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林卓宇,(1995.11.17- ),青年作家,大学生。男,湖南浏阳人。著名90后作家、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90后百强作家风云榜第5名 ,玩酷文字,90后"玩得酷靠得住"典型代表。2000年开始创作文学作品,现出版著作多部。其作品深入人心,感动了无数读者。被称为"中国90后作家掌门人"。

林卓宇
林卓宇
出生 (1995-11-17) 1995年11月17日(28岁)
中国湖南浏阳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职业 青年作家、诗人、大学生。

[1]

2018年12月,林卓宇仅用3年半的时间完成了在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本科学业,并同时获得创意写作、英美文学、哲学三项专业的学士学位。此外,因成功完成了针对哲学与英美文学专业的两篇荣誉毕业论文,他还获得了由亚大荣誉学院颁发的达芬奇(DaVinci)论文奖。

2019年10月,林卓宇将在剑桥大学攻读亚洲与中东研究的哲学硕士学位,学习和研究领域涉及文学、社会学、人类学。他表示,希望在剑桥求学期间能在文学创作与文学学术研究中寻找到更好的平衡[2]

目录

主要作品

小说:《清柠甬道》、《抹香鲸的琉璃街》、《看海的街》

小说集:《落日工厂》

散文随笔集:《目光史》、《那曲年月》、《海棠影下》、《流景闲草》、《芳香日日》

诗集:《天籁千纸鹤》、《仙境的节奏》

童话集:《风居住的街道》

自选集:《耳边奔跑的花田》、《指尖上的花田》、《心海潮音》

人物年表

1995年

11月, 出生于湖南省浏阳市。

2000年

12月,创作出第一篇童话《小凤凰》。

2002年

9月,正式入学,就读于湖南省浏阳市长南路小学。

2003年

5月,处女作《小凤凰》发表于湖南《小溪流》A版5月号。

9月,第二篇作品,童话《聪明的梅花鹿》发表于《小溪流》A版9月号。

2004年

1-12月,坚持创作阅读,完成大量的作品。

2005年

6月,参与各类文学创作活动,积极投稿,获得"华夏杯"征文大赛一等奖在内的各种大奖。

7月,相继在各大报刊发表作品10余篇。

11月,被《都市文学》、《文学界》、《文学天地》、《小溪流》、《作家天地》、《语文天地》、《当代人》、《青春男女生》等50余家报刊杂志聘为采编员、特约记者、通讯员等职。

2006年

6月,相继在《小品文选刊》、《创作》等各大报刊发表作品达到60余篇。

8月,前往北京人民大会堂与现代文学馆受奖。

9月,转学,就读于湖南省浏阳市奎文实验小学。

11月,相继获得"晨阳杯"、"涉外杯"征文特等奖在内的各种征文奖首奖80余次。

2007年

4月,加入中国散文学会。

5月,加入中国少年作家班高级班,中国少年作家学会。

7月,在《科学导报》等刊物上推出个人作品专栏,共计发表超过100余篇。

9月,获得各类文学征文奖首奖达到100余次。被国家教育部关工委授予"五好小公民"称号。

11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推出其首部个人30万字专著《心海潮音》,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并获得"中国少年作家杯"个人图书类征文一等奖。 [3]

2008年

9月,小学毕业,就读于湖南省浏阳市浏阳河中学。

接受《中国少年报》的专栏访谈,并在《少年作家》等相关刊物上推出作品小辑,发表作品迅速达到200余篇(首)。

10月,发表作品被陆续转载,被收录各类大赛作品选集。

2009年

4月,加入中国少年儿童报刊工作者协会小作家分会、华语作家委员会、华人少年作家协会。

3月,加入长沙市作家协会。

8月,作品入选《当代儿童文学经典》、《中国当代散文精选》、《青少年文学殿堂》、《中国少年作家班年选》等多种文学选本。

10月,与全国500多家报刊编辑建立交流,并接受约稿、专访,在《中国少年儿童》、《中国校园文学》、《全国优秀作文选》、《东方少年》、《新课程报》等报刊累计发表作品超过600余篇(首),其中包括多次专访报道。

