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乾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魚乾片,[1] ,(日語:削り節/ けずりぶし Kezu ri bushi),是一種把鰹魚乾或鯖魚乾、沙丁魚乾、鮪魚乾等,刨成一片一片的調味品。
簡介
- 去除頭部、內臟與放血,將魚切成適當大小的魚塊,
- 放到大鍋中以未滾開的熱水煮一至二小時防止魚肉腐敗,
- 將煮好的魚塊的魚皮、皮下脂肪與魚刺去除,
- 將處理好的魚塊用橡木或櫟木等發煙量較大的木材來進行烘焙,
- 重覆數次的烘焙與放冷步驟,使其魚塊內部水分逐漸去除,此次的魚塊被稱為荒節,表面上附著一層焦油。
- 將荒節日曬一天、陰放數天後削除表面焦油與修整荒節外型,削除表面焦油的魚塊被稱為裸節。
- 最後再將裸節日曬數天,再陰放數天使其長霉後擦除再日曬,
- 重覆數次步驟,使裸節內部更加乾燥,
- 這個步驟可以讓霉來分解裸節的脂肪,提升裸節的香味,製作好的裸節最終被稱為「本枯節」。
調味魚乾片是用生鮮淡水魚為原料,經處理、調味、烘烤、碾壓拉松而製成的淡水魚的加工產品。
魚乾片,具有製造工藝簡單、營養豐富、風味獨特、攜帶和食用方便等特點,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
種類
原料的選用
用來加工淡水魚調味魚乾片的原料魚,一般有鰹魚、鰱魚、鱅魚、草魚、鯉魚等,調味魚乾片的質量一般受原料魚新鮮度的直接影響,即原料魚新鮮,可製得味美質優的魚乾片,應選用捕獲鮮的或冷凍淡水魚為原料。
要求魚體完整,氣味、色澤正常,肉質緊有彈性,原料魚的大小一般選用0.5千克以上的魚。
鰹魚乾片
鰹魚乾片,又稱柴魚片、木魚花、木魚碎[2],是將鰹魚乾刨成薄片而成,為魚乾片最常見的種類之一。
加工製作方法
一、加工的工藝流程 原料魚→三去(去鱗、去內臟、去頭)→開片→檢片→漂洗→瀝水→調味滲透→攤片→烘乾→揭片(生乾片)→烘烤→滾壓拉松→檢驗→稱量→包裝(成品)。
包裝
- 塑膠袋:採用清潔、透明聚乙烯或聚丙烯複合薄膜塑膠袋。用塑膠袋二次包裝,一定數量的小袋裝一大袋,再裝入紙箱中,放置平整;大、小塑膠袋封口必須不漏氣。
- 紙箱:採用牢固、清潔、乾燥、無霉變的單瓦楞紙箱,表面塗無毒防潮油。紙箱底、蓋用粘合劑粘固,再用封箱紙帶粘牢。
產品質量要求
- 感官指標:
- 淡水魚乾片色澤要求黃白色,邊沿允許略帶焦黃色。
- 魚片形態要平整,片形基本完好。
- 組織要求肉質疏鬆,有嚼勁,無僵片。
- 滋味及氣味要求滋味鮮美,鹹甜適宜,具有烤淡水魚的特有香味,而無異味。魚片內不允許存在雜質。
- 水分含量:要求在17-22%之間。
- 微生物指標:致病菌(指腸道致病菌及致病性球菌)不得檢出。
貯存
淡水魚片的成品應放置於清潔、乾燥、陰涼通風的場所,底層倉庫內堆放成品時套用木板墊起,堆放高度以紙箱受壓不變形為宜。
用途
基本上當作一種調味品使用[3]。
- 柴魚片常做為日式高湯的底料,也時常加入味噌湯的湯底,增加味噌湯的鮮味及甜味。
- 柴魚片可用於皮蛋豆腐及涼拌豆腐作為調味品。
- 在日本可將柴魚片灑在白飯上面,淋上醬油後食用,稱為「貓飯 」。
- 灑在章魚燒做為佐料。
- 市面上的營業餐廳與市售泡麵調味包經常利用營業用鰹魚粉、柴魚粉做為湯頭的原料,是甘甜湯頭速成的方案。
可能致癌物
由於柴魚是由高溫烘烤煙燻製成,而可能產生苯芘這種致癌物質於柴魚焦黑外皮上,故刨片製成柴魚片食用前,應去除焦黑的外皮。[4]。
參見
參考資料
- ↑ 淡水魚調味魚乾片,百科知識中文網
- ↑ 木魚碎=花鰹,蘋果日報
- ↑ 日本美食百科全書> 專欄> 柴魚片. [2014-10-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6).
- ↑ 追苯芘禍首!直擊柴魚廠 刨皮去癌降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