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食鹽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食鹽

中文名稱:食鹽

外文名稱:Salt

主要食用功效:清污解毒,治肝順胃

食鹽(salt)是一種調味劑,能產生人類能感知的鹹味,常在烹飪和享用食物時用作調味。鹽可分為海鹽、湖鹽、井鹽、石鹽等幾大類[1]。常見的餐桌鹽是一種含有97至99%的氯化鈉的精製鹽,另外還有未經提純的粗鹽、以氯化鉀取代氯化鈉的低鈉鹽、加入了化合物以防止使用者出現碘缺乏的碘鹽等。

鹽中的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素之一,可作為人體所需的電解質和滲透溶質,但過度食用食鹽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例如兒童和成人的高血壓症狀。早有以鹽對健康的影響為研究對象的研究。根據這些研究的結果,世界許多衛生機構及發達國家的專家們都建議人們少吃些常見的高鹽食物。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成年人每天應攝取少於2,000毫克的鈉,相當於5克食鹽。

相關信息

食鹽是人類生產和生活的必需品之一,社會需求量大,消費彈性極小。在封建社會大部分生產和生活資料自給自足的情況下,鹽卻不可能自給自足,必須從外界獲得。在中國古代社會,鹽鐵茶酒是少數幾項大宗交易商品,但這些商品在不同時期都曾實行專賣,鹽是其中實行專賣時間最長,範圍最廣,造成經濟影響最大的品種。在專賣制度下,商品屬性較之於其在自由生產流通條件下的情形發生很大的變化。商品之所以成為商品有其內在規定性條件,根據政治經濟學的分析,自由買賣和等價交換是商品的內在屬性,也是某一物品成為商品的必要條件。在鹽專賣制度下,鹽的生產、銷售和定價都由官府組織執行,導致其商品屬性退化。

2014年11月,工信部確認2016年取消食鹽專營,放開鹽產品價格[2]。據了解,取消食鹽專營、許可經營制度後,將實行最嚴格的監管制度;健全食鹽儲備體系,確保食鹽安全供應。此外,還將加快鹽業體制調整,提升產業競爭力;健全法律法規,實施依法治鹽。依照方案規劃,將從2016年起,廢止鹽業專營有關規定,允許現有食鹽生產定點經營企業退出市場,允許食鹽流通企業跨區經營,放開所有鹽產品價格,放開食鹽批發、流通經營,2017年起鹽業全面按照新的方案實行。

相關製法

工業上用海水曬鹽(也稱鹽田法)或用井水、鹽湖水煮鹽,使食鹽晶體析出。這樣製得的食鹽含有較多的雜質,叫做粗鹽。粗鹽經溶解、沉澱、過濾、蒸發,可製得精鹽。還有較多人為了補充更多的鹽分,將碘元素加了進去。

主要成份

市面上銷售的鹽通常有粗鹽、精鹽、晶體鹽食用鹽等。食用鹽通常由岩鹽和海鹽製成,一般添加有碘。平均每100克精鹽中,含39.311克、0.002克。岩鹽得自於地質變遷時期的自然礦產中,除了鈉和氯化物,幾乎不含別的礦物質。海鹽通常來自鹽鹼灘,海鹽含有微量礦物質,如、溴化物和其他各種微量元素。

主要作用

鹽能提供大量的鈉,對人體來說,鈉扮演多種至關重要的角色,它能促進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的代謝和神經脈衝的傳播以及肌肉收縮,還能調節激素細胞氧氣的消耗、控制尿量生成、口渴以及產生液體(血液、唾液、眼淚、汗液、胃液和膽汁)等。鹽對生成胃酸也非常重要[3]