12月,当选长沙市第二届"文学之星"与"心中之星"(人气奖)以及全国优秀文学少年,并在全国各类校园文学大赛中展露头脚,广受称赞。被评为"中国90后最具实力的少年作家"。

2010年

1月,在"新思维杯"征文大赛中,50篇作品全部获得金奖,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五洲小作家报》作专题报道,并刊发其作品。

2月,在《儿童文学》、《少年文艺》、《中华活页文选》、《意林》《中学生》各大报刊发表作品超过1000篇(首),获得"世纪杯"、"新人杯"、"雨花杯"、"少年之星"、"希望杯"等大赛首奖200余次。并通过公示,当选五洲小作家联合会主席团第一任主席,在北京出席相关座谈会。

3月,自选集《指尖上的花田》由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并列入湖南省教育厅学生课外教辅书目,下发到各地区学校。

7月,获得第二届"鲁迅青少年文学奖"。

8月,当选"中华世博少年文化大使"。出任中国少年作家联合会、中国青年作家联合会主席。

11月,当选"荣耀中国·2010全国文艺创作年度人物",获第五届"冰心作文奖"。成为中国青少年作家学会首届主席。

12月,由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小学生林卓宇文选》系列,分别为童话集《风居住的街道》、散文集《芳香日日》。加入湖南省作家协会,时为协会最年轻的会员。

2011年

6月,出席湖南省作家协会第七届代表大会,成为迄今为止最年轻的作代会代表,引发社会关注。

7月,由海南出版社出版《林卓宇作品》系列,其中包括散文随笔集《海棠影下》、《那曲年月》、《流景闲草》,诗集《仙境的节奏》,小说《看海的街》五部作品。文坛名家汪国真雷抒雁毕淑敏曹文轩肖复兴秦文君金波关登瀛宗介华为其著作点评、作序。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湖南文联主席谭仲池亦亲笔题词祝福。

8月,由湖南少儿社出版小说集《落日工厂》。引发中新网中国青年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腾讯网等媒体的关注。高中入学,就读于浏阳一中。

11月,当选中国少年作家学会第四届副主席、湖南分会副主席,并任会刊编委。

2012年

1月,中国作家协会机关报《文艺报》刊登人物专题介绍,引发业内关注。

4月,完成话剧《阳光下的向日葵》。当选长沙市作家协会理事,为全国史上最年轻作协理事。

6月,在《美文》、《散文诗》、《创作与评论》、《中学生报》等报刊推出作品小辑或连载,《青年文摘》等报刊进行转载。

10月,获得第四届中华文化创意少年奖。

12月,加入中国诗歌学会。获得第七届冰心作文奖一等奖。

2013年

1月,当选为中国青年作家学会主席团委员。任会刊《青年作家》杂志编委。

2月,获"作家杯"第十五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4]

3月,接受中新社及《每日新报·星期六周刊》等媒体专访。

4月,接受《南国都市报》等媒体专访。《青年文摘》杂志以《90后作家掌门人》为题刊登人物介绍。

5月,由湖南少儿社出版小说《抹香鲸的琉璃街》。获评第三届"语文报杯"全国中小学生原创文学大赛"全国十佳文学少年"。

6月,由九州出版社出版自选集《耳边奔跑的花田》。

8月,受邀做客浙江宁波"天一讲堂",畅谈青春与文学。成为与易中天、王蒙、李银河、周国平、毕淑敏等学者名家同台的90后,也是"天一讲堂"最年轻主讲人。[5]

10月,《中国青年报》头版报道,评价其为"继韩寒、郭敬明等80后作家之后的90后接班人的不二选择。"

11月,获"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

12月,获"全国中学生语文能力竞赛"一等奖。

2014年

6月,由万卷出版公司出版诗歌集《天籁千纸鹤》。

7月,成为中国作家协会最年轻会员。

9月, 获长沙市文艺新人新作奖。

2015年

3月,由湖南少儿社出版小说《清柠甬道》。

4月,获得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分校俄勒冈大学爱荷华州立大学等多所美国名校录取。

