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深圳地鐵南車浦鎮A型電動列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深圳地鐵南車浦鎮A型電動列車原圖鏈接來自 嗶哩嗶哩 的圖片

深圳地鐵南車浦鎮A型電動列車,是深圳地鐵的一款載客列車,於深圳地鐵4號線行走,列車由中車集團中車南京浦鎮車輛有限公司製造。

沿革

4號線於2004年至2010年間,由深圳地鐵集團營運,使用和1號線相同的MOVIA型電動車組(1011/1016、1021/1026、1191/1196、1201/1206及1211/1216編組,共五列)。2010年7月,4號線交予港鐵軌道交通(深圳)有限公司營運[1],但當時由於龍華車輛段尚未建成,仍使用原列車。

因應4號線二期於2011年6月開通運營,港鐵公司需增購車輛。2009年8月18日,南京浦鎮車輛取得4號線28列列車合約訂單。列車的制動設備來自法維萊公司,牽引設備則由ABB和北京交大微聯公司負責製造。車門組件由南京康尼提供。2010年6月,首列列車以乙種運送方式交付,是深圳地鐵首次採用非甲種運送(由貨運機車牽引,並搭配守車,經由國鐵送抵深圳,再以平板車轉運)方式交付列車。

列車於2011年6月10日上線並營運至今。在運營初期,只有8列車投入服務,完全不能滿足客流需求。但隨着南車浦鎮造車速度的提升,投入服務的車輛也迅速增加。2012年3月,首批訂單的24列車已全部交付完畢。

為配合4號線三期的開通運營,港鐵公司再向南京浦鎮車輛訂購4列、共24輛同款列車;該等列車除了車身改以焊接方式成型外,規格大致相同。首列該批增購車(4291/4296編組)已於2019年3月17-20日間,以乙種運送方式由南京送抵龍華車輛段,並於4月9日舉行接車典禮。

設計特點

列車為A型車規格,最高運行速度為80公里/小時[2]。首批車輛以一動一拖為一組單元,二組單元構成4節編組,共計28列112輛。將來根據客流量需要,可以再擴編成三組單元的6節編組列車(已擴編),共計28列168輛。

本車並無一如港鐵公司由2001年起投入服務、在香港使用的多數列車般,採用日本三菱電機制牽引系統,而是改用瑞典ABB公司在廣州工廠生產的產品;這是ABB公司生產的牽引系統首次在中國大陸的地鐵列車中大規模應用(而在第三批增購車中,牽引系統與其他列車相若,但由水冷式改為強迫風冷)。

本型列車採用由原廠(中車南京浦鎮車輛)研製之列車監察界面,但其設計與三菱電機為港鐵伊藤忠近畿川崎列車提供之「列車控制及管理系統」(TCMS)相似。

集電弓方面,則使用中車大同電力機車制DSA-100型單臂剪式普速集電弓(德國斯特曼公司授權生產),與港鐵一向使用的英國Brecknell Willis單臂普速集電弓不同。

內飾方面,列車中設有了多功能區,方便乘客擺放行李並乘靠。車輛內設有目前中國地鐵車輛中最大的22寸LCD顯示屏(與港鐵市區線中國制列車、港鐵南港島線中國制列車、港鐵市區線願景列車、港鐵東鐵線現代列車及港鐵中期翻新列車的港鐵車廂電視標準看齊,但屏幕由一個增至兩個)。設計座椅時,亦邀請不同年齡乘客試坐合適後才確定設計方案。列車採用全球最高等級的防火標準,在車頭兩端還設有坡道式逃生門,可以幫助乘客在緊急情況下疏散逃生。而窗戶上也設計了緊急通風窗,可在緊急狀態下通風,這是當時深圳地鐵列車中首條全車擁有緊急通風窗的線路。另外,車內用色大致沿襲自港鐵中國制列車及港鐵伊藤忠近畿川崎列車,但油漆及地板用料明顯遠遜於前者,例如在全線開通七年之後,扶手上的黃色塗料已完全褪色。

另外,本車廣播格式與現行港鐵廣播格式基本相同(使用陳如茵聲帶;車站名稱不會像其他深圳地鐵路線般播出兩次,而廣東話聲帶使用口語),但關門時仍使用前香港地鐵的9次「嘟」聲,而非現行港鐵統一開關提示聲的18次。2020年隨着4號線3期工程和6號線、10號線的即將開通,港鐵(深圳)在更換新版廣播的時候,也同時將關門提示音延長至關門後中止,嘟聲次數無特定限制;而普通話廣播則先於廣東話廣播;在到達終點站時,「請所有乘客下車」廣播則先於「多謝乘搭港鐵」廣播。另外在列車啟動方面,與港鐵相比則多了「請緊握扶手」廣播。

視頻

深圳地鐵南車浦鎮A型電動列車 相關視頻

深圳地鐵9號線梅林線文錦站,中車長客A型電動列車,裝修好喜歡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