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王肅 (三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王肅:字子雍東海郡郯縣(今山東臨沂市郯城西南)人。三國時期經學大師,司徒王朗之子、晉文帝司馬昭岳父。三國曹魏時期著名經學大師。遍注群經,與鄭玄學說立異。

王肅(195年—256年),字子雍東海郡郯縣(今山東臨沂市郯城西南)人。三國時期經學大師,司徒王朗之子、晉文帝司馬昭岳父。

生平事跡

王肅早年任散騎黃門侍郎,襲封蘭陵侯。任散騎常侍,又兼秘書監及崇文觀祭酒,屢次對時政提出建議。後歷任廣平太守、侍中、河南尹等職。曹芳被廢時,他以迎接曹髦繼位。又幫助司馬師平定毌丘儉之亂,再遷中領軍,加散騎常侍。

甘露元年(256年),王肅去世,他的門生披麻帶孝來吊暗的有百餘人。王肅被追贈衛將軍,諡號景侯。[1]。唐代時作為二十二先賢配享孔子。宋真宗時追贈司空。

王肅師從大儒宋忠學習《太玄》,曾遍注群經,融合今古文經學兩家學說以為已用,並註解《尚書》、《詩經》。後又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借鑑《禮記》、《左傳》、《國語》等,編撰《孔子家語》等以宣揚道德價值,將其精神理念納入官學,其所注經學在魏晉時期被稱作「 王學 」。

王肅:經學大師。

早年經歷

王肅是王朗的長子,出身於會稽郡(治今江蘇蘇州)。他十八歲時,跟從大儒宋忠學習《太玄》,還為《太玄》做註解。 黃初(220年—226年)年間,王肅任散騎黃門侍郎。

太和二年(228年),王朗去世,王肅世襲其蘭陵侯爵位。

太和三年(229年),升任散騎常侍。

屢議朝政

太和四年(230年),大司馬曹真率軍伐蜀漢,王肅上疏勸阻,正逢秋雨連綿,棧道斷絕,加上太尉華歆也上疏諫止,曹真等於是撤軍。王肅又上疏說:「應該遵循舊禮,為已經去世的大臣發喪,並向宗廟進獻果品。」這些事都得以施行。王肅又上疏陳述為政之本,認為應該裁撤、合併多餘的官員,減少不急需的俸祿,停止不必要的費用,又建議恢復古代五日一朝的制度。[2]

青龍二年(234年),山陽公劉協去世,王肅上疏認為應該給其「皇」的諡號,魏明帝沒有同意,追諡其為漢孝獻皇帝。王肅後來以散騎常侍身份兼任秘書監及崇文觀祭酒。[3]

景初(237年—239年)年間,明帝大修宮室,使得百姓負擔沉重,無法專心從事農業生產,而服役沒有期限,刑罰過於隨意。王肅上書勸諫明帝,又認為可以擯棄在鳥獸上花費的那些糧草人力。[4]

明帝還曾與王肅討論東漢白馬令李雲漢桓帝的上疏,王肅認為李雲的言辭雖然有些偏激,但漢桓帝殺李雲也是不寬容的表現,並不正確。還談及司馬遷,明帝認為司馬遷受宮刑後心懷怨恨寫《史記》詆毀漢武帝,而王肅認為司馬遷是良史之才,是漢武帝自己看完漢景帝和自己的本紀後深懷怨恨,而不是司馬遷。[5]

歷職內外

正始元年(240年),王肅出任廣平太守。後因公事被征還,任議郎。不久,轉任侍中,又遷任太常。當時大將軍曹爽專權,重用何晏、鄧颺等。王肅曾與太尉蔣濟、大司農桓范談論到時政,王肅嚴肅的說:「這些人(指何晏等)與弘恭、石顯是同類,還值得稱道嗎?」曹爽聽說後,就告戒何晏人等說:「你們都應該謹慎些!公卿們已經把你們比作前代的惡人了。」王肅後來因為祭祀宗廟時有誤被罷免,後任光祿勛。[6]

