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图卡俯冲轰炸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容克87型斯图卡俯冲轰炸机,又名Ju 87俯冲轰炸机(德语:Junkers Ju 87)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纳粹德国空军投入使用的一种俯冲轰炸机,一般通称“斯图卡”(Stuka),取自俯冲轰炸机的德文写法“Sturzkampfflugzeug”的缩写,由容克公司研制。Ju 87俯冲轰炸机最容易辨认的特征就是它那双弯曲的鸥翼型机翼、固定式的起落架及其独有低沉的尖啸声。它于二战初期德国所发动的闪电战中取得非常大的战果,被称为“闪电战的标志”1940年后德国在非洲战场及东部战线大量投入这种轰炸机,尤其在东线战场,更发挥出其强大的对地攻击能力。这种轰炸机不但给予地面目标大力的打击,其独有的发声装置所发出的尖啸声,亦为地面的士兵给予心理上的恫吓,加强攻击的效果。这种机型为德国空军广泛的使用,由1935年开始投入使用,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1]
目录
研发背景
在容克低空轰炸机诞生之前,英国人已经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架俯冲轰炸机SE5a,该飞机总体性能和容克基本类似。但是在实战中SE5a损失 非常严重,初期小批量生产的很快就全部损失掉。英国皇家空军军官分析原因后认为,该飞机速度非常慢且没有装甲保护,只要敌人有防空武器且有准备,俯冲作战 就是等同飞行员的自杀行为,英国人的原话是:击中这样的飞机比用步枪在五码外击中一头飞行的大象还要容易。英国人随即宣布俯冲轰炸机这个概念无法实现,停止了全部的研究。 而美国人也好不了多少,美国研制的一种俯冲轰炸机可以装有10枚小炸弹,还有6.5毫米的装甲保护飞行员。可惜由于装甲过重,发动机功率不足,整个飞机像一块飞行的大铁板。根本无法有效的俯冲,自然也被否定了。
一战后,由于技术难题不能突破,各国基本都停止了俯冲轰炸机的研究。美国和日本曾经在30年代进行过长期的研究,但是那些都是二国海军使用的航母俯冲轰炸机,用来袭击航速慢,对空装甲弱的舰船,并不是陆军的支援轰炸机。唯一坚持陆军俯冲轰炸机研究的就是德国。 其实一战结束以后,德国空军军官(此时空军已经解散,军官全部退役或者加入德国陆军)的观点和英国人差不多,认为俯冲轰炸机的理念随好,但 是无法实现。他们认为俯冲轰炸机如果不俯冲到一千米以下,是瞄不准的。但在一千米以下,速度慢的俯冲轰炸机很容易被高射炮或者高射机枪打下来,就象打房上 的麻雀一样,更不用说敌人的战斗机了。根据这个观点形成的概念只能是:“再见吧,俯冲轰炸机!”他们中间只有少数参加过一战中激烈空战的飞行员能够理解俯 冲轰炸对于未来战争的重要性,他们使用自己的一切力量推动这种飞机的发展,代表人物是俯冲轰炸机之父 德国空军大将恩斯特.乌德特。
乌德特是一战德国的空中英雄,是击落了62架飞机的德国二号王牌飞行员(一号是大名鼎鼎的红公爵曼弗雷德·冯·里希特霍芬)。 当时俯冲轰炸的概念是轰炸机以与地面超过45度夹角的方式,由高空往下飞行,在到达某一个高度之后将炸弹投掷出去。 优秀的飞行能力和丰富的经验让乌德特认为俯冲轰炸是可行的。 [2]
