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陳雲故居暨青浦革命歷史紀念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陳雲故居暨青浦革命歷史紀念館

中文名稱;陳雲故居暨青浦革命歷史紀念館

地理位置;上海青浦區朱楓公路3516號陳雲

故居暨青浦革命歷史紀念館附近

占地面積;52畝

建成時間;2000年6月6日

紀念人物;陳雲

所屬城市;上海市

所屬國家;中國

陳雲故居暨青浦革命歷史紀念館是經中央批准建立的全國唯一系統展示陳雲生平業績的紀念館。它是在中共上海市委的直接領導下,於陳雲同志誕辰95周年之際,即2000年6月6日建成開館,江澤民同志題寫了館名。2005年6月8日陳雲同志誕辰100周年之際,陳雲銅像在紀念館落成,江澤民同志為銅像題詞。

序言介紹

陳雲故居暨青浦革命歷史紀念館是在"陳雲故居"和原"青浦革命歷史陳列館"的基礎上改擴建而成的,總占地面積52畝,為一塊較為規則的梯形地塊,建設內容包括紀念館主體建築和附屬設施兩部分,紀念館主體建築占地39畝,由主體部分及輔助設施兩部分構成,為地下一層,地上二層,總建築面積5500平方米,其中地上部分3500平方米,地下部分2000平方米。主體建築前為廣場,廣場正中設陳雲同志銅像,廣場兩側設長廊和水池。主體建築周圍種植蒼松、翠柏,後方設青石鋪地的小廣場,陳雲故居毗鄰主體建築。基地後方是風貌依舊的市河,市河兩岸保留着具有江南小橋流水特色的建築群。

主體建築採用中軸嚴格對稱布局的手法來表現崇高的紀念主題,屋頂吸取民居建築的曲線坡層面高低錯落加以組合,形象莊重而樸實,且富於變化,層次分明,並與環境協調,立面以色調樸實沉穩的國產石料為主,裝飾屋面,屋檐採用琉璃瓦裝飾,整個建築造型設計繼承傳統,但又並非簡單地復古、既具有現代感,又融入地方歷史文化的深刻內涵,達到形式與內容的完美統一。用建築語言反映出陳雲個性。歷史地再現了陳雲誕生和青少年時期的成長環境,充分體現陳雲一生平易近人,樸實高潔的精神風貌。故居與民宅融為一體,體現了江南水鄉小鎮獨具韻味的特色。[1]

陳列展示

主館一層

序廳

序廳中矗立着高3.6米的陳雲漢白玉雕像。雕像栩栩如生地刻畫出陳雲作為共和國經濟建設的開創者和奠基人之一的光輝形象。雕像的背景是雨後春筍,這寓意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開創的事業正蓬勃發展。雕像前種植了竹子,竹是虛心、正直、廉潔與堅韌等美好品質的象徵,也是陳雲生前最喜愛的植物

第一展廳

第一展廳展出四部分內容:一、店員出身的工運領導人;二、在歷史轉折關頭;三、黨的組織工作的傑出領導者;四、參加領導東北解放戰爭。陳雲作為黨內為數不多的工人出身的領導人,在中國革命的幾個關鍵時期都作出了非常突出的貢獻。他在遵義會議上支持毛澤東的正確主張,為中國革命實現歷史性的偉大轉折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他在抗日戰爭時期,擔任中共中央組織部長,對於中共黨員人數由3萬到121萬的大發展功不可沒;他在國共兩黨決定中國命運的大決戰中,為解放東北和建立鞏固的東北根據地立下汗馬功勞,並為解放全中國奠定了基礎。

第二展廳

第二展廳展出兩部分內容:五、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開創者和奠基人之一;六、在逆境之中。陳雲作為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開創者和奠基人之一,在建國初期統一全國財經、穩定物價鬥爭中,在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和建設中,在探索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過程中都作出了突出貢獻。文革中,陳雲受到排擠,處境困難,但他依然關心國家發展、人民生活,認真調查研究,並率先提出要研究當代資本主義,成為打破自我封閉,實現對外開放的先聲。

