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峨眉山」修訂間的差異

山体演化
 
(未顯示由 2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3 次修訂)
行 1: 行 1:
[[File:T01584fb0a717f20f0b.png|缩略图| |[https://p1.ssl.qhmsg.com/t01584fb0a717f20f0b.png 片地址][https://baike.so.com/doc/1878902-1987736.html 图片来源]]]
+
<p style="text-indent:2em;">'''峨眉山'''(Mount Emei)山头位于中国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市境内,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地势陡峭,风景秀丽,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称,山上的万佛顶最高,海拔3099米,高出峨眉平原2700多米。《峨眉郡志》云:"云鬘凝翠,鬒黛遥妆,真如螓首蛾眉,细而长,美而艳也,故名峨眉山。"<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2676/5b49tZrYW2ipXuyT-e5EG5unMylzW0n6JsCrL_52-pNOESHMOn7m6W0JUr--80srK_k8QMhjn2cYrShl6nq65zshl7WbToejGAxh1bnA7z6ixHWsBlqjrh7KNK-6  峨眉山 概况] , 中国网  2016-05-29  </ref>
 +
[[File: 峨眉山1.jpg|缩略图| 右|45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 于呢图网]]]
 +
==简介==
 +
<p style="text-indent:2em;">峨眉山处于多种自然要素的交汇地区,区系成分复杂,生物种类丰富,特有物种繁多,保存有完整的亚热带植被体系,有植物3200多种,约占[[中国]][[植物]]物种总数的1/10。峨眉山还是多种稀有动物的栖居地,动物种类达2300多种。山路沿途有较多猴群,常结队向游人讨食,为该山一大特色。
  
== '''简介''' ==
+
<p style="text-indent:2em;">峨眉山是[[普贤菩萨]]的道场 ,宗教文化特别是佛教文化构成了峨眉山历史文化的主体,所有的建筑、造像、法器以及礼仪、音乐、绘画等都展示出宗教文化的浓郁气息。山上多古迹、[[寺庙]],有报国寺、伏虎寺、洗象池、龙门洞、舍身崖、峨眉佛光等胜迹,是中国旅游、休养、避暑目的地之一。
  
峨眉山 - 中国佛教名 山, 世界文化与 然双遗产
+
<p style="text-indent:2em;"> 峨眉山 为蚀余山,介于北纬29°16′-29°43′,东经103°10′-103°37′之间,为邛崃 南段余脉 ,自 峨眉平原拔地而起,山体南北延伸,绵延23公里,面积约154平方公里,主要由[[大峨山]]、[[二峨山]]、[[三峨山]]、[[四峨山]]4座山峰组成。山的中、下部分布着花岗岩、变质岩及石灰岩,山顶部盖有玄武岩。
  
== '''地理位置''' ==
+
<p style="text-indent:2em;">峨眉山-乐山大佛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峨眉山古建筑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峨眉山为主体的峨眉山景区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
 +
<p style="text-indent:2em;">金顶游客可活动总面积约为15000平方米,“[[《峨眉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3-2020)》]]”规划预测到2020年的年游客规模是160万人次。但随着近年来旅游业的大发展,峨眉山风景区2015年实际游人规模已达330万人次,比预测人数翻了一翻,旅游旺季高峰游客量达2.3万人/日以上,面临着游览空间不足的问题。正在审批的《峨眉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8--2035)明确提出要开发景区南部资源,形成景区内部环线。
 +
==基本信息==
 +
<p style="text-indent:2em;">中文名称;峨眉山
  
峨眉山(Mount Emei)山头位于[[中国]][[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市境内,是中国" 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地势陡峭,风景秀丽,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称,山上的万佛顶最高,海拔3099米,高出峨眉平原2700多米。《峨眉郡志》云:" 云鬘凝翠,鬒黛遥妆,真如螓首蛾眉,细而长,美而艳也,故 峨眉山。"
+
<p style="text-indent:2em;">外文 称;Mount Emei
  
