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缽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缽盂
來自360的圖片
缽盂

中文名稱 :缽盂

外文名稱 :pa^tra

用 途 :僧人的食器

意 義 :出家之行者必用制定之缽

缽盂是盛飯菜的食器,多用於佛教徒化齋之用,多為銅、等材質,可在誦經時敲擊。是僧人的化緣用具,一般都是個人使用,有名的高僧使用漆做的缽,因為比較輕,所以漆缽代表了僧人的崇高身份,法門寺有出土。普通僧人使用木缽比較多。一般高僧圓寂之前,會把自己用的袈裟和 缽傳給得到自己真傳的弟子,這個就是成語"衣缽相傳"的由來。

  • 1.亦作"缽釪"。是傳統道教修行人士發明的一種裝水或食物的器具,設計很巧妙,肚大,口小,水等不容易灑出,道人們用缽盂喝水時必須念"淨水咒",所以自古有句"道家一缽水,八萬四千蟲"的說法。
  • 2.僧人的食器,是一種碗與道教的缽盂完全不同,但是缽盂很實用,所以被佛教僧人借用。
  • 3.梵語 pa^tra,巴利語 patta。系缽多羅、缽和羅之略稱。又作缽盂。
  • 乃僧尼所常持道具(比丘六物、比丘十八物)之一,一般作為食器。圓形、稍扁、底平、缽略小。其材料、顏色、大小,均有定製,為如法之食器,應受人天供養所用之食器,又為應腹分量而食之食器,故又譯作應器、應量器。律制規定,出家之行者必用制定之缽。

材質

缽之材料,如為鐵製,則稱鐵缽(巴 ayo-patta);陶土製者,則稱瓦缽(巴 mattika^-patta)、泥缽、土缽。至於盛缽之袋,稱為缽囊、缽袋。而為防止缽盂傾倒之缽台,稱為缽支;釋尊所用之缽,稱佛缽(石缽則僅限佛可使用)。後世亦有用塗漆之木缽,然此為外道所用,而非戒律所定範圍內者。補修破損之缽有五種方法,稱為五綴缽,即:(一)以細釘塞孔。(二)安小鐵片打入令牢。(三)如魚齒四邊鉸破內外相夾。(四)以鐵片掩孔,周圍釘之。(五)用屑末(碎鐵末或磨石末)。破損之缽如破五綴(一綴為兩指之長度,約六公分)以下始須修補,如破五綴以上,則不須修補,而可要求重換新缽。經修補後再用之缽,則稱五綴缽。缽之大小於各律典中皆有差別,其容量亦因名稱而異,通常有上缽、中缽、下缽之別,依十誦律卷四十三載,上缽可容三缽他之飯、一缽他之羹,及其餘可食物半羹;下缽可容一缽他之飯、半缽他之羹,及其餘可食物半羹;中缽容量則居間。又薩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五謂,一缽他相當於三十兩飯,則三缽他飯為二升;一缽他羹與其餘可食物半羹共計一缽他半,則為一升。除上、中、下三缽之外,另有;(一)過缽,又作大缽,比上缽大。(二)減缽,又作非缽,比下缽小。(三)隨缽,即淺鐵缽之助食器,相當於鐼子。(根本薩婆多部律攝卷七乞學處、四分律卷九、卷四十三、摩訶僧只律卷三十七、善見律毗婆沙卷十五)

