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恭城武廟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恭城武廟
圖片來自sogou

恭城武庙,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恭城瑶族自治县西山南麓,1994年7月8日为第四批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作为“恭城古建筑群”之一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恭城武庙在恭城文庙西侧,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清同治元年(1862年)重修,主要建筑有戏台、雨亭、前殿、正殿、后殿,正殿供奉关羽,后殿供奉妈祖和九子娘娘。[1]

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Template:Lang-za),通称广西Template:Lang-za),简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五个自治区之一,首府为南宁市。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中南地区,南濒北部湾,與越南接壤。廣西壮族自治区有中國最多的少数民族人口数量,通用普通话,地方語言有壮语侗语廣東話次方言、桂柳官话等各種民族語言和方言。

是广西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占31%),廣西僮族自治區于1958年由广西省根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改制成立。1965年,僮族更名为壮族,自治区也随之改為现名。

广西主要城市为南宁柳州桂林

历史

广西壮族自治区距今5万年左右的旧石器时代就有柳江人白莲洞人活动。值得注意的是,鄰省廣東馬壩人的生活年代距今約十四萬年,比柳江人,白蓮洞人要早上十萬年左右,遠古時代廣東的開發比廣西來得早。广西最早的人类在史书中称百越百粤原住民,是壮语 BOUX YAEJ 的汉字记音,至今壮族支系还有 BOUX YAEJ 的自称。壮族就是古代百越部族西瓯雒越支系的后裔,是广西最早居住的土著民族。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向南方侵略岭南珠江流域占领 西瓯国雒越国,改设的桂林郡的全部,以及南海郡和象郡的一部分,即今日广西的地域范围 。秦朝滅亡,趙陀依靠土著越族支持而獨立建南越國南粵國)時期沿襲秦朝郡縣轄制,西部有所擴展。

三國南北朝時期,今廣西的大部分地區屬廣州,歸广州刺史部管轄;南部北海市玉林市钦州市跟今廣東省的湛江市范围一道属交州,歸交州刺史部管轄;北部桂林市贺州市與今廣東省的韶关市范围一道属于荆州,歸荆州刺史部管轄。

大业三年(607年),隋炀帝取消州,恢復秦朝的郡縣二級制,州治下的郡直屬中央,今廣西地區分屬多個不同的郡。唐朝贞观元年(627年),唐太宗贞观十道,今廣西大部分地區與今廣東海南越南北部地區一起隸屬岭南道五代十國中後期,今廣西中部和東南部屬南漢國,北部屬马楚,西部屬吳權交趾

宋朝初期在嶺南恢復“岭南道”,后来改为“广南道”,继又把“”改成“”。宋至道三年(997年)將廣南路一分為二,设广南东路广南西路。其中,广南西路包括今日广西全境,以及雷州半岛海南岛等地。「广西」之称由此而来。

元朝大部分时候,岭南地区和海南岛没有单独设置一级行政区划,而是将原宋朝广南东路辖区归江西行省管辖;原广南西路划归湖广行省管辖,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和广东省雷州半岛,都归湖广行省管辖。

元朝末期,设「广西等处行中书省」,是广西建制「省」开始,以后一直设「广西省」。

明朝初期,两广江西湖南分开。由于广西三个民族反明起义猛烈,明朝皇帝朱元璋采用分而治之的办法,把黎族聚居的海南及广西门户廉州划归广东。清朝及中华民国也大体上沿用明的区划。

參考文獻

  1. 国家文物局 编.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六批)·第Ⅵ卷. 文物出版社. 2008: 178–181. ISBN 978-7-5010-24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