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自由貿易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北美自由貿易區(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rea,NAFTA)是在區域經濟集團化進程中,由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美洲組成的。由美國、加拿
大和墨西哥3國組成於1992年8月12日就《北美自由貿易協定》達成一致意見,並於同年12月17日由三國領導人分別在各自國家正式簽署。1994年1月1日,
協定正式生效,北美自由貿易區宣布成立。三個會員國彼此必須遵守協定規定的原則和規則,如國民待遇、最惠國待遇及程序上的透明化等來實現其宗旨,
藉以消除貿易障礙。自由貿易區內的國家貨物可以互相流通並減免關稅,而貿易區以外的國家則仍然維持原關稅及壁壘。美墨之間因北美自由貿易區使得墨西哥
出口至美國受惠最大。
當前,世界各國都非常重視通過建立和發展自由貿易區來為自己國家的經濟發展服務,而自由貿易區的產生和發展也有着深刻的原因和獨特的作用。全球範圍內
自由貿易區的數量不斷增加,涵蓋議題快速拓展,自由化水平顯著提高。
加勒比自由貿易區響應世界經濟發展新形勢,正在籌備發起世界自貿區聯盟。世界自貿區聯盟將有利於提升世界各自由貿易區的整體自由化水平,積極推動
世界範圍內建立自由貿易區,促進世界各國對外貿易額的大幅度提升,輻射五大洲國家的全球自由貿易區網絡,使大部分對外貿易、雙向投資實現自由化和便利
化。北美自由貿易區已成為世界自由貿易區聯盟榮譽成員。[1]
簡介
北美自由貿易區是典型的南北雙方為共同發展與繁榮而組建的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南北合作和大國主導是其最顯著的特徵。
北美自由貿易區既有經濟實力強大的發達國家(如美國),也有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的發展中國家,區內成員國的綜合國力和市場成熟程度差距很大,經濟上的互
補性較強。各成員國在發揮各自比較優勢的同時,通過自由的貿易和投資,推動區內產業結構的調整,促進區內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從而減少與發達國家的
差距。
北美自由貿易區是以美國為主導的自由貿易區,美國的經濟運行在區域內占據主導和支配地位。由於美國在世界上經濟發展水平最高,綜合實力最強;加拿
大雖是發達國家,但其國民生產總值僅為美國的7.9%(1996年數據),經濟實力遠不如美國;墨西哥是發展中國家,對美國經濟的依賴性很強,因此,北美自由
貿易區的運行方向與進程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美國的意願。
由於墨西哥與美國、加拿大的經濟發展水平差距較大,而且在經濟體制、經濟結構和國家競爭力等方面存在較大的差別,因此,自《美加自由貿易協定》生效以
來,美國對墨西哥的產品進口關稅平均下降84%,而墨西哥對美國的產品進口關稅只下降43%;墨西哥在肉、奶製品、玉米等競爭力較弱的產品方面,有較長的過
渡期。同時,一些缺乏競爭力的產業部門有10~15年的緩衝期。
戰略的過渡性
美國積極倡導建立的北美自由貿易區,實際上只是美國戰略構想的一個前奏,其最終目的是為了在整個美洲建立自由貿易區。美國試圖通過北美自由貿易區來主
導整個美洲,一來為美國提供巨大的潛在市場,促進其經濟的持續增長;二來為美國擴大其在亞太地區的勢力,與歐洲爭奪世界的主導權。1990年6月27日美國
總統布什在國會提出了開創「美洲事業倡議」,隨後美國於1994年9月正式提出「美洲自由貿易區」計劃,同年12月,在美國邁阿密舉行了由北美、南美和加勒
比海所有國家(古巴除外)共34個國家參加的「美洲首腦會議」,會議決定於2005年建成美洲自由貿易區。
主要成果
北美自由貿易區成立十多年來,雖然對其發展的成果評價不一,存在較大爭議,但無論支持者和反對者,對自由貿易區建立後美、加、墨三國由於取消貿易壁壘
和開放市場,實現了經濟增長和生產力提高是基本肯定的。尤其是墨西哥的加入,使得NAFTA成為十年來南北區域經濟合作的成功範例,國際間對於發達國家和
