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虎式坦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虎式坦克是二戰中最著名、最具有傳奇色彩的坦克之一。從1942年下半年服役起至1945年德國投降為止,一直活躍於戰場第一線,德軍乘員之間稱其為「無敵坦克」。虎式坦克在戰爭中擊毀了大量的敵軍坦克和其它裝備,在對手心中樹立了不可戰勝的神話、留下了威力巨大的深刻印象。這使它成為所有盟軍坦克危險的對手,凡是在戰鬥中能夠擊毀或擊傷虎式坦克致其被遺棄的盟軍坦克,人們都會尊稱其為馴虎者。[1]

基本資料

        中文名稱         虎式重型坦克
        外文名稱         Panzerkampfwagen VI Ausf. E Tiger I
        研製時間         1937年—1941年
        定型時間         1944年6月
        服役時間         1942年—1945年(部分地區用至冷戰)
        製造國         德國

發展沿革

設計背景 

行進中的虎式坦克 原圖鏈接圖片來自騰訊

希特勒於1935年3月廢除《凡爾賽條約》後,德國軍方胃口大增,對尚在定型中的III號和IV號坦克不再滿足了。因為它們的裝甲防護相對國外坦克不占優勢,其平均裝甲厚度為30毫米,而英、法坦克的平均裝甲厚度為40~60毫米,開發新式重型坦克的工作勢在必行。

法國戰役,德國裝甲部隊遭遇了英法數百輛重型坦克,給德國坦克造成了極大的麻煩。實戰中,德軍輕型中型坦克根本無法擊毀這兩種坦克。在幾次遭遇戰中,德國坦克都遭受了很大的損失,最終還是靠斯圖卡俯衝轟炸機和88毫米高射炮平射將它們擊毀擊傷。

由此德國人開始加快了重型坦克的研究計劃。

建造歷程

虎式坦克 Panzerkampfwagen Ⅵ Ausf. E(六型坦克,E改型)批量生產開始於1942年8月。而在1944年8月生產了1355輛後停止。開始生產時平均每月25輛,而1944年4月已增長至每月104輛。增長的頂峰在1944年7月1日的671輛。(由於英軍轟炸機晝夜不停地對德軍的兵工廠進行轟炸,導致虎式坦克的產量下降了一半多)一般而言,它用了兩次生產期(前期型及後期型)生產虎I(PzKpfw Ⅵ)和同期的德國坦克一樣。當蘇軍的IS-2重型坦克出現於戰場上時,虎式已經沒有太大優勢,而且虎Ⅱ(Tiger Ⅱ Ausf B)開始在1943年12月生產,虎I遂逐步淘汰,於1944年8月末停產。

技術特點

虎式坦克可使用彈藥 原圖鏈接圖片來自360圖書館

武器系統

火炮:虎式坦克配備的88毫米KwK36L/56坦克炮(L/56指炮管長度為口徑的56倍)由克虜伯公司研發並生產,炮塔有一個圓型的底部。主炮的支撐及發射機制則發展自德國著名的88高射炮,其Flak 18 L/56衍生型被用作虎I坦克的主炮,虎Ⅱ坦克88毫米Kwk43L/71型主炮,也是出自該系列高射炮(Flak 41 L/71)。是二戰時殺傷效率最高的幾款坦克炮之一,德國人還為它配置了極為精確的卡爾·蔡司TFZ 9b 瞄準器,精準度驚人。在一次試射時,坦克在1200碼的距離外開火,而連續5發落在一個16英吋×18英吋的目標上。

彈藥:該炮可裝載四種型號彈藥:PzGr.39 被帽穿甲彈、PzGr.40次口徑鎢芯穿甲彈和Gr.39 HL型破甲彈、Sprgr.39曳光高爆彈。而虎I坦克曾在大於1600米的距離外打中敵軍的坦克,不過這作用並不太大,因為在二戰中的戰爭距離是遠比1600米近的。在戰爭前期,虎式坦克能有效在戰鬥距離擊穿盟軍坦克的正面裝甲,但到了二戰後期蘇軍T-34/85坦克,美軍M10狼獾,英軍的謝爾曼「螢火蟲」坦克先後投入戰場,虎式對付盟軍的部分坦克已力不從心。

