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第13届奥斯卡金像奖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第13届奥斯卡金像奖
艺人或艺术家
代表作品 《蝴蝶梦》
《费城故事》
《女人万世》
《草莽英雄》
《怒火之花》
《起来吧,亲爱的》
《伟大的麦克金蒂》

第13届奥斯卡金像奖[1]于1941年2月27日在美国加州洛杉矶比尔特摩碗酒店(Biltmore Bowl, Biltmore Hotel)举行颁奖典礼。从本届开始,所有获奖名单采用完全保密的形式,这一形式一直沿用到今天。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在白宫通过收音机向颁奖典礼做了一个6分钟的致辞。这是第一次有美国总统参与的颁奖典礼。 奥斯卡金像由学院早期成员之一赛德里克-吉本斯设计。他在一次宴会上,在桌布上描绘出了金像的草图,并最终由洛杉矶著名艺术家乔治-斯坦利雕刻而成。第一尊金像于1929年5月16日颁发。每尊金像均为合金铸成,再镀以24K纯金。金像高13.5英寸(约34.3厘米),重8.5磅(约3.8公斤),造型为一名手拄长剑的武士站在电影胶片盘上,片盘上的五条轮辐象征着学院最初的五个部分:演员、导演、制作人、技师和剧作者。所有的金像均由芝加哥R.S.欧文斯公司铸造。奥斯卡奖这个别称从何而来已无法考证,最普遍的说法是学院图书馆馆员、后任学院执行主管的玛格丽特-哈里克(Margaret)1931年时曾说这尊金像很像她的奥斯卡叔叔,于是记者和学院的成员们开始以这个名字称呼它。1934年,华特·迪士尼在领奖时引用了这个名字,由此奥斯卡奖这一别称日渐被人们所熟悉。但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一直到1939年才开始正式使用这个名字。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第13届奥斯卡金像奖
外文名称 13th Annual Academy Awards
举办地点 美国加州洛杉矶比尔特摩碗酒店
举办时间 1941年2月27日
主持人 沃尔特·旺格尔(Walter Wanger)
举办形式 完全保密
最佳影片 《蝴蝶梦》
最佳导演 约翰·福特
最佳男主角 詹姆士·史都华
最佳女主角 琴逑·罗杰斯
最佳男配角 沃尔特·布伦南
最佳女配角 简·达威尔

获奖名单

具体奖项 获奖影片 人物
最佳影片 《蝴蝶梦》
最佳男主角 《费城故事》 詹姆士·史都华
最佳女主角 《女人万世》 琴逑·罗杰斯
最佳男配角 《草莽英雄》 沃尔特·布伦南
最佳女配角 《怒火之花》 简·达威尔
最佳导演 《怒火之花》 约翰·福特
最佳原著故事 《起来吧,亲爱的》 本杰明·格莱泽约翰·托尔代
最佳创作剧本 《伟大的麦克金蒂》 普雷斯顿·斯特奇斯
最佳改编剧本 《月宫宝盒 唐纳德·奥格登·斯图亚特
最佳摄影(黑白片) 《蝴蝶梦》 乔治·巴恩斯
最佳摄影(彩色片) 《月宫宝盒》 乔治·佩里纳尔
最佳艺术指导(黑白片) 《傲慢偏见》 塞德里克·吉本斯保罗·格罗斯
最佳艺术指导(彩色片) 《月宫宝盒》 文森特·柯达
最佳音响 《笙歌欢腾》 道格拉斯·希拉
最佳剪接 《红骑血战记》 安妮·鲍琪丝
特技效果 《月宫宝盒》 劳伦斯·巴特勒杰克·惠特尼
最佳音乐(歌曲) "星星祝福歌"《木偶奇遇记》 利·哈林内德·华盛顿
最佳音乐(配乐) 《仙乐街》 艾尔弗雷德·纽曼
最佳音乐(作曲) 《木偶奇遇记》 李·哈林保罗·史密斯内德·华盛顿
最佳短片(动画) 《银河》(米高梅电影公司)
最佳短片(一本) 《打个盹》(米高梅电影公司 制片人:彼德·史密斯
最佳短片(二本) 《特迪,粗野的骑手》(华纳兄弟电影公司)

特别奖

授予在电影界为大众服务的演员鲍勃·霍普

授予9年来从事陆军训练影片拍摄工作的内森·莱文森上校

科学技术奖

《西部人》

一等奖(金像奖座) 授予设计和制造无噪音摄影机的20世纪福斯影片公司丹尼尔·克拉克查尔斯·米勒罗拍特·史蒂文斯格罗弗·劳伯

二等奖(无)

三等奖(奖状)

