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巴比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巴比伦
 
知名于 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巴比伦(阿拉伯语: بابل‎, Bābil;阿卡德语: Bābili(m);苏美尔语语标符号: KÁ.DINGIR.RAKI;希伯来语: בָּבֶל, Bāḇel;古希腊语: Βαβυλών Babylṓn )"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原本是一个闪语族阿卡德人的城市。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大约四千三百年前的阿卡德帝国

古巴比伦(约前30世纪-前729年)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大致在当今的伊拉克共和国版图内,在距今约5000年前左右,这里的人们建立了国家,到公元前18世纪.这里出现了古巴比伦王国。"美索不达米亚"-《圣经》称为"伊甸园",是古希腊语,意为"两条河中间的地方",故又称为两河流域。两河指的是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在这平原上发展了世界上第一个城市颁布了第一部法典,流传最早的史诗、神话、药典、农人历书等,是人类文明的摇篮。[1]

中文名称:巴比伦

外文名称:Babylon

阿卡德语:Bābili(m)

时间:约前30世纪-前729年

简介

古巴比伦王国(约前30世纪-前729年)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在距今约5000年前左右,这里的人们建立了国家,到公元前18世纪.这里出现了古巴比伦王国。

美索不达米亚是啥意思呢?这个词出自于《圣经》,翻译成中文就是“伊甸园”的意思,是古希腊语,意为“两条河中间的地方”。所以说,古巴比伦王国就是在幼发拉底河和格里底斯河的两河流域中,诞生了人类最早的文明。

古巴比伦王国是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南部的奴隶制城邦,大致在当今的伊拉克共和国版图内,以巴比伦城为中心。公元前十九世纪中,阿摩利人灭掉苏美尔人的乌尔第三王朝,建立了以巴比伦城为首都的巴比伦王国。

巴比伦也是一句希腊语,翻译过来就是“神之门”的意思。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国王汉穆拉比是个杰出的人才,他即位后征服了苏美尔人和阿卡德人,统一了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建立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国家,成为西亚古代奴隶制国家的典型。

古巴比伦王国之所以能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与汉穆拉比有着很大关系。汉穆拉比在位期间,颁布了《汉穆拉比法典》 。这部法典共282条,由序言、本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序言和结语约占全部篇幅的五分之一,语言丰富,词藻华丽,可以说是一篇对汉穆拉比本人的赞美诗。

在序言里,汉穆拉比自称受命于天神安努和苏美尔最高神恩利勒,是“四方的庇护者”、“众王的统治者”,他是按神的意志颁布这一法典,一再称颂自己的丰功伟绩。结语部分告诫后继的国王必须遵守这部法典,不得曲解、变更或废除,否则,一切灾祸将降临其身。

法典本文涉及当时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陈述次序大致是:1~5条司法方面的犯罪;6~25条,财产方面的犯罪;26~59条,土地、房屋和损害赔偿;60~126条,果园经营、商业、借贷和寄存等;127~194条,婚姻、家庭、家庭财产、继承和收养;195~214条,殴打致伤致死;215~240条,关于医生、理发师、建筑师、造船工和船员等规定;241~267条,耕牛租赁、耕者和牧者的雇佣;268~277条,动物、船和车辆租赁、工匠雇佣等;278~282条,奴隶买卖等。

这部法典是古代两河流域及其邻近地区楔形文字法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部法典,也是世界上迄今完整保存下来的最早的一部法典。

此外,古巴比伦王国经济文化高度发展,特别是数学和天文学。不过,汉穆拉比死后,帝国就瓦解了。[2]

历史发展

1.苏美尔早期王朝(苏美尔城邦时代)

两河流域文明最早的创造者是前4000年左右来自东部山区的苏美尔人。前3000年,苏美尔人就在两河流域建立了众多城邦。

从考古发现已经得到的史料来看,从公元前2900年开始,苏美尔城邦进入一个“诸国争霸”的时代。比较大的城市有埃利都、基什、拉格什、乌鲁克、乌尔和尼普尔。

2.阿卡德王国时期

闪米特人的一支——阿卡德人,大概于公元前2500前后进入两河流域。阿卡德人进入两河流域时,苏美尔城邦文明已经进入尾声,各城邦之间斗争异常激烈。巴比伦最初不过是幼发拉底河边的一个不知名的小城市。在阿卡德人的一块碑文中,列举了许多被征服的城市,其中就有巴比伦的名字。阿卡德王萨尔贡统一了苏美尔地区,建立了君主制的集权国家,苏美尔城邦时代宣告结束。苏美尔-阿卡德(Sumer-Akkad)时代开始。约前2191年库提(Guti)人灭阿卡德,统治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建立库提姆(Gutium)政权。美索不达米亚南部之苏美尔-阿卡德时代结束。 