 +
<p style="text-indent:2em;">地理位置;中国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市
 +
 +
<p style="text-indent:2em;">气候类型;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
 +
<p style="text-indent:2em;">占地面积;154平方公里
 +
 +
<p style="text-indent:2em;">景点级别;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
 +
<p style="text-indent:2em;">著名景点;万佛顶、报国寺、伏虎寺等
 +
 +
<p style="text-indent:2em;">主要山峰;大峨山、二峨山、三峨山、四峨山
 +
 +
<p style="text-indent:2em;">最高处;万佛顶(海拔3099米)
 +
 +
<p style="text-indent:2em;">世遗类型;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部分)
 +
 +
<p style="text-indent:2em;">范围;约北纬29°-29°,东经103°-103°
 +
 +
<p style="text-indent:2em;">所属城市;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
 +
[[File:峨眉山2.jpg|缩略图|右|45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
 +
==地质地貌==
 +
===地质构造===
 +
<p style="text-indent:2em;">峨眉山大地构造位置地处上杨子板块本部的峨眉一瓦山断块带,为一座背斜断块山。全区构造较复杂,一级构造为峨眉山大背斜及峨眉山大断层,次级构造褶皱主要有:桂花场[[向斜]]、牛背山[[背斜]],断层有观心坡断层、牛背山断层和报国寺断层等。主要的构造为峨眉山背斜,位于张沟一洪椿坪一带,轴向南北,长约7千米。桂花场向斜(万年寺向斜)位于纯阳殿一桂花场一带。轴向北西,长约30千米。牛背山背斜(又名挖断山背斜)位于龙门洞一雷岩一带,轴向北西,长约12千米。
 +
 +
<p style="text-indent:2em;">●褶皱
 +
 +
<p style="text-indent:2em;">褶皱有峨眉山背斜、桂花场向斜(又名万年寺向斜)、牛背山背斜(又名挖断山背斜)峨眉山[[背斜]]位于张沟-洪椿坪一带,轴向南北,长约7千米。北端被观心庵断层和万年寺断层斜切而不能北延;南端被峨眉山断层斜切而不能南延。其核部宽缓,出露最老岩层为峨眉山花岗岩。两翼不对称,西翼展布约18千米,出露地层为震旦系一下三叠统嘉陵江组,倾角10-12度;东翼展开约5千米,出露地层为震旦系一下第三系,倾角16-50度,新开寺以东的地层多已倒转。为一轴向西倾的斜歪背斜。桂花场向斜(又名万年寺向斜)位于纯阳殿-桂花场一带。轴向北西,长约30千米,整体向北西倾伏呈箕状。被响水洞断层、灰厂沟断层错为两段:南东段由纯阳殿至桂花场,核部狭窄,其地层最新为下三叠统嘉陵江组。两翼地层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一上二叠统峨眉山玄武岩。北东翼倾角由5-20度迅速变陡,南西翼受断层影响常发生倒转,在纯阳殿附近向斜仰起并收敛消失;北西段由红岩脚至黄湾,核部宽缓,两翼倾角6-45度,向斜迅速撒开,逐渐过渡为单斜。牛背山背斜(又名挖断山背斜)位于龙门洞、雷岩一带,轴向北西,长约12公里。核部出露最老地层为下二叠统茅口组。两翼分别出露峨眉山玄武岩组一[[侏罗系]]。其北段黑水岗至雷岩,两翼较对称,倾角15-50度;中段和南段,受牛背山断层和伏虎寺断层的影响,两翼不对称,南西翼倾角35-60度,北东翼倾角60-75度,靠近背斜核部倾角变陡,并逐步发生倒转。
 +
<p style="text-indent:2em;">●断层
 +
 +
<p style="text-indent:2em;">断层有峨眉山断层、[[观心庵]]断层、[[万年寺]]断层。峨眉山断层分布于峨眉山南东侧。在本区域范围内,由西南杨村铺附近,北东经张山,至峨眉山市中区。区域内长约40多千米,走向北东,倾向北西,断面波状,倾角45-70度。北西盘逆冲于南东盘之上。北西盘往往发育拖拽[[褶皱]]和派生断层,南东盘地层局部倒转,并伴生一系列小褶皱和小断层。该断层最大断距部位在其核部,断距达3500余米,即北西盘峨眉山花岗岩逆冲于南东盘中三叠统雷口坡组之上。而北东段,也就是位于峨眉断陷盆地北西边缘,大部分被第四系掩盖,断续出露。如:凉水井、四零医院等地。其表现为北西盘上白坚统灌口组逆冲于南东盘上第三系之上,并使之倒转。观心庵断层南东起于新开寺,经纯阳殿、观心坡,往北西延至喻田子,走向北西,长约15千米。断面南西倾,倾角65-75度。南西盘相对上升,表现为逆断层。该断层被北东向和东西向断层切为数段。南段新开寺至大峨寺,发育于峨眉山背斜东翼。因南西盘逆冲,致使北东盘地层发生倒转。中段牛心寺至唐山,发育于桂花场向斜南西翼,并斜切峨眉山背斜。南西盘上升形成息心所拖拽背斜,北东盘地层倒转,断距1500余米。北段麻子坝至喻田子,主要断于三叠系中,南西盘上升,发展为拖拽小褶皱。万年寺断层南东起于丁沟,北西延至神卦山。走向北西,长约13千米,是观心庵断层的同向派生逆断层。断面南西倾,倾角50度左右。