  • FROM:【佛光大辭典】
  • FROM:【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 FROM:【《釋氏要覽》(宋 道誠集)】
  • 缽(梵patra)比丘六物(三衣、缽、坐具、漉水囊)之一。又稱缽多羅、波多羅、缽和蘭等。意譯應器、應量器。即指比丘所用的食具。
  • 其種類有鐵缽、瓦缽之別。持缽行乞稱為"托缽"。由於比丘持缽以應受他人的飲食,故缽亦稱應器。
  • 《四分律》卷九中提及缽之種類雲:"缽者有六種,鐵缽、蘇摩國缽、烏伽羅國缽、優伽賒國缽、黑缽、赤缽。大要有二種,鐵缽、泥述。"該書卷五十二中說,禁止使用由木、石、金、銀、琉璃、寶、雜寶所作成的缽,並以此簡別在家和外道。《五分律》卷二十六謂不使用金銀七寶、牙、銅、石、木的缽,若使用金銀乃至石缽,則犯突吉羅,若使用木缽,則犯偷蘭遮,若如外道之使用銅缽,則犯突吉羅。僅准許使用鐵缽、瓦缽、蘇摩缽。所謂泥缽、瓦缽、蘇摩缽,皆是同類之物,蘇摩缽是就產地而命名的。
  • 缽的顏色,應熏為黑色或赤色,即《四分律》所說的黑缽、赤缽。《摩訶僧只律》卷二十九中說瓦缽當熏成孔雀咽色,毗陵伽鳥色,或是鴿色。鐵缽則作缽爐,以阿摩勒核、佉陀羅核、巨摩、竹根熏之。關於容量,《四分律》卷九舉出大、中、小三種。大者三斗,小者一斗半。但是根據唐代的量法,應是一斗至五升之間。
  • 戒律中規定比丘不得儲存多缽,護持缽當如護持自己眼睛一般,應當常以澡豆洗淨除去垢膩。
  • 在律制上,規定缽有"體"、"色"、"量"等三法。第一:缽之"體",材質只准使用瓦、鐵兩物塑鑄,不得使用"金、銀、琉璃、摩尼、白蠟、木、石……"等物製做。第二:缽之顏色,《四分律》限用黑、赤兩色,《五分律》限用孔雀咽色。除此"黑、赤、灰"三色之外,不准薰染其他顏色。第三:缽的容量,《四分律》說:"大者可受三斗、小者可受半斗、中者比量可知。"依個人食量而定。
  • 至於缽的形狀:呈矮盂形,腰部凸出,缽口缽底向中心收縮,直徑比腰部短。這種形狀可使盛的飯菜,不易溢出,又能保溫。

經典

缽的由來

關於缽的由來,根據《太子瑞應本起經》卷下所述,佛成道後七日(一說是七十七日)未食,適有提謂、波利二商主始獻面蜜,佛時知見過去諸佛皆以缽受施。四天王知佛所念,各至須頞山上,從石中得自然之缽,俱來上佛,佛乃受四缽置於左手之中,右手按其上,以神力合為一缽,令現四際。《出三藏記集》卷十五<智猛傳>:"又於此國見佛缽,光色紫鉗,四邊燦然。"《高僧法顯傳》<弗樓沙國>條雲:"雜色而黑多,四際分明,厚可二分,甚光澤。"皆符合此說。關於其容量,《法苑珠林》卷三十載僧伽耶舍之缽:"釋迦如來在世之時,所用青石之缽,其形可容三斗有餘。"另據《高僧法顯傳》所載,可容二斗許。關於其重量,《大智度論》卷二十六雲:"所以不聽比丘畜者以其重要。(中略)問曰:侍者羅陀彌善、迦須那剎、羅多那、伽娑婆羅、阿難等,常侍從世尊執持應器,何以不憐愍?答曰:侍者雖執持佛缽,以佛威德力故,又恭敬尊重佛故,不覺為重,又阿難身力亦大故。"缽損壞時,若五綴(五種修補方法)而不漏,則不得求新缽,經修補後再用的缽,即稱五綴缽。缽置於地上時,若有轉倒之虞,則當作缽支以安置之,攜帶時則應收入"缽囊",或稱缽袋、缽絡、絡囊。

缽的故事

相傳佛成道後,二商主供養面酪時,四天王各奉一石缽,佛受之將缽相疊安置在左手,再以右手按下將四缽合為一缽。佛度三迦葉之時,將毒龍放入缽內。佛入滅後,其缽曾被慎重安置,受信徒供養禮拜。法顯《佛國記》<弗樓沙國>:"佛缽即在此國,昔月氏王大興兵眾,來伐此國欲取佛缽,既伏此國已,月氏王篤信佛法,欲持缽去,故大興供養,供養三寶畢,乃校飾大象置缽其上,像便伏地不能得前。(中略)王知與缽緣未至,深自愧嘆,即於此處起塔及僧伽藍,並留鎮守種種供養。(中略)可容二斗許,雜色而黑多,四際分明,厚可二分,甚光澤。"