授予华纳兄弟电影公司美工部安东·格罗特

提名名单

奖项 提名名单
最佳影片 《蝴蝶梦》《卿何遵命》《海外特派员》《愤怒的葡萄》《大独裁者》《女人万岁》《香笺泪》《天涯路》《我们的小镇》《费城故事》
最佳男主角 詹姆斯·斯图尔特《费城故事》查理·卓别林《大独裁者》、亨利·方达《愤怒的葡萄》、雷蒙德·马西《林肯在伊利诺斯》、劳伦斯·奥利弗《蝴蝶梦》
最佳女主角 金格尔·罗杰斯《女人万岁》、贝蒂·戴维斯《香笺泪》、琼·芳登《蝴蝶梦》、凯瑟琳·赫本《费城故事》、玛莎·斯考特《我们的小镇》
最佳男配角 沃尔特·布伦南《西部人》、艾尔伯特·贝瑟曼《海外特派员》、威廉·格根《They Knew What They Wanted》、杰克·奥克[[《大独裁者》]、James Stephenson《香笺泪》
最佳女配角 简·达威尔《愤怒的葡萄》、朱迪丝·安德森《蝴蝶梦》、露丝·赫希《费城故事》、芭芭拉·欧内尔《卿何遵命》、玛乔莉·兰博《Primrose Path》
最佳导演 约翰·福特《愤怒的葡萄》、乔治·库克《费城故事》、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蝴蝶梦》、山姆·伍德《女人万岁》、威廉·惠勒《香笺泪》
最佳原创剧本 《江湖异人传》普莱斯顿·斯特奇斯、《百老汇天使》本·赫克特、《Dr. Ehrlich's Magic Bullet》约翰·休斯顿、《海外特派员》查尔斯·贝内特、《大独裁者》查理·卓别林
最佳原创故事 《时代儿女》本杰明·格雷泽、《某同志》沃尔特·瑞奇、《Edison, the Man》Hugo Butler,Dore Schary、《好妻子》莱奥·麦卡雷、Bella Spewack,Sam Spewack、《西部人》Stuart N. Lake
最佳剧本 《费城故事》《愤怒的葡萄》《女人万岁》达尔顿·特朗勃、《天涯路》《蝴蝶梦》罗伯特·E·舍伍德
最佳摄影(彩色) 《月宫宝盒》《苦涩的甜蜜》《青鸟》《骑军血战史》《神枪游侠》
最佳摄影(黑白) 《蝴蝶梦》乔治·巴恩斯、《林肯在伊利诺斯》黄宗沾、《卿何遵命》《时代儿女》《新兴都市》《海外特派员》鲁道夫·马特、《香笺泪》《天涯路》格雷格·托兰德、《Spring Parade》《魂断蓝桥》
最佳艺术指导(黑白) 《傲慢与偏见》《时代儿女》《亚利桑那》《The Boys from Syracuse》《黑色命令》《海外特派员》《莉莲》理查德·戴、《好妻子》《儿子,儿子!》《我们的小镇》《蝴蝶梦》《海鹰》安东·格罗特、《西部人》詹姆斯·巴斯维
最佳艺术指导(彩色) 《月宫宝盒》《苦涩的甜蜜》《骑军血战史》
最佳音响效果 《笙歌喧腾》《新闻背后》《Captain Caution》《愤怒的葡萄》《The Howards of Virginia》《女人万岁》约翰·埃尔培格、《骑军血战史》《我们的小镇》《海鹰》内森·莱文森、《Spring Parade》《男人收藏家》
最佳电影剪辑 《骑军血战史》《愤怒的葡萄》《香笺泪》《天涯路》《蝴蝶梦》
最佳视觉效果 《月宫宝盒》《青鸟》《新兴都市》《The Boys from Syracuse》《独眼巨人博士》《海外特派员》《隐形人归来》《天涯路》《公元前一百万年》《蝴蝶梦》《海鹰》拜伦·哈斯金、内森·莱文森、《Swiss Family Robinson》约翰·埃尔培格、《Typhoon》《战地女护士》
最佳原创歌曲 《木偶奇遇记》Leigh Harline(music),Ned Washington(lyrics) For the song "When You Wish Upon a Star"Harry Warren(music),Mack Gordon(lyrics) For the song "Down Argentine Way"、《你会恍然大悟》Jimmy McHugh(music),Johnny Mercer(lyrics) For the song "I'd Know You Anywhere"、《音乐在我心》Chet Forrest,Bob WrightFor the song "It's a Blue World"、《第二合唱队》Artie Shaw(music),Johnny Mercer(lyrics) For the song "Love of My Life"、《Rhythm on the River》James V. Monaco(music),Johnny Burke(lyrics) For the song "Only Forever"、《笙歌喧腾》Roger Edens,George E. StollFor the song "Our Love Affair"、《Spring Parade》Robert Stolz(music),Gus Kahn(lyrics) For the song "Waltzing in the Clouds"、《1941年的流行音乐排行榜》Jule Styne(music),Walter Bullock(lyrics) For the song "Who Am I?"
最佳音乐(歌曲) 《木偶奇遇记》《亚利桑那》维克多·杨、《黑色命令》维克多·杨、《The Fight for Life》《大独裁者》《七角阁楼》《The Howards of Virginia》《香笺泪》马克思·斯坦纳、《天涯路》《佐罗的面具》阿尔弗雷德·纽曼、《好妻子》《骑军血战史》维克多·杨、《公元前一百万年》《我们的小镇》《蝴蝶梦》弗朗茨·沃克斯曼、《月宫宝盒》米克罗斯·罗兹萨、《魂断蓝桥》
最佳音乐(配乐) 《锡盘巷》阿尔弗雷德·纽曼、《时代儿女》维克多·杨、《1941年的流行音乐排行榜》《艾琳》《我们的小镇》《海鹰》《第二合唱队》《Spring Parade》《笙歌喧腾》
最佳真人短片(两本) 《Teddy the Rough Rider》《Eyes of the Navy》《Service with the Colors》
最佳真人短片(一本) 《Quicker'n a Wink,Pete Smith》《伦敦能坚持下去》《More About Nostradamus》《Siege
最佳动画短片 《The Milky Way》《Puss Gets the Boot》《A Wild Hare》

最佳导演

约翰·福特(John Ford,1894年2月1日-1973年8月31日)[2],1894年2月1日出生于美国缅因州美国导演、制作人、编剧、演员 。1936年,福特凭借《告密者》获得第8届奥斯卡最佳导演奖。1940年,凭借《关山飞渡》被提名第12届奥斯卡最佳导演。1941年,凭借《愤怒的葡萄》获得第13届奥斯卡最佳导演奖。1942年,凭借《青山翠谷》获得第14届奥斯卡最佳导演奖。1953年,凭借《蓬门今始为君开》获得第25届奥斯卡最佳导演奖。1956年执导《日落狂沙》。1962年执导《双虎屠龙》《西部开拓史》