防禦裝甲

虎式坦克的車體前方裝甲有102毫米厚,炮塔正前方炮盾裝甲厚達135~150毫米(有資料稱可能是間隙裝甲),相較之下同時期的四號坦克(G型)車身前方只有80毫米厚的裝甲而炮塔正前方的裝甲也只有50毫米厚,而虎I坦克的兩側和背面也有82毫米厚的裝甲。這樣的厚度能夠在正常交戰距離抵擋絕大部分炮彈,尤其是來自正面的炮彈。

虎式坦克使用的是鎳合金鋼裝甲,這是德國在二戰質量最好的裝甲鋼,虎式其裝甲生產採用冷軋鍛造工藝而非鑄造。相對於鑄造鋼,冷軋鍛造鋼的強度特性高出不少,其緻密程度大約提高在6%左右。雖然虎式坦克的生產商在44年向軍隊建議:為節省工時,加快坦克生產速度,就必須改為鑄造鋼工藝,陸軍經過慎重考慮,以必須保證裝甲質量為理由,否決了這一建議。相比豹式坦克,虎式坦克在攻擊性作戰中綜合防禦能力更強。

虎式坦克大部分的裝甲是垂直與其它結構相連接的,並採用了咬合連接形式,使其獲得了良好的結構性能。同時咬合的裝甲塊之間都採用了焊接(而不是鉚接),焊縫質量很高,但焊接的車身和炮塔也大大增加了虎式的重量。[2]

動力系統

虎式坦克側剖圖 原圖鏈接圖片來自網易

虎式坦克的引擎最初是設計使用一具21公升12汽缸邁巴赫HL210 P30汽油引擎650匹馬力(實際測為641匹,478千瓦),雖然是一具好引擎,它提供的動力不敷使用,這很快被升級了到HL230 P45 23公升700匹馬力(實際測為690匹,515千瓦),其最大時速可達38km/h。邁巴赫引擎為V型12缸排列,汽缸間角度約為60°,慣性啟動器安置在右側,也可穿過坦克後部的洞口透過鏈條驅動,引擎可透過車頂的艙口吊起。

虎式採用邁巴赫HL230 P45高速汽油發動機、最大馬力690(實際)匹,此時轉速高達3000轉/分,動輪半徑0.3米,牽引力有不足的問題。

問題缺陷

虎式坦克最大缺點是結構複雜,這種坦克如果打局部戰爭絕對是沒有對手,但打二戰這種動輒數十萬軍隊混戰的世界大戰,它就不行了。數量上的缺陷讓這些老虎對付不了十幾倍數量的敵軍坦克。

虎式坦克的優點很明顯,防禦能力強大,攻擊力超強。但相應的缺點也很明顯,它的機動性很差,反應也慢。炮塔通過引擎供給動力的液壓驅動系統控制,由於炮塔太重,旋轉一圈需要1分鐘時間,而利用坦克成員通過手搖的方法來大角度旋轉炮塔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坦克成員的手動操作,只能用在炮塔需要微量調整射角的時候!一旦坦克的引擎熄火,炮塔就無法轉動,就等於無法作戰了。而美國的M4謝爾曼中型坦克的炮塔僅用10秒鐘就可以轉一圈。

高昂的成本也是一直困擾虎式坦克的問題,這種坦克在製造時間、原材料和建造費用(帝國馬克)都非常昂貴,虎式坦克的成本相當於當時四號坦克的兩倍(IV號的工時按Hartmut Knittel的書是兩千小時而且從未有資料給出過可信的虎式的工時)和三號突擊炮的四倍,相當於T-34坦克的三倍和Is-2坦克的兩倍。

