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是中國科學院下屬研究機構,位於北京,是一個以動物科學基礎研究為主的社會公益型國家級科研機構。
歷史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前身為於1928年成立的靜生生物調查所[1],1929年成立的北平研究院動物學研究所和1930年成立的中央研究院動物研究所。1950年,中國科學院接收了上述三個研究所的部分資料、標本和設備,成立了中國科學院昆蟲研究室和動物標本整理委員會。二者分別於1953年和1957年進一步發展為昆蟲研究所和動物研究所,之後1962年兩所合併成為現在的動物研究所。
基本內容
動物研究所是以動物科學基礎研究為主的社會公益型國家級科研機構。主要定位在圍繞農業、生態、環境和人類健康及其人與自然協調並存等方面的重大需求和科學問題,在珍稀瀕危動物保護、有害動物控制、資源動物可持續利用、動物疾病預警與防控、生殖與發育生物學、動物系統學和進化生物學等領域開展基礎性、前瞻性、戰略性研究。
研究領域
研究珍稀瀕危物種的繁殖行為,瀕危機制、保護策略與措施,探索遺傳多樣性與種群生存力的關係。在物種、種群、群落和生態系統層面上探索動物多樣性功能群對環境變化的響應及反饋機制,研究受損生態系統恢復和重建的理論基礎與技術途徑。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育、珍稀瀕危物種貿易監測和生物多樣性信息系統建設及研究,為野生動物資源的保護和可持續利用提供科學依據。
研究有害動物的繁殖行為和動植物協同進化關係,揭示害蟲、害鼠種群爆發成災的生態學機理,發展無公害生態控制理論;研製昆蟲和害鼠信息素、生長調節劑和不育疫苗等無公害的生物製劑;研究殺蟲劑和其他有機化合物的作用機理及其在生物體內和環境中的降解機理;發展控制有害生物的新技術、新途徑、新方法。為食品安全和農業可持續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科研項目
動物研究所目前承擔在研課題300餘項,其中國家973項目13項,國家863項目5項,國家攀登計劃項目1項,國家傑出青年基金項目7項,國家基金重點項目6項,中科院創新重大項目1項,中科院創新重要方向性項目8項,中科院國際合作項目9項。
2003年,動物研究所科研人員首次使用航空紅外遙感技術和GPS項圈對滇金絲猴自然種群開展研究工作.
2003年,動物研究所科研人員發現大足鼠耳蝠為食魚蝙蝠,這是在亞洲首次發現會抓魚的蝙蝠[2].
1999年,動物研究所科研人員在遼寧長海縣發現黑臉琵鷺繁殖,這是中國首次發現的黑臉琵鷺繁殖記錄.
特點
動物研究所設有農業蟲害鼠害綜合治理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計劃生育生殖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生物膜與膜生物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等三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動物生態與保護生物學院重點實驗室和動物進化與系統學所級重點實驗室。
動物研究所掛靠的學術組織有:中國昆蟲學會、中國動物學會、中華人民共和國瀕危物種科學委員會、國際動物學會、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學會。
動物研究所主辦的學術刊物有《Insect Science》、《Integrative Zoology》、《Current Zoology》、《昆蟲學報》、《動物分類學報》、《動物學雜誌》、《應用昆蟲學報》。
視頻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靜生生物調查所, 《生物學通報》期刊社,2014-9-22
- ↑ 揭開大足鼠耳蝙蝠食魚之謎(1),南海網,201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