《China daily·21st Century》推举其为中国95后新生代代表,并以《stories from the soul》为题予以报道。

5月,四叶草丛书系列小说《抹香鲸的琉璃街》入选2015年度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向青少年推荐的100种优秀图书。

8月,即负笈美国留学,就读亚利桑那大学

2016年

1-12月,留学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同时攻读哲学、英美文学、创意写作三项专业的学士学位。获亚利桑那大学2015-2016学年年度最高学术荣誉奖。

2017年

3月,由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散文随笔集《目光史》。

12月,荣登中国出版集团发布的2017年中国90后作家排行榜第21名 。

2018年

12月,林卓宇仅用3年半的时间完成了在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本科学业,并同时获得创意写作、英美文学、哲学三项专业的学士学位。此外,因成功完成了针对哲学与英美文学专业的两篇荣誉毕业论文,他还获得了由亚大荣誉学院颁发的达芬奇(DaVinci)论文奖。

2019年

10月,林卓宇将在剑桥大学攻读亚洲与中东研究的哲学硕士学位,学习和研究领域涉及文学、社会学、人类学。他表示,希望在剑桥求学期间能在文学创作与文学学术研究中寻找到更好的平衡2016年

1-12月,留学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同时攻读哲学、英美文学、创意写作三项专业的学士学位。获亚利桑那大学2015-2016学年年度最高学术荣誉奖。

著作年表

作品名称 作品类别 出版年份 出版地址
《心海潮音》 自选集 2007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指尖上的花田》 自选集 2010 湖南教育出版社
《小学生林卓宇文选--芳香日日》 散文集 2010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小学生林卓宇文选--风居住的街道》 童话集 2010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林卓宇作品--那曲年月》 散文集 2011 海南出版社
《林卓宇作品--海棠影下》 散文集 2011 海南出版社
《林卓宇作品--流景闲草》 随笔集 2011 海南出版社
《林卓宇作品--仙境的节奏》 诗集 2011 海南出版社
《林卓宇作品--看海的街》 小说 2011 海南出版社
《落日工厂》 小说集 2011 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
《抹香鲸的琉璃街》 小说 2013 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
《耳边奔跑的花田》 自选集 2013 九州出版社
《天籁千纸鹤》 诗集 2014 万卷出版公司
《清柠甬道》 小说 2015 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
《目光史》 散文随笔集 2017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经典语录

1、

真正铭心刻骨的幸福大多需要长久的孤寂来奠定。但并非人人都能有张爱玲般的气场,令一切豪华喧闹在其孤独面前感到威胁,并看出自己的寒伧。如何在孤独之中,转危为安,转绝望为淡定,毕竟无计可施。所以,只好一直等待能与自我灵魂互为辉映的另一颗星出现,直至如今,我仍在等待。我--会飞的天蝎座。

2、

春阳之下,花瓣皎洁的脸庞轻轻贴在河蚌壳浅浅的绿藻上。季节果真洞悉人心,时刻都为我们安排好了一切可供撮合的美。

3、

花期已至,曾经种下的第一棵樱花树,每年这个时候亦总是第一个开花。樱,总是如初见般俘虏自己的视线,令心沉醉。关于那场袭落一树樱花的暴风雨,关于地面上落花失落的目光,每每此刻总由记忆的沉淀变成情致的升华。我已无言了,只在淡淡的晨光中祈祷,但愿花期长久。

4、

希望哭泣时在雨天,希望醒来后在花草间。斑斓安静的小角落里,温柔的声音倾心与我攀谈。

5、

人都活在自己构制的世界里,而看清其他的世界应属一个人的本能。但自欺者遗憾的不具此能,便对自己认识的一切笃信不疑。天性所致,无可更变。外人只能任由他们不断招摇下去,愚蠢下去,因为你永远叫不醒他们。你只能选择沉默,虽救不了自欺者,却能够给他们多些自我安慰和陶醉的时间,直至得意地死去。