人物经历

约翰·福特出生于缅因州伊丽莎白角(Cape Elizabeth),是一个爱尔兰移民家庭中最小的孩子。1913年高中毕业后,跟随大哥Francis进入好莱坞电影界。跟他大哥一样,他把名也改成福特。在好莱坞的初期,福特担任了许多打杂的工作,甚至在1917年格里菲斯的名片《一个国家的诞生》中扮演一个3K党徒。然而他主要还是担任导演工作。他的早期影片大多数是西部短片,其中许多影片又由他的终生朋友牛仔英雄Harry Carey主演。作为导演,福特在1935年时来运转。当时,他说服了雷电华公司的制作总监Merian C. Cooper,让他用低成本把Liam O'Flaherty的小说The Informer《告密者》拍摄成电影。一部伟大的美国电影就这样诞生了该片一举夺得包括最佳导演在内的多项奥斯卡奖。福特也首次获得纽约影评人协会的最佳导演。二战时期,福特继续佳作连篇,例如《关山飞渡》(1939) ,《愤怒的葡萄》(1940,奥斯卡最佳导演),《青山翠谷》(1941,奥斯卡最佳导演),并与其中几个演员结下深厚的友情。这些演员成为了福特旗下的得力干将。如约翰·韦恩,亨利·方达,维克托·麦克拉格伦,巴里·菲茨杰拉德以及沃德·邦德。此外,他还为海军拍摄了记录片,因《中途岛战役》(1942)和《十二月七日》(1943)还拿过奥斯卡奖。战后,尽管"骑兵"三部曲--《要塞风云》(1948)、《黄巾骑兵队》(1949)以及《边疆铁骑军》(1950)后来成为经典作品,但是福特还是因此受到一些尖锐批评而困扰。1952年因爱尔兰式喜剧《蓬门今始为君开》第四次夺得奥斯卡最佳导演。随后在1956年他导演了被认为是他最好的西部片《搜索者》。60年代福特继续为米高梅公司拍摄了西部史诗巨片《西部开拓史》(1962)。此后,因为健康原因逐步减少导演影片.1973年获得AFI的第一个终生成就奖。1973年8月31日因癌症在加州去世。

最佳影片

影片简介

《蝴蝶梦》[3] 原名《吕蓓卡》(又译《丽贝卡》),是达夫妮·杜穆里埃的成名作,发表于1938年。达夫妮·杜穆里埃在本书中成功地塑造了一个颇富神秘色彩的女性吕蓓卡的形象。主人公吕蓓卡于小说开始时即已死去,从未在书中出现,却时时处处音容宛在,并能通过其忠仆、情夫等继续控制曼陀丽庄园,直至最后将这个庄园烧毁。一方面是缠绵悱恻的怀乡忆旧,另一方面是阴森压抑的绝望恐怖,加之全书悬念不断,使该书成为多年畅销不衰的浪漫主义名著。

《蝴蝶梦》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向人们描述了发生在曼德利庄园里的一段扑朔迷离的故事。“我”梦游曼德利,庄园已经面目全非,残垣断壁,杂草丛生,颓败而凄凉,勾起了“我”对昔日庄园生活的回忆。“我”二十一岁那年,与长“我”二十余岁的德温特先生萍水相逢。两人虽然年龄悬殊,但情投意合,不久便双双坠人爱河,既而结为连理同返曼德利庄园。

丹弗斯夫人是庄园的女管家,曾经服侍过德温特的前妻丽贝卡。丽贝卡驾艇出海遇难后,女管家忠心不改,庄园里的生活起居皆依循丽贝卡生前的方式,任何人不得变动。丹弗斯夫人一袭黑色长裙。不苟言笑。“我”在她面前,如芒刺在背,经常手足无措,唯恐触犯庄园里的“清规戒律”。她全然不把“我”视为庄园的女主人,相反在“我”面前盛气凌人,对“我”或百般刁难,或暗中算计,处处设置障碍。一次,曼德利举办一场规模盛大的化装晚会,丹弗斯夫人怂恿“我”借机表现。当“我”身着丹弗斯夫人推荐的晚礼服亮相时,全场一片愕然,德温特也怒容满面。事后“我”才知道,这套晚礼服与丽贝卡某次化装晚会穿的服装毫无二致。“我”沮丧到了极点,只好独自外出漫步于庄园四周和海滩,以消除烦闷。待内心平静下来,“我”开始梳理在曼德利的种种经历:脸色阴沉的女管家,死后阴魂不散的丽贝卡,凄凉的海滨小屋,还有一位自称是丽贝卡表兄的不速之客,等等等等。“我”觉得种种迹象背后隐约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一次海湾搁浅事故后,人们打捞出一条沉船,一个秘密也随之浮出水面……

作者简介

达夫妮·杜穆里埃(Daphne du Maurier 1907—1990)英国女作家,生前曾是英国皇家文学会会员,写过17部长篇小说以及几十种其他体裁的文学作品,1969年被授予大英帝国贵妇勋章。她厌恶城市生活,长期住在英国西南部大西洋沿岸的康沃尔郡,她的不少作品即以此都的社会习俗与风土人情为主题或背景,故有“康沃尔小说”之称。

达夫妮·杜穆里埃受19世纪以神秘、恐怖等为主要特点的哥特派小说影响较深,同时亦曾研究并刻仿勃朗特姐妹的小说创作手法,因此,“康沃尔小说”大多情节比较曲折,人物(特别是女主人公)刻画比较细腻,在渲染神秘气氛的同时,夹杂着带有宿命论色彩的感伤主义。

人物介绍

《蝴蝶梦》中的三个女主角,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她们或相貌平平却天性善良,或外表美丽却内心邪恶,或表面岸然却色厉内荏,与一般文学作品中美丽的脸蛋儿必配以似水的柔肠这种人物描绘手法迥然不同。“我”是一位极为普通的女子,虽无姣美的容貌和显赫的出身,却有着德温特最为看重的纯情和善良的内心。“我”厌恶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情愿永远置身于大自然之中,与花草、明月、海涛、微风为伴,过一种惬意的宁静生活。丽贝卡那如花的容貌无疑会令所有温文尔雅的绅士倾倒,然而人们一旦透视到她那邪恶阴毒的内心,就会像害怕瘟疫那样避犹不及,哪里还敢同她亲近。从中不难看出作者对世俗审美观念的反对,以及对平民阶层的希冀、同情之心。

