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顧頡剛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顧頡剛
Gu Jiegang 1954
攝於1954年
出生 (1893-05-08)1893年5月8日
大清江蘇省蘇州府
逝世 1980年12月25日(1980-12-25)(87歲)
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
教育程度 北京大學
配偶 吳征蘭(1911年-1918年結婚)
殷履安(1919年-1943年結婚)
張靜秋(1944年-1980年結婚)
親屬 祖父:顧之義
子女:顧德輝
顧潮
顧洪
顧諼
顧頡剛與夫人殷履安1920年8月合影於蘇州。

顧頡剛(1893年5月8日-1980年12月25日),原名誦坤,字銘堅,男,江蘇蘇州人,中國歷史學家民俗學家,中央研究院院士古史辨派代表人物,也是中國歷史地理學民俗學的開創者之一。

生平

原圖鏈接顧頡剛

192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部,歷任廈門中山燕京北京雲南齊魯中央復旦蘭州等大學教授,中山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主任、齊魯大學國學研究所主任等職。

原圖鏈接顧頡剛

從1920年開始考辨古史,次年提出「層累地造成的中國古史觀」論點,在史學界引起爭論。後編入《古史辨》(八冊)自己和他人研討爭辨文章。

原圖鏈接顧頡剛

1935年,由於當時民族危機深重,逐漸側重邊疆地理研究,並於1936年創立邊疆研究會,同時宣傳抗日。抗戰期間,轉入內地。

原圖鏈接顧頡剛與其祖母。

1939年顧頡剛發表《中華民族是一個》,開啟了輸血論的先河,提出「漢人是許多民族混合起來的,他不是一個民族」「常有強壯的異族血液滲進去,使得這個已經衰老的民族時時可以回復到少壯,所以整部的中國歷史的主要問題就是內外各族的融合問題」。

原圖鏈接顧頡剛書法。

1949年後曾任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著有《方士儒生》、《三皇考》、《史林雜識初編》、《中國歷史地圖集(古代史部分)》、《孟姜女故事研究集》、《吳歌甲集》等。

原圖鏈接顧頡剛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後,顧頡剛作為「反動學術權威」,戴高帽,受批判,每天到歷史所勞動,一直持續到70年代初才得以解脫。

思想

顧頡剛成長於晚清社會大變革的時代,他最早接觸到的時代思想便是戊戌維新思潮。五四以降引進的西方近代科學懷疑論觀點對於顧頡剛的早年學術活動産生了決定性的影響,催生了一個以顧頡剛爲代表的批判的反傳統古史辨派。顧頡剛乃歷代疑古辨僞思想的集大成者,不但反對崇拜帶有深厚儒家色彩的歷史傳統,而且也反對大漢族主義實用主義,從一開始就受到維護中國史學正統人士的批評。雖然顧頡剛採用的某些方法和結論值得商榷,但是無庸置疑,他的理論對20世紀的中國史學的産生了深遠影響,這是任何構建新史學理論體系的人所無法迴避的。也正是由於這一原因,近年來的「走出疑古時代」的提倡者對於顧頡剛和古史辨派的攻擊最爲猛烈。

