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祭姪文稿」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HFQ對話 | 貢獻
 
(未顯示同一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4 次修訂)
行 1: 行 1:
 +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10px 0 10px; text-align:left"
 +
|<center>'''祭姪文稿'''<br><img src="http://images.shufazidian.com/upload/20150223/1424661399468.jpg" width="250"></center><small>[http://www.shufazidian.com/ziliao/41460.html 圖片來自書法字典]</small>
 +
|}
 
 《'''祭姪文稿'''》,全名《'''祭姪贈贊善大夫季明文文稿'''》,俗謂《'''祭姪帖'''》、《'''祭姪稿'''》。是[[唐朝]][[書法家]][[顏真卿]]所書,後世譽為「在世顏體第一」、「天下[[行書]]第二」,真跡現藏于[[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王羲之]]《[[蘭亭集序]]》、[[顏真卿]]《祭姪文稿》、[[蘇東坡]]《[[寒食帖]]》合稱「天下三大[[行書]][[字帖]]」<ref>{{Cite book|title=中国行草名帖一百讲|last=朱以撒著|first=|publisher=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year=2014.10|isbn=978-7-5306-6334-9|location=|pages=120-121}}</ref>。這件作品是顏真卿為了祭侄文而寫下的草稿,是在極度悲憤的情緒下書寫,由於心情極度悲憤且已難以平靜,故字隨書家情緒起伏使錯誤之處增多,時有塗抹,也顧不得筆墨的工拙,純是精神和平時功力的自然流露,是極具史料價值和藝術價值的墨跡原作之一。
 
 《'''祭姪文稿'''》,全名《'''祭姪贈贊善大夫季明文文稿'''》,俗謂《'''祭姪帖'''》、《'''祭姪稿'''》。是[[唐朝]][[書法家]][[顏真卿]]所書,後世譽為「在世顏體第一」、「天下[[行書]]第二」,真跡現藏于[[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王羲之]]《[[蘭亭集序]]》、[[顏真卿]]《祭姪文稿》、[[蘇東坡]]《[[寒食帖]]》合稱「天下三大[[行書]][[字帖]]」<ref>{{Cite book|title=中国行草名帖一百讲|last=朱以撒著|first=|publisher=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year=2014.10|isbn=978-7-5306-6334-9|location=|pages=120-121}}</ref>。這件作品是顏真卿為了祭侄文而寫下的草稿,是在極度悲憤的情緒下書寫,由於心情極度悲憤且已難以平靜,故字隨書家情緒起伏使錯誤之處增多,時有塗抹,也顧不得筆墨的工拙,純是精神和平時功力的自然流露,是極具史料價值和藝術價值的墨跡原作之一。
  
行 4: 行 7:
 
[[唐玄宗]][[天宝 (唐朝)|天寶]]14年(755年),[[安祿山]]起兵,[[河北]]24郡紛紛瓦解,僅顏真卿堂兄[[顏杲卿]]及其子[[顏季明]]守[[常山郡]](今[[河北省]][[正定縣]]西南),顏真卿守[[平原郡]](今[[山東省]][[陵縣]])。顏杲卿計殺安祿山部將[[李欽湊]],擒[[高邈]]、[[何千年]]。一時河北17郡響應。天寶15年(756年),安祿山圍攻常山,執顏季明,藉逼顏杲卿降。但顏杲卿不屈,大罵安祿山,顏季明被殺。不久城為[[史思明]]所破,顏杲卿被押至[[洛陽]],見安祿山。顏杲卿怒罵安祿山,被處死。顏氏一門三十餘口被害<ref>{{Cite book|title=翰墨飘香 一本书读懂中国书法|last=姜正成主编|first=|publisher=中国财富出版社|year=2016.03|isbn=7-5047-5959-7|location=|pages=87-89}}</ref>。
 
[[唐玄宗]][[天宝 (唐朝)|天寶]]14年(755年),[[安祿山]]起兵,[[河北]]24郡紛紛瓦解,僅顏真卿堂兄[[顏杲卿]]及其子[[顏季明]]守[[常山郡]](今[[河北省]][[正定縣]]西南),顏真卿守[[平原郡]](今[[山東省]][[陵縣]])。顏杲卿計殺安祿山部將[[李欽湊]],擒[[高邈]]、[[何千年]]。一時河北17郡響應。天寶15年(756年),安祿山圍攻常山,執顏季明,藉逼顏杲卿降。但顏杲卿不屈,大罵安祿山,顏季明被殺。不久城為[[史思明]]所破,顏杲卿被押至[[洛陽]],見安祿山。顏杲卿怒罵安祿山,被處死。顏氏一門三十餘口被害<ref>{{Cite book|title=翰墨飘香 一本书读懂中国书法|last=姜正成主编|first=|publisher=中国财富出版社|year=2016.03|isbn=7-5047-5959-7|location=|pages=87-89}}</ref>。
  