性能數據

繪畫:庫爾斯克會戰中的虎式坦克 原圖鏈接圖片來自騰訊
重量         56噸(早期)57 噸(後期)
車組         5 人(車長,炮長,司機,裝填手,無線電操作手)
發動機         700ps(馬力) Maybach HL 230 P45-12
最大時速         38公里(公路)/21公里(越野)
行程         110-160 km(公路)/80km(越野)
每百公里耗油量         公路 450L/越野 650L
油箱容量         540L
越壕寬         2.3m
越障高         0.79m
爬坡度         35°
武器         2 架 7.92mm-MG34機槍 和 88mm KwK36 L/56坦克炮
火炮俯仰角         俯仰角 -9°~+18°
火炮旋轉方向         旋轉方向 360°
彈藥         88mm炮彈 87發 和 7.92mm機槍彈 4500-5700發
炮盾裝甲         135-150毫米 豎直0度 使用鎳鉻錳高壓鑄鋼
炮塔正面裝甲         102毫米 傾斜9度 使用鎳鉻錳鉬軋制鋼
主炮的穿透力(呈30度角射中)         50%概率穿過率 高質量靶板
瞄準鏡         卡爾·蔡司T.Z.F.9b瞄準鏡[3]

著名車組

奧托·卡爾尤斯 原圖鏈接圖片來自搜狐

奧托·卡爾尤斯 國防軍陸軍502虎式重戰車營第二連排長,奧托·卡爾尤斯,公認的二戰期間德軍戰車擊破王,同時也是歷史上擊破戰車最多的坦克指揮官,1944年7月22日那裡維亞村,2輛虎式戰車在卡爾尤斯指揮下,20分鐘內擊毀蘇軍包括IS2重型坦克在內的共20輛坦克(由於蘇軍坦克部隊剛剛逼退德國北地師,大部分車輛人員開始對JS-2進行熱車。卡爾尤斯抓住了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和技術軍士科舍爾兩隻老虎同時高速射擊)。激戰中卡利烏斯的坐車負重輪被打碎三個,仍可以行走。戰後其個人擊破戰車總數:170輛左右、戰防炮130門,大部份是在東線獲得的。

1944年8月,卡爾尤斯轉赴新成立的國防軍512重戰車營(裝備獵虎反坦克殲擊車),卡爾尤斯受命指揮第二連。1945年3月8日,卡爾尤斯攜512重戰車營開往齊克堡作戰。擊毀了50輛的美軍各型戰車,其中11輛為M4謝爾曼坦克。 4月15日,卡爾尤斯和512營向美軍投降。

2015年1月24日逝世,享年92歲。

奧托·卡里烏斯僅僅是虎式坦克著名車組成員的冰山一角。其他著名人物還有米歇爾·魏特曼約翰尼斯·鮑爾特等等。

坦克評價

二戰中,使用過虎式坦克的德國裝甲兵都對虎式的火炮系統讚賞有加,認為它和豹式坦克一樣是一個非常穩定精確的射擊平台,是絕佳的坦克殺手!虎式坦克火炮巨大的威力輕鬆擊穿T-34坦克正面裝甲,引爆其內部彈藥致其殉爆,整個炮塔都被巨大的爆炸力掀掉,飛到十幾米以外。德軍士兵戲稱,這是T-34在向虎式坦克脫帽致敬。威力和高精度成為虎式坦克最大的殺手鐧,也是它最顯著的特點。

虎式坦克三視圖 原圖鏈接圖片來自網易

防禦上,虎式坦克沒有採用類似於豹式坦克虎王重型坦克的傾斜裝甲,而是採用了傳統的德軍垂直裝甲。可以說,虎式坦克的裝甲是傳統德國垂直裝甲製造的頂峰之作。這種經過精細軋制的由鎳合金鋼作成的金屬板,其裝甲生產採用冷軋鍛造工藝而非鑄造。相對於鑄造鋼,冷軋鍛造鋼的強度特性高出不少!