同書<師子國>條下說,佛缽原本在毗舍離,今在犍陀衛,經數百年移至西方月氏國,再經由于闐、屈茨、師子、漢地等國回到中天竺,後至兜率天上,彌勒菩薩見之而深加讚嘆,與諸天一同以香華供養七日。其後又重返閻浮提,由海龍王持入龍宮。彌勒菩薩成道之時,缽分為四,重返原地頞那山上,彌勒成道已,四天王取之奉佛。其情形如先佛一般,即賢劫千佛共同一缽。

玄奘西遊之時,此國已無佛缽。《西域記》卷二<健馱邏國>條下雲:"王城內東北有一故基,昔佛缽之寶台也,如來涅盤之後,缽流此國,經數百年式遵供養,流轉諸國,在波剌斯。"

缽支

與缽配合使用的有所謂的"缽支"。所謂"缽支",就是支穩缽身以防傾斜、或使易於捧持的"墊子、支架"之類。(梵文pattamalaka),又寫成缽枝、缽[金*支]、缽搘。《五分律》卷二六中記載:"有諸比丘以缽盛食,着地而翻,佛言:'准作[金*支]支,用銅、鐵、牙、角、瓦、石、材、木作,然漆樹除外,(中略)亦准結草着於其下。'"由此可見缽支是因避免缽放在地上翻倒而作,缽支也被列為"隨物",即比丘、比丘尼所持的用品之一,又稱作"雜物"。日本的'大乘比丘十八物圖'列有圖示,由此圖示可知其邊緣寬闊,為胴部朝底逐漸變細的容器形態,比缽小。

鐼子

缽的附助器皿。在《翻譯名義集》中說:"缽中之小缽,今呼為鐼子"。鐼子也叫做"鍵(左金右咨)",大小有三個,形狀如缽。平時小鐼裝在中鐼里、中鐼裝在大鐼里,大鐼裝在缽里。用時取出,分盛不同的飲食。鐼子的由來,根據《四分律》說:"欲分粥,不知何器分?佛言:'若以鍵(左金右咨)、若小缽、若次缽、若杓作分'"。《四分律》又說:"乞食比丘,得飯、乾飯[麩-夫+少]等,並着一處。佛言:'不應爾雜着一處。若是一缽,應以物隔;若樹葉皮、若鍵(左金右咨)、若次缽、若小缽,面應手巾里。'"

缽袋

為包缽的袋子,又稱缽囊。為三種袋(缽袋、藥袋、雜袋)之一。《有部毗奈耶雜事》卷四中說:"時有苾芻手擎缽去,在路跌倒,遂使缽墮破,因斯事闕。緣以白佛,佛言:'苾芻不應手擎其缽。'便以衣角裹缽而去,又廢闕同前。佛言:'應作缽袋盛去。'苾芻手攜,過招如上。佛言:'不應手持去,應作舉掛轉持行。'"這是說比丘走時以手持缽,不慎摔破,後來佛陀教其以衣角里之,還是又摔破。最後佛陀便教其制缽袋放置。由於缽必須隨身攜帶,但用畢後持於手中行走,非常不便,因此而制缽袋,用於行路時裝缽,掛於肩上。其材料及大小並沒有特別的規定,被列為尼師壇的特物(隨物)之一。另據日僧無着道忠大師禪林象器箋"器物門"說:"'應量器'內累三個小缽,自大到小,總名鐼子。世尊成道,受四天王四缽,重(合)作一缽,外有四唇。今'鐼子'三,與'應器'重成四唇;蓋本(來自)世尊故事"。禪林象器箋"器物門"又說:"應量器又名'頭缽'。--日用軌範雲:'不得將頭缽盛濕食'"。"缽"本來是出家人的必備之物,不能一日或缺的。不過佛教傳來中國,我國僧尼未能實行"乞食"生活,古今傅戒"戒場",雖然都還宣揚律制,發給"缽孟",但卻很少見人使用。時至今日,由於社會潮流激盪、生活形態變遷;出家人早已隨順凡情,燒柴洗米,炊爨渡日了。緬懷那種"一缽千家飯,孤僧萬里游"的雲水生涯。