調味作用

在烹調菜餚中加入食鹽可以除掉原料的一些異味,增加美味,這就是食鹽的提鮮作用。在眾多的烹飪原料中,除少數原料自身具有人們比較歡迎、能夠接受的味道外(如黃瓜西紅柿水果西瓜甜瓜哈密瓜之類)。多數原料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惡味,若使其變成美味可口的菜餚,除了加熱、水浸等方法之外,就要發揮食鹽的「除惡扶正」功能了。所謂的「除惡扶正」就是在烹調過程中抑制原料自身的腥惡之氣味,輔助提高原料中的呈鮮美味的物質,增強人們喜歡的鮮美口味。許多原料在下鍋之前加底味主要是鹽,特別是動物性原料表現得尤為明顯。例如:粵菜中的糖醋咕老肉,在炸肉之前,所用的五花肉必須先用料酒和食鹽打一下底味,在芡汁里除了糖醋等調料外,必須加進一定數量的鹽,如果不加食鹽就提不出此菜的美味.相反突出了糖和醋的氣味,口感就極差,這就是鹽在烹調中的調味作用。

過量危害

心血管疾病

經很多研究證實,食鹽的攝入量與血壓高低有聯繫。最早的動物實驗中人們發現高食鹽攝入量會升高血壓。後來,在很多人群流行病學調查中也發現,如果膳食中食鹽攝入增加,會升高血壓;但減少食鹽攝入後血壓就會有降低的趨勢。食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鈉離子攝入過多會引起腎上腺和腦組織釋放一種因子,這種因子會使細胞興奮性增加,變得更容易「激動」,結果則表現為動脈收縮,血壓升高。

肝腎臟疾病

食鹽也是經過腎臟通過尿液排出體外的。在動物實驗中,人們發現高食鹽攝入量會使得尿液中蛋白質的量升高;後來,在人體中的繼續研究也發現,高食鹽攝入量也會升高尿液中的蛋白質含量,而這恰恰是腎臟功能發生問題的危險信號。對1966年至2004年間發表的關於食鹽與腎臟疾病的人群研究證據進行綜合分析認為,高鹽膳食會增加腎臟負擔,導致腎臟損傷,可能會加大患腎臟疾病的風險。

骨質疏鬆

食鹽含有鈉離子,研究發現,鈉和鈣在人體中代謝是有聯繫的,它們由同一種分子調節。鈉離子從人體排出時,還會攜帶一部分的鈣離子,因此,鈣的排出量也會增加。如果平時膳食食鹽攝入過多,排鈉增加的同時也會增加鈣的排出,尿鈣水平升高,可能導致骨骼變薄和骨質疏鬆症,也增加骨折的風險。另外,尿液中的鈣離子增多,還會增加腎結石的風險[4]

宜忌人群

食鹽適宜急性胃腸炎者、嘔吐腹瀉者,炎夏中暑多汗煩渴者、咽喉腫痛、口腔發炎、齒齦出血者以及胃酸缺乏引起消化不良、大便乾結和習慣性便秘者食用[5]

注意事項

食鹽中的碘酸鉀

一、少買及時吃少量購買,吃完再買,目的是防止碘的升華。因碘酸鉀在熱、光、風、濕條件下都會分解易揮發。

二、忌高溫

在炒菜做湯時忌高溫時放碘鹽。炒菜爆鍋時放碘鹽,碘的食用率僅為10%,中間放碘鹽食用率為60%;出鍋時放碘鹽食用率為90%;涼拌菜時放碘鹽食用率就可以達到100%。

三、忌在容器內敞口長期存放碘鹽如長時間與陽光、空氣接觸,碘容易揮發。最好是放在有色的玻璃瓶內,用完後將蓋蓋嚴,密封保存。

四、忌加醋

碘跟酸性物質結合後會被破壞。據測試,炒菜時如果同時加醋,碘的食用率即下降40%~60%。另外,碘鹽遇酸性菜(比如酸菜),食用率也會下降。

五、咳嗽消渴、水腫病人不宜食用。

六.高血壓腎臟病心血管疾病患者應限制攝入量,最好用代鹽(氯化鉀)或無鹽醬油代替食鹽以促進食慾。

視頻

食鹽 相關視頻

可以吃的鹽-食鹽
百味之王食鹽:食鹽是怎樣生產出來?估計很多人都不知
國家竟然會為了食鹽打仗,關於鹽的歷史你知道嗎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