研发历程
理念提出
俯冲式轰炸方式能够移用机身机动瞄准,有效提高炸弹命中率,如果飞行员足够优秀,一两枚炸弹就可以造成非常好的效果。当时所有轰炸机都没有精度高的瞄准器,大中型轰炸机以较高的高度进行水平轰炸命中率自然非常之低,而且这些飞机造价和研发代价很高,很不适合德国的需要。
1933年,乌德特本人还没有加入德国空军,他还是一名特级飞行员并且以次为生。在一次特级飞行中,他亲身见识到了美国寇蒂斯“鹰2”单座双翼战斗机的优异性能,尤其是优秀的俯冲能力让乌德特如获至宝。 他当场就想购买这种飞机回国,提供给德国人研究。不过二架飞机要三万美元的巨款,一个小飞行员哪有这个经济实力。乌德特只得找到他的老上司也是二战王牌之一,现在德国的航空部长赫尔曼-戈林。 戈林对待这位战友一项很信任,他几乎不加思索的把三万美元打到乌德特的帐户,二架鹰2很快装箱送回柏林。
乌德特亲自上阵测试这两架飞机,虽然鹰的性能非常优秀,但是其俯冲速度仍然无法有效控制。即使是拥有高超技术的乌德特也在一次俯冲中遭遇了飞机失控,乌德特非常侥幸的跳出机舱并且打开了伞,不过由于高度过低它还是受了轻伤,被送进了医院。在乌德特的建议下,技术部们提出了俯冲减速板的概念,采用这种技术可以在俯冲时把飞机时速控制在六百公里以下。
研发开始
1934年,乌德特在戈林的帮助下以中校的身份重新加入了德国空军,当年就担任了战斗机和俯冲轰炸机总监。 他随即开始了俯冲轰炸机的研究,空军向德国各大飞机企业宣布,军方需要可以支援陆军突击部队的俯冲轰炸机(这就是俗称的斯图卡 德文就是Stuka:Sturekampfflugzeug)。 德国各大知名企业很快应标,研制工作于 1935 年 1 月正式开始,参加竞争的有阿勒道、海因克尔和容克3家公司。 这里面容克公司最有优势,1934年容克公司首先研制初一家原型机,命名为JU87V1。该飞机技术较为老久,还采用双尾翼结构,在试验时哪怕小角度俯冲机身也会剧烈震动,无法实际使用被否决掉了。 容克公司很快进行改进,研究出JU87V2样机。他采用马力更大的尤莫 210Aa(610HP)发动机和新型 3 叶金属制可调式螺旋桨,并且采用了单尾翼结构--这避免了俯冲时候的严重问题。
在1936年夏天,乌德特因为出色的能力 被提升被帝国航空部门技术总监,相关招标和相关测试工作正式开始。参与测试的是有 :容克公司的 Ju 87V2、海因克尔公司的 He 118、阿勒道公司的 Ar 18、Ha 137。
Ha137由于测试开始还不能完成最后的定型,失去了参与测试的资格。Ar18由于是老久的双翼结构不适合未来的需要,很快被淘汰。试飞中又发现He118无法进行大角度的俯冲(50度以上),如果只能进行小角度俯冲会给敌人防空武器足够的准备时间,这样做基本就是自杀行为。接着Ju87V2上场,他具有反角的鸥式机翼(这样的布局缩短了主起落架的长度,也便于外翼挂弹,并改进了俯冲攻击机对左右侧下方的视界),落后的不可收放的起落架,难看的整流罩,飞行性能非常一般。但是,该飞机机翼上安装了俯冲减速板,以90度的角度撑开,可以获得负6G的加速度,导致其俯冲性能非常优越!同时飞行员的视线很好。
乌德特对Ju87表示满意,容克公司中标,随即开始了正式产品Ju87A的生产工作。[3]
定型登场