3.苏美尔复兴时期与乌尔第三王朝

阿卡德王国后期,中央集权已经趋于崩溃,蛮族库提人入侵、摧毁了阿卡德王国,但库提人的统治并不稳固,使得各苏美尔城邦得以短暂复兴。其中乌鲁克城邦的国王乌图赫加尔(Utu-hengal)赶走了库提人。乌图赫加尔让乌尔纳姆镇守乌尔城。

但是,乌尔纳姆(Ur-Nammu)在约前2113年在乌尔建都,统一了美索不达米亚,建立了乌尔第三王朝(公元前2111年~公元前2003年),在位期间称霸美索不达米亚南部诸城邦,乌尔纳姆开始自称“苏美尔和阿卡德之王”。

约前2006年,埃兰、古提(库提)人、阿摩利人和苏巴里(Subari)人联合击灭乌尔。

4.古巴比伦王国的兴盛

公元前十九世纪中,来自叙利亚草原的阿摩利人灭掉苏美尔人的乌尔第三王朝,建立了以巴比伦城为首都的巴比伦王国。阿摩利人也因此被称为巴比伦人。巴比伦人继承了苏美尔人和阿卡德人的文明成果,并发扬光大,把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发展到了顶峰。人们喜欢用“巴比伦”三个字来概括古代两河流域文明,足以表明巴比伦文明所创造的辉煌业绩和对世人所具有的魅力。[3]

历史地位

巴比伦意即“神之门”,是两河流域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巴比伦王国分为古巴比伦王国和新巴比伦王国(也称迦勒底王国)。

美索不达米亚为人类最古的文化摇篮之一,公元前四千年已有较发达文化,曾出现苏美尔阿卡德古巴比伦、亚述、新巴比伦等文明。

巴比伦最初不过是幼发拉底河边的一个不知名的小城市。在公元前2200年左右,来自叙利亚草原的闪族人的一支——阿摩利人攻占这座小城,建立了国家。骁勇善战,争强尚武的阿摩利人以此为中心,南征北讨,四处征战,最终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巴比伦帝国,历史上称之为“古巴比伦王国”。

公元前1000年代初,闪米特人的另一支迦勒底人来到两河流域南部定居。公元前 630年,迦勒底人领袖那波帕拉萨趁当时统治两河流域的新亚述内乱之机,逐渐取得对巴比伦的控制。公元前 626年自立为巴比伦王。后与米底结成联盟,在公元前 612年攻陷尼尼微,灭亚述帝国。[4]

帝国兴衰

前1894年,阿摩利人首领苏姆·阿布以幼发拉底河左岸的一个城市作为都城,这座城市就是后来闻名世界的巴比伦城!以这座城市为核心建立的王国史称“古巴比伦王国”或“巴比伦第一王朝”。伟大的古巴比伦王汉谟拉比,在经过38年的远交近攻、南征北战之后,汉谟拉比建立起了一个从版图从波斯湾地中海的强大奴隶制王国,两河流域地区得到了空前的统一。

古巴比伦王国的强盛,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汉谟拉比的强权,其内部根基并不稳固。公元前1750年汉谟拉比死后,其子萨姆苏伊鲁纳继位,王国从此开始陷入了内外交困的境地。先是埃兰地区边境发生暴动,动乱持续了两年多。然后,苏美尔人伊鲁玛在尼普尔以南地区建立了所谓的巴比伦第三王朝或海国王朝。

萨姆苏伊鲁纳在忙于镇压内部叛乱的同时,东北部山区的喀西特人开始入侵巴比伦,虽然喀西特人的入侵被打退,但是他们在日后对巴比伦构成了巨大的威胁。萨姆苏伊鲁纳统治末期,其父所打下的疆域已经丧失殆尽,领土已缩回到汉谟拉比之前的疆域,仅剩下阿卡德地区。

萨姆苏伊鲁纳之后的四位后继者又勉强维持了约一个世纪。但是王国的外部威胁有增无减。喀西特人第二次进攻巴比伦王国,虽然再度失败,但是很多喀西特人在巴比伦尼亚附近定居下来,成为了有耕地的农民。喀西特人还在距离巴比伦城200英里的幼发拉底河畔建立了立脚点。

巴比伦国王阿比舒还试图赶走统治苏美尔的海国王朝,但遭到了失败。前1595年,赫梯人入侵巴比伦,巴比伦城惨遭洗劫,主神马尔杜克及其妻子的雕像作为战利品被入侵者带走,古巴比伦王国灭亡。赫梯人退去后,喀西特人开始统治美索不达米亚。此后,赫梯人、亚述人、波斯人、阿拉伯人、土耳其人先后成为两河流域和中东地区的统治者。古巴比伦王国从此便消失在了历史的尘埃中。[5]