嘉平四年(252年),當時有兩條一尺長的魚,躍上武庫的屋頂,很多人認為這是吉祥的徵兆。王肅說:「魚應該生活在水中,現在卻在屋頂上,這是有甲麟的動物失去他們賴以生存的地方。難道是戍邊將領要有失敗的事故嗎?」不久,果然有東關之戰的失敗。後改任河南尹。[7]

攻心為上

嘉平六年(254年),司馬師廢曹芳,以王肅持節兼任太常,護送法駕在元城迎接高貴鄉公曹髦。同年,有一股白氣穿過天空,司馬師向王肅詢問發生這一現象的緣故,王肅回答說:「這是蚩尤的旗,東南方將會有叛亂。您如果親身安撫百姓,那天下就會安定歸服,那叛亂就會先滅亡。」[8]

正元二年(255年)春,鎮東將軍毌丘儉、揚州刺史文欽舉兵叛亂,司馬師問計於王肅,王肅認為淮南將士的家屬都在內地,所以只要迅速派兵阻擋他們前進,就能使其軍隊土崩瓦解。司馬師採用了王肅的計策,最終擊敗了毌丘儉和文欽,平定了叛亂。[9]

王肅後來遷任中領軍,加領散騎常侍,增加食邑三百戶,加上從前的共有二千二百戶。

卒後哀榮

甘露元年(256年),王肅去世,終年六十二歲。他的門生有數百人為其送葬。朝廷追贈衛將軍,諡號景侯。由其子王惲世襲蘭陵侯爵位,王惲去世後,無子,封國因世襲斷絕被撤銷。

景元四年(263年),朝廷又封王肅子王恂為蘭陵侯。

咸熙元年(264年),開建五等爵制,因為王肅在前朝功勳卓著,於是改封王恂為丞縣子。 [10]

主要成就

思想主張

王肅不僅在經典的注釋上與鄭學針鋒相對,並取得官方學術地位。同時,為了進一步表明自己的思想觀點,也為他的思想確立理論根據,他借「聖人」孔子及其子孫之口,偽造《孔叢子》、《聖證論》。這些言論雖然大多出自前人之書,看似抄錄,卻有不少改動,有許多他自己的話。他用聖人的話來立論,是儒家經典地位尊崇形式下的一種手段;是借聖人之口說自己想說的話。

他在《孔子家語》及《孔叢子》中,從各個不同角度來論述治國思想、方法,以及用人等重大問題。而在尊崇孔子儒學的名義下,把道家無為而治的思想包含進去,成為新時代新思想的融合體,這也是王肅在學術上壓倒鄭玄,能夠列於學官的重要原因之一,它反映出經學向玄學過渡的時代思想特色。

王肅除了注釋經典,偽造《孔叢子》之外,他在政治生涯中,還針對時事,頻頻向統治者建議,又表現出儒家入世的積極態度。王肅的學術活動不僅使人們懷疑鄭玄經學的權威性,更影響了王弼、何晏等魏晉玄學的代表人物。他從統治階級的利益出發,為維護傳統的儒家學說,把道家的天道觀和無為而治的政治思想融合到儒家中來,反映出漢魏之際的儒學向道家學說靠攏,可以說是學術風氣轉變的先導。[11]

政治主張

王肅曾以散騎常侍領秘書監近十年。當時魏武帝曹操置秘書令,由少府統管,此體制對發展圖書事業多有不便,他出任秘書監一職後,上表認為:秘書職相比尚書、御史、謁者三台更為親近君主,中書郎地位在尚書丞、尚書郎上,秘書郎就應該在尚書郎下,否則應該在侍御史之下;秘書郎俸祿都是四百石,升職應該等同於尚書郎,外出就應該任郡太守,這是陛下尊崇儒術的聖旨也。自王肅為秘書監後,才不屬少府管理,提高了秘書監的地位,以致後世稱此職為為美職。