Ju87研制出来后,立即受到了帝国元首希特勒的赞赏。这个前下士的眼光其实非常超前,他很快看到了俯冲轰炸机对于闪电战的巨大重要,他认为闪电战的二个最关键的因素就是 坦克和俯冲轰炸机。如果没有俯冲轰炸机的帮助,闪电战是无法实现的。
不过英国人还是固执认为现有技术无法实现俯冲轰炸技术,法国军方的观点也差不多,他们认为德国闪电战只是坦克的突击作战。而德国当时的坦克多为轻型坦克,火炮口径全部小于45毫米,勉强可以对付简易工事和有生力量,无法对付坚固的工事。而法军在境内的很多重要据点和交通枢纽都建设有非常坚固的永久和半永久工事,坦克部队无法摧毁这些据点就无法实现大纵深的突破。所以法国最高统帅甘莫林曾经傲慢的宣称,即使德军能够使用坦克在初期进行一些突破,法军也能把他们阻止住。
遗憾的是,这些都是传统的军事思想,认为重炮无法虽坦克部队行动的思维(不过实际上直到二战结束各国也没有能够大量装备大口径自行火炮,关键还是 技术问题)。俯冲轰炸机出现以后,他们可以携带250公斤到1000公斤的以上的炸弹,加上俯冲的准确投掷,可以充当空中重炮的作用。在二战期间,苏联许 多号称不可攻破的超级堡垒,都是被斯图卡破坏。
机型介绍
Ju87A俯冲式轰炸机是斯图卡系列的一款正式装备部队的机型,它于1937年开始生产,预备淘汰德国空军装备老式双翼攻击机Hs123。
它和Ju87V2差别并不大,主要区别是装备了马力较大的尤莫 210D(680HP)引擎和新的 HPAIII 螺旋桨。根据乌德特等王牌飞行员的意见,飞机后加装一挺7.92毫米MG15机枪,这种设计有效的保护了敌军飞机的威胁,空战能力大大加强。另外机翼装有 2挺7.9毫米机枪,机腹可以携带一枚250公斤的炸弹。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二点。一,每架飞机都装备飞独立的联络装置,地面人员可以即时和轰炸机联系,灵活的完成对地支援任务。二,由于俯冲时候有多达几G的巨大加速度,飞行员的身体一般难以承受,会出现短暂的黑视现象(眼前一片漆黑)。当时的技术也无法生产出扛负荷服和有效的减压舱(都是50年代的产物)。斯图卡装有自动操纵装置,可以在预先设定的高度自动拉起,放置坠机!
Ju87A空机时速320公里,不过如果携带250公斤炸弹时时速只有300公里,航程约1000公里。并在1938年底前共生产262架,计划装备4个俯冲轰炸机团,每团38架。
参与战役
西班牙内战
1936年末,西班牙内战爆发。由于西班牙在地理和政治上对付德国的重要意义,德国决定支持佛朗哥的民族军并且派出了德军组成的4000人秃鹫军团。德国把西班牙当作自己新式武器的一个试验厂,先进的88毫米高炮,先进德国新式战斗机和轰炸机,还有坦克装甲车轻武器等新式武器逐步投入实战。参战的德国空军包括40架,其中有3架刚刚生产出来的Ju87A飞机。
实战中Ju87表现出来的优异性能让乌德特等德国空军高层也大为吃惊。它结构坚固可以经受急速大角度的俯冲作战,同时其俯冲时飞机极为稳定,基本没有晃动,大大增加了投弹的命中率。同时斯图卡的操纵很简单,很容易上手,深受德国飞行员的喜爱。当时秃鹫兵团为了最大程度的试验斯图卡的性能,采用人休机不休的方法,飞行员轮流操纵这三架飞机。
斯图卡在西班牙内战中,轰炸过共和军的桥梁,指挥部,炮兵阵地,船只等各种目标,其几乎垂直的俯冲让炸弹投掷误差一般不超过15米(一般可以在5米内,这个精度是斯图卡出现之前根本不敢想象的事情),这个距离炸弹足以造成目标严重的伤害。这些实战经验极为对于斯图卡的后期设计改进和飞行员的训练极其重要,也从实战中确定了闪电战的可行。