6、

得不到的,说不想要,这就叫做无可救药。天地冥冥之中总有一双洞悉万物之眼,太多人歇斯底里疯狂争取自己想要所得的,不择手段,却从不扪心自问,甚至自欺欺人。于是,总归被世主囚于精神的底层,如同朽木。真谛即是,不要刻意追求自己不具资格拥有的目标。人应有迷途知返的理智,在任何时候都不晚。

7、

当一个人轻信了自己的相信,你还相信他时,你即是最不谙人心的。时刻都要记住,懂得伪装的人,才懂得生活的现实。

8、

文字不能呈现表象世界,文字不能改变世界丝毫的细节,文字处处是局限。热爱它的人们,亦也深爱着它的缺点。文字,一旦化作了心术不正者的外衣,当做其假意呻吟、取悦众人、夺人眼球的工具时,人们亦也开始对它失望了。因而,你只能说,文字,只能活在自己的心里。

儿时不解为何那么多人都说文学已死,照目前看到的来说,文学在今天再怎么死也不过分了。虚伪可以被罩上谄媚的斗篷,用文学的名义,遮掩自己那片愚昧到狰狞地步的天空,丑陋到只能蜷缩在阴暗的角落,也能予己一个只为躲避光芒的高贵理由,算尽的心术,甚至亦可包装成感性多思。就此,谁人敢说文学未死?

9、

所谓节日,不过是人们借以欢愉的理由而已。至于那些爱意或者爱情,是否真得那样值得令人投入,也绝不会因我们的意志而转移,更不会因为一个节日而生出新的含义或被深化。尚未尝试到的东西,固然向往,但我始终相信怀揣着梦的执著安谧的等待,才能成就一份真正的爱。

10、

今后做什么都得多思虑一下了,因为在朦胧的缝隙里,数不清的众生在凝视着你的举动。

11、

薄而皱黄的樱花,也能够于一面明镜中,照见自己的真实,遇见自己的过往,并欣喜于繁盛不再后珍贵悠久的存在。而在人群中频频穿行着的自己,仿佛却不能如此。

12、

即便不奢求带着个性的光晕徒步于世,即便你仅想在主流的冲击下,留存下苟延残喘的微小的真实和自我。这一生,也便注定是在曲解下,带着被误解的姿态成长,日日夜夜,永远如是。但我们都需随从着心跳的节奏前行,唯一能做的就是看淡他人在自己生命中的参与,不再恐惧于无人无声息的寂寥与沉淀。

13、

偶尔也庆幸这世界的壮阔宏大,毕竟再巨大的沉默喧嚣抑或是悲痛,一旦置于经纬的坐标中便显得微不足道;偶尔也庆幸时光的流转飞逝,毕竟光阴抹去的是那一份份曾自以为是但如今又羞于启齿的执著、坚定;偶尔也庆幸自己没有被带入另一个人的内心,毕竟我不能在他人的故事里,疲乏着自己的身体……

14、

矫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矫情者历经了一场场所谓的成长之后,并没有长大,仍借着从各处拾来的只字片语和腔调,煞有介事地感叹,搔首弄姿地回首,还适时对过往的自己加以抨击,以便于用更令人发指的造作面目游走于人们的视线中。

15、

我很乐意别人走进我的世界里,不问你的来路和动机。然而我还是希望窥探式的目光多加收敛。构筑经营自身世界本不需要躲在暗地里汲取别处的养料,拿走的越多,堆砌的越多,也即是给自己的世界一个必将轰然倒塌的未来。

16、

一切自以为深刻的执著和忠诚,注定终会在岁月地软磨硬泡下,变得苍白可笑。没有什么是幻想,一切都是现实,没有什么是永远,一切都是云烟。我们常给自己的许诺扣上沉重的锁链,到头来,还是不能阻止它的衰亡和破灭,就如同手中紧握的一朵花,你那样紧紧地握着她,最终,她却还是被时光冲得凌乱枯黄。

17、

虽涉世未深,虽明知孤独深出的虚无。但自己依旧忐忑地接受着孤独,并在少年人的青涩语境之中歌颂孤独。一切是与矫情无关的,毕竟这一切只是源于那一次次孤注一掷的不安,一次次深刻独行的背影,一次次被越来越多的陌生人认知,却被身边的亲切疏离……但,我所想问的是,难道,这亦是成长?