在1943年2月14日的凱塞林山口戰役501重裝甲營與第21裝甲師一道將美軍殺個大敗,美軍海濤爾部隊的數十輛M4謝爾曼坦克遭到了虎式坦克的大屠殺。虎式坦克堅強的戰力就讓首次遇到它的英美盟軍大吃一驚,而在當時參戰的英聯邦部隊中流傳有關它的可怕傳說:

有人說「虎」式坦克的裝甲由特殊鋼材製成,並具有「自我修復」功能,在同樣的厚度下,防護力提高數倍,每當被火炮擊中,便會冒出一陣青煙,隨即恢復正常;

有人說「虎」式坦克的火控系統採用了德國最優良的光學技術,超高精度光學瞄準鏡與特種彈道計算機使其主炮命中精度極高;

有人說「虎」式坦克車內採用類似U艇的隔艙化設計與技術,使得乘員個人防護水平大增強,除非被徹底擊毀,否則休想使其失去作戰力能力......諸如此類,等等,等等。

這些傳言正是來自於在當時盟軍中蔓延的「流行病」:「虎式恐懼症」。「小心,前方有老虎出沒!」這是盟軍坦克手的口頭禪。

車組人員正在為虎式坦克加裝彈藥 原圖鏈接圖片來自鐵血網

簡單來說,如果是單挑,英美法蘇沒有一種型號坦克能夠是虎式的對手,虎式在性能上具有極大的優勢。最弱的機動性在防禦戰中也可以接受,由此虎式在西線東線發揮了巨大的威力,比較優秀的德國坦克車組使用虎式坦克都具有擊毀敵軍10輛坦克以上的戰績,這是當時絕無僅有的,也足以體現虎式坦克的優秀性能。

但是,虎式坦克太重,容易導致機械故障很多,且戰場維修非常困難,必須採用專門的重型維修車輛。普通維修車輛是根本無法拖動的。在通常情況,一輛虎式坦克需要3輛18噸Sdkfz9半履帶牽引車牽引。而如果用一輛虎式去牽引,往往牽引的虎式自己也會不堪負重被搞癱,必須用兩輛虎式才能牽引的動。這在戰場上談何容易。除此以外,虎式坦克的重量太大,一般橋樑無法承受,所以虎式坦克在河流較多的區域行進非常困難。

總體來說,虎式坦克問題很多,但還是獲得了德國及其他國家的稱讚。庫爾斯克戰役結束後,朱可夫元帥親自參觀蘇軍繳獲的一輛虎式坦克,在了解它的優秀性能後,朱可夫對部下將軍們說:「坦率的說,希特勒認為依靠這種坦克可以獲得戰役的勝利,是完全有理由的!」 還有個故事在當時的盟軍中流傳:有人在荷蘭一個小鎮內的一堵牆上畫了一輛逼真的虎式坦克的油畫。結果進攻該小鎮的一個連美軍士兵,以為是一輛虎式坦克埋伏在那裡等着他們,他們都嚇得不敢前進,趕忙向後方要求支援。結果附近的英軍派出幾輛坦克趕到這裡,通過瞄準鏡發現是一副油畫。但英國人告知美國士兵是油畫以後,美軍士兵仍然不信,還是不敢前進。英軍坦克只好一炮將牆壁轟塌,美軍才敢進入小鎮。這些故事證實了盟軍士兵對虎式的恐懼心理。

虎式坦克是二戰中技術上最為優秀的重型坦克,但它並不是一件可以讓德國人獲勝的優秀作品。

視頻

美軍遭遇德軍反擊,虎式坦克瘋狂蹂躪謝爾曼,德意志鋼鐵洪流!

參考文獻

  1. 虎式重型坦克 ,西陸網
  2. 二戰德國重型坦克傑作「虎式坦克」!,網易 2015-01-25 10:04:34
  3. 大名頂頂的德制虎式重型坦克 ,新浪軍事 2012年08月28日 1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