佛說放缽經

安公雲元闕譯人今附西晉佛在舍衛只洹精舍。時與諸菩薩。無央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諸天王釋梵。及阿須倫鬼神龍。諸人非人。無央數悉會坐。佛說菩薩法無央劫勤苦泥犁。禽獸薜荔。一切憂勞。十方布施。金銀珍寶車馬奴婢。及妻子頭目肌肉。皆不愛惜。用施十方人。勤苦故。時忉利天上二百天子前世作菩薩道未堅。在佛所聞求道勤苦。皆念道劇難得。心便轉求羅漢辟支佛道。佛知是諸天子意欲轉。便化作一人。端正無比。令持百味飯至佛所。前長跪叉手作禮白佛言。願佛哀我受此飯。佛便受之。坐中有菩薩在佛前坐。字文殊師利。白佛言。當念故恩。座中諸菩薩。悉聞展轉相問。文殊師利。前世有何等恩。施於佛而復欲得佛飯。佛即舍缽於地。便下入地中。乃至賴毗羅耶佛剎。剎名波陀沙。缽懸止空中現。彼剎中諸菩薩見之。起前長跪白佛。是懸缽從何所來。亦不墮地。彼佛言。且待須臾。當見菩薩威神變化。爾時釋迦文佛告摩訶目揵連。行求索缽。摩訶目揵連即入八千三昧。遍入八千佛剎視不見。即還白佛言。求索缽了不知處。 佛告舍利弗。汝復行求索。舍利弗入萬三昧。下行過萬佛剎求缽不得。即還白佛言。我下行過萬佛剎求缽了不見。佛復令摩訶迦葉行求索缽。摩訶迦葉便入萬二千三昧。復下過萬二千佛剎。求索缽不得。還白佛言。我求索缽了不見。舍利弗白彌勒菩薩言。仁者。高才功德已滿智慧備足次當來佛。當知缽處彌勒菩薩語舍利弗言。我雖次當來佛功德成滿其行具足。不知文殊師利菩薩。譬如十方恆邊沙佛剎。滿中萬物草木。及爾所菩薩。不能知佛一步之中所念何等。文殊師利菩薩知深三昧。獨文殊師利菩薩。能知佛缽處。舍利弗即起前至佛所。長跪叉手白佛。願令文殊師利菩薩行求索缽。佛語文殊師利。汝行求缽來。文殊自念。舍利弗當不起於坐而致缽來。即入三昧。譬如日出光明無所不照。菩薩入三昧者。十方無所不至。文殊內手從袈裟里下探過十佛剎。手指諸節其一節放千萬光明出。一光明端各有一蓮花。蓮花上有一菩薩坐皆如文殊。其下剎有佛蓮花上菩薩者。皆持釋迦文佛聲謝諸佛。復持文殊聲遙為諸佛作禮。如文殊手。逮至賴毗羅耶佛剎。剎中諸菩薩白佛言。是手何等。亦不見邊。亦不見際。賴毗羅耶佛語諸菩薩言。上無數佛剎。剎名沙訶樓陀。佛字釋迦文。前有坐菩薩字文殊。最尊光明智慧難可當。作變化如是。諸菩薩白佛言。今我等欲共得見釋迦文佛及文殊。賴毗羅耶佛。即放額上千億光明出。照中央無數佛剎。一至釋迦剎。諸菩薩問佛。今有是大火光煙出。須臾頃便火出。是火泥犁火耶。佛言。莫作是語。是非泥犁火。釋迦剎名沙訶樓陀。是中火也。諸菩薩問佛言。是沙訶樓陀剎者。何因名沙訶樓陀。有是火。佛語諸菩薩。沙訶樓陀剎者。雜惡三毒淫劮嗔怒愚痴。諸菩薩白佛言。沙訶樓陀剎中諸菩薩。忍辱不嗔怒者作是為可。佛語諸菩薩。釋迦剎中人。罵詈菩薩輕是撾捶者。菩薩忍辱終不加嗔怒。