18、

所谓高中生活,无非是一直保持着身处地狱却仰望着天堂的姿态度过冗长的三年。除了坚持自我之外,无话可谈,亦不祈求任何的祝福。

人物生平

1995年11月17日,林卓宇出生于湖南省浏阳市。父母都从事过教育工作,于是十分注重给林卓宇文学的熏陶,小卓宇3岁起便开始接触中外的各类儿童文学经典,母亲为他提供了上百本精美的立体故事图画书,每天晚上睡前,小卓宇的妈妈便给他一遍一遍反复讲述书中的故事,并指导他学会观察书中的插图,不理解的字句则通过图画来辅助理解。等小卓宇渐渐熟悉了故事内容之后,又由他自己将故事复述出来,一天一夜不断坚持,从未间断。在这种耳濡目染的培养下,使得林卓宇对文字愈发的感兴趣,也从而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

2000年,一次偶然的机会,5岁不到的小卓宇在一本科普书上看到了几篇故事。才会写几个字的他同样萌发了创作的意愿,经过了简单的构思之后,由他来口述,父母记录,完成了一篇400字的小童话,这便是著名的林卓宇的处女作--《小凤凰》。根据作者当时的回忆,他还曾在稿件的最末依照图画书,画上了一只小凤凰的图案,对自己的第一份作品无比的珍视。此后,小卓宇每日都会将稿件放在床头,反复的看,通过语言的对照来明白汉字的意思,然后进行修改。最终,稿件由其母亲投递,经过多次辗转,于2003年终得以发表于湖南《小溪流》杂志。其文章保留作者原创,未经任何修改。从此之后,林卓宇正式踏上了文学之路。

发表第一篇作品,使得林卓宇的创作热情得到充分激发,小学阶段的初期,林卓宇开始从简单的日记阅读,然后到进行充分的涉猎课外文学作品,校园的课余时间里,他大部分留给了课外阅读,校园中的图书馆是他常常光顾的地方,到了周末,有时他会搬着小凳子去书店,常常看书一看就是几个小时。在书中,他走进大师们的境界,并同他们对话,丹麦马车上的安徒生,沙漠上的小王子圣埃克苏佩里,俄罗斯原野上的屠格涅夫瓦尔登湖畔的孤独的梭罗,窗边快乐的小豆豆,咸亨酒家附近的鲁迅湘西凤凰古城里的的沈从文……林卓宇以儿童的心智,与大家们进行着从未间断过的对话,无论古今中外或是经典畅销他都投入其中,甚至于社会、心理、历史、地理、哲学等诸多书籍林卓宇也加以了极多的研读。与此同时,林卓宇开始了大量的文学创作,并进行了自主投稿,林卓宇常常四处收集投稿地址,并通过书刊等纸质传媒掌握大量的信息。当时的他,早已准备好大量的信封以及邮票。他完成作品,从来不打草稿,也不留底稿,直接将写好的作品放入信封,贴上邮票,邮寄出去。由于林卓宇惊人的创作速度,家中也会因此消耗掉大量的纸张。但是他已经爱上了这样一个投稿的过程。无论是何时何地,他都与文字相伴,他与文字的渊源甚至他也不了解,但当其他少年人还在为写作中找不到感觉时,他却已经开始在他深爱的汉语的舞台上一展风姿了,主动投稿就是最好的见证。他知道,当浓缩着自己感情的作品完成之后,将散发着墨水香的稿纸放进信封里,然后再一封封的投到绿色的邮箱之中,这样的过程使他感到美好与温馨。