建筑成就

古巴比伦城垣雄伟、宫殿壮丽,充分显示了古代两河流域的建筑水平。尼布甲尼撒二世对巴比伦城进行入大规模建设,使巴比伦城成为当时世上最繁华的城市,也是中东最重要的工商业城市。巴比伦城以两道围墙围绕.外墙以外,还有一道注满了水的壕沟及一道土堤,城内的主干道中央以白色及玫瑰色石板铺成,另城有八个城门,其中的北门就是著名的伊丝达尔门,表面用青色琉璃砖装饰,砖上有许多公牛和神话中的怪物等浮雕。巴比伦城被建设得宏伟壮丽,直到100多年后,希腊历史学家,被称为“历史之父”的希罗多德来到巴比伦城时,仍称它为世界上最壮丽的城市。

幼发拉底河自北向南纵贯全城,城内的主要建筑埃萨吉纳大庙及所属的埃特梅兰基塔庙,高达91米,基座每边长91.4米,上有7层,每层都以不同色彩的釉砖砌成,塔顶有一座用釉砖建成、供奉玛克笃克神金像的神庙。据说,这就是《圣经》中耶和华变乱人们的语言,致使人们未能造成通天的巴别塔。城内古建筑精华之一的“女神门”,高12米、宽近20米,门墙镶嵌着形象生动的釉彩动物图案,还有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迹的“空中花园”,引人注目的人与狮子搏斗的石刻雕像。

被列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巴比伦“空中花园”,亦称“悬苑”,它依偎在幼发拉底河畔,新巴比伦王国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公元前604-前562年)曾以兴建宏伟的城市和宫殿建筑闻名于世,他在位时主持建造了这座名园。相传,他娶波斯国公主赛米拉米斯为妃。公主日夜思念花木繁茂的故土,郁郁寡欢。国王为取悦爱妃,即下令在都城巴比伦兴建了高达25米的花园。此园采用立体叠园手法,在高高的平台上,分层重叠,层层遍植奇花异草,并埋设了灌溉用的水源和水管,花园由镶嵌着许多彩色狮子的高墙环绕。王妃见后大悦。因从远处望去,此园如悬空中,故又称“空中花园”。

为了发展旅游业,1978年,伊拉克政府制定与实施了一项修建巴比伦遗址的计划,在遗址上仿建了部分城墙和建筑,在城内修建了博物馆,陈列出土的巴比伦文物,其中,犹以一块高逾2米的黑色闪绿岩石碑的复制品最为珍贵,石碑的上半部是镌刻太阳神将权标授予汉穆拉比情景的精致浮雕,下半部则为用楔形文字记载的《汉穆拉比法典》全文。这部由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约公元前1792~前1750年)领导制定的世界第一部法典的石碑原件现保存在法国的卢浮宫博物馆。此外,伊拉克政府还在巴比伦遗址和巴格达市内仿古重建了宁马克神庙和空中花园,修葺一新古城的淡蓝色城墙高数丈,重现了这座古城昔日的风韵。

空中花园

巴比伦空中花园又称悬苑,虽然被列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但至今人们都不知道空中花园是否真实存在。在公元前6世纪由巴比伦王国的尼布甲尼撒二世,在巴比伦城为其患思乡病的王妃安美依迪丝修建的。现在科学家证实巴比伦空中花园实际上位于巴比伦以北300英里之外的尼尼微,其建造者是亚述王西拿基立。

空中花园据说采用立体造园手法,将花园放在四层平台之上,由沥青及砖块建成,平台由25米高的柱子支撑,并且有灌溉系统,奴隶不停地推动连系着齿轮的把手。园中种植各种花草树木,远看犹如花园悬在半空中。巴比伦文献中,空中花园始终是一个谜,甚至没有一篇提及空中花园,所以现在也没有关于巴比伦空中花园图片,都是猜想图。

古巴比伦空中花园总周长500多米,采用立体造园方法,建于高高的平台上。假山用石柱和石板一层层向上堆砌,直达天空。从远望去,花园就像在天空中一样,所以才有空中花园之称。山共分上中下三层,每层都用大石柱支撑,层层盖有殿阁,甚至会让人感觉河流在天上,就像是人间的天堂一样。

为了防止雨水的渗透,花园的每一层上都铺满了柏油垫,然后再铺上两层砖,在上面撒上肥沃的土地,种植了很多花花草草。巴比伦空中花园最令人称奇的地方是那个供水系统,因为巴比伦雨水不多,而空中花园的遗址相信亦远离幼发拉底河,所以研究人员认为空中花园应有不少的输水设备,奴隶不停地推动连紧着齿轮的把手,把地下水运到最高一层的储水池,再经人工河流返回地面。[6]