点评鉴赏

达夫妮·杜穆里埃在本书中成功地塑造了一个颇富神秘色彩的女性吕蓓卡的形象,此人于小说开始时即已死去,除在倒叙段落中被间接提到外,从未在书中出现,但却时时处处音容宛在,并能通过其忠仆、情夫等继续控制曼陀丽庄园直至最后将这个庄园烧毁。小说中另一女性,即以故事叙述者身份出现的第一人称,虽是喜怒哀乐俱全的活人,实际上却处处起着烘托吕蓓卡的作用,作者这种以“实有”陪衬“虚无”的手法颇为别致。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通过刻画吕蓓卡那种放浪形骸之外的腐化生活,以及她与麦克西姆·德温特的畸形婚姻,对英国上层社会中的享乐至上、尔虞我诈、穷奢极侈、势利伪善等现象作了生动的揭露。作者还通过情景交融的手法比较成功地渲染了两种气氛:一方面是缠绵悱恻的怀乡忆旧,另一方面是阴森压抑的绝望恐怖。这双重气氛互相交叠渗透,加之全书悬念不断,使本书成为一部多年畅销不衰的浪漫主义小说。

成就与影响

《蝴蝶梦》原名《吕蓓卡》,是达夫妮·杜穆里埃的成名作,发表于一九三八年,已被译成二十多种文字,再版重印四十多次,并被改编搬上银幕,由擅长饰演莎士比亚笔下角色的名演员劳伦斯.奥利维尔爵士和著名女影星琼·芳登分别饰演男女主角。该片上映以来久盛不衰。

《蝴蝶梦》影片精彩片段

最佳男主角

詹姆斯·史都华(James Stewart ,1908年5月20日-1997年7月2日)[4], 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美国影视男演员,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建筑系 。

1935年詹姆斯·史都华进入好莱坞。1938年出演弗兰克·卡普拉执导的爱情喜剧《浮生若梦》 。1939年出演喜剧片《史密斯先生到华盛顿》 ,凭借史密斯先生一角获得了第12届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提名 ,以及纽约影评人协会奖的最佳男主角 。1941年凭借与凯瑟琳·赫本合作的爱情喜剧影片《费城故事》 ,获得了第1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 。二战时曾效力于美国陆军航空队 。1946年凭借奇幻影片《生活多美好》获得了第1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提名 。1948年开始拍摄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的悬疑影片《夺魂索》 。1950年凭借奇幻影片《迷离世界》获得了第23届奥斯卡和金球奖最佳男主角提名 。1954年起又与希区柯克合作了《后窗》等3部悬疑影片 。1960年凭借《桃色案件》一片获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提名、纽约影评人协会奖最佳男主角、及威尼斯影展最佳男主角奖 。1960年代,他与导演约翰·福特合作了两部经典西部片《浴血双雄》《双虎屠龙》 。1976年的《英雄本色》是他的最后一部具代表性的西部影片 。1980年获美国电影研究院授予的终身成就奖,1983年获颁美国平民最高荣誉"总统自由勋章" 。1985年他荣获第57届奥斯卡金像奖终身成就奖 。

1997年7月2日,詹姆斯·史都华在洛杉矶逝世,享年89岁。1999年,他被美国电影学会评为"百年来最伟大的男演员"第三位 。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童年时期的詹姆斯·史都华是一个害羞的小男孩,课余的时间常躲在家里的地下室做飞机模型、绘制机械设计图,还有自己写了剧本与妹妹们排演、以及在家乡的默片戏院打工。中学毕业于位在宾州的梅瑟斯堡学院男校。他曾一度想要就读海军学院,但未得到父亲同意,家人主要希望他能够继承父业。之后詹姆斯·史都华想要成为一名建筑师,并以优异的成绩就读于普林斯顿大学建筑系,还被授予程序研究生奖学金。

从小就专长演奏手风琴,所以加入学校的管弦乐团。他亦是美式足球队、棒球队、田径队队员,擅长跳高、掷标枪,尤其更是长跑健将。他还是唱诗班及合唱团团员、童军团成员及终身的支持者、年鉴的美术编辑、文学协会的成员,他也有写诗的天份,并在多年后出版诗集 。

1932年,他在同学的鼓动下参加了大学的戏剧表演团普林斯顿三角俱乐部,从而发掘自己真正的兴趣还当上了主角。毕业以后受到罗根之邀,参与在波士顿的学生剧团,之后再转往百老汇参与舞台剧演出[22] ,并在那里第一次遇到了亨利·方达和玛格丽特·萨尔温,在他们的影响下,斯图尔特决定成为一名演员。

演艺经历

1935年,詹姆斯·史都华从百老汇舞台转向好莱坞与米高梅电影公司签约。他最先在一部米高梅的短片《重大新闻》中露面,然后出演了第一部长片《谁是真凶》[。1936年,詹姆斯·史都华为了还清大学的助学贷款,出演了一系列低成本的影片,在歌舞喜剧《生来为舞》一片中展露了歌喉。还参与拍摄克拉克·盖博与珍·哈露主演的爱情喜剧《妻子与秘书》。1937年,詹姆斯·史都华出演了亨利·金执导的爱情影片《第七天堂》和惊悚影片《最后一个强盗》,还参与拍摄了保罗·穆尼主演的剧情影片《大地》 。

1938年,詹姆斯·史都华与好友玛格丽特·苏利文开始合作,他在饰演一些小角色时引起了好莱坞导演弗兰克·卡普拉的注意,弗兰克在即将拍摄的喜剧作品中打消了原本要找成名影星主演的念头,决定重用詹姆斯·史都华这位新人。同年,詹姆斯·史都华被出借至米高梅的姊妹公司哥伦比亚电影公司,他与爱德华.阿诺德琪恩·亚瑟莱昂纳尔·巴里摩尔合作出演了弗兰克·卡普拉执导的爱妻喜剧影片《浮生若梦》 ,这是一部改编自百老汇普立兹奖的作品,该影片在也同样获得了第1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奖。此后他就晋升为大型电影的主角并与弗兰克·卡普拉展开数次合作 。