南段断于下二叠统一下三叠统飞仙关组中,两盘地层均倒转。中段断于上[[二叠统]]峨眉山玄武岩一下三叠统飞仙关组中,两盘地层倒转。北断主要断于三叠系中。初殿断层北起长老坪附近,经仙峰寺,南至三湾岗。走向近南北,长约10千米。断面东倾,倾角85度。除中段天池峰附近表现为正断层,南、北段均属逆断层。在初殿一带,角85度。除中段天池峰附近表现为正断层,南、北段均属逆断层。在初殿一带,东盘灯影组三段白云岩与西盘下寒武统笨竹寺组粉砂岩相抵,断距约80米,仙皇台侧可见断层角砾岩。在四季坪附近,东盘峨眉山花岗岩与西盘灯影组二段相抵,灯影组白云岩中可见拖拽现象。牛背山断层发育于牛背山背斜核部。大峨寺断层西起石笋沟,东至华严寺,走向东西,长约5千米。横切峨眉山背斜和桂花场向斜,并错断观心庵和万年寺两断层。其北盘向西,南盘向东错动,为平移逆断层。东段北盘飞仙关组、嘉陵江组等地层局部倒转。该断层隔水性良好,潜水沿断面上升出露地表,形成了峨眉山玉液泉。
 +
==山体演化==
 +
<p style="text-indent:2em;">峨眉山是一座背斜断块山,西部隶属峨眉--瓦山断块带。其地质发展史和地质构造有着密切的联系。早在距今约8.5亿年以前(即早震旦世),峨眉山区还是一片汪洋。早震旦世后期,晋宁运动使峨眉山从地槽区转化为地台区,形成一座低平的山。同时,在地壳深部引发了大量的花岗岩岩浆侵入,形成峨眉山基底岩系,为以后沉积岩盖层的发展演化,起到"地基"作用。
 +
[[File:峨眉山8.jpg|缩略图|右|45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
 +
<p style="text-indent:2em;">震旦纪中后期到奥陶纪初期(距今7-5亿年左右),海水向中国西部、南部淹没而来,峨眉山区第二次沦为沧海,峨眉山区地壳缓慢沉降。初期,地壳下降甚微,在1亿年的时间里,沉积形成了近1000米厚的以碳酸盐为主的白云岩,即目前一线天、大坪、洪椿坪等地出露的地层。这个时期,大量的低等植被和单细胞动物开始诞生,现在洪椿坪附近的岩石上,尚可清晰地看到藻类的化石遗迹。后期,地壳继续下降,并沉积形成了约1000米厚的砂岩、页岩和[[白云岩]]。由于在总的下降过程中,其速度快慢不均,时降时停,甚至间有微小的上升。因此,在从仙峰寺经遇仙寺到洗象池的地层上遗留下岩石交互成层,色彩交错的现象。此地层含有丰富的笔石化石、[[三叶虫]]化石和腕足动物化石等。
 +
 +
<p style="text-indent:2em;">到[[奥陶纪]]后期(距今4.5亿年左右),峨眉山区又开始上升出水面,形成汪洋中一座孤岛。在其孤岛"生涯"的两亿年里,大地发生了地质史上从未有过的巨变,变得生机勃勃,万物散发出生命的气息。而峨眉山区却宁静地处于长期的剥蚀之中,故而其地层剖面中缺失了中奥陶世至石炭纪的历史记录,二叠纪地层直接覆盖在早奥陶纪的地层之上。
 +
 +
<p style="text-indent:2em;">早二叠纪时期(距今约2.7亿年),[[中国]]南方发生了地质史上最广泛的海浸,峨眉山区第三次沦为海底,沉积形成了厚度为400-500米的碳酸盐岩层,为峨眉山悬岩、灵洞等的形成提供了物质条件。如雷洞坪千米悬岩和七十二洞都出现在这套岩层中,并保存着珊瑚、腕足类和蜓科的化石。
 +
 +
<p style="text-indent:2em;">延至晚二叠纪初期,峨眉山区又一次露出海面,成为攀西古裂谷带的一部分。但好景不长,强烈的华力西运动致使它又进入了火海,即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地幔基性岩浆喷溢而出,铺盖了约50余万平方公里,冷却后形成为厚达400多米的[[玄武岩]],即著名的峨眉山玄武岩。今主要分布于金顶、[[万佛顶]]、千佛顶和清音阁等地。
 +
 +
<p style="text-indent:2em;">二叠纪后期,海水又再度浸漫,并且过渡到地质史的中生代三叠纪初期,峨眉山区第四次变为沧海,沉积形成了约1500米厚的含砾砂石、岩屑砂岩、泥岩等。目前,龙门洞一带岩层即是这一时期的遗存。
 +
 +
<p style="text-indent:2em;">直至晚三叠纪(距今约1.8亿年左右),受印支运动的影响地势上升,海盆逐渐缩小,直至最终关闭,海水永远退出了峨眉山区。距今约1.8-1亿年左右,峨眉山还是一个大陆湖泊,沼泽环境。经多次转换,沉积形成一套以砂岩、泥岩、粉沙岩为主的含煤地层,现主要分布和出露于山麓地带。到第四纪中更新世,峨眉山气候寒冷,进入冰期,晚更新世,气候渐暖,在断陷盆地中沉积山前洪冲层构造。
 +
 +
<p style="text-indent:2em;">峨眉山雄姿的真正崛起和秀影的真正形成,是从白垩纪(距今约7000万年)末开始的,是大自然内外营力长期作用的结果。
 +
 +
<p style="text-indent:2em;">白垩纪后期,受四川运动的影响,峨眉山原始水平状的沉积岩层变形、移位,出现了程度不均的褶皱,规模不一的断层。其中峨眉山大断层,峨眉山大背斜又开始发育,峨眉山主体已开始崛起,但当时海拔高度仅1000米左右,成为四川盆地边缘的一座低山,还貌不惊人。
 +
 +
<p style="text-indent:2em;">时至始新世末期(距今约3000万年左右),印度板块与中国的扬子板块相碰撞,导致世界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褶皱升起。这次喜马拉雅运动,强大的侧压力,震撼了整个亚州东部。峨眉山也不断遭受东西向主压应力的挤压,出现了强烈的褶皱和断裂,山体沿着峨眉山大断层的断裂面迅速地抬升,高度已达海拔2000米左右,形成峨眉山背斜,即峨眉山主体。峨眉山背斜开初还是一个呈南北向隆起的整体,但是其边缘又发生了一系列的断层,将背斜分割成若干大断块,特别是主压应力在北西、北东方向的"X"分压应力所造成的呈北西向断层,更进一步分割了峨眉山背斜。这为以后峨眉山的进一步迅速崛起和地形地貌的进一步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格局。