[[唐肅宗]][[乾元 (唐朝)|乾元]]元年(758年),顏真卿命人至[[河北]]尋得顏季明頭顱,揮淚寫下《祭姪文稿》一文,23行,每行十一二字不等,共234字<ref>{{Cite book|title=一门忠烈-颜真卿|last=姜正成主编|first=|publisher=北京:海潮出版社|year=2014.08|isbn=978-7-5157-0637-5|location=|pages=26-27}}</ref>。
+
[[唐肅宗]][[乾元 (唐朝)|乾元]]元年(758年),顏真卿命人至[[河北]]尋得[[ 顏季明]] 頭顱,揮淚寫下《祭姪文稿》一文,23行,每行十一二字不等,共234字<ref>{{Cite book|title=一门忠烈-颜真卿|last=姜正成主编|first=|publisher=北京:海潮出版社|year=2014.08|isbn=978-7-5157-0637-5|location=|pages=26-27}}</ref>。
  
 
==原文==  
 
==原文==  
行 11: 行 14:
 
 惟爾挺生,夙標幼德,宗廟瑚璉,階庭蘭玉(方憑積善塗去)。每慰人心方期,戩穀何圖。逆賊間釁,稱兵犯順,爾父竭誠(制塗去改被脅再塗去),常 山作郡。余時受命,亦在平原,仁兄愛我(恐塗去),俾爾傳言。爾既歸止,爰開土門,土門既開,凶威大蹙(賊臣擁眾不救塗去)。賊臣不(擁塗去)救,孤城圍 逼,父(擒塗去)陷子死,巢傾卵覆。天不悔禍,誰為荼毒?念爾遘殘,百身何贖?嗚呼哀哉!
 
 惟爾挺生,夙標幼德,宗廟瑚璉,階庭蘭玉(方憑積善塗去)。每慰人心方期,戩穀何圖。逆賊間釁,稱兵犯順,爾父竭誠(制塗去改被脅再塗去),常 山作郡。余時受命,亦在平原,仁兄愛我(恐塗去),俾爾傳言。爾既歸止,爰開土門,土門既開,凶威大蹙(賊臣擁眾不救塗去)。賊臣不(擁塗去)救,孤城圍 逼,父(擒塗去)陷子死,巢傾卵覆。天不悔禍,誰為荼毒?念爾遘殘,百身何贖?嗚呼哀哉!
  
 吾承天澤,移牧河關(河東近塗去),泉明(爾之塗去)比者,再陷常山(提塗去)。攜爾首櫬梓,及茲同還(亦自常山塗去),撫念摧切,震悼心顏,方俟遠日(塗去二字不辯),卜(再塗一字不可辯)爾幽宅(撫塗去),魂而有知,無嗟久客。嗚呼哀哉!<ref>[https://www.epochtimes.com/b5/12/2/11/n3509391.htm 天下第二行書:唐.顏真卿〈祭侄文稿〉],大紀元文化網</ref>  
+
 吾承天澤,移牧河關(河東近塗去),泉明(爾之塗去)比者,再陷常山(提塗去)。攜爾首櫬梓,及茲同還(亦自常山塗去),撫念摧切,震悼心顏,方俟遠日(塗去二字不辯),卜(再塗一字不可辯)爾幽宅(撫塗去),魂而有知,無嗟久客。嗚呼哀哉
 +
 
 +
尚饗 !<ref>[https://www.epochtimes.com/b5/12/2/11/n3509391.htm 天下第二行書:唐.顏真卿〈祭侄文稿〉],大紀元文化網</ref>
  