主館二層

第三展廳

第三展廳展出兩部分內容:七、推動撥亂反正;八、參與開創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粉碎"四人幫"後,陳雲冒着巨大風險,率先提出重新評價"天安門事件",讓鄧小平參加中央領導工作,平反冤假錯案的意見。這推動了撥亂反正工作的全面開展,為實現黨的工作重心的真正轉移提供了政治保障。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陳雲作為鄧小平為核心的中央領導集體重要成員,參與領導改革、開放事業,為探索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做出理論上和實踐上的重大貢獻。他關於計劃與市場關係的論述,關於黨風問題重要性的論述,至今仍然具有很重要的指導意義,是留給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

第四展廳

第四展廳以陳雲曾經工作、生活過的地方中南海為復原場景,陳列展示了經中共中央辦公廳決定,捐贈的陳雲和夫人于若木使用過的物品。

青浦革命歷史陳列廳

青浦人民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1848年發生的青浦教案是近代青浦人民開始反抗西方殖民侵略的標誌,是中國近代史上的第一宗教案。19世紀50年代,周立春、周秀英父女領導的農民起義把青浦人民反封建、反侵略鬥爭推向高潮。中國共產黨成立後,青浦人民革命鬥爭面貌煥然一新,大批青浦有志之士投身革命,為中華民族的獨立富強而奮鬥。陳雲同志就是他們中的一名傑出代表

館藏文物

陳雲捐款收據

1994年4月6日,陳雲同志從新聞聯播節目中聽到中央機關為"希望工程"捐款的報道。第二天,他就委託身邊工作人員從他的存款中取出五千元人民幣送到基金會。他專門叮囑說:"這筆錢捐助給革命老區、貧困地區的失學兒童。"

之後這筆捐款落實到了河南盧氏縣湯河、朱陽關、官坡、五里川等鄉的25名失學兒童身上,幫助這些學生順利完成了小學三年級至初中畢業的七年學業。

陳雲手跡

這是陳雲85歲時書寫給于若木的手跡。現收藏於陳雲紀念館。該手跡寫在長64厘米,寬34厘米白色的宣紙上,手跡保存完好。陳雲同志從80歲開始練習書法,在家裡的日程安排得比較滿。每天上午總能看見他站立桌前,氣定神閒、手腕懸空用毛筆練着大字,一直到90歲,始終堅持練習書法,儘管年事已高,但他練得特別認真、特別刻苦。每次練習的時間,一開始是半小時左右,後來因為年紀大了,站立時間不宜太長,於是根據醫生的建議,縮短為20分鐘左右,最後減到了10分鐘。不管時間長短,陳雲只要拿起筆就全身心地投入到了練字當中。他還非常謙虛,不時請來家人和身邊工作人員加以評判,要大家指出不足之處來,以便繼續改進提高。這是他鍛煉意志、強身壯體、戰勝病魔最有效的途徑。

黨費收據單

陳雲1925年在上海商務印書館加入中國共產黨,至1995年4月10日去世,為黨的事業奮鬥了近70年。在彌留之際,陳雲向黨組織交納了最後一次黨費。這張黨費收據單是陳雲逝世當日上午出具的,下午2點零4分,他就與世長辭了。

琵琶、曲譜

陳雲一生酷愛評彈。1959年夏天,他開始學習琵琶彈奏,自費請上海人民評彈團的周雲瑞、朱介生當老師。周雲瑞不僅指導陳雲練習指法,還編寫了曲譜供陳雲練習。陳云為找准指位,特地將簡譜反寫在琵琶上對着鏡子練習。這是陳雲使用過的琵琶和曲譜

陳雲給陸愷悌的信

陳雲同志十分關心革命後代的成長,特別要求高級幹部子弟要保持黨的革命傳統。這封陳雲給老戰友陸銓生之子陸愷悌的信中,陳雲指出:千萬不可以革命功臣的子弟自居,革命黨人的行動僅僅是為人民服務。類似這樣的信件,他曾經給其他革命後代寫過。

舊檯曆

延安時期,陳雲養成了用舊檯曆背面做便條紙的習慣。每年換下的舊檯曆都保存在辦公桌抽屜里。他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上的報告就是用舊檯曆紙起草的。有時候他問身邊的工作人員一些事,身邊的工作人員怕他聽不清楚,說完以後再寫張便條給他看,也用舊檯曆紙。在一般人眼裡都被視為廢紙而隨手扔掉的舊檯曆,在陳雲這裡卻派上了這麼大的用場。