 +
 +
<p style="text-indent:2em;">当发展到[[喜马拉雅]]运动后期(距今约300万年左右)时,不可阻挡的震撼,又使峨眉山出现了频繁的新构造,真可谓"大地颤抖,山崩地裂",其挤压应力以北西--南东方向的分压应力为主,不仅使峨眉山断层规模增大,而且切割到基底的花岗岩体,使峨眉山主体沿断层强烈抬升,最终形成今朝之雄姿,与峨眉平原相对高差达2600余米。
 +
 +
<p style="text-indent:2em;">近数十万年以来,包括金顶的峨眉山主体,即峨眉大断层和观心坡断层之间的三角地带,上升了近1000米,平均每年上升2毫米。纯阳殿凤凰坪一带,即观心坡断层北侧,上升了约500米,平均每年上升1毫米。而山麓外侧,即黄湾、[[二峨山]]等地,只上升了约100米,平均每年上升0.2毫米。也正由于山体抬升具有间隙性和各断层抬升速度不同,决定了峨眉山的整个地貌是西南方向高山峻岭,东北方向则为低缓的浅丘平原,以及人们常称的峨眉山是"三大层七小层",即接引殿为第三层之麓,洗象池为第二层之麓,报国寺为第一层之麓。
 +
[[File:峨眉山4.jpg|缩略图|右|45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
 +
<p style="text-indent:2em;">根据峨眉山沉积的岩层,以及下面的花岗岩计算,两者的厚度相加,峨眉山的应有高度为海拔7000多米,而现在峨眉山的最高峰也不过海拔3099米,之所以3000多米的岩层消失不见,一方面是因为峨眉山山体本身,断层纵横,岩层破碎,易于风化侵蚀;另一方面是因为冰川、流水、大气等因素的剥蚀,致使其高度在增长的同时被减少。尤其是第四纪(距今约200万年左右)冰期的出现(据蕨坪坝冰积物的堆积情况考查,峨眉山至少出现过3次),强大的冰川活动,极大程度地剥蚀着岩层。加之峨眉山区雨量充沛,丰富的地下水和地表水也严重地浸蚀、冲刷岩层。各种岩层中,只[[玄武岩]]岩层质地坚硬,破碎程度极小,风化作用十分缓慢,所以在峨眉山抬升过程中,被剥蚀掉的是玄武岩以上的3000米岩层,从而被玄武岩覆盖的峨眉山金顶、万佛顶、[[千佛顶]],得以矗立在海拔3099米处。
 +
 +
==主要山峰==
 +
===大峨山===
 +
<p style="text-indent:2em;">大峨山是峨眉山的主峰,海拔3099米,山脉峰峦起伏,重岩叠翠,山麓至峰顶50余公里,石径盘旋,直上云霄。在金顶有大面积抗风化强的玄武岩覆盖,构成了倾角在10~15度间的平坦山顶面。而在金顶的东侧为古生代碳酸岩,由于流水沿背斜裂隙强烈溶蚀,形成了高达800米的陡崖(舍身崖)和深涧。
 +
 +
===二峨山===
 +
<p style="text-indent:2em;">二峨山又名绥山,呈东北-西南走向,由[[花岗岩]]、[[白云岩]]等构成。主峰形似覆釜,海拔1909米。林木多柳杉、杂木、竹类,建有林场。土产茶叶、竹笋、桐油、生漆等,并产中药材。西麓猪肝洞,为道教名胜。南有紫芸洞,相传是唐吕纯阳修炼处。
 +
 +
===三峨山===
 +
<p style="text-indent:2em;">三峨山又名西皇山,位于乐山沙湾镇西南。长13千米,宽7千米,主峰海拔2027.1米,高出沙湾镇江面1625米。出露地层有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和二叠系,山顶覆盖玄武岩。东坡陡。开始形成于新第三纪末。有铜、铝等矿产。
 +
 +
===四峨山===
 +
<p style="text-indent:2em;">四峨山在四川省大峨眉山之北二十里,峨眉山市区北五公里,海拔982米。因山形棱瓣如花,故又名花山,或谓即《水经注》之武阳龙尾山。山有圆通寺,山巅则有最早修建的古刹观音庵,为明代高僧印宗禅师(四川绵州人)谈禅结茅之处。
 +
===动物资源===
 +
<p style="text-indent:2em;">峨眉山的动物有2300多种。其中:珍稀特产和以峨眉山为模式产地的有157种:国家列级保护的29种。兽类中的小熊猫,又名"红色熊猫",列入1974年颁布的《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H物种。鸟类中蜂鹰、[[凤头鹰]]、松雀鹰、[[白鹏]]、斑背燕尾等9种。昆虫中的蝴蝶268种之多,属于峨眉山特产的多达53种。珍稀的英雄基凤蝶和中华枯叶蛱蝶等尤为罕见。两栖类的峨眉昆蟾、金顶齿突蟾、峨眉树蛙、峰斑蛙等达13种。寡毛类的环毛蚓、峨眉山杜拉蚓等达15种。
 +
 +
==人文历史==
 +
===峨眉起源===
 +