1939年,詹姆斯·史都华与卡洛·朗白合作,出演了约翰·克隆威尔执导的爱情喜剧影片《天造地设》,该片2月10日在美国上映 。詹姆斯之后与琼·克劳馥刘易斯·斯通刘·艾尔斯合作,出演了二十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发行的歌舞影片《1939年冰上大歌舞》,詹姆斯在片中饰演了一位冰上舞蹈者,该影片3月10日在美国首映。同年,詹姆斯·史都华再次与《浮生若梦》的导演弗兰克·卡普拉以及女主角琪恩·亚瑟合作,出演了政治题材喜剧片《史密斯先生到华盛顿》 ,片中饰演了一位曾经遭受威胁利诱,最后仍然勇敢揭发弊案的年轻参议员,初步确立了他正人君子的形象 。该片10月17日在美国上映后大受欢迎,被选在百年百大电影系列、以及美国国家电影保护局收藏。詹姆斯·史都华也凭借该角色获得了他的第一个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提名,还拿到了纽约影评人协会奖的最佳男主角 。此外,詹姆斯·史都华还与玛琳·黛德丽合作,演出了由乔治·马歇尔执导的西部喜剧影片《警探奇侠》 ,剧中饰演了一个行侠仗义的青年神枪手,是一位西部大侠的后代。此片后来在电影及舞台剧被数次重拍;被选为国家电影保护局指定收藏 。

1940年,詹姆斯·史都华玛格丽特·苏利文合作,出演恩斯特·刘别谦执导的浪漫喜剧《街角的商店》;片中他与苏利饰演了一对相恋的笔友,影片于1月12日在美国上映 ;此片被选入美国电影学会百年百大爱情类电影,与美国国家电影保护局收藏之列 。之后詹姆斯与玛格里特·苏利文、罗伯特·杨合作,拍摄了弗兰克·鲍沙其执导的剧情影片《在乌云下》 ,该片6月14日在美国上映 。下半年,詹姆斯·史都华与凯瑟琳·赫本、加里·格兰特合作,出演了乔治·丘克执导,米高梅电影公司出品的脱线喜剧《费城故事》 ,詹姆斯在片中饰演一名卷入别人多角恋爱闹剧,为情所苦的记者,歌声还不错的他在剧中获得表现的机会 ,影片12月1日在美国首映。该片除了名列百年百大电影系列、国家电影保护局收藏以外,詹姆斯也凭借该片获得了第1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 。

1941年,詹姆斯·史都华朱迪·加兰拉娜·特纳海蒂·拉玛三位漂亮的女演员合作,出演罗伯特·伦纳德执导的歌舞影片《齐格菲女郎》 。之后,詹姆斯·史都华应征入伍成为一名空军飞行员,并且数次出生入死,获得了空军奖章和卓越十字勋章。退伍后斯图尔特重回好莱坞,这时的斯图尔特已年近四十,他开始尝试更多的戏路。1946年,詹姆斯·史都华唐娜·里德托马斯·米切尔亨利·崔佛斯合作出演了弗兰克·卡普拉执导的奇幻影片《生活多美好》 ,詹姆斯在片中饰演的乔治·百利是一名一直努力在追求良善的小镇青年,但却觉得自己失败而想自我了结,最终获得守护天使下凡解救。这个角色多次被入选为电影史上最温暖最善良的角色之一,这部电影也已成为美国人在每年圣诞节期间必看的影片。詹姆斯凭借该片获得第1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提名 。同年,他与英格丽·褒曼、珍妮弗·琼斯、范·强生以及秀兰·邓波儿共同出演了由凯瑟琳·赫本旁白,罗伯特·斯蒂文森执导的短片《American Creed》

1948年,詹姆斯·史都华演出亨利·哈撒韦执导的纪录片形式的犯罪类黑色电影《反案记》,片中饰演一名记者,经过追根究柢的调查后,洗刷了一名被告谋杀警察的罪名。这是改编自经济大恐慌时期,芝加哥的组织犯罪案件 。同年,詹姆斯·史都华与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合作,首次出演了希区柯克的犯罪类悬疑惊悚影片《夺魂索》,此后,史都华与希区柯克两人之间的合作持续了十年 。1949年,詹姆斯·史都华与琼·阿利森合作,演出山姆·伍德执导的爱情影片《淑女痴恋》 。同年,他与斯宾塞·屈塞合作出演了理查德·托比执导的冒险影片《黄昏大道》

1950年,詹姆斯·史都华与约瑟芬·赫尔合作,出演亨利·科斯特执导的奇幻影片《迷离世界》 。该片改编自普立兹奖名作,詹姆斯在片中与一只名字叫"Harvey"、两公尺高、看不见的大白兔上演对手戏,这个构想源自于凯尔特神话中一种叫"pooka"的大白兔精灵。该片名列百年百大喜剧电影,并且让詹姆斯·史都华又一次得到奥斯卡和金球奖最佳男主角提名 。同年,他与编剧兼导演狄玛·戴维斯合作,演出了金球奖的西部影片《折箭为盟》,该影片是二战后,第一部以正面客观的视角来反映印第安人的作品 。

1951年,詹姆斯·史都华玛琳·黛德丽合作出演亨利·科斯特执导的惊悚影片《天堂无路》。1952年,詹姆斯·史都华与鲍勃·霍普、蓓蒂·赫顿合作,出演了赛西尔·德米尔执导的爱情影片《戏王之王》(又译:《大马戏团》),片中他饰演了一名畏罪潜逃的罪犯,为躲避抓捕在马戏团乔装改扮成小丑,不过整部影片中他始终未曾露出真面目 。此外,他开始与导演安东尼·曼合作拍摄了西部作品《蛇江风云》。之后詹姆斯出演了理查德·托比执导的传记影片《黑狱神枪》,片中饰演戴维·马歇尔·威廉姆斯一角 。

1953年,詹姆斯·史都华出演了三部安东尼·曼执导的影片,分别是与乔安妮·德鲁合作出演的冒险影片《霹雳湾》和与乔治·托比厄斯、琼·阿利森合作出演的传记影片《葛伦米勒传》;以及与珍妮特·利合作的西部影片《血泊飞车》 。1954年,詹姆斯·史都华与格蕾丝·凯利合作,出演了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的悬疑类惊悚片《后窗》 ,在片中饰演一个喜欢窥视的摄影师杰弗瑞,碰巧在偷窥时发现了对面楼里发生的谋杀案 。同年,他与鲁思·罗曼合作,再次出演安东尼·曼执导的西部影片《遥远的国度》。1955年,詹姆斯·史都华第五次出演安东尼·曼执导的西部影片《从拉莱米来的人》