波兰战役
1939年9月1日,德国撕毁日内瓦协议,全面进攻波兰共和国。德国出动了5个集团军90万部队,在这44个师中有15个机械化部队包括:7个装甲师、4个轻装甲师、4个机械化步兵师。波兰人由于错误的判断(他们认为波兰是英法的盟国,德国不可能敢于占领波兰全境。因为那意味者世界大战的再次爆发),他们把主力部队集中边境一带。结果这些部队大多没有经历过战斗就投降了。
德国的先锋机械化部队在斯图卡的保护下,以惊人的速度抄了波兰人的后路,将其主力分割合围。很多波兰指挥中心,交通枢纽被德军迅速占领,后勤线路也 被德军切断,导致大多数波兰部队没有作战就已经溃败。整个会战中,由于德军进攻速度大大强于波兰部队的。波兰人一路被德军的闪击战打只有招架之力,几乎没 有作出什么有效的反应。战役开始不到一周波兰就已经战败,下面只是苟延残喘罢了。9月14日德军就包围了华沙,波兰政府逃到了罗马尼亚。9月28日,波兰首都华沙守军12万人投降。10月6日,波军全军覆没。
整个会战中,德军主动了200多架斯图卡轰炸机攻击波兰重要据点和保护德国的突进机械化部队。战役刚开始,Ju87B主要协同中型轰炸机攻击波兰人的机场和一些战略目标(桥梁和渡口),之后斯图卡随着德军地面部队前进,摧毁坦克部队难以对付的波兰军队的坚固据点,兵力集结地和讨厌的炮兵阵地。
斯图卡在波兰战役中的战绩非常不错,他们摧毁了大量的波兰目标,除了减少装甲部队的伤亡以外,还大大的缩短了进攻的时间。在历时 4 个星期的波兰战役中被敌军地面火力击落的斯图卡仅有 31 架。 其中140架Ju87对华沙市附近的桥梁、炮兵阵地、街道和铁路进行了大规模准确的轰炸,摧毁了波兰人的精心修筑的大量坚固据点。失去了这些据点,迫使华沙十多万波兰守军投降。9月16日,斯图卡袭击了布祖拉河两岸的许多渡口,当场击沉了海尔港内1540吨的“韦佛尔”号驱逐舰及“克里夫”号布雷舰。
9月9日,15万波兰军队终于会合到一起,它们向波兹南的德军发动的大举的进攻。波兰人十分勇敢,他们很快切断了德军的补给线,然后以主力部队和德 军决战。但是此时德军的空军联络小分队已经和巡航的斯图卡联络上,冲锋的波兰人还没有遇到德军的地面部队就遭到大批斯图卡的轰炸。波兰人历史上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规模的轰炸,斯图卡的尖利的啸声密集的炸弹撤退摧毁了波兰人的意志。连久经战阵的老兵也露出绝望的眼神,波兰部队随即溃散了。[4]
法国之战
1940年丹麦和挪威争夺战中,斯图卡仍然十分出色,除了用精确的投弹支援德国步兵以外,斯图卡R型还从成功封锁了海岸线,切断了英国远征军对这二国的支援。斯图卡击沉了一艘英国巡洋舰,重创二艘挪威战舰,还击沉了几艘英国远征军的运输舰,阻碍了英国人增援步伐。之前的低地国家的战斗中,斯图卡配合德军伞兵部队迅速占领了这些国家的很多重要据点。斯图卡的对荷兰城区的轰炸,还导致了荷兰政府的投降。法兰西战役的地空协同更为重要,空军联络小分队已经配备到了每个德军装甲师,对地支援工作更为仔细。
但是,法国毕竟是欧洲大陆的一流强国,斯图卡的很多问题在法兰西战役中集中体现出来。首先,斯图卡的速度很慢,机动性很差。如果没有足够的己方空军保护,在敌方的战斗机攻击下,斯图卡打不过又逃不掉。战役开始后的5月12日,4架法国战斗机遇到没有战斗机护航的12架斯图卡。法国飞行员轻松把12架斯图卡全部击落,自己无一损伤。之后他们攻击另一队斯图卡,又击落了4架。其次,斯图卡的机身较为脆弱,关键部位没有装甲保护。如果遭遇到敌军防空火力和敌军战斗机的袭击,很容易战损。最后,斯图卡的航程较短,需要占领敌军的机场予以使用,这在战时并不容易。