<p style="text-indent:2em;">对于峨眉山名来历,众说纷纭。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峨眉山就闻名于世。而峨眉山名,早见于西周,据晋代常璩撰写的[[《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杜宇以褒斜(今陕西汉中)为前门,熊耳(今四川青神县境内)、灵关(今四川雅安芦山县西北)为后户,玉垒(今四川都江堰市境内)、峨眉(今四川峨眉山市境内)为城廓。"晋左思的《蜀都赋》写道:"引二江之双流,抗峨眉之重阻。"但为什么称之为"峨眉"。其说不一。一说峨眉山是因"山高水秀"得名,另一说是因"两山相峙。"而得名。还有一种说法是峨眉山屹立在大渡河边上,大渡河古称"涐水"山爱水而得名,故称"涐眉山"。峨湄山只是因为是山,才离开了水,由"涐湄"变成了"峨眉"。这种说法系近代文人赵熙之论,"是山当涐水之眉。眉者,湄也,以水得名。"峨眉山自春秋战国以后,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称。<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2676/6918NtKFqWkg6w2QK7Ts9sdCi1CGqpiUSAwBfidQ6Vn-YTBQ7MkVvikGv67e706nOK50DAE_VASlhf3n1MZ84Gyt9NlL8Qp83CncZCVsC9DQ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峨眉山 乐山大佛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2016-09-03  </ref>
 +
===佛教文化===
 +
<p style="text-indent:2em;">公元1世纪中叶,佛教经南丝绸之路由印度传入峨眉山,药农蒲公在今金项创建普光殿。公元3世纪,普贤信仰之说在山中传播,[[中国]]僧慧持在观心坡下营造普贤寺(今万年寺)。6世纪中叶,世界佛教发展重心逐步由印度转向中国,[[四川]]一度成为中国佛教禅宗的中心,佛寺的兴建便应运而生,历史上寺庙最多时曾多达100多座。公元8世纪,禅宗独盛,全山禅宗一统。9世纪中叶,宋太祖[[赵匡胤]],派遣以僧继业为首的僧团去印度访问。回国后,继业奉记来山营造佛寺,译经传法,铸造重62吨,高7.85米的巨型普贤铜佛像供奉于今万年寺内,成为峨眉山佛像中的精品,文化、艺术价值极高。千百年来,峨眉山这个"佛门圣地"便以"普贤道场"之名,与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蜚声中外。
 +
[[File:峨眉山5.jpg|缩略图|右|45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
 +
<p style="text-indent:2em;">在过去漫长的时间中,峨眉山不仅积累了丰富的佛教文化瑰宝,也遗存了大量珍贵的文物。景区内现存寺庙30处,建筑面积约10万亲平方米。其中的飞来殿,万年寺无梁砖殿均为国家一二级保护品.佛教文物品类繁多,其中高5.8米,7方14层,内外铸全本[[《华严经》]]文和佛像4700余尊的华严
 +
<p style="text-indent:2em;">铜塔、万年寺明代铜铸佛像,以及明代暹罗国王所所赠[[《贝叶经》]]等都是精品。峨眉山有文物古迹点164处,寺庙及博物馆的藏品6890多件,其中属于国家定级保护的文物850多件,它们都具有不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2676/ed69FzfKLy7-OW-dDxkEOkbkvwh-LKjSThaz-8JhkqHePW5-RjxYoh5a2Dv-Lqd-kiKxOQdRO3xCe9OyZ-kA0FS_x62uzwSrp2KAEt7KPQ  佛教的四大名山、八宗祖庭,你都知道吗? ] ,腾讯网  2018-04-20]  </ref>
 +
 +
<p style="text-indent:2em;">作为"佛门圣地"的峨眉山,千百年来得以闻名,除了佛法的宣扬,佛徒信众的礼拜,历来与名人学士、墨客骚人的咏赞、记述和传播有着密切关系。诗人李白、苏东坡留下不少赞美峨眉山的诗篇。在二峨山(古绥山)下不远处的沙湾镇,有现代文豪[[郭沫若]]的故居。郭沫若写下了不少峨眉的诗篇,堪称峨眉诗人,曾书写"天下名山"题名。
 +
 +
===武术文化===
 +
<p style="text-indent:2em;">关于峨眉派武术历史沿革,与少林和武当派有所区别,少林派相传是南北朝时期来华的古印度高僧中国禅宗始祖达摩传授的;武当派是由明初道家[[张三丰]]创始。峨眉派的始创则远远早于两派,根据现有史料研究后认为,峨眉武术孕育时间可追溯到上古时期,成型于春秋的战国,以白猿祖师(司徒玄空)的"峨眉通臂拳"为历史依据。关于峨眉武术的地域定义,史学界尚有争议:从广义上认为,峨眉武术形成于峨眉山,故以峨眉而得名,流传于巴蜀(西南大部)地域范围内的武术各流派由于相近的地理环境和相通人文自然,所形成的风格和特征非常相近相通,均以"峨眉派武术"相称,形成为以峨眉山为主的一大地域性武术派系--峨眉派。
 +
 +
<p style="text-indent:2em;">从理论上讲,峨眉派武术是在武术的基础上形成的,武术则来源于武艺等形式,与社会意识形态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形成和发展进程中,必然会受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地域因素的制约。所以,峨眉武术在孕育期间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根深蒂固的巴蜀神巫文化影响,在形成期间益于道家养生行气之术和佛门内外兼修之精髓,在发展中受到楚越文化、中原文化和巴蜀文化的熏陶,是数千年来巴蜀各民族的智慧和结晶。
 +
==遗产名录==
 +