1956年,詹姆斯·史都华桃丽丝·戴合作,在伦敦拍摄了一部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执导的惊悚影片,也是他的代表作品《擒凶记》,该片上映后票房获得成功。1957年,詹姆斯·史都华出演了比利·怀德执导的传记影片《壮志凌云》,这部影片被选在百年百大励志电影之列。他饰演首次单人不着陆横越大西洋飞行的查尔斯·林白。史都华与林白都是美国空军英雄,实际年龄也相近,最后都官拜准将,而且都是由五星上将德怀特·艾森豪威尔亲自任命 。

1958年,詹姆斯·史都华金·诺瓦克合作出演了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执导的《迷魂记》 。詹姆斯·史都华与金·诺瓦克再次合作,出演了奥斯卡得奖华人摄影师黄宗沾拍摄,理查德·奎因执导的奇幻喜剧影片《夺情记》,该片及其电影配乐在当时受到欢迎。此时詹姆斯·史都华已渐渐有了年纪,这是他最后一次主演爱情片。其后的作品型式转向了家庭喜剧,或者延续他之前的悬疑、西部等题材 。

1959年,詹姆斯·史都华薇拉·迈尔斯合作出演梅恩·里洛伊执导的《联邦调查局》,真实的美国联邦调查局以及当时的约翰·胡佛局长,都有协助此片的制作过程。同年,詹姆斯·史都华与丽·莱米克、本·戈扎那、阿瑟·奥康纳合作,出演了奥托·普雷明格执导的悬疑动作影片《桃色案件》。由于片中涉及强暴杀人案,因此担任律师的主角,其台词包括有关性行为的敏感词句,是普莱明杰借重史都华正人君子的形象,成功挑战当时电影尺度的作品。该片在1989年被美国律师协会评选为史上最伟大的12部法庭推理电影之一。

电影作品

1960年,詹姆斯·史都华凭借《桃色案件》第五次获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提名、纽约影评人协会奖最佳男主角、及威尼斯影展最佳男主角奖 。同年,他与中国女演员卢燕合作,拍摄了战争影片《山路》,该片虽然是以中国抗日战争为背景题材但却受到美国电影界瞩目 。1961年,詹姆斯·史都华与雪莉·琼斯合作,出演约翰·福特执导的西部影片《浴血双雄》

1962年,詹姆斯·史都华与约翰·韦恩合作,再次出演约翰·福特执导的西部影片《双虎屠龙》 。同年,詹姆斯·史都华与玛琳·奥哈拉合作,再次出演亨利·科斯特执导的家庭喜剧片《度假留香》 ,该片改编自小说,讲述了全家人一起去度假的混乱和趣事。詹姆斯凭借该片获得金球奖最佳男主角提名、第12届柏林影展-最佳男主角奖。该片推出后在美国国内外极受欢迎,还会在电视回放 。之后,詹姆斯·史都华出演大型历史影片《西部开拓史》,三位导演是约翰·福特、亨利·海瑟威、乔治·马歇尔,列名主演的演员多达24位,约翰·韦恩、亨利·方达、葛雷哥莱·毕克等都列名其中。詹姆斯·史都华在片中饰演了一位在19世纪初期形象粗犷但爱好和平,悠游于原始西部山林的探险家该片1962年12月31日发布,1963年被电影董事会审查通过十个最好的电影,1980年参加了洛杉矶国际电影展览,1997年登记纳入美国国会图书馆国家影片,2000年在西雅图国际电影节放映 。

1964年,詹姆斯·史都华出演了华纳兄弟娱乐公司由约翰·福特执导的西部历史影片《安邦定国志》 。1965年,詹姆斯·史都华出演了二十世纪福斯电影公司由亨利·柯斯特执导的喜剧影片《神童》。之后詹姆斯与道格·麦克洛合作出演了6月3日在美国上映的西部影片《烽火田园》 。詹姆斯·史都华于理查德·阿滕伯勒合作 ,出演了罗伯特·奥尔德里奇执导的灾难影片《凤凰劫》,片中詹姆斯·史都华在利比亚驾驶了一架美国空军的双引擎货机"仙童C-82"飞行;该片12月15日在美国上映。(影片2004年被约翰·摩尔翻拍,由丹尼斯·奎德主演 。1966年,詹姆斯·史都华出演了安德鲁·迈克兰格伦执导的西部剧情片《原野豪杰》 ,该片是他具代表性的西部作品 。1968年,詹姆斯·史都华出演了两部西部影片,分别是与拉蔻儿·薇芝合作的《毕氏二虎》和与亨利·方达合作的《火龙沟》

1970年,詹姆斯·史都华与好友亨利·方达合作,出演吉恩·凯利执导的西部影片《霹雳双虎将》。1971年,乔治·肯尼迪合作出演了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发行的惊悚喜剧影片《傻子游行》。1973年,裘德·泰勒执导的美国电视剧集《Hawkins》。1974年,詹姆斯·史都华与弗雷德·阿斯泰尔合作出演了记录影片《娱乐春秋》 。同年,出演电视迷你剧集《战争中的世界》

1976年,詹姆斯·史都华约翰·韦恩劳伦·白考尔共同出演了观众熟知的西部影片《英雄本色》 。而除了电影以外,他还活跃在广播和电视舞台。参与拍摄了米高梅公司几乎所有影响集体出演的记录影片《娱乐世界续集》 。1977年,詹姆斯·史都华出演了动作类惊悚影片《77航空港》,该片上映后票房超过了1600万美元的收入。1978年,詹姆斯·史都华参与出演美国广播公司的电视电影《莱西的魔法》。同年,与罗伯特·米彻姆合作参与拍摄迈克尔·温纳执导的惊悚悬疑影片《夜长梦多》 。 1980年,詹姆斯·史都华获美国电影研究院授予的终身成就奖,1983年,获肯尼迪中心授予的终身成就奖。1985年,荣获第57届奥斯卡金像奖终身成就奖。