苏德战役
1941年6月22日德军的190个师(其中有19个坦克师、14摩托化师,坦克约4300辆),全线进攻苏联。此时苏联部署在西部各边境军区的兵力为268万人,计有陆军170个师另2个旅,火炮3.75万门,新型坦克1475辆和4500辆旧式坦克,新型作战飞机1540架以3000架旧式飞机。
为了保证斯图卡的使用,必须首先夺取制空权。德军第一天投入1950架飞机突袭了苏联的各大机场,其中包括300架斯图卡,他们在战役初期仍然协同空军中高空轰炸机打击一些战术和战略目标。 由于苏联空军没有准备,当德国飞机飞到苏联机场上的时候,他们惊讶的发现苏联飞机密集的对方在没有任何掩护的机场空地上。第一天就有1820架苏联飞机被摧毁,其中1500架还没有起飞。
德国空军本来就有飞机质量和飞行员素质的优势,现在又取得了数量的优势,不到一周时间最夺取了制空权。 此时,斯图卡又开始执行传统的任务,它在长达数百公里的战线上巡逻,随时根据陆军的要求攻击地面的各种目标。在斯图卡的打击下,苏联的坚固据点,通讯指挥中心,还有讨厌的炮兵阵地一个个被摧毁。苏联军队陷入混乱,无助和恐怖空中打击的阴影下。
不过随着战役的深入,战争的天平开始发生了变化。苏联并不等同于德国以往所有的对手。法国,波兰,挪威,丹麦都是国土面积不大的国家,德军推进几百公里就占领整个国家。而苏联地跨欧亚二洲的世界最大国家,德军在苏联即使推进了1000公里,也才刚刚打击到苏联的核心地带的边缘。而此时苏联的大部分工业企业已经转移到更远的西伯利亚地区,大量的换装新装北的军队从这些地域源源不断的开往前线。虽然遭受了极为严重的损失,但是苏联并没有亡国的威胁。
此时德国已经遇到了麻烦,它的物资和后勤已经无法支持这样长期的闪电作战,在1941年冬季,严寒和后勤的短缺阻挡了飞速前进的德国机械化部队。苏联领土面积广阔,航程较近的斯图卡必须靠夺取苏联的机场来保证自己。但是苏联人在撤退的时候破坏了几乎全部的机场,德国人在更多的时候只能使用野战草地机场。但是11月的连绵阴雨把这些草地机场变成了一片泥沼,斯图卡无法有效作战。随之而来的严寒又把泥沼变成了高低不平的冻土。这比苏联人的反攻造成了更惨重的损失,德军能够使用的飞机只有参战总数的百分之十五,更多的飞机由于严寒无法起飞。
此时的斯图卡已经开始遭遇到苏联战斗机的威胁,斯图卡的主要缺点有体现了出来。如果没有足够的空中掩护,即使最差的战斗机也能轻松的击落它。但是大多数时候,斯图卡仍然是德国陆军最有力的支持者。此时德国研制出Ju87G型斯图卡俯冲式轰炸机。G型是斯图卡系列的反坦克型,它的最大特点就是机翼二侧改装二门37毫米Flak18型长管反坦克炮,配有24枚钨芯穿甲弹,初速高 穿透力强,火力十分强大。其实这也是德军的无奈的举动。德国在进攻苏联以后很快发现自己的主力坦克 1,2,3型都无法和苏联主力T34坦克对抗。4型坦克虽然勉强能够和其对抗,但是对坦克成员的素质要求很高。库尔斯克出现的豹式坦克虽然强于T34,但是整个二战期间豹式由于机构复杂只生产了约6000辆,T34则生产了5 8000辆,加上苏联还有数量众多的KV1和JS1重型坦克。如此巨大的数量差距,德国人只能靠空中力量加以扯平!