<p style="text-indent:2em;">1996年,峨眉山绝大部分文物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根据名录清单,分列如下:
 +
 +
<p style="text-indent:2em;">圣寿万年寺普贤铜铁佛像 卢舍那观音瓷佛像 阿弥陀佛铜像 三身铜佛像
 +
<p style="text-indent:2em;">华严三圣铜像 七佛造像 圣积铜钟 普贤愿王铜印
 +
<p style="text-indent:2em;">智者禅师衣钵塔 飞来殿 无梁砖殿 清音阁
 +
<p style="text-indent:2em;">报国寺 华藏寺 万年寺 离垢园
 +
<p style="text-indent:2em;">中峰寺 仙峰寺 圣水禅院 洗象池
 +
 +
==奇闻轶事==
 +
===雪魔芋===
 +
<p style="text-indent:2em;">峨眉山由于山势高峻,气候寒冷,所以古人说它"山顶四时如大冬"。虽然山上多奇花异树、[[仙草]]、仙药,但却不产蔬菜水果。因此,到峨眉山来游玩的人,只能饱览胜景,却吃不到美味可口的菜肴。有一年冬天,一个白发苍苍的老汉来到了金顶卧云庵。当他到斋堂吃饭的时候,见和尚们吃的都是干豆、泡椒、盐笋之类。就问道:"峨眉山乃仙山宝地,有的是仙菜,你们怎么吃这菜呢?"和尚们听他这样说,就问:"请问老居士,仙菜在哪里?"老汉用手向山上一指说:"仙菜就在山上。"和尚们抬头往山上看去,山上除了一片白茫茫的积雪,什么也没有。就奇怪地问:"老居士,你说的仙菜我们怎么没有看见呢?"老汉说:"我领你们去找吧!"
 +
 +
<p style="text-indent:2em;">第二天,老汉领着和尚们翻山越岭,涉溪过涧,来到一个白雪皑皑,银光闪闪的山坡上。老汉指着山坡说:"这里就有仙菜。"和尚们说:"怎么我们就没有看到见呢?"老汉不慌不忙地从身上摸出一面金光锃亮的铜镜,他用铜镜往雪地上一照,雪地上立即闪出一片金光。雪被金光一照,很快由白变黄,又渐渐融化成水,向山坡下流去。顿时,奇景出现了:山坡上长满了各种绿树、奇花、[[葛藤]]、野草。老汉指着一片锯齿形叶片的矮树丛说:"这就是仙菜。"和尚们一看都不相信地说:"这树子长得又厚又尖,怎么能吃呀?"老汉顺手扯起一株,指着根上一个象[[芋头]]一样的东西说:"这就是菜呀?"和尚们半信半疑,也跟着扯了许多老汉扯的那种东西,背回庙里。老汉又选了两块石头,用白泥在上面画了两扇磨子,然后在磨眼上放了一只大木桶,在磨盘下放了一口大锅。他把扯来的东西洗净放进大桶里,又在磨旁绕了三圈,喊一声:"转!"那磨子就自动转了起来。只见一股灰黑色的汁水从磨扇四周流到磨盘里,又从磨盘里流到锅里,锅里立即成了一块块象[[豆腐]]一样的灰黑色的东西。老汉叫和尚们把这些东西全摆到山上去。此时,纷纷扬扬的雪花正不断从天上飘落下来,和尚们奇怪地说:"老居士,天上在下大雪,摆到山上岂不被冻坏了?"老汉说:"你们只管按我的吩咐做吧,我自有道理。"和尚们怀着好奇心,把那些东西摆到山坡上。老头看已经摆满了一山坡,就用扇子往左面山坡轻轻一扇,只见左面山坡上忽然卷起了一阵大风,吹散了满天雪花。大风过后,满坡阳光灿烂,不一会儿,就把仙茶晒得洞洞眼眼,象冻豆腐一样。老头说:"这就是仙菜。"和尚们都忙着收拾,谁知刚把左面山坡上的菜收拾完。等右面山坡上的仙菜一晒干。太阳已照到左面山坡上去了。这样来回晒,来回摆,仙菜越积越多,和尚们收也收不完。后来人们把这种东西放在水里泡软,再放在熟油锅里加上笋干烧得黄酥酥的,味道十分鲜美。峨眉山仙菜的美名很快就传遍了四方。
 +
===飞来殿===
 +
<p style="text-indent:2em;">很久以前,在峨眉城北面,有一座从别处飞来的小山峰,人们叫他飞来峰。峨眉山的和尚,请神匠鲁班在飞来峰上修了一座庙子。神匠鲁班在飞来峰上修了一座庙子。神匠[[鲁班]]是有名的能工巧匠,他刻的牛儿能耕田,刻的鸡公能叫明。他修的这座庙子也很精致。真是碧瓦琉璃,飞檐斗拱,殿门上还刻了经书上的故事。因为它的殿顶没有用一根梁,所以人们叫它无梁殿。大殿里的每根柱头上,都刻上了一条栩栩如生的金龙,据说在夜里人们常看见那金龙在柱头上摇头摆尾地游动哩。八洞神仙里的[[吕洞宾]],听说这庙是鲁班修的,也特地来观赏。走的时候还要大殿里的壁头上题了几句诗:"教化先生特意来,世人有眼不能开,道童只接云游客,不识终南吕秀才。"
 +
[[File:峨眉山6.jpg|缩略图|右|45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
 +
<p style="text-indent:2em;">有一年,飞来峰连同鲁班在上面修的那座子,一齐飞走了。和尚们见庙子飞走了,就去见鲁班说:"鲁班师傅呀!你给我们在峨眉山飞来峰上修的庙子,连飞来峰一起飞走了。请再给我们修一座吧!"鲁班一听,就问和尚:"庙子飞到哪里去了?"和尚说:"只看见向东飞去,不知飞到那里去了。"鲁班说:"你们先回去吧!我去找一找,把那座飞走的庙子给你们搬回来就是了。"和尚知道鲁班的手艺很高明,他说了的话,就能做到,于是高高兴兴地回去了。 [[鲁班]]等和尚走了以后,就带上几个徒弟去寻飞来峰。他想,天地这么大,如果一地一地去寻,不知要寻到什么时候,还是从天上往下看着寻吧。他用木头刻了几朵云彩,他和徒弟们一人站上一朵。哪云朵一下飞上了天。鲁班站在云朵上东寻西找,最后终于在杭州西湖找到了飞来峰和上面的庙子。鲁班叫徒弟们先在大殿的每根柱头上凿上一朵朵云彩,然后又在庙子外面的庙基上凿上云彩。云彩一凿好,鲁班喊了一声"起"!只见庙子四周白云飘涌,那庙子一下腾空而起。鲁班用手一指,那庙就一直往峨眉山飞去。就这样,飞了一殿又一殿,鲁班后最后一殿也慢慢飞起来了,就同徒弟们收拾工具,准备回去。