服役经历

詹姆斯·史都华的演艺生涯曾经因为二战的爆发中断过,他自幼就有驾驶轰炸机的梦想,于是,在二战爆发后,他义无反顾地参军,编入空战队成为一名美国空军飞行员,并且数次出生入死,获得了空军奖章和卓越十字勋章 。

参军后,他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军队里,他需要与其他一群战友同住一室,需要刻苦拼命的训练。美国军队知道奥斯卡奖影星来参军,希望用他当军队宣传大使代言人,但是被他谢绝 。

二战中,詹姆斯·史都华参与了很多的战役,驾驶轰炸机轰炸过很多的敌人堡垒以及未公布的秘密军事行动。二战中以及二战结束后许多年里,他获得了很多的勋章,担任过许许多多重要的军队职务。50年代,他被国会授予空军准将军衔。因此詹姆斯·史都华也成为了好莱坞影星里军衔最高的一个。

二战结束后,詹姆斯·史都华在军队里的工作甚至比他在电影公司里的工作还要多,他的生活大半是军营、片场两头跑,军装、戏服两头换。

个人生活

家庭背景

詹姆斯·史都华全名:詹姆斯·梅特兰·史都华,原名:吉米·史都华,出生在基督教卡尔文教派长老会虔诚信仰的家庭,拥有苏格兰人和英格兰人的血统。父亲:亚历山大·史都华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母亲:伊丽莎白·史都华也是大学毕业,他们让儿女有同等机会受大学教育。他母亲的祖辈参加过美国独立战争、祖父和外祖父都参加过南北战争、父亲参加过美西战争及第一次世界大战,并成为年幼的吉米·史都华心目中的模范。吉米·史都华是家中长子,有两个妹妹。父祖三代都经营五金行,家境富裕;而母亲的音乐及美术素养,对三名子女的影响更大,音乐经常充满了这个和乐的家庭。1959年,詹姆斯·史都华晋升准将,他的父亲在亲见儿子官拜将军之后不久过世,母亲则在前几年过世 。

感情经历

一生挚友:1928年, 詹姆斯·史都华亨利·方达进入纽约的舞台界。1930年代,两人同时进入好莱坞电影界,还住进同一间公寓,从而开始了一段长达几十年的友情。二战后,亨利·方达短暂息影,有空就和斯图尔特在家听听唱片,公园里散散步,过着安逸的晚年生活 。

恋爱经历:詹姆斯·史都华早期与奥莉薇·黛·哈佛兰、瑙玛·希拉都发生过浪漫经历 。但他直到40岁都不肯结婚是因为他的好友玛格丽特·苏利文。自从1932年詹姆斯·史都华在一次夏季巡回演出中认识了玛格丽特·苏利文之后,他便疯狂地爱上了她。遗憾的是,尽管詹姆斯·史都华如此爱着苏利文,可苏利文却更爱她的事业。于是,苏利文始终没有回应史都华的爱慕和求婚,却与他做了一辈子的朋友 。

婚姻经历:1949年8月9日,41岁的詹姆斯·史都华终于踏上了婚姻的殿堂,与31岁、相同宗教背景、受过良好教育,但离过婚还带着孩子的女人葛洛丽亚·哈翠克在相识一年后相互携手。婚礼在先前他捐款兴建的长老会教堂举行。婚后詹姆斯·史都华极尽全力地做好一个好丈夫、好父亲,被称赞为真正的"顾家男"。他开始抚养继子迈克尔和罗纳德,不久后他和妻子的双胞胎女儿也出生了。他与妻子幸福地相守了44年,1994年2月16日,葛洛丽亚因为肺癌去世,享年76岁 。1997年7月2日,詹姆斯·史都华在洛杉矶去世,享年89岁。


人物评价

詹姆斯·史都华是一位才华横溢、戏路宽广的演员,他与弗兰克·卡普拉刘别谦乔治·库克合作的喜剧片,与安东尼·曼约翰·福特合作的西部片,与希区柯克合作的惊悚片,与比利·怀尔德合作的传记片,都不乏足以传世的经典之作,获得无数奖项殊荣。更为独特的是,与其他影星相比,无论在银幕上下,斯图尔特都几近完美的符合美国人心目中的道德楷模形象,从开朗热情、诚恳踏实的小市民,到有勇有谋、无私无畏的爱国英雄,斯图尔特本人和他诠释的角色一样,被形容为"美国的良心",一位"非凡的凡人" 。 (时光网评)

詹姆斯·史都华在好莱坞政治喜剧《史密斯先生到华盛顿》一片中将史密斯先生这个角色的正直与梦想塑造的非常丰满,当然更重要的一点是他令人信服的本色式演出 。(时光网评)

这个曾获自由勋章和多个终身成就奖的演员,是美国文化中那个优雅传统时代的象征。虽然他留给今人的印象主要是和希区柯克合作的一系列悬疑片,那其实是他事业上的触底反弹,因为1935年进军好莱坞的他,1940年就拿到了影帝,二战时入伍空军,更是成为战斗英雄,最终晋升为空军预备役准将。这些荣耀难免让他在二战后有一个强烈的反差,不过,希区柯克改变了他依赖清朗俊秀吃饭的明星法则,而成功转身为更有智力空间、充满张力、在中年男子的得意、迷茫、痛苦、悲愤等诸多情感间来去自如的表演大师 。(搜狐娱乐评)

文武全才的詹姆斯·史都华,被誉为百年来最伟大的男演员之一;他几近完美,符合美国人心目中理想的品德与形象;他被认为是一位平凡中见伟大的人物、一位"非凡的凡人",甚至还被形容为"美国的良心"。(光明新闻评)作为美国最受爱戴的明星之一,詹姆斯·史都华与其说是一个演员,不如说是美国的一个文化象征,一个优雅传统时代的化身。(人民网评)