王肅一生仕宦,為帝王近臣,身居廟堂之高,言路通天,多有奏議,屢屢議政獻策於內廷,為魏政權建設功績頗顯。其治國安邦的一系列政治主張,如「輕徭役」、「安百姓」、「慎刑罰」、「重信用」、「倡節儉」、「簡宮室」等等,既是當時社會狀況所必需,也體現了王肅對孔子思想的繼承,促進了國家的穩定和發展。這些主張,對東漢末遭受戰亂、陷於民不聊生境地的老百姓是有益的,在一定程度上對社會安定起到了作用。

個人作品

《隋書·經籍志》著錄王肅作品二十餘種,一百九十餘卷,皆佚。馬國翰《玉函山房輯佚書》輯錄其佚作有:《周易王氏注》、《禮記王氏注》、《尚書王氏注》各二卷,《周易王氏音》、《毛詩義駁》、《毛詩奏事》、《毛詩問難》、《喪服經傳王氏注》、《王氏喪服要記》、《春秋左傳王氏注》、《論語王氏義說》、《孝經王氏解》、《聖證論》、《王子正論》各一卷,《毛詩王氏注》四卷,共計十五種二十一卷。此外,還有《孔子家語》,其注本今傳。還有議論朝廷的典制、郊祀、宗廟、輕重等的作品共百餘篇。

另《全三國文》也記載王肅曾為《書》、《詩》、《論語》、《三禮》、《左氏春秋傳》作註解,還撰定其父王朗所作的《易傳》,在官方都得到推行。還有《聖證論》十二卷,《政論》十卷,文集五卷。

《全三國文》還收錄有《格虎賦》、《請為大司馬曹真臨吊表》、《奉詔為瑞表》、《論秘書丞郎表》、《秘書不應屬少府表》、《表》、《賀瑞應表》、《諫征蜀疏》、《陳政本疏》、《請山陽公稱皇配諡疏》、《上疏請恤役平刑》、《祭議》、《又奏》、《議祀圓丘方澤宜宮縣樂八佾舞》、《又議》、《郊廟樂舞議》、《告瑞祀天宜以地配議》、《祀社議》、《祀五郊六宗及厲殃議》、《已遷主諱議》、《諸王國相宜為國王服斬衰議》、《王侯在喪襲爵議》、《吊陳群母議》、《臘議》、《答尚書難》、《答劉氏弟子問》、《答尚書訪》、《答武竺訪》、《廣平太守下教問張臻家》、《與廣陵太守書》、《孔子家語解序》、《宗廟頌》、《賀正儀》、《納徵辭》、《家誡》。[12]

人物評價

司馬懿:且盧子家(盧毓)、王子雍繼踵此郡,使世不乏賢。

陳壽:王肅亮直多聞,能析薪哉!

裴松之:劉寔以為肅方於事上而好下佞己,此一反也。性嗜榮貴而不求苟合,此二反也。吝惜財物而治身不穢,此三反也。

葉適:肅大臣子,以學問自負。論事有稽據,立朝明始末。指晏輩為恭、顯,亦其理也。肅既自守如此,則其出處不應草草。若以晏(何晏)輩附從曹爽為邪,而以身從司馬父子為正,恐未可也。齊王(曹芳)見廢,肅以太常迎高貴公(曹髦),是時司馬師簒事定矣。彼亦以為是耶?甘露元年,肅死,去高貴公見殺,亦不遠。使肅再遇此事,未知又當如何?然則何其明於知爽,而昧於師、昭?故自漢魏以來,不以廢興存亡之際考士,而信其自許為正人者,余不知也。[13]

陳元靚:子雍秉彝,凜然正色。遠斈多聞,能窮先識。益厚增高,崇儒尚德。介圭追榮,丹書載飾。

胡三省:王肅仕曹魏,以經學著名。

王夫之:「青龍、景初之際,禍胎已伏,蓋岌岌焉,無有慮此為叡言者,豈魏之無直臣哉?叡之營土木、多內寵、求神仙、察細務、濫刑賞也,舊臣則有陳群、辛毗、蔣濟,大僚則有高堂隆、高柔、楊阜、杜恕、陳矯、衛覬、王肅、孫禮、衛臻,小臣則有董尋、張茂,極言無諱,不避喪亡之謗詛,至於叩棺待死以求伸;叡雖包容勿罪,而諸臣之觸威以抒忠也,果有身首不恤之忱。」

顧炎武:揚雄之事莽,戴聖之贓吏,馬融之附勢,王肅之畫篡逆策,吳澄之忘宋仕元,俱無容平反。

何焯:去其好下佞己之病,則肅可以無譏矣!

