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阿鲁纳恰尔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阿鲁纳恰尔邦
图片来自line

阿鲁纳恰尔邦(अरुणाचल प्रदेश 词源来自 अरुण“橘红色”(指印度教中太阳的座驾清晨)与 अचल “山”,意即“清晨之山”,Arunachal Pradesh),又译阿鲁纳查尔邦阿伦纳曹,是印度的一个邦,与南部的阿萨姆邦那加兰邦接壤,与西方的不丹、东部的缅甸和北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西藏自治区为邻,首府为伊塔纳加尔

除了长朗县特拉普县等少数地区外,该邦大部份地区位于中印边境存在主权争议的藏南地区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国均宣称对藏南地区拥有主权,主要划入西藏自治区错那[1]隆子墨脱察隅四县的管辖范围之内。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国拒绝承认阿鲁纳恰尔邦的合法性,中国官媒一般以带有引号的“阿鲁纳恰尔邦”来称呼该邦。

人物

行政区划

阿鲁纳恰尔邦分成东、西两个专区,下辖25个县。

历史

早期历史

阿鲁纳恰尔邦的历史至今仍然未有确实文献记载,目前可以了解其早期历史的就只有其南部的阿豪姆王国对此地区的少量记载。一般认为大多数土著部落群体的祖先从西藏迁移到此。这一地区曾经落入门巴族门隅王国不丹吐蕃等多个国家的势力范围,然而直至印度独立前,大部分地区实际仍为各部落自治。据文献记载,中国清朝时期曾短期允许西藏地区自治,但名义上派遣中央驻藏大臣实行管理。清政府允许藏族贵族由其民族内,以宗教形式自行选择转世领导人授予王爵,但形式上需要受到清朝皇帝的承认。

麦克马洪线绘制

1912年,清政府瓦解,英国为了确保商业利益,出兵占领达旺及其以东的今阿鲁纳恰尔邦北部地区,并建立东北边境特区。1913年,西藏政府驱逐所有汉族满族,宣布独立。

1913年至1914年,中英藏三方举行西姆拉会谈。该会议旨在确立中藏与印藏边界,及中国与西藏的关系。在会上英国全权特使威廉•亨利•麦克马洪提出麦克马洪线为西藏、西康省及云南省和英属印度(含今日的缅北克钦邦)之间的边界,该线将藏南达旺及东段的坎底盆地(即今日之克钦邦最北的葡萄县)、江心坡(即恩梅开江迈立开江之间)地区等化为英国控制区。后来当时的中国政府则因反对而没有签字,退出谈判。当日,英藏代表皆签字批准包括麦克马洪线在内的协议。条约共获英藏两方认定,中方则拒绝承认。中方的观点是:阿鲁纳恰尔及其正东面的坎底江心坡地区到云南一带是中国和西藏的一部分,而西藏政府不具有外交权,因此西姆拉会谈条约只有单方签字(即英国),应视为无效。中国所坚持的是中印传统线中缅传统线

1954年,印度在该地成立东北边境特区。同年出版的印度官方地图首次把麦克马洪线从1936年以来注明为“未标定界”改为“已定界”。1960年中缅(克钦邦、掸邦、克伦邦和缅甸本部于1948年分别宣布自英国独立)重新议定边界,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缅甸联邦边界条约,中国正式明文承认麦克马洪线缅甸段为中国和缅甸的国界。196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在边境上发生中印边境战争中国军队在战争中大获全胜,并控制达旺地区。战后中国军队却主动撤退,印度再次完全获得该地控制权。

1972年印度将该特区改为阿鲁纳恰尔中央直辖区,并广设甘地铜像、医疗诊所,普及国民中、小学,并设民族学院及大学。1986年底印度议会两院通过立法将阿鲁纳恰尔中央直辖区升格为邦。翌年,印度正式宣布成立阿鲁纳恰尔邦,意思即为“旭日之邦”。

目前中国政府不承认该邦的合法性,该问题尚在搁置中。现时印度在本邦与邻国缅甸的边境布置严密的军事防守,加强机场、道路、桥梁、土木工程及自来水、电力、通信基础建设,以国际节庆规模广办当地各民族的传统节日文化活动。一方面,由于青藏铁路的完成,中国军队进入本区的速度可以加快许多,这使印军也加强戒备,严阵以待;另一方面,本邦南面那加兰邦曼尼普尔邦米佐拉姆邦和东面缅甸克钦邦北部及野人山以南的胡康河谷景颇族那加族钦族武装独立集团活跃,所以外人都要取得特别许可证,才可以进入本区。

多年来,中国政府一直坚持不承认“阿鲁纳恰尔邦”的法律地位,也正因为中印双方都认为“阿鲁纳恰尔”属于本国领土,该地区长期以来成为两国之间一个潜在的冲突点。20世纪80年代中期,印度曾试图在达旺附近建立一个永久性哨所,中国解放军获悉后也随即开始在该地区建立自己的哨所,其后印度决定派出第五山地师到达旺进行增援。那次事件差点引发中印之间的一场战争。

2006年11月13日,中国驻印度大使孙玉玺向印度传媒表示中方拥有藏南地区主权,引发外交风波,阿鲁纳恰尔邦行政长官要求中国政府召回孙玉玺。

1959年之前,第十四世达赖喇嘛不承认印度对藏南的主权,包括达旺。 然而,2008年6月,西藏流亡政府的精神领袖十四世达赖喇嘛在接受《印度时报》采访时承认印度对阿鲁纳恰尔邦的主权,将其排除在“大藏区”之外。

参考文献

  1. 错那县,cuo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