詹姆斯·史都华的一生有无数值得人们敬仰和怀念的高尚品格,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演员生涯中,他是正派、诚实的普通人的化身,是"好莱坞明星最完美的楷模"。他无论与哪位演员配戏都努力学其长处。他平易近人,正直善良,深受人们衷心爱戴 。(网易新闻评)

最佳女主角

琴逑·罗杰斯[5],Ginger Rogers(1911年-1995年),美国密苏里州人,舞蹈演员,曾获第十三届奥斯卡最佳女演员。

个人经历

第十三届奥斯卡最佳女演员琴逑·罗杰斯 (Ginger Rogers) 1911-1995,原名弗吉尼亚·凯瑟琳·麦克马斯,她于1911年7月16日生于美国密苏里州。琴逑童年遭遇坎坷,11岁时父母分居,她随母亲一同搬至祖父母,其后曾两次被父亲绑架。十几岁时在凯瑟琳曾在广告片中担任过一些角色,14岁时获德州查尔斯顿舞蹈比赛冠军。当时她仍热衷于演戏,参演了一部名为《琴逑·罗杰斯》的歌舞剧,从此以此为艺名。在1925年至1928年间,该歌舞剧得以在全国进行巡回演出。在纽约巡演时,好运降临到了琴逑头上,她在百老汇《极速》中获得了一个角色,从而能够和派拉蒙公司签订协约。 在1930年早期,她只是在一些影片中饰演小角色,直到1933年,她和弗瑞德·艾斯泰尔合作主演了《飞向里约热内卢》,这部影片标志着琴逑事业的真正开始。在其后十多年中,她和弗瑞德一同出演了11部电影(其间她还拍了其他影片),包括几部稀奇古怪的喜剧,如《未婚妈妈》《主与副》。她的最后一个电影角色是在1965年的《哈洛》中。她饰演简·哈洛的母亲。其后她重返舞台,直到1984年才最终退出。1995年琴逑在加州逝世,享年83岁。

个人生活

婚姻 :William Marshall (16 March 1961 - 1969) (divorced)

Jacques Bergerac (7 February 1953 - 7 July 1957) (divorced)

Jack Briggs (16 January 1943 - 7 September 1949) (divorced)

Lew Ayres (13 November 1934 - 13 March 1941) (divorced)

Jack Pepper (29 March 1929 - 11 July 1931) (divorced)

主要作品

1 That's Entertainment, Part II 娱乐世界续集 【1976年】

娱乐世界续集(台)/荷李活,荷李活(港)

2 The Love Goddesses 爱之女神 【1965年】

3 The First Traveling Saleslady 【1956年】

4 Forever Female 女人万岁 【1953年】

女人万岁(台)/女人万岁(港)

5 Monkey Business 妙药春情 【1952年】

妙药春情(台)/妙药春情(港)

6 We're Not Married! 未婚伉俪 【1952年】

未婚伉俪(港)

7 The Barkleys of Broadway 金粉帝后 【1949年】

金粉帝后(台)/金粉帝后(港)

8 It Had to Be You 梦里情郎 【1947年】

梦里情郎(台)

9 Heartbeat 【1946年】

10 Week-End at the Waldorf 琼楼风月 【1945年】

琼楼风月(台)

11 Lady in the Dark 嫦娥幻梦 【1944年】

嫦娥幻梦(台)

12 I'll Be Seeing You 【1944年】

13 The Major and the Minor 大人与小孩 【1942年】

大人与小孩(台)

14 Tales of Manhattan 曼哈坦故事 【1942年】

曼哈坦故事(台)

15 Once Upon a Honeymoon 【1942年】

16 Kitty Foyle: The Natural History of a Woman 女人万岁 【1940年】

女人万岁(台)

17 Bachelor Mother 未婚妈妈 【1939年】

未婚妈妈(台)

18 Vivacious Lady 【1938年】

19 Stage Door 摘星梦难圆 【1937年】

摘星梦难圆(台)

20 Shall We Dance 随我婆娑 【1937年】

随我婆娑(台)/我们跳舞?(其他)

21 Follow the Fleet 海上恋舞 【1936年】

海上恋舞/随舰起舞(台)

22 Swing Time 欢乐时光 【1936年】

欢乐时光(台)/摇曳时光(港)/摇摆乐时代(其他)

23 Top Hat 礼帽 【1935年】

礼帽(台)/大礼帽(港)/雨打鸳鸯(其他)

24 The Gay Divorcee 柳暗花明 【1934年】

柳暗花明(台)/柳暗花明(港)/快乐离婚者(其他)

25 42nd Street 第四十二街 【1933年】

第四十二街(台)

26 Gold Diggers of 1933 1933年淘金女郎 【1933年】

1933年淘金女郎(台)

27 Honor Among Lovers 【1931年】

获奖记录

奥斯卡奖Oscar

1941 获奖 最佳女演员 (Best Actress in a Leading Role) Kitty Foyle: The Natural History of a Woman (1940) 女人万岁

柏林国际电影节 Berlin

1970 获奖 最佳女演员 (Best Actress in a Leading Role)

琴逑.罗杰斯(第十三届奥斯卡影后)

奥斯卡金像奖杯-小金人

颁奖会场

好莱坞的柯达剧院是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的永久会场. 柯达剧院(Kodak Theatre)位于好莱坞大道 (Hollywood Blvd.)上,2001年11月9日启用,是奥斯卡金像奖颁奖礼的举行地点,在2002年开始成为奥斯卡的永久颁奖地。

柯达剧院,可容纳3,400名观众,设有全美国一个最大的舞台,有120呎宽,75呎深。舞台后的记者室可容纳多达1,500名记者。剧院由柯达公司赞助7500万美元建成,并获此冠名权。

剧院现由洛杉矶市拥有,并由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会向市政府租用,以举行奥斯卡金像奖颁奖礼。柯达剧院的入口摆放有柱装饰,展示自1928年至今所有奥斯卡金像奖得奖人的名字,亦预留位置予未来的得奖人。

在其他时间,柯达剧院则供举办演唱会等表演,及其他种类的颁奖礼。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