这时突然发现少了一把斧子。原来鲁班在柱头上刻云彩的时候,顺手把斧子放在柱头的孔眼里,忘记取出来。他叫徒弟们先回去,自己赶忙一跳攀着庙子,爬到柱头上去取斧子。谁知那座庙飞呀、飞呀,一直快飞拢峨眉山了,鲁班还在抱着大殿的柱头,摸斧子哩。这时,有一个姑娘,正在山下池塘里洗衣服。听见天上有什么东西飞得呼呼直响,忙抬头一看,见是一座庙子在天上飞。那庙子的柱头上,还趴着一个人正往柱头里摸东西哩。姑娘惊奇地大叫起来:"大家快来看啊!一座庙子在天上飞啊!"这时,鲁班东摸西摸还没有摸到那把斧子,心里正生气呢,听他一喊,大家都朝天上看,就大声向下面喊:"你这小姑娘,在吼叫什么?"一不小心,把大殿上的一根门枋弄掉下去了。那枋在天上翻翻滚滚,直往下落,正好落在姑娘洗衣的池塘里,打得水花四溅,把姑娘的衣服也溅湿了一大片。姑娘见门枋从天上掉到池塘里,以为是鲁班甩下来打她的,吓得衣服也不洗了,转身就跑。 那座庙子飞回来仍旧落在原来的地方。后来人们就叫它"飞来殿"。把那掉枋的池塘叫"掉枋池"。
 +
===老宝楼===
 +
<p style="text-indent:2em;">峨眉山十景之一的"圣积晚钟",说的是峨眉山下圣积寺里一口钟的故事。在圣积寺里有一个钟楼。这钟楼约有三丈高,两丈宽,修得翘檐飞阁,绣棂琐闼。门坊上,镂空雕饰五彩云纹。阁门上有一黑漆大匾,上书"峨峰真境"四个金字。钟楼的横梁上,挂着一口大钟。这钟用生铁铸成,有一人多高,据说有二万五千斤重。每到夜深人静,和尚们撞钟、击鼓诵经。那浑厚宏亮的钟声,在万籁俱寂的夜里,越传越远,很远的地方都能听到。
 +
 +
<p style="text-indent:2em;">据说,以前圣积寺里有个叫做[[慧宝]]的老和尚。他四方化缘,修了圣积寺,但是还缺一口大钟。庙无大钟,太不相称。于是他立下誓愿,要化缘铸一口大钟。他出外化缘几个月以后,用竹篾背了一口大钟回来。和尚们见老师父用竹篾背钟,都很惊奇地问:"我在外化缘铸了这口二万五千斤重的大钟,正愁路远没法回来。这里,来了一个老公公,给了我这皮竹篾,对我说:'你用它背钟,一个人就能背回去。'我照他的话做,果然背回来了。"于是和尚们就七嘴八舌地商量着怎样安放这口大钟。有的说:"放在大殿里,怕不占了半个大殿?"有的说:"这么重的钟,干脆挂在庙外黄桷树上。"老和尚说:"哪有把钟挂在庙外头的道理?我们还是修个钟楼吧!"他把庙里的和尚都召集起来,在庙门前连夜赶修钟楼。白天修、晚上修,整整作了七七四十九天,钟楼修成了。老和尚仍然用那皮篾条把钟挂上,然后对徒弟们说:"我还要出外去云游,你们等我走了三天以后再敲钟。"和尚们都不知道老和尚是什么用意,想问个明白。但老和尚走得急,只说了一句:"照我说的去做吧!"就出外云游去了。和尚们早就想听听这口钟的声音好不好。所以老和尚走了不多久,一个和尚就拿起钟槌,想轻轻敲它一下,先听听声音,只要老和尚听不到就行了。他举起钟槌,刚刚一槌敲下去,只听"咣"的一声,那宏亮浑厚的钟声,在空中迥响,似春雷滚滚,越传越远,久久不绝,一直传到了老和尚的耳朵里。这时,老和尚刚走了五里路,一听这钟声,知道和尚们没有按他的吩咐,提前敲了钟。所以,以后这钟声就只能传五里远了。
 +
 +
<p style="text-indent:2em;">后来,人们来到峨眉山,都要到圣积寺去看看那口一皮竹篾吊万斤的大钟。大家看到一皮竹篾能够吊这么重的一口钟,都感到很奇怪。因此一传十、十传百,不久就传到当地县官的耳朵里。这峨眉的县官姓钱名迷,因为他爱财如命,所以老百姓就给他取了个绰号"钱如命"。这钱如命一贯贪得无厌,搜刮民膏。到峨眉县不几年,就搜刮了几万两银子。这家伙又善于逢迎拍马,每逢上司来县巡察,他又送礼,又摆宴,整天跟在上司屁股后面转。所以,虽然老百姓怨声载道,但由于官官相护,也就被包庇过去了。
 +
 +
<p style="text-indent:2em;">钱如命听说圣积寺有口几万斤重的大钟是用一皮竹篾吊的,他不相信,就亲自去看,果然是真。他想,一皮竹篾又细又薄,怎能吊起万斤重量?这皮竹篾一定是件宝物。当今皇上正在到处寻宝,要是我能把这件宝物送到皇宫去,皇上一定很高兴,这一下不升官也要发财。
 +
 +
<p style="text-indent:2em;">第二天,他就带着兵丁来到寺积[[寺钟楼]],命人把事先准备好的铁链,去换那皮篾条。寺里和尚呼说县太爷带人来取吊钟的竹篾,都跑来请求道。"大人呀!这皮竹篾是我们老和尚背钟带回来的,取不得呀!取了菩萨就要降罪的!"那钱如命把眼睛一瞪:"什么取不得?本官是一县之主,为什么一皮篾条都取不得?这竹篾我是取去献给皇上的,皇上乃当今天子,菩萨也要让他三分。"说罢,叫人把竹篾换了下来。那竹篾因为挂得久了,上面沾满了灰尘,又黑又脏。钱如命一想,进贡给皇帝的宝物,就这样送去,会惹得万岁生气。于是就拿着竹篾到附近一个池塘去洗。这池塘里,池水又干净又清亮。钱如命把竹篾放到水中摆来摆去地洗。随着竹篾的摆动,池水忽然掀起几丈高的浪涛,那竹篾在水里游来游去,越游越长,一下变成了一条[[青龙]],窜出水面,摇头摆尾直向天上飞去。县官吓呆了,两只脚象筛糠一亲,嘴里不住地喊:"快救命!快救命!"那些兵丁只顾自己逃命要紧,谁还顾得上去救县太爷?突然塘水掀起一个大浪,把县官卷到水里淹死了。以后,人们就把这个塘叫做[["化宝塘"]],把那座挂钟的楼。叫做"老宝楼。"
 +
== 相关视频 ==
 +
<center>
 +
{{#iDisplay:k0702iyvbll|480|270|qq}}
 +
<center>峨眉山大佛禅院</center>
 +
{{#iDisplay:r0841mscx4w|480|270|qq}}
 +
<center>航拍中国:航拍四川峨眉山,仿佛到了大雷音寺!</center>
 +
</center>
 +
== 参考资料 ==
 