陳景雲:肅既名臣,又晉武(司馬炎)外王父。 [14]

軼事典故

王肅六十二歲時得重病,醫生都說治不好,王肅的夫人問他有什麼遺言。王肅說:「建平(指著名相師朱建平)曾說我會活到七十多歲,官位至三公,現在都還沒達到,有什麼擔憂的呢!」可是王肅最終還是去世了。 [15]

後世地位

貞觀二十一年(647年),唐太宗詔令歷代先賢先儒二十二人配享孔子,其中就包括王肅。此後歷代王肅亦配享孔廟。

宋真宗大中祥符九年(1009年)七月,宋真宗下詔追贈王肅為司空,並命近臣撰贊。[16]

墓葬紀念

據《太平寰宇記》記載,王肅墓在沂州承縣(今山東嶧城附近)東南二十五里。

文學形象

在小說《三國演義》中,王肅形象大致與正史相同。為魏國太尉,正元二年,鎮東將軍毌丘儉謀反,王肅為大將軍司馬師謀劃計策。司馬師死後,其弟司馬昭掌權,魏帝曹髦司馬昭暫屯許昌,但司馬昭卻起兵還屯洛水南。曹髦大驚,王肅認為可以給其官爵來使其安心。曹髦於是命王肅持詔封司馬昭為大將軍、錄尚書事。