發展中國家能否通過自由貿易實現經濟的共同增長、邁向經濟一體化的疑問基本得到消除。
經濟全球化與區域經濟一體化相伴相隨,上世紀下半葉以來,在經濟全球化加快發展的背景下,以歐盟、北美自由貿易區和東南亞聯盟三大區域合作發展趨勢明
顯。而北美自由貿易區的發展尤為引人注目,因為它是第一個由一個發展中國家墨西哥與兩個發達國家美國和加拿大所組成的非多邊自由貿易協定,合作內容主
要是自由貿易。三國簽定的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於1994年1月1日起實施,十多年來,已發展成為囊括了 4.2億人口和11.4萬億美元的國民生產總值、當
今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貿易區。
十多年來,北美自由貿易區取得的成果主要有:促進了地區貿易增長和增加了直接投資(FDI)、發達國家保持經濟強勢地位、發展中國家受益明顯、合作範圍不斷擴大等。
首先,促進了地區貿易增長和增加直接投資。北美自由貿易協定自生效以來,由於關稅的減免,有力地促進了地區貿易的增長。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數據,
經過10年的發展,NAFTA成員國之間的貨物貿易額增長迅速,三邊貿易額翻了一番,從1993年的3060億美元增長到2002年的6210億美元。由於NAFTA提供了一個
強大、確定且透明的投資框架,確保了長期投資所需要的信心與穩定性,因而吸引了創記錄的直接投資。2000年,NAFTA三國之間的FDI達到了2992億美元,是
1993年1369億美元的兩倍多。同時,從NAFTA區域外國家吸引的投資也在增長。目前,北美地區占全球向內FDI的23.9%和全球向外FDI的25%.其次,發達國家繼
續保持經濟強勢地位。自由貿易區內經濟一體化加快了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間的貿易交往和產業合作,其中美向墨西哥的出口增加了一倍多,從511億美元增
至1072億美元。自由貿易區還強化了各國的產業分工和合作,資源配置更加合理,協議國之間的經濟互補性提高了各國產業的競爭力。如墨西哥、加拿大的能源
資源與美國互補,加強了墨西哥、加拿大能源生產能力。特別在製造業領域,墨西哥的人力資源與美國的技術資本互補,大大提高了美國製造業的競爭力,使美
國將一些缺乏競爭性部門的工作轉移到更有競爭性的部門,把低技術和低工資的工作轉變為高技術和高工資的工作。在如汽車、電信設備等美國許多工業部門都
可以看到這種就業轉移的影響。在美國汽車工業中,1994年以來整個就業的增長速度遠遠快於NAFTA之前的年份。以至美國緬因大學加拿大和美國研究中心主任
彼得·莫里奇在談到自由貿易帶來的好處時指出:「一個自由貿易協定可能是在一種促進競爭力的新的國家戰略中的關鍵因素。」
再則,發展中國家受益明顯。一般認為,在北美自由貿易區中,發展中國家墨西哥是最大的受益者。加入NAFTA 以來,墨西哥與夥伴國的貿易一直增長迅速,從
1993年至2002年,墨西哥向美國和加拿大的出口都翻了一番,變化最明顯的是墨西哥在美國貿易中的比重,其出口占美全部出口的比重從9.0%上升到13.5%,進
口從6.8%上升到11.6%.墨西哥與NAFTA夥伴國的貿易占其總GDP的比重,從1993 年的25%上升到2000年的51%.墨西哥在加入協定後,其進口關稅大幅度下降,對
外國金融實行全面開放,加上擁有的大量廉價勞動力,使大量外國資本流入墨西哥,FDI占國內總投資的比重從1993年的6%增長到2002年的11%,到2001年,墨
西哥的年均累積FDI已達到1119億美元。
最後,合作範圍不斷擴大。近年來,NAFTA南擴趨勢明顯,有關成員國在2005年1月1日前完成了美洲自由貿易區(FTAA)的談判。在NAFTA中占主導地位的美國
除了把NAFTA看作增加成員國貿易的手段外,還把NAFTA看作其外交政策的一部分,以及向美洲和全球貿易自由化擴展的重要工具,因此美加兩國和墨西哥簽訂
的協議在很多方面都是樣板性的。隨着「9.11」之後美國貿易政策變得更加外交化, NAFTA已成為美國實現區域貿易對外擴張的樣板,開始向FTAA擴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