史學理論

中國傳統的古史系統,在前漢時代已經大致確立,為:盤古開天,經三皇五帝,只是其前段的系統並不十分穩定。

中國疑古之風自古即有,惟1904年之後,西洋「中國民族西來說」、「中國古文明西源論」等觀念傳入中國,國人開始思考中國人種中國文明的起源問題。1895年,法國最著名的「中國學者」沙畹所譯的《史記》第一卷出版,其序論中曾指出等模範人王的傳說,大都屬於後人所偽造的。其後,夏德(F.Hirth)在所著《中國古代史》(1908年出版)中,對於堯舜等的傳說亦致懷疑。當時深受西方近代史學家路德維希·里斯等人影響的東洋史學強調史料的嚴格考辨,在此背景下1909年日本學者白鳥庫吉提出「堯舜禹抹殺論」宣稱堯、舜、禹是春秋戰國以後創造出來的,震驚日本漢學界。[1]在此背景下,胡適1918年出版的《中國哲學史大綱(上卷)》則開啟國內疑古派先聲。胡適在這本書裡質疑沒有可靠材料證實的遠古時代,直接從老子、孔子講起,第一次把孔子作為一個哲學家、思想家,而不是作為一個聖人來研究。胡適大力倡導用歐洲、日本漢學方法整理國故,在《中國哲學史大綱》中「截斷眾流」,直接以諸子百家開篇,開啟一代疑古之風。他的古史觀是:「現在先把古史縮短二、三千年,從《詩》三百篇做起。將來等到金石學、考古學發達上了科學的軌道以後,然後用地下掘出的史料,慢慢拉長東周以前的古史」,「寧疑古而失之,不可信古而失之」。五四運動開始,疑古風潮大興,傳統的古史系統遭到破壞,其中最重要的人物莫過於顧頡剛。顧頡剛創立古史辨則深受胡適等新文化運動者的影響,他說:「要是不遇見孟真和適之先生,不逢到《新青年》的思想革命的鼓吹,我的胸中積着的許多打破傳統學說的見解也不敢大膽宣布」,「總括一句,若是我不到北京大學來,或是孑民先生等不為學術界開風氣,我的腦髓中雖已播下了辨論古史的種子,但這冊書是決不會有的」。[2]1923年,顧氏在〈與錢玄同先生論古史書〉中提出「層累地造成的中國古史」,即層累造成說,顧氏認為傳統古史有三個特點:

  1. 「時代愈後,傳說的古史期愈長」。如周代人心目中最古的人是禹,到孔子時有堯舜,到戰國時有黃帝神農,到三皇,到以後有盤古
  2. 「時代愈後,傳說中的中心人物愈放愈大」。如舜,在孔子時只是一個「無為而治」的聖君,到〈堯典〉就成為一個「家齊而後國治」的聖人,到孟子時就成為一個孝子的模範。
  3. 在這樣的狀況下,我們不能知道某一件事的真確狀況,但可以知道某一件事在傳說中的最早狀況。如我們不能知道東周時的東周史,但可以知道戰國時的東周史。

顧氏又提出推翻信史必須具備的四項標準:

  1. 打破民族出於一元的觀念
  2. 打破地域一統的觀念
  3. 破古史人化的觀念
  4. 打破古代為黃金世界的觀念

在1926年的〈自序〉裡,顧頡剛認為他「上古史靠不住的觀念」來源有四:第一是自劉知幾崔述辨偽傳統,第二是康有為為代表的清代今文經學,第三是胡適實驗主義史學方法,第四是故事傳說、民間歌謠的暗示。[3]顧氏一開疑古之風,學者蜂起跟隨,若將疑古學者分類,概有信古派疑古派考古派釋古派胡秋原則認為錢玄同是古史辨運動的關鍵人物,不但引導顧頡剛「把今古文的黑幕一齊揭破」,否定堯舜、否定六經、否定六經與孔子的關係、甚至否定《說文》,就是要通過「將中國書籍一概束之高閣」,來達到「廢孔教滅道教」的目的。[4]

十大論點

顧頡剛在《古史辨》中提出的最著名的十個論點:

  1. 古史是層累地造成的
  2. 禹是動物,是神,與夏無關
  3. 堯舜禪讓說是戰國時代墨家所編造
  4. 孔子作《春秋》說是儒家所偽造
  5. 《老子》成書在秦漢之際
  6. 尚書》中的《禹貢》作於戰國,《堯典》寫定於漢武帝時
  7. 周禮》是劉歆偽造,《左傳》為劉歆重編
  8. 炎帝神農氏」等古史人物名為劉歆所編造
  9. 夏「少康中興」的歷史是東漢人所編造
  10. 孔子家語》是王肅偽造

師承

老師:

師兄弟:

主要弟子:

  • 譚其驤 (復旦大學)歷史地理學
  • 史念海 (陝西師範大學)歷史地理學
  • 侯仁之 (北京大學)歷史地理學
  • 童書業 (山東大學)金石考古、先秦史、主編《古史辨》第七冊
  • 楊向奎 (山東大學)國學、紅學、中國哲學等
  • 劉起釪 (歷史所)尚書、先秦史

