌的宮殿點綴在清涼谷的山岩間,如同一幅絕美的圖畫。

順治十七年(1660年),世祖派老藏丹貝到五台山清涼寺,管理漢藏佛教事宜。他先後五上五台山,每次都拜清涼寺。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八月,聖祖為清涼寺題寫了「水晶域」和「心會真如」的匾額。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二月,聖祖帶着四子胤稹等第四次巡遊五台山時,於初十日到達清涼寺,參觀寺容,禮拜菩薩,瞻謁清涼石。當時隨同參觀,後作了雍正皇帝的胤稹曾為清涼寺作詩二首:

  光寒如鏡臥深雲

  半是雲斑半蘚紋。

  誰識方方一片裡,

  古今容盡屐交紛。

  體本清涼自解煩,

  天然秀色蓄雲根。

  曼殊說法今何在,

  參客空尋趺坐痕。


乾隆十五年(1750年)二月,春回大地,冰融雪化,乾隆沿着松林中的山路行來,耳邊有陣陣松濤,頭頂有瀠漾細雨,清涼泉潺潺流於清涼谷,匯注為清清一潭,如禪機滿注。天子靈感頓來,脫口吟道:

  蓮宇台西麓,榛蹊一往尋。

  石潭空禪性,松籟發仙音。

  春轉喧迎谷,冰融雨墜林。

  清涼名獨占,分別不生心。

此後40年間,他又四次來到清涼寺游山巡視,題匾作詩,拜佛參禪,為清涼寺增添幾多風雅、幾多尊崇,至今為人們津津樂道。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農曆二月,皇帝第六次至五台山,再朝清涼寺,這已是他第五次來清涼寺。其時,這位7l歲高齡的老人,仍然精神矍鑠。但他深知這可能是他最後一次朝台了,畢竟歲月不饒人。乾隆皇帝細細地把清涼寺的景點看了個遍,想把這方外世界深深銘記於心,英雄暮年的情緒讓他不由地回顧少年時指點江山的豪氣,寫下了《寄詠清涼石》的五言詩:

  山本清涼山,寺即清涼寺。

  石亦號清涼,一以含三暨。

  憶我辛巳年,跋馬曾偶至。

  見石如臥牛,番僧陳其義。

  秉誠可轉動,即命彼為試。

  頹然略弗搖,面赧僧徒愧。

  笑而謂之言,弗動乃佳事。

  是誠真清涼,默契第一諦。

  岩溪阻且幽,弗往詩權寄。

爾後,他戀戀不捨地離開了清涼寺,離開了五台山。

古寺顯聖跡

其時,清涼寺規模宏大,建築整齊,有山門三楹,鐘鼓樓各一,枋一、亭一,前殿三楹,正殿三楹,前後配殿二十四楹。寺旁有精舍正殿三楹,配廡軒亭十八楹,為五台山一座重要的古剎精藍。

雖然文殊菩薩給了清涼寺珍貴的法寶和無邊的權力,仍然逃不了「文化大革命」的破壞,清涼寺橫遭劫難,建築、佛像被毀,所有殿宇幾乎蕩然無存,僅存清涼石。

出清涼寺,沿着蜿蜒曲折的山道緩緩而下,過溪流,再沿着山路回山腰攀登,有古清涼寺,供奉「華嚴三聖」及給孤獨長者。寺內有一碑,碑文已磨損模糊,為明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所立。

在古清涼寺西側200餘米處,有一避風向陽、靠崖臨壑、恬靜幽雅、宜於靜修的山洞,叫羅漢洞。洞內有清涼甘美之清涼泉,深不可測,可消熱惱。元代真覺和尚有《清涼泉》詩日:「進珠鳴玉下危巔,上有清涼沒底泉。涓滴尚能消熱惱,百川虛作浪滔天。」洞口供奉四尊石雕羅漢,高約30厘米,造型粗獷,工藝簡樸,傳說為文殊菩薩的四個徒弟坐化而成。佛教徒認為,登上清涼寺就猶如達到了上乘所臻之涅—境界,足見清涼寺的神聖地位。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