相比起来,如果使用坦克炮从上面攻击坦克最为脆弱的顶部装甲,作战的效果要好的多。对于一个有经验的斯图卡G型的飞行员,只用一二发炮弹就可以摧毁一辆坦克。在Ju87G服役的期间,击毁了数千辆苏联各种坦克,很大程度上帮助德国人抵抗了红色装甲洪流。[5]
战机特点
这款轰炸机属于单引擎的全金属悬臂梁单翼机,比较明显的特种就是拥有反海鸥翼、固定起落架及其独有的发音装置,机身横切面为卵型,机身中间部位是驾驶舱,为了防止俯冲时飞机解体,尾翼设计成了单平尾的设计,早期原型的版本是双尾翼配置。主机翼为反海鸥翼,这个机翼是由1个主翼与2个外翼所组成的,主翼是属于负反角设计,外翼则是正反角的设计,非常像海鸥翅膀的前缘。当时之所以这么设计,第一个是浅角度的机翼可以带来巨大的升力,减少起飞与降落的距离。第二个可以改进飞行员观察地面的能见度,提升俯冲轰炸的精度。同时还在翼前缘加装了可旋转90度的液压空气刹车装置,也就是双翼底下的减速板,这个可以控制其俯冲速度,让Ju 87可以用稳定的速度精准攻击目标,同时让飞机在执行俯冲与拉起的动作时,保护乘员免于受到额外G力(G力:原为航空专有名词,广泛做为高速移动时承受力道的单位。正常人可承受G力为正9G到负3G)的伤害。
驾驶舱方面,驾驶舱有两个成员,驾驶舱的前部有一个防火墙,使用网状石棉和发动机舱隔开,以保护飞行员的安全,座舱罩是由两块耐热树脂玻璃与钢制框架组合而成,两个滑盖是分开的,在紧急状况下可以破坏舱壁逃脱。
动力方面,因为这款飞机后续有很多版本,我们以作为第一型主力型号的Ju 87B为例,这个型号配备的引擎是一具水冷式Jumo 211D发动机,能输出883 kW的功率,在这个发动机的驱动下,德国Ju87斯图卡俯冲轰炸机能拥有410km/h的最大飞行速度,爬升高度可以达到7285m,在俯冲的时候速度还可以更快,当时试验甚至达到了600公里每小时。
炸弹挂架伸出的作用:当大角度俯冲投弹时,如果直接把炸弹投下,炸弹就有可能会和桨盘面的下半部相撞。炸弹架前部和机身有铰链相连,后部连接炸弹,投弹时炸弹离开机身,但还和炸弹架相连,炸弹架向前下方转动,直到约和机身成 90 度才和炸弹脱开,使离开挂架的炸弹避开桨盘面,就解决了这个问题。[6]
装备诸元
乘员 | 2人 |
发动机 | 1400hp(马力) Junkers Jumo 211J |
航程 | 320 KM- 600 KM |
最大时速 | 314 KM/h |
升限 | 8000m |
空机重 | 4400Kg |
满载机重 | 6600Kg |
翼展 | 15m |
翼高 | 3.9m |
机长 | 11.5m |
装载炸弹(重磅) | 250kg、500kg(正常);1000kg、1800kg(超载) |
装载炸弹(轻型) | 50kg*4 或 250kg*2(翼挂) |
装载机枪 | MG17型7.92毫米口径机枪*2; |
安装于后坐舱枪座内1挺MG81Z型双联装7.9毫米口径机枪 | |
装载机炮 | MG FF型20毫米机炮*2装于机翼[7] |
著名机组
汉斯·乌尔里希·鲁德尔,被誉为“斯图卡之王”。他击毁的苏联坦克超过了二者的总和(另外两人是虎式坦克车组米歇尔·魏特曼和奥托·卡尔尤斯)。他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Ju87“斯图卡”飞行员,他的特长就是从空中摧毁敌人的装甲车辆。他击毁的敌人装备数量是普通人难以想象的,包括了519辆(一说530辆)苏联坦克(相当于苏联精锐 的第15坦克军一个军装备的坦克数量),2000辆各苏军种车辆和无数其他的目标,这仅仅是他一个人的战绩!它一个人就摧毁了一个苏联坦克军。