軼事

1923年,顧頡剛發表所謂「大禹是條蟲」的論點。顧頡剛引《說文解字》的「禹,蟲也,從禸,象形」及「禸,獸足蹂地也。」,疑禹本是古代神話裡的動物或神,大禹神話與龍王神話有關,而夏朝的禹傳到周時變成了當時傳説中最古的人[5]。此一論點受到劉掞藜[6]胡堇人[7]等人的批評,並被大衆誇張為「大禹是條龍」。1940年時,教育部政務次長顧毓琇提出禹的生日可不可考的問題。顧頡剛說:「禹是神話中的人物,有無其人尚不能定,何從考出他的生日來。不過在川西羌人住居的松、理、茂、懋、汶一帶地方,他們習慣以六月六日為禹的生日的。」後來國民政府訂於6月6日為工程師節,當天報紙上刊出陳立夫的一篇演說,說:「大禹治水是我國工程史上的第一件大事,現在禹的生日已由顧頡剛先生考出來了,是6月6日,所以我們就定這一天為『工程師節』。」[8]。後來陳立夫打趣說:「你不是說大禹是條爬蟲,怎麼會有生日!」顧反駁:「你只叫我考證生日,我是根據現有的資料考證出來的,我是從學術考察,不是從爬蟲考察。」

魯迅與顧頡剛曾在廈門大學同事,但在廣州中山大學兩人並沒有共事,因顧來時魯迅已離開。兩人在廈大時已有很深矛盾。《故事新編·理水》裡的「鳥頭先生」這個角色,被認為就是影射顧頡剛{據《說文解字》,""字從頁雇聲,雇是鳥名,頁本義是頭}。

著作

編年

顧先生從1914年起至1980年止,寫作從未間斷,積累大量的學術專著,按出版先後臚列如下:[9]

  • 《新學制國語教科書》初級中學用第五冊,(與葉紹鈞合編),上海商務印書館初版,1923年。
  • 《本國史》(與王鍾麒合編),商務印書館再版,1925年。
  • 《古史辨》第一冊(編著),北平樸社出版,1926年。
  • 《吳歌甲集》,北京大學出版,1926年。
  • 《諸子辨》,樸社出版,1926年。
  • 《妙峰山》,民俗學會叢書出版,1928年。
  • 《孟姜女故事研究集》三冊,民俗學會叢書出版,1928年。
  • 《蘇粵的婚喪》,民俗學會叢書出版,1928年。
  • 《子略》(校點),樸社出版。1928年
  • 《古史辨》第二冊(編著),樸社出版,1930年
  • 《古史辨》第三冊(編著),樸社出版,1931年
  • 《書序辨》,樸社出版,1933年
  • 《古史辨》第四冊(羅根澤編),樸社出版,1933年
  • 《古史辨》第五冊,樸社出版,1935年。
  • 《崔東壁遺書》(編訂)(清崔述撰),亞東圖書館出版,1935年。
  • 《史記》(白文本)(與徐文珊合譯),北平研究院出版,1936年。
  • 《尚書通檢》(主編),北平哈佛燕京學社出版,1936年。
  • 《中國疆域沿革史》,上海商務印書館,1938年。
  • 《古史辨》第六冊,羅根澤編,上海開明書店出版,1938年。
  • 《古史辨》第七冊,呂思勉、童書業編著,上海開明書店出版,1941年。
  • 《風物志:民俗學.民族學.文化史.社會史集刊》(與婁子匡合編), 中國民俗學會1944年。
  • 《秦始皇帝》,上海勝利出版社,1946年。
  • 《當代中國史學》,上海勝利出版社,1947年。
  • 《漢代學術史略》,上海濟東出版,1948年。
  • 《西北考察日記》,合眾圖書館油印,1949年。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3年。
  • 《上游集》,合眾圖書館油印,1949年。
  • 《浪口村隨筆》,合眾圖書館油印,1949年。
  • 《西北考察日記》(1944),合眾圖書館油印,1949年;中國社會科學院邊疆史地研究中心,1983年。
  • 《中國歷史地圖集》,與章巽合編,地圖出版社,1955年。
  • 《史林雜識》初編(改定),中華書局,1963年。
  • 《四部正偽》(校)(明胡應麟撰) 臺北華聯,1968年。
  • 《論巴蜀與中原的關係》,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
  • 《秦漢的方士與儒生》,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 《蘇州史志筆記》,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 《春秋三傳及國語之綜合研究》巴蜀書社出版,1988年。
  • 《顧頡剛古史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88年。
  • 《中國上古史研究講義》,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88年。
  • 《顧頡剛讀書筆記》,臺北聯經出版,1990年。
  • 《顧頡剛日記》,臺北聯經出版,2007年。