參考文獻

  1. 門巋. 二十六史精要辭典. 人民日報出版社. 1993 [2019-02-20]. 
  2. 《三國志·卷十三·魏書十三·鍾繇華歆王朗傳第十三》:四年,大司馬曹真征蜀,肅上疏曰:「前志有之,『千里饋糧,士有飢色,樵蘇後爨,師不宿飽』,此謂平塗之行軍者也。又況於深入阻險,鑿路而前,則其為勞必相百也。今又加之以霖雨,山坂峻滑,眾逼而不展,糧縣而難繼,實行軍者之大忌也。聞曹真發已逾月而行裁半谷,治道功夫,戰士悉作。是賊偏得以逸而待勞,乃兵家之所憚也。言之前代,則武王伐紂,出關而復還;論之近事,則武、文征權,臨江而不濟。豈非所謂順天知時,通於權變者哉!兆民知聖上以水雨艱劇之故,休而息之,後日有釁,乘而用之,則所謂悅以犯難,民忘其死者矣。」於是遂罷。又上疏:「宜遵舊禮,為大臣發哀,薦果宗廟。」事皆施行。又上疏陳政本曰:「除無事之位,損不急之祿,止因食之費,並從容之官;使官必有職,職任其事,事必受祿,祿代其耕,乃往古之常式,當今之所宜也。官寡而祿厚,則公家之費鮮,進仕之志勸。各展才力,莫相倚仗。敷奏以言,明試以功,能之與否,簡在帝心。是以唐、虞之設官分職,申命公卿,各以其事,然後惟龍為納言,猶今尚書也,以出內帝命而已。夏、殷不可得而詳。甘誓曰『六事之人』,明六卿亦典事者也。周官則備矣,五日視朝,公卿大夫並進,而司士辨其位焉。其記曰:『坐而論道,謂之王公;作而行之,謂之士大夫。』及漢之初,依擬前代,公卿皆親以事升朝。故高祖躬追反走之周昌,武帝遙可奉奏之汲黯,宣帝使公卿五日一朝,成帝始置尚書五人。自是陵遲,朝禮遂闕。可復五日視朝之儀,使公卿尚書各以事進。廢禮復興,光宣聖緒,誠所謂名美而實厚者也。」
  3. 《三國志·卷十三·魏書十三·鍾繇華歆王朗傳第十三》:青龍中,山陽公薨,漢主也。肅上疏曰:「昔唐禪虞,虞禪夏,皆終三年之喪,然後踐天子之尊。是以帝號無虧,君禮猶存。今山陽公承順天命,允答民望,進禪大魏,退處賓位。公之奉魏,不敢不盡節。魏之待公,優崇而不臣。既至其薨,櫬斂之制,輿徒之飾,皆同之於王者,是故遠近歸仁,以為盛美。且漢總帝皇之號,號曰皇帝。有別稱帝,無別稱皇,則皇是其差輕者也。故當高祖之時,土無二王,其父見在而使稱皇,明非二王之嫌也。況今以贈終,可使稱皇以配其諡。」明帝不從使稱皇,乃追諡曰漢孝獻皇帝。後肅以常侍領秘書監,兼崇文觀祭酒。
  4. 《三國志·卷十三·魏書十三·鍾繇華歆王朗傳第十三》:景初間,宮室盛興,民失農業,期信不敦,刑殺倉卒。肅以疏曰:「大魏承百王之極,生民無幾,干戈未戢,誠宜息民而惠之以安靜遐邇之時也。夫務畜積而息疲民,在於省徭役而勤稼穡。今宮室未就,功業未訖,運漕調發,轉相供奉。是以丁夫疲於力作,農者離其南畝,種穀者寡,食谷者眾,舊谷既沒,新谷莫繼。斯則有國之大患,而非備豫之長策也。今見作者三四萬人,九龍可以安聖體,其內足以列六宮,顯陽之殿,又向將畢,惟泰極已前,功夫尚大,方向盛寒,疾疢或作。誠原陛下發德音,下明詔,深愍役夫之疲勞,厚矜兆民之不贍,取常食廩之士,非急要者之用,選其丁壯,擇留萬人,使一期而更之,咸知息代有日,則莫不悅以即事,勞而不怨矣。計一歲有三百六十萬夫,亦不為少。當一歲成者,聽且三年。分遣其餘,使皆即農,無窮之計也。倉有溢粟,民有餘力:以此興功,何功不立?以此行化,何化不成?夫信之於民,國家大寶也。仲尼曰:『自古皆有死,民非信不立。』夫區區之晉國,微微之重耳,欲用其民,先示以信,是故原雖將降,顧信而歸,用能一戰而霸,於今見稱。前車駕當幸洛陽,發民為營,有司命以營成而罷。既成,又利其功力,不以時遣。有司徒營其目前之利,不顧經國之體。臣愚以為自今以後,儻復使民,宜明其令,使必如期。若有事以次,寧復更發,無或失信。凡陛下臨時之所行刑,皆有罪之吏,宜死之人也。然眾庶不知,謂為倉卒。故原陛下下之於吏而暴其罪。鈞其死也,無使污於宮掖而為遠近所疑。且人命至重,難生易殺,氣絕而不續者也,是以聖賢重之。孟軻稱殺一無辜以取天下,仁者不為也。漢時有犯蹕驚乘輿馬者,廷尉張釋之奏使罰金,文帝怪其輕,而釋之曰:『方其時,上使誅之則已。今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一傾之,天下用法皆為輕重,民安所措其手足?』臣以為大失其義,非忠臣所宜陳也。廷尉者,天子之吏也,猶不可以失平,而天子之身,反可以惑謬乎?斯重於為己,而輕於為君,不忠之甚也。周公曰:『天子無戲言;言則史書之,工誦之,士稱之。』言猶不戲,而況行之乎?故釋之之言不可不察,周公之戒不可不法也。」又陳「諸鳥獸無用之物,而有芻穀人徒之費,皆可蠲除。」