慈哀十方人慾令度脫。皆是菩薩威神所加。菩薩忍辱之恩。故名沙訶樓陀。諸菩薩白佛言。我等聞是大歡喜。得不生釋迦剎弊人之處。賴毗羅耶佛告諸菩薩。莫說是語不可。沙訶樓陀剎中諸菩薩意。佛言。我為汝曹說。東方佛字頭意。剎名訶波離摩坻陀惹。頭意佛剎中菩薩。行六度悉具足。不如沙訶樓陀剎中菩薩行六度一日一夜。念十方勤苦皆使度脫。何以故。沙訶樓陀剎中作行勤苦。譬如一佛剎壞敗時火燒其剎。有人着新衣從東方來入火中。從火中至西方。其身出不燒是難不。諸菩薩言。甚難天中天。佛言。沙訶樓陀剎中菩薩。一日一夜所行。罵詈輕易之。菩薩忍辱終不嗔怒。譬如是人行火中。身不燒之難。尚不及是菩薩。若百倍千倍萬倍億倍。諸菩薩等二萬人前白佛。願欲上至沙訶樓陀剎。供養釋迦文佛。及文殊師利菩薩等。賴毗羅耶佛語諸菩薩。若欲至沙訶樓陀剎者先治汝意。譬如地得香花好物不喜。得屎尿涕唾膿血惡露亦不嗔。佛言。我何因為若曹說是語。釋迦文佛剎中有菩薩。先世多供養諸佛者。人有急性者。意善之事但口教急用。今世惡故。諸菩薩白佛言。沙訶樓陀剎諸菩薩。先世多供養諸佛求道大久。何緣生沙訶樓陀弊惡人處。佛告諸菩薩。有二因緣。今世生沙訶樓陀剎。本前世與釋迦文佛。俱行索佛故世世相隨。復有菩薩。宿命有惡不盡故生彼惡世。諸菩薩白佛。今是諸菩薩。生沙訶樓陀剎。何因緣得除宿命之惡。佛言。善男子善女人。生沙訶樓陀剎。索菩薩道。生貧家舍。用是故除宿命惡。又多病者復除宿命之惡。又遭遇父母兄弟妻子病瘦死亡憂愁感傷用是故復除宿命之殃又遭逢縣官恐怖棄捐父母家室財產亡逃憂愁。用是故復除宿命之殃惡。若有一旦失財業窮厄。用是故復除宿命之殃惡。若在惡國中生。本為他國所攻敗壞。奔走愁憂無聊。用是故復除宿命之殃惡。若生弊惡人中貧賤面目醜陋。形癃盲聾不屬逮人。父母兄弟妻子宗親皆共憎之。是人愁憂用是故復除宿命之殃惡。若聞有善道歡喜。欲索明師教告經道開心從受。不得明師便愁憂。用是故復除宿命之殃惡。若復遙聞遠方有師高明智慧通達。欲往從受經學。身體病瘦手足拘攣不可動搖。錢用乏少又無伴侶便不可行。念之愁憂。用是故復除宿命之殃惡。若有人行求善師。欲從學受經。道師大明達皆知道要。弟子愚痴無慧意不開解。便自愁憂。用是故復除宿命之殃惡。若有善師欲教弟子世間之事開語經道。弟子愚痴不能忍辱。便棄捐師去。後歸念師法戒大歡喜意悔愁憂。用是故復除宿命之殃惡若有求菩薩道者。臥出夢中見怨家持刀兵追逐怖恐夢中恐懅復除宿命之惡。若有菩薩道家善男子善女人宿命殃惡未盡。死當入泥犁中勤苦一劫。得善師教悔過一日一夜者。頭痛身熱諸病悉除盡。不復入泥犁中。賴毗羅耶佛語適竟。文殊師利下手探缽。賴毗羅耶佛剎。及中央無央數佛剎。上至釋迦文佛剎皆大震動。一切人皆令驚怖。舍利弗起前。長跪叉手白佛言。今以何因緣震動如是。莫不驚恐者佛語舍利弗。今是地震動者。文殊師利探缽。是故震動。舍利弗問佛言。缽在何所止。