全集

《顧頡剛全集》總計八類五十九卷六十二冊,共計二千五百萬字。全集最重要的是《顧頡剛古史論文集》。由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12月出版。

  • 顧頡剛日記(附人名索引)(11卷,12冊):其中日記部分始於1913年10月,自1921年起至1980年12月17日,此次全集都予以收錄。
  • 顧頡剛書信集(5卷,5冊):書信部分收錄顧頡剛書信1800餘封(包括家書700餘通。
  • 顧頡剛古史論文集(12卷,13冊):全集最核心的內容,其中卷一至卷四為「層累地造成的中國古史」觀的論述和對於古史傳說及夏、商、周至春秋史實的考辨。卷五、卷六為古代民族和疆域的探索;卷七至卷十一為古書真偽、內容和著作時代的考訂,其中卷十(上、下)所收的《尚書大誥譯證》,是顧先生晚年最為重要的著作;卷十二收入《現代初中教科書本國史》、《國史講話》、《當代中國史學》、《中國史學入門》四部專書。
  • 顧頡剛民俗論文集(2卷,2冊):部分除收入《吳歌甲集》、《孟姜女故事研究集》、《妙峰山》三部專書外,還包括有關歌謠、風俗、民間文藝等的序跋與論述、探討等。
  • 顧頡剛讀書筆記(附篇目分類索引)(16卷,17冊):顧先生六十餘年積累了近二百冊筆記,約600萬字。
  • 寶樹園文存(6卷,6冊):顧先生所寫文章,除收入《古史論文集》、《民俗論文集》以外者,均收入《寶樹園文存》部分。
  • 清代著述考(5卷,5冊):顧先生早年為研究清代學術而作,對清代五百多位學者的著述、版本等作了輯錄,並附相關的序跋及考證。其中一小部分曾經整理,陸續發表在《國立中山大學圖書館週刊》上。此次收入原稿全部,另將排印的部分附於原稿之末。
  • 顧頡剛文庫古籍書目(2卷,2冊):著錄中國社會科學院顧頡剛文庫內約六千部線裝書,著錄方式按經、史、子、集四部,外加叢書、新學,共分六大類。並將書中各家題跋匯為「題記編」。

參考文獻

  1. 李孝遷,《日本「堯舜禹抹殺論」之爭議對民國古史學界的影響》,《史學史研究》2010年 第4期
  2. 顧頡剛:《自序》,《古史辨》,第1冊,上編,第80頁。
  3. 試論古史辨運動興起的思想來源
  4. 《古史辨》第1冊213頁,1982
  5. 顧頡剛:〈致錢玄同先生論古史書〉,《讀書雜誌》第9期
  6. 1923年5月13日,劉掞藜《讀顧頡剛君〈與錢玄同先生論古史書〉的疑問》說:「這種推想是很不能使人滿意的。把『禹敷於下土』的『下土』說作對於『上天』而言,並不見得遂有『禹是上帝派來的神,不是人』的意思。」
  7. 胡堇人在《讀顧頡剛先生論古史書以後》中說:「最奇妙的是先生因《說文》禹字訓蟲便以為禹不是人類,是九鼎上鑄的一種動物,……這般望文生義的解釋,如何叫人信服呢?」
  8. 顧頡剛:《我是怎樣編寫《古史辨》的》
  9. 其餘發表的論文,專著未收錄著,詳見《顧頡剛全集》。

研究書目

  • Laurence A. Schneider 著,梅寅生 譯:《顧頡剛與中國新史學》(台北:華世出版社,1984年).
  • 余英時:《未盡的才情:從《顧頡剛日記》看顧頡剛的內心世界》(台北:聯經出版,2007年,ISBN 978957083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