文化成就

流经伊拉克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两河流域,产生过饮誉世界的两河文明,孕育了璀璨夺目的巴比伦文化,曾与古代中华文明、印度文明和埃及文明比肩齐辉。

古巴比伦时代的科学以数学和天文最为发达,计数法采用十进位和六十进位法。六十进位法应用于计算周天的度数和计时,至今为全世界所沿袭。在代数领域,古巴比伦人可解含有三个未知数的方程式。在天文学方面,则已知如何区别恒星与行星,还将已知的星体命名。当时的历法为太阴历,将一年分为12个月,一昼夜分为12时,一年分为354日。为适应地球公转的差数,已经知道设置闰月。古巴比伦人在天象观测方面的长期积累,使后来的新巴比伦人能预测日月蚀和行星会冲现象,并进一步推算出一年是365天6时15分41秒,比近代的计算只多了26分55秒。

乘法表在古代并非中国一家独有,古巴比伦的泥版书上也有乘法表。但汉字(包括数目字)单音节发声的特点,使之读起来朗朗上口;后来发展起来的珠算口诀也承继了这一特点,对于运算速度的提高和算法的改进起到一定作用。

及至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朝汉谟拉比统治时期(公元前1792—前1750年)编纂了一部法典,史称《汉穆拉比法典》。这部被认为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的第一部法典,将楔形文字和人像浮雕刻在一个2.25米高的石柱上。这部法典详细规范了国王、奴隶主与自由民、奴隶之间的阶级关系,还规定保护孤寡等。这不仅具有进步性的历史意义,而且堪称人类社会法典领域的开先河之作。

历史上,文明的发祥总是和河流密切相关的。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就象两条生命之藤,伸展在荒凉和干旱的沙漠地区,在今天伊拉克一代联袂合作,塑造了肥沃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在这里,孕育了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两河流域文明,也就是人们习惯所说的“巴比伦文明”。

考古发掘已经证明,巴比伦文明是距今6000年到公元前500年两河流域一系列城市文明的总称。在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岸,风格类似或迥异的城市如繁星点点,点缀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在这个历史舞台上,苏美尔人和后来各支闪米族入侵者象走马灯一般依次扮演着创造文明的主角,共同奏响了美索不达米亚文明辉煌的乐章。当我们重新翻开历史,那一幕幕历史的悲剧便浮现在眼前。

通天塔传说

当时的人们因为想要建造一座可以通往天上的道路,便修建了这座塔——巴比伦通天塔,但是当塔快要到达天上时激怒了天神,于是天空降下一道巨雷将这座通往天上的塔击毁已做惩戒,因为这样的举动触怒了天神,于是,巴比伦又被称为“冒犯上帝的城市”。《圣经·旧约·创世记》第11章宣称,当时人类联合起来兴建希望能通往天堂的高塔;为了阻止人类的计划,上帝让人类说不同的语言,使人类相互之间不能沟通,计划因此失败,人类自此各散东西。此故事试图为世上出现不同语言和种族提供解释。

根据犹太人的《圣经·旧约》记载:大洪水劫后,天下人都讲一样的语言,都有一样的口音。诺亚的子孙越来越多,遍布地面,于是向东迁移。在示拿地(古巴比伦附近),他们遇见一片平原,定居下来。由于平原上用作建筑的石料很不易得到,他们彼此商量说:“来吧,我们要做砖,把砖烧透了。”于是他们拿砖当石头,又拿石漆当灰泥。他们又说:“来吧,我们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巴比伦通天塔,巴比伦通天塔塔顶通天,为要传扬我们的名,免得我们分散在全地上。”

由于大家语言相通,同心协力,建成的巴比伦城繁华而美丽,高塔直插云霄,似乎要与天公一比高低。没想到此举惊动了上帝!上帝深为人类的虚荣和傲慢而震怒,不能容忍人类冒犯他的尊严,决定惩罚这些狂妄的人们,就像惩罚偷吃了禁果的亚当夏娃一样。他看到人们这样齐心协力,统一强大,心想:如果人类真的修成宏伟的通天塔,那以后还有什么事干不成呢?一定得想办法阻止他们。于是他悄悄地离开天国来到人间,变乱了人类的语言,使他们分散在各处,那座塔于是半途而废了。但是巴比伦通天塔中途停工的画面在宗教艺术中有象征意义,表示人类狂妄自大最终只会落得混乱的结局。[7]

相关视频

1、文明古国之古巴比伦

2、古巴比伦第二集-远古奇观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