  5. 《三國志·卷十三·魏書十三·鍾繇華歆王朗傳第十三》:帝嘗問曰:「漢桓帝時,白馬令李雲上書言:『帝者,諦也。是帝欲不諦。』當何得不死?」肅對曰:「但為言失逆順之節。原其本意,皆欲盡心,念存補國。且帝者之威,過於雷霆,殺一匹夫,無異螻蟻。寬而宥之,可以示容受切言,廣德宇於天下。故臣以為殺之未必為是也。」帝又問:「司馬遷以受刑之故,內懷隱切,著史記非貶孝武,令人切齒。」對曰:「司馬遷記事,不虛美,不隱惡。劉向、揚雄服其善敘事,有良史之才,謂之實錄。漢武帝聞其述史記,取孝景及己本紀覽之,於是大怒,削而投之。於今此兩紀有錄無書。後遭李陵事,遂下遷蠶室。此為隱切在孝武,而不在於史遷也。」
  6. 《三國志·卷十三·魏書十三·鍾繇華歆王朗傳第十三》:正始元年,出為廣平太守。公事徵還,拜議郎。頃之,為侍中,遷太常。時大將軍曹爽專權,任用何晏、鄧颺等。肅與太尉蔣濟、司農桓范論及時政,肅正色曰:「此輩即弘恭、石顯之屬,復稱說邪!」爽聞之,戒何晏等曰:「當共慎之!公卿已比諸君前世惡人矣。」坐宗廟事免。後為光祿勛。
  7. 《三國志·卷十三·魏書十三·鍾繇華歆王朗傳第十三》:時有二魚長尺,集於武庫之屋,有司以為吉祥。肅曰:「魚生於淵而亢於屋,介鱗之物失其所也。邊將其殆有棄甲之變乎?」其後果有東關之敗。徙為河南尹。
  8. 《三國志·卷十三·魏書十三·鍾繇華歆王朗傳第十三》:嘉平六年,持節兼太常,奉法駕,迎高貴鄉公於元城。是歲,白氣經天,大將軍司馬景王問肅其故,肅答曰:「此蚩尤之旗也,東南其有亂乎?君若脩己以安百姓,則天下樂安者歸德,唱亂者先亡矣。」
  9. 《三國志·卷十三·魏書十三·鍾繇華歆王朗傳第十三》:明年春,鎮東將軍毌丘儉、揚州刺史文欽反,景王謂肅曰:「霍光感夏侯勝之言,始重儒學之士,良有以也。安國寧主,其術焉在?」肅曰:「昔關羽率荊州之眾,降于禁於漢濱,遂有北向爭天下之志。後孫權襲取其將士家屬,羽士眾一旦瓦解。今淮南將士父母妻子皆在內州,但急往御衛,使不得前,必有關羽土崩之勢矣。」景王從之,遂破儉、欽。
  10. 《三國志·卷十三·魏書十三·鍾繇華歆王朗傳第十三》:咸熙中,開建五等,以肅著勛前朝,改封恂為丞子。
  11. 經學大師——王肅 .山東省人民政府僑務辦公室[引用日期2014-01-04]
  12. 《全三國文·卷二十三》 .漢典古籍[引用日期2014-01-04]
  13. 宋·葉適《習學記言》
  14. 盧弼.《三國志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15. 《三國志·卷二十九》:肅年六十二,疾篤,眾醫並以為不愈。肅夫人問以遣言,肅云:「建平相我逾七十,位至三公,今皆未也,將何慮乎!」而肅竟卒。
  16. 《晉書·卷三十一》:帝以後母羊氏未崇諡號,泰始三年下詔曰:「昔漢文追崇靈文之號,武、宣有平原、博平之封,咸所以奉尊尊之敬,廣親親之恩也。故衛將軍、蘭陵景侯夫人羊氏,含章體順,仁德醇備,內承世胄,出嬪大國,三從之行,率禮無違。仍遭不造,頻喪統嗣,撫育眾胤,克成家道。母儀之教,光於邦族,誕啟聖明,祚流萬國,而早世殂隕,不遇休寵。皇太后孝思蒸蒸,永慕罔極。朕感存遺訓,追遠傷懷。其封夫人為縣君,依德紀諡,主者詳如舊典」於是使使持節、謁者何融追諡為平陽靖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