小学三、四年级,林卓宇进入了自己的写作和阅读最为火热的阶段,书籍与报刊的阅读量在平日之中不断的猛增,而在写作上,他不仅仅能够保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文任务,而且经常主动要求在同等时间内完成更多作品。闲暇时间在家,他写散文,写诗歌,写随感评论,甚至操起了长篇小说与上万字的童话小说。此时的他笔露锋芒,文字之中透出一种完全超越于年龄的诗意的思考,读他的散文,如读一首诗,读一幅画,诗在画中,画在诗中。人们常说散文是文学的通行证,散文的功底扎实,写其他的体裁也自然好,因而他的诗歌也不错,一节节瑰丽的诗行,是高雅而美丽的描绘,同时每一节又是递进的。读他的这样一些文字每一节都是一则故事,而每一个闪亮的画面里,流淌的是一段情思,在每一段情思里,常用诗的意向展现,有的又蕴含哲理,其中不乏撒得开又手得拢的写法,而他的童话与小说,同样是诗化的,甚至让人无法置信那样美妙而又丰富的幻想竟然出自于一个小小的少年之手。

在生活之中,林卓宇自然对各类事物蕴含了无比的情感,无论是一草一木,还是山川河流,甚至一片小小的落叶都能够唤起他细腻的深思。他喜欢饲养动物,捕捉昆虫,喜欢种植植物,家门前的杂草丛,以及家中的后院常常是他娱乐的地方,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许许多多斑斓的和许多小生物有关的美好记忆都在小学阶段的前一段经历中发生。在小学的这个阶段,他还随父母游历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常常某日游览完一处风景,当天晚上便完成了数千字的游记作品。这一些点点滴滴,成为他生活素材积累的重要部分。

超乎想象的情节以及非凡的语言驾驭能力,使得他在小小年纪便得到了诸多名家的赏识。因此他于2005-2006年间受到了许多报刊杂志的约稿邀请,被聘请为百余家报刊的采编员、通讯员与特约记者,获得了无数荣誉。

进入小学高年级后,林卓宇的生活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但是他仍然坚持阅读和写作,并创作了许多作品。并于2007年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作品集《心海潮音》,该作品汇集了其小学中低年级的作品,包括了散文、诗歌、小说、寓言等多种体裁共计30万字,并立即引发了社会与媒体的广泛关注,12岁不到的少年出版30万字的个人专著,不仅仅是实力与才华的体现,更体现出了他的作品高产与无穷的毅力。

2008年,进入初中阶段后,林卓宇仍然保持着在写作上的独立性,不断的给刊物写稿,并充分利用了网络资源,初二时,共计在刊物上发表作品超过1000余篇(首),同时被列入中国90后最具实力的少年作家名列。并出版了第二部个人作品合集《指尖上的花田》,被湖南省教育厅列入学生课外教辅书目,下发到各学校,供学生学习,在青少年读者群体中掀起文学热潮。初三阶段,林卓宇又推出了散文集《芳香日日》,童话集《风居住的街道》,再次引发了文坛和媒体的关注。

而由此,林卓宇的文学天赋,已充分得到了文学界的广泛认可,他不仅仅是超越了自己的同龄作者,同时甚至超越了不少成年作家,在语言的运用,以及情节的构思上,充分展现出了一个令人惊叹的文学少年的风采。其特色在于他对于任何一种体裁的创作都十分擅长,但同时又是相互联系,散文像诗,诗歌像童话,童话像小说,但无论写什么,都是写什么像什么,对于忧伤,对于快乐,他都有独到思考,所以任何情感经过他的手中的笔的调合,总能有不一样的色彩。亦平实,亦华丽,亦自然,亦深邃。俨然经典之作,甚至堪于一些名篇相媲美。