1941年9月23日,鲁德尔的联队(第一和第二中队)袭击了砢琅施塔德港湾(在列宁格勒附近)中的苏联舰队。在袭击中,鲁德尔用1000公斤炸弹击沉了 苏联波罗的海舰队最大的战列舰“马拉”号,炸弹命中了她的弹药库并把她炸成了两截。“我们打中她了……你一定命中了她的弹药库……她爆炸了!”1943年4月14日,空军上尉汉斯·鲁德尔获得了带橡树叶的骑士十字勋章。他的分队共有9架Ju-87 G-1,被指派在“堡垒”作战(库尔斯克会战)中支援第3党卫军装甲师(骷髅师团)。在会战的第一天,鲁德尔在第一次出动中就击毁了4辆苏联坦克,到那天结束,他的战绩达到了12辆。“我们都知道每一辆击毁的坦克都意味着更多的德国兄弟被拯救了。”汉斯·鲁德尔说到。
在鲁德尔的战斗生涯中,他一共执行了2530次战斗任务(大约400次是在福克尔-沃尔夫190战斗机上--FW109,同时他声称赢得了11次空战胜 利),他摧毁了150个炮兵阵地,519辆坦克,近1000辆其他车辆,70艘登陆舰,2架拉-3战斗机,1架I伊尔-2强击机,击沉了战列舰“马拉” 号,击伤了“红色十月”战列舰,还击沉了另外2艘巡洋舰和1艘驱逐舰。鲁德尔是如此重创了苏联红军,以至于约瑟夫·斯大林本人悬赏十万卢布要他的脑袋,无论是死是活。自己最著名的一句话是 "Verloren ist nur, wer sich selbst aufgibt" ("Lost are only those who abandon themselves")。意为:只由那些放弃自己的人才会失去信心。
战机评价
斯图卡作为近距离俯冲轰炸机的鼻祖,完美的完成了对地支援的任务,帮助德军实现了闪电战的理论。快,是“斯图卡”的另一个特点,最高可达600KM/H的俯冲速度成就了其迅雷不及掩耳的战术效果。在闪击波兰的战役中,德军的6000架次“斯图卡”轰炸机,对波兰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除了精确的轰炸之外,这款轰炸机还有一个杀手锏,那就是音啸发声器,这个装置安装于飞机起落架上,在速度超过350km/h时就会启动,发出刺耳的类似于空袭警报的呼啸声,同时也在炸弹的稳定翼上安装音哨,炸弹在投掷时也可以产生令人恐惧的尖啸声,这种声音对于敌人士气极具有效,恐怖的攻击力加上这种尖锐的呼啸声,往往让当年的地面敌军恐惧万分。斯图卡俯冲轰炸机的这个声音也被称为死亡呼啸。
虽然该飞机完美的契合了德军战术,但其本身具有很多缺点。和一般的轰炸机不同,斯图卡自卫能力非常的弱。如果没有战斗机掩护,很难独自逃出敌人战斗机的猎杀。这主要是因为其速度过低和机动性差导致的。另外,斯图卡的生存力很低,D型之前没有装甲保护,遭遇地方防空武器的打击,很容易被击毁。在实战中,中大口径火炮对斯图卡一般没有什么作用,但是20毫米到40毫米的几联装速射高炮对斯图卡的威胁还是很大。
总体来说,斯图卡从设计思路上就很有偏颇,它是为了支援地面部队而诞生的。所以在二战后期被更先进的飞机所取代也是大势所趋![8]
斯图卡是一种成功的飞机吗?或许。斯图卡是一种漂亮的飞机吗?可能。但不管怎样,当驾驭过斯图卡和对抗过斯图卡的人们在硝烟散尽之后来到博物馆参观这曾一度使他们兴奋和恐惧的武器时,他们所能感受到的,都是历史的一部分。因为斯图卡确实是一种极具魅力的飞机![9]
视频
二战德国斯图卡轰炸机发明出独特战术 能发出巨响 绰号死神怒吼
参考文献
- ↑ Ju 87
- ↑ 尖叫恶魔--JU87斯图卡俯冲轰炸机 2015-10-25
- ↑ 尖叫恶魔--JU87斯图卡俯冲轰炸机 2015-10-25
- ↑ 尖叫恶魔--JU87斯图卡俯冲轰炸机 2015-10-25
- ↑ 尖叫恶魔--JU87斯图卡俯冲轰炸机 2015-10-25
- ↑ 二战德国的空中死神,能发出死神怒吼的Ju-87斯图卡俯冲轰炸机19-02-26 20:43
- ↑ “斯图卡”--Ju87俯冲轰炸机 2016-04-15
- ↑ “斯图卡”--Ju87俯冲轰炸机 2016-04-15
- ↑ 尖叫恶魔--JU87斯图卡俯冲轰炸机 2015-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