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英語:China–ASEAN Free Trade Area,縮寫:CAFTA),或稱東盟10+1 ,是指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以及東南亞國家聯盟的10個成員國:文萊、菲律賓、印尼、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越南、老撾、柬埔寨和緬甸組成的自由貿易區,於2010年1月1日起全面啟動[1]。
發展歷程
歐盟(European Union)、北美自由貿易區(NAFTA)以及於2002年11月簽署的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China and ASEAN Free Trade Area,CAFTA)協議是世界上三大區域經濟合作區。而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由貿易區、由發展中國家組成的最大自由貿易區。
為擴大雙方的經貿交往,時任中國國務院總理朱鎔基1999年在馬尼拉召開的第三次中國-東盟領導人會議上提出,中國願加強與東盟自由貿易區的聯繫。這一提議得到東盟國家的積極回應。2000年11月,朱鎔基總理在新加坡舉行的第四次中國一東盟領導人會議上,首次提出建立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構想,並建議在中國-東盟經濟貿易合作聯合委員會框架下成立中國-東盟經濟合作專家組,就中國與東盟建立自由貿易關係的可行性進行研究。
2001年3月,中國-東盟經濟合作專家組在中國-東盟經濟貿易合作聯合委員會框架下正式成立。專家組圍繞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影響及中國與東盟建立自由貿易關係兩個議題進行了充分研究,認為中國-東盟建立自由貿易區對東盟和中國是雙贏的決定,建議中國和東盟用10年時間建立自由貿易區。這一建議經過中國-東盟高官會和經濟部長會的認可後,於2001年11月在文萊舉行的第五次中國-東盟領導人會議上正式宣布。
2002年11月,第六次中國-東盟領導人會議在柬埔寨首都金邊舉行,朱鎔基總理和東盟10國領導人簽署了《中國與東盟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決定到2010年建成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這標誌着中國-東盟建立自由貿易區的進程正式啟動。
《中國與東盟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提出了中國與東盟加強和增進各締約方之間的經濟、貿易和投資合作;促進貨物和服務貿易,逐步實現貨物和服務貿易自由化,並創造透明、自由和便利的投資機制;為各締約方之間更緊密的經濟合作開闢新領域等全面經濟合作的目標。
2004年11月,中國-東盟簽署了《貨物貿易協議》,規定自2005年7月起,除2004年已實施降稅的早期收穫產品和少量敏感產品外,雙方將對其他約7000個稅目的產品實施降稅。
2007年1月,雙方又簽署了自貿區《服務貿易協議》,已於今年7 月順利實施。目前,雙方正共同努力,爭取早日完成《投資協議》的談判,確保在2010年全面建成中國—東盟自貿區。中國—東盟自貿區的建設使雙方業已密切的經貿合作關係得到了進一步加強,也對亞洲及世界的經濟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內擁有19億人口,國內生產總值近6萬億美元,貿易總額達4.5萬億美元,該自由貿易區是全球人口最多的自由貿易區,也是繼歐洲聯盟、北美自由貿易區之後,全球第三大的自由貿易區。
過程
2001年11月,在文萊舉行的第五次中國-東盟領導人會議上,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東盟達成共識,一致同意建立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
2002年11月,在第六次中國-東盟領導人會議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朱鎔基和東盟10個成員國的領導人共同簽署了《中國-東盟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決定到2010年建成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
2010年1月1日,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全面啟動,中國對東盟的平均關稅從9.8%降至0.1%[2]。
視頻
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發展現狀及前景分析 ,行知部落,2020-8-1
- ↑ 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正式啟動 ,搜狐,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