 
==收藏==
 
==收藏==

於 2020年3月10日 (二) 22:01 的最新修訂

祭姪文稿
圖片來自書法字典

祭姪文稿》,全名《祭姪贈贊善大夫季明文文稿》,俗謂《祭姪帖》、《祭姪稿》。是唐朝書法家顏真卿所書,後世譽為「在世顏體第一」、「天下行書第二」,真跡現藏於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王羲之蘭亭集序》、顏真卿《祭姪文稿》、蘇東坡寒食帖》合稱「天下三大行書字帖[1]。這件作品是顏真卿為了祭侄文而寫下的草稿,是在極度悲憤的情緒下書寫,由於心情極度悲憤且已難以平靜,故字隨書家情緒起伏使錯誤之處增多,時有塗抹,也顧不得筆墨的工拙,純是精神和平時功力的自然流露,是極具史料價值和藝術價值的墨跡原作之一。

背景

唐玄宗天寶14年(755年),安祿山起兵,河北24郡紛紛瓦解,僅顏真卿堂兄顏杲卿及其子顏季明常山郡(今河北省正定縣西南),顏真卿守平原郡(今山東省陵縣)。顏杲卿計殺安祿山部將李欽湊,擒高邈何千年。一時河北17郡響應。天寶15年(756年),安祿山圍攻常山,執顏季明,藉逼顏杲卿降。但顏杲卿不屈,大罵安祿山,顏季明被殺。不久城為史思明所破,顏杲卿被押至洛陽,見安祿山。顏杲卿怒罵安祿山,被處死。顏氏一門三十餘口被害[2]

唐肅宗乾元元年(758年),顏真卿命人至河北尋得顏季明頭顱,揮淚寫下《祭姪文稿》一文,23行,每行十一二字不等,共234字[3]

原文

維乾元元年,歲次戊戍,九月庚午,朔三日壬申,第十三(從父塗去)叔銀青光祿(脫大字)夫使持節蒲州諸軍事蒲州刺史上輕車都尉丹揚縣開國侯真卿,以清酌庶羞祭於亡侄贈贊善大夫季明之靈曰:

惟爾挺生,夙標幼德,宗廟瑚璉,階庭蘭玉(方憑積善塗去)。每慰人心方期,戩穀何圖。逆賊間釁,稱兵犯順,爾父竭誠(制塗去改被脅再塗去),常 山作郡。余時受命,亦在平原,仁兄愛我(恐塗去),俾爾傳言。爾既歸止,爰開土門,土門既開,凶威大蹙(賊臣擁眾不救塗去)。賊臣不(擁塗去)救,孤城圍 逼,父(擒塗去)陷子死,巢傾卵覆。天不悔禍,誰為荼毒?念爾遘殘,百身何贖?嗚呼哀哉!

吾承天澤,移牧河關(河東近塗去),泉明(爾之塗去)比者,再陷常山(提塗去)。攜爾首櫬梓,及茲同還(亦自常山塗去),撫念摧切,震悼心顏,方俟遠日(塗去二字不辯),卜(再塗一字不可辯)爾幽宅(撫塗去),魂而有知,無嗟久客。嗚呼哀哉!

尚饗![4]

收藏

《祭姪文稿》曾經由北宋宣和內府、元朝張晏、鮮于樞明朝吳廷清朝徐乾學王鴻緒內務府等收藏。自宋朝始,《祭姪文稿》已摹刻入石。民國初年,延光室(書畫出版社)首先應用攝影技術,以黑白照片的形式影印出版了《顏魯公祭姪文稿》的墨跡,此後又應用珂羅版影印出版。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成立後,也有類似的影印本刊出。原本現藏於位於臺灣臺北市的中華民國國立故宮博物院,為中華民國國寶之一。

評價

  • 鮮于樞:「祭姪季明文稿,天下行書第二。」
  • 陳深:「祭姪季明文稿,縱筆浩放,一瀉千里;時出遒勁,雜以流麗:或若篆籀,或若鐫刻,其妙解處,殆若天造,豈非當時注思為文,而於字畫無意於工,而反極工耶?」
  • 項穆:「行草如《爭座》、《祭侄帖》,又舒和遒勁,豐麗超動,上擬逸少,下追伯施,固出歐、李輩也。」

參考文獻

  1. 朱以撒著. 中國行草名帖一百講. 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 2014.10: 120–121. ISBN 978-7-5306-6334-9. 
  2. 姜正成主編. 翰墨飄香 一本書讀懂中國書法. 中國財富出版社. 2016.03: 87–89. ISBN 7-5047-5959-7. 
  3. 姜正成主編. 一門忠烈-顏真卿. 北京:海潮出版社. 2014.08: 26–27. ISBN 978-7-5157-0637-5. 
  4. 天下第二行書:唐.顏真卿〈祭侄文稿〉,大紀元文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