[[Category:680 中國地理類志]]
 
[[Category:680 中國地理類志]]

於 2020年2月17日 (一) 08:02 的最新修訂

峨眉山(Mount Emei)山頭位於中國四川省樂山市峨眉山市境內,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地勢陡峭,風景秀麗,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稱,山上的萬佛頂最高,海拔3099米,高出峨眉平原2700多米。《峨眉郡志》雲:"雲鬘凝翠,鬒黛遙妝,真如螓首蛾眉,細而長,美而艷也,故名峨眉山。"[1]

目錄

簡介

峨眉山處於多種自然要素的交匯地區,區系成分複雜,生物種類豐富,特有物種繁多,保存有完整的亞熱帶植被體系,有植物3200多種,約占中國植物物種總數的1/10。峨眉山還是多種稀有動物的棲居地,動物種類達2300多種。山路沿途有較多猴群,常結隊向遊人討食,為該山一大特色。

峨眉山是普賢菩薩的道場 ,宗教文化特別是佛教文化構成了峨眉山歷史文化的主體,所有的建築、造像、法器以及禮儀、音樂、繪畫等都展示出宗教文化的濃鬱氣息。山上多古蹟、寺廟,有報國寺、伏虎寺、洗象池、龍門洞、捨身崖、峨眉佛光等勝跡,是中國旅遊、休養、避暑目的地之一。

峨眉山為蝕余山,介於北緯29°16′-29°43′,東經103°10′-103°37′之間,為邛崍山南段余脈,自峨眉平原拔地而起,山體南北延伸,綿延23公里,面積約154平方公里,主要由大峨山二峨山三峨山四峨山4座山峰組成。山的中、下部分布着花崗岩、變質岩及石灰岩,山頂部蓋有玄武岩。

峨眉山-樂山大佛是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 ,峨眉山古建築群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以峨眉山為主體的峨眉山景區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

金頂遊客可活動總面積約為15000平方米,「《峨眉山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2003-2020)》」規劃預測到2020年的年遊客規模是160萬人次。但隨着近年來旅遊業的大發展,峨眉山風景區2015年實際遊人規模已達330萬人次,比預測人數翻了一翻,旅遊旺季高峰遊客量達2.3萬人/日以上,面臨着遊覽空間不足的問題。正在審批的《峨眉山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2018--2035)明確提出要開發景區南部資源,形成景區內部環線。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峨眉山

外文名稱;Mount Emei

地理位置;中國四川省樂山市峨眉山市

氣候類型;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

占地面積;154平方公里

景點級別;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著名景點;萬佛頂、報國寺、伏虎寺等

主要山峰;大峨山、二峨山、三峨山、四峨山

最高處;萬佛頂(海拔3099米)

世遺類型;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遺產(部分)

範圍;約北緯29°-29°,東經103°-103°

所屬城市;四川省樂山市峨眉山

地質地貌

地質構造

峨眉山大地構造位置地處上楊子板塊本部的峨眉一瓦山斷塊帶,為一座背斜斷塊山。全區構造較複雜,一級構造為峨眉山大背斜及峨眉山大斷層,次級構造褶皺主要有:桂花場向斜、牛背山背斜,斷層有觀心坡斷層、牛背山斷層和報國寺斷層等。主要的構造為峨眉山背斜,位於張溝一洪椿坪一帶,軸向南北,長約7千米。桂花場向斜(萬年寺向斜)位於純陽殿一桂花場一帶。軸向北西,長約30千米。牛背山背斜(又名挖斷山背斜)位於龍門洞一雷岩一帶,軸向北西,長約12千米。

●褶皺

褶皺有峨眉山背斜、桂花場向斜(又名萬年寺向斜)、牛背山背斜(又名挖斷山背斜)峨眉山背斜位於張溝-洪椿坪一帶,軸向南北,長約7千米。北端被觀心庵斷層和萬年寺斷層斜切而不能北延;南端被峨眉山斷層斜切而不能南延。其核部寬緩,出露最老岩層為峨眉山花崗岩。兩翼不對稱,西翼展布約18千米,出露地層為震旦系一下三疊統嘉陵江組,傾角10-12度;東翼展開約5千米,出露地層為震旦系一下第三系,傾角16-50度,新開寺以東的地層多已倒轉。為一軸向西傾的斜歪背斜。桂花場向斜(又名萬年寺向斜)位於純陽殿-桂花場一帶。軸向北西,長約30千米,整體向北西傾伏呈箕狀。被響水洞斷層、灰廠溝斷層錯為兩段:南東段由純陽殿至桂花場,核部狹窄,其地層最新為下三疊統嘉陵江組。兩翼地層為下三疊統飛仙關組一上二疊統峨眉山玄武岩。北東翼傾角由5-20度迅速變陡,南西翼受斷層影響常發生倒轉,在純陽殿附近向斜仰起並收斂消失;北西段由紅岩腳至黃灣,核部寬緩,兩翼傾角6-45度,向斜迅速撒開,逐漸過渡為單斜。牛背山背斜(又名挖斷山背斜)位於龍門洞、雷岩一帶,軸向北西,長約12公里。核部出露最老地層為下二疊統茅口組。兩翼分別出露峨眉山玄武岩組一侏羅系。其北段黑水崗至雷岩,兩翼較對稱,傾角15-50度;中段和南段,受牛背山斷層和伏虎寺斷層的影響,兩翼不對稱,南西翼傾角35-60度,北東翼傾角60-75度,靠近背斜核部傾角變陡,並逐步發生倒轉。

●斷層

斷層有峨眉山斷層、觀心庵斷層、萬年寺斷層。峨眉山斷層分布於峨眉山南東側。在本區域範圍內,由西南楊村鋪附近,北東經張山,至峨眉山市中區。區域內長約40多千米,走向北東,傾向北西,斷面波狀,傾角45-70度。北西盤逆沖於南東盤之上。北西盤往往發育拖拽褶皺和派生斷層,南東盤地層局部倒轉,並伴生一系列小褶皺和小斷層。該斷層最大斷距部位在其核部,斷距達3500餘米,即北西盤峨眉山花崗岩逆沖於南東盤中三疊統雷口坡組之上。而北東段,也就是位於峨眉斷陷盆地北西邊緣,大部