作为一个少年作者,在文学上取得较高的造诣,与他的生活方式有很大关系。林卓宇是一个青少年中的那个的多思而又早慧型的典型代表,但对于传统文学来说又属"异类",其作品中有着太多的成熟元素,但亦不缺乏崭新的思维与情感,由此可以从他的身上看出极大的文学上的年龄超越性。这和与生俱来的对文字的感知能力有很大关系。在写作的成长过程中,林卓宇同时热衷于轻音乐、动画电影,他不断的在生活中抑或是作品中讲述自己对于音乐和动画电影等生活中点点滴滴的事物的感动,而这喜爱的原因有一部分就是因为音乐的旋律以及动画电影的细节中有记忆的附着,所以记忆这一元素在他的作品中出现的十分之多。动漫原声、迪士尼动画或是日本动漫都与他曾经的记忆相互联系。但他并不是像其他作者一样沉湎于其中,而是试图以个人的视角饱含感情的叙述回忆,将那些庞大的细节全部复述出来,并联系生活,以此充分挖掘出个人潜力。那丰盈饱满的意向加上颇具思维冲击感的语言,给人带来强烈的电影画面感,从而深深激起读者心灵深处的共鸣。当然,对于其本人来讲,能够将曾经的回忆成功的书写出来,这也是他的一个梦想。

在林卓宇的初期创作作品中,体裁与涉猎题材的领域十分广泛,创作风格亦不受局限,文笔老到,意向复杂、空灵深刻。其语言抒情细腻、情感饱满、雅致优美,极具思想深度。但议论之时,又显现出无比的犀利、洞察力,同时也不失撼动心灵的震慑力,堪称是字字珠玑,步步生莲。可以说,他在用一个十三四岁少年的眼睛看世界,让文字中折射出彩虹般绚丽的梦幻。体现了多思、细敏、追梦的特点。这样的抒写随意、自在,也没有故意地加工进行人为的渲染,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原生态。里面讲述了他步入文学创作的经历和个中滋味,里面蕴含着他对人生、对自然的感悟,对大千世界的看法、评析。他的文字恰似一条流淌的小溪,清澈而纯洁,吟唱着少年内心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忧伤,又如一曲洋溢着浪漫气息的小夜曲,轻轻拂过月明风清的夜晚,恬静而温馨,意向饱满,简直令人拍案叫绝。而在文章的结构上,他同样有令人叹为观止的文字的操控能力,对于细节的描写,使得文章意向往往自然流露而出,许多文字折射出的幻想让人眼花缭乱。当读者仔细阅读林卓宇少年时期的作品时,更会发现其中有一种浑然天成的典雅与深邃,有细腻的味道,同时也闪烁着哲性的光芒。不肤浅,不庸俗,不矫情,是一种完全意义上的文学,而且凝聚着当代与传统的精髓,将那种超越时空的文学感与自己的文学感知相结合。这一点,恰恰是令他人望尘莫及的。

在林卓宇的这段初期创作过程当中,他融入生活,笔耕不辍,荣获"鲁迅青少年文学奖"、"冰心作文奖"、"世纪杯"、"中国少年作家杯"、"华夏杯"、"新人杯"、"雨花杯""奥林匹克杯"、"希望杯"等征文大赛首奖200余次,几乎囊括了中国校园文学的各项大奖。并被授予"世纪校园文学精英"、"华夏文学艺术精英""全国优秀文学少年"、"中华世博文化大使"、长沙市 "星城之星心中之星人气王、"文学之星"等多种荣誉称号,发表在公开报刊上的作品超过了1000余篇(首)。成为了中国文学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且在华语读者群当中,具备了相当大的号召力与影响力。与此同时,林卓宇的作品也受到了业界人士的诸多好评且多次荣登畅销书榜,由此也决定了他在90后作家中不可动摇的重要地位。林卓宇这种90后特有的"年轻有活力,敢为天下先、热衷于创新"的先锋气质,成了腾讯手机管家"玩得酷靠得住"的典型代表。

而他从未间断过广泛的接触着生活,不断获取外界信息,文学给他带来的光环从未影响到他的精神世界的细敏与美好。他珍惜每一次机会游历各地风景并悉心接触生活,同时涉猎阅读的面积不断扩大,在文学界的分量日益增加,为成长过程中的创作之路奠定了坚实基础。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