聽診器

陳雲同志晚年健康情況欠佳,老人家習慣家鄉的生活。在醫療小組的建議下,陳雲於1990年至1994年每年春節前後來滬休養。 期間,華東醫院組織醫療小組負責陳雲同志的醫療保健。並選派孫壽娟醫生常駐陳雲同志住處,觀察他的病情。這副聽診器是孫醫生與北京來的保健醫生每周一次為陳雲聽診檢查時用過的。當陳雲同志患呼吸道感染時,醫生則每天通過它來了解陳雲的心、肺情況,直至肺部炎症得到控制、康復。 在醫療期間,陳雲同志非常配合醫護人員的工作。醫護人員對他十分敬重,感情很深。至今還保存着他曾經用過的一些醫療器具。 為紀念陳雲同志誕辰100周年,孫壽娟醫生將她珍藏的這副聽診器捐贈給了紀念館。

于若木的工資退款收據

1959年6月至1960年9月,于若木陪伴陳雲同志去外地療養。當陳雲得知于若木單位發給了她這一時期的工資時,當即表示,"你來照顧我,沒有去上班,就不能白拿工資,你要把工資退還給國家。"于若木退款時,工作單位開了這張收據,寫明"于若木從1959年6月到60年9月工資款退回"。

陳雲同上海商務印書館發行所職工會第一屆執行委員會委員合影

1925年9月,陳雲(前排左三)同上海商務印書館發行所職工會第一屆執行委員會委員合影

1925年,陳雲參加五卅運動,隨後參加領導商務印書館職工大罷工,被推舉為該館發行所罷工委員會委員長。罷工勝利後,陳雲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這是至今發現的陳雲同志最早的一張照片。

紅旗汽車

這是1978年始,陳雲同志從事國務活動所乘坐的"紅旗"牌轎車。 該車由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生產,1978年出廠。車身為黑色,型號為CA770,生產序號為0639。2004年3月,經中共中央辦公廳批准,供紀念館展出使用。

輪椅

陳雲一直堅持不坐輪椅,他說:"這輪椅車只要坐上去就下不來了。"直到陳雲85歲以後,他才由於身體原因不得不坐上輪椅。

陳雲第一次坐輪椅是在1990年。這一年冬天,陳雲照例要到上海休養。因為身體原因,專家們建議:來去上海上下飛機時必須坐輪椅,以節省體力。臨去上海的前一天,陳雲堅持要到地下室的樓梯上走一走,看看自己是否可以不用坐輪椅。試走的結果,陳雲上樓梯後心率較快。回到房間,他覺得很累,只好服從安排,同意坐輪椅上下飛機

這輛輪椅是由時任中華全國總工會主席倪志福贈送給陳雲的,它可以自由調節椅背和踏板的角度,在椅背和踏板處於正常坐姿的情況下,長約155厘米、寬約71厘米、高約118厘米。輪椅椅身為不鏽鋼結構,椅背、坐墊為海綿彈簧結構,輪椅扶手兩側的圓輪用以調節椅背、踏板的角度。陳雲平時就躺在上面檢查牙齒。這輛輪椅是在陳雲臥室的儲藏室發現,於2007年1月初運抵陳雲紀念館。

舊皮箱

舊皮箱,長73cm,寬38cm,高20cm,用棕色皮革製成。提把高約7.5cm。箱蓋上有用黃色膠帶貼着的一張紙條,長12cm,寬6cm,上寫有"客艙"字樣(膠帶12*12cm)。箱體的八個角用小塊皮革縫固,裝配有一把鎖,居中位於提把處。皮箱已有些變形磨破,磨花的表面顏色很不勻稱。皮箱上有兩根帶子,曾磨斷過,陳雲同志將其接起來一直使用,有縫接粘補的痕跡。據于若木同志回憶,她看到這隻皮箱的時候就已經很舊了。當年在東北戰場時跟隨陳雲同志的警衛秘書張季敏也回憶,他見到這隻皮箱的時候就已經是破的了。原陳雲警衛員趙天元同志回憶,陳雲同志晚年,每次出差都帶着這隻舊皮箱,回來也用它裝衣物。最後一次到上海(1994年),仍然有這隻舊皮箱伴行。雖然皮箱很殘破,但陳雲對它珍愛有加。該皮箱是伴隨陳雲同志幾十年,具有重要的歷史和文物價值。

相關視頻

上海陳雲故居暨青浦革命歷史紀念館

參考資料

  1. 陳雲:四件遺物見精神 , 人民網 2015年11月0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