佛言。缽乃在下。過無數佛剎有佛。字賴毗羅耶。其剎名波陀沙。缽止是中。舍利弗白佛言。今諸菩薩阿羅漢。及諸天人阿須倫鬼神龍。欲見下方賴毗羅耶佛剎及中央諸佛剎。欲見文殊師利變化取缽。時佛便放足下百億光明。悉照十方無數諸佛剎土。 如是悉遍見賴毗羅耶佛剎諸菩薩。見文殊師利變化取缽。時諸菩薩天人阿須倫鬼神龍皆大歡喜。諸阿羅漢皆大愁毒淚出。各自言。菩薩尚能變化。在所作為乃爾。何況佛威神光明難可當。我等寧入泥犁中百劫。後出聞菩薩法便奉行。何憂不得我願。賴毗羅耶佛剎中諸菩薩。及中央諸佛剎土菩薩無央數。皆來上至釋迦文佛所。諸菩薩各自念言。到釋迦文佛所供養。中有菩薩散花覆一佛剎。有菩薩散香。有菩薩散天衣。有菩薩散金銀珍寶。有菩薩作音樂聲。一佛剎中如是諸菩薩。皆前持頭面着地。為佛作禮已卻坐。文殊師利菩薩。探缽來出坐中。諸菩薩阿羅漢諸天人阿須倫鬼神龍莫不歡喜。舍利弗起前長跪叉手白佛言。文殊師利有何等恩施與佛。今何因緣。言當念故恩。佛語舍利弗。乃前世無數劫。時有佛字羅陀那隻。有六萬比丘阿羅漢。七億二千萬人諸菩薩中有一菩薩。字惹那羅耶。朝起入城分衛得滿缽。來還從街上行。有一乳母抱長者子。字惟摩羅波休。息沙門持缽便下。乳母抱趣沙門所。沙門以石蜜餅授與小兒。小兒啖之大美。便隨沙門去。乳母逐護之。小兒啖盡。盡便還故。意欲還去沙門復取餅授之。兒啖餅逐隨沙門出城到佛所。見佛端正身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視之無厭。見諸菩薩比丘大歡喜。沙門便教小兒澡手漱口。便持缽餅與小兒令飯佛。汝今得安隱後得其福。小兒取授缽餅。持至佛前。以手接餅着佛缽中。復過與諸菩薩比丘僧。皆悉滿足食飽餅缽如故。如是飯佛菩薩及比丘僧七日。小兒大歡喜。自說我日持一餅飯佛菩薩及比丘僧。七日飯滿我必得福。因是一功德得佛。佛語諸菩薩阿羅漢言。此是本時恩也。惹那羅耶菩薩。今文殊是也。時小兒維摩羅波休者。我身是也。今我得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威神尊貴度脫十方一切眾生者。皆文殊師利之恩。本是我師。前過去無央數諸佛。皆是文殊師利弟子。當來者亦是其威神恩力所致譬如世間小兒有父母。文殊者佛道中父母也。佛說是經時。忉利天上二百菩薩自念。佛本文殊所教化。令作功德成佛。文殊何以故。在佛前不成佛耶。佛言。文殊深入善權廣化眾生故未取道。佛告諸菩薩及比丘四眾。前二百天人菩薩欲悔取二乘者。見文殊變化吾應報恩。今皆更發無上心修菩薩道。後世皆當作佛。佛說經已。諸菩薩比丘僧。諸天人阿須倫鬼神龍。皆大歡喜起為佛作禮。[1]

視頻

缽盂里放了一些水,接下來看到的一幕,這是什麼原理?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