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干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鱼干片,[1] ,(日语:削り节/ けずりぶし Kezu ri bushi),是一种把鲣鱼干或鲭鱼干、沙丁鱼干、鲔鱼干等,刨成一片一片的调味品。
简介
- 去除头部、内脏与放血,将鱼切成适当大小的鱼块,
- 放到大锅中以未滚开的热水煮一至二小时防止鱼肉腐败,
- 将煮好的鱼块的鱼皮、皮下脂肪与鱼刺去除,
- 将处理好的鱼块用橡木或栎木等发烟量较大的木材来进行烘焙,
- 重复数次的烘焙与放冷步骤,使其鱼块内部水分逐渐去除,此次的鱼块被称为荒节,表面上附著一层焦油。
- 将荒节日晒一天、阴放数天后削除表面焦油与修整荒节外型,削除表面焦油的鱼块被称为裸节。
- 最后再将裸节日晒数天,再阴放数天使其长霉后擦除再日晒,
- 重复数次步骤,使裸节内部更加干燥,
- 这个步骤可以让霉来分解裸节的脂肪,提升裸节的香味,制作好的裸节最终被称为“本枯节”。
调味鱼干片是用生鲜淡水鱼为原料,经处理、调味、烘烤、碾压拉松而制成的淡水鱼的加工产品。
鱼干片,具有制造工艺简单、营养丰富、风味独特、携带和食用方便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种类
原料的选用
用来加工淡水鱼调味鱼干片的原料鱼,一般有鲣鱼、鲢鱼、鳙鱼、草鱼、鲤鱼等,调味鱼干片的质量一般受原料鱼新鲜度的直接影响,即原料鱼新鲜,可制得味美质优的鱼干片,应选用捕获鲜的或冷冻淡水鱼为原料。
要求鱼体完整,气味、色泽正常,肉质紧有弹性,原料鱼的大小一般选用0.5千克以上的鱼。
鲣鱼干片
鲣鱼干片,又称柴鱼片、木鱼花、木鱼碎[2],是将鲣鱼干刨成薄片而成,为鱼干片最常见的种类之一。
加工制作方法
一、加工的工艺流程 原料鱼→三去(去鳞、去内脏、去头)→开片→检片→漂洗→沥水→调味渗透→摊片→烘干→揭片(生干片)→烘烤→滚压拉松→检验→称量→包装(成品)。
包装
- 塑胶袋:采用清洁、透明聚乙烯或聚丙烯复合薄膜塑胶袋。用塑胶袋二次包装,一定数量的小袋装一大袋,再装入纸箱中,放置平整;大、小塑胶袋封口必须不漏气。
- 纸箱:采用牢固、清洁、干燥、无霉变的单瓦楞纸箱,表面涂无毒防潮油。纸箱底、盖用粘合剂粘固,再用封箱纸带粘牢。
产品质量要求
- 感官指标:
- 淡水鱼干片色泽要求黄白色,边沿允许略带焦黄色。
- 鱼片形态要平整,片形基本完好。
- 组织要求肉质疏松,有嚼劲,无僵片。
- 滋味及气味要求滋味鲜美,咸甜适宜,具有烤淡水鱼的特有香味,而无异味。鱼片内不允许存在杂质。
- 水分含量:要求在17-22%之间。
- 微生物指标:致病菌(指肠道致病菌及致病性球菌)不得检出。
贮存
淡水鱼片的成品应放置于清洁、干燥、阴凉通风的场所,底层仓库内堆放成品时套用木板垫起,堆放高度以纸箱受压不变形为宜。
用途
基本上当作一种调味品使用[3]。
- 柴鱼片常做为日式高汤的底料,也时常加入味噌汤的汤底,增加味噌汤的鲜味及甜味。
- 柴鱼片可用于皮蛋豆腐及凉拌豆腐作为调味品。
- 在日本可将柴鱼片洒在白饭上面,淋上酱油后食用,称为“猫饭 ”。
- 洒在章鱼烧做为佐料。
- 市面上的营业餐厅与市售泡面调味包经常利用营业用鲣鱼粉、柴鱼粉做为汤头的原料,是甘甜汤头速成的方案。
可能致癌物
由于柴鱼是由高温烘烤烟熏制成,而可能产生苯芘这种致癌物质于柴鱼焦黑外皮上,故刨片制成柴鱼片食用前,应去除焦黑的外皮。[4]。
参见
参考资料
- ↑ 淡水鱼调味鱼干片,百科知识中文网
- ↑ 木鱼碎=花鲣,苹果日报
- ↑ 日本美食百科全书> 专栏> 柴鱼片. [2014-10-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6).
- ↑ 追苯芘祸首!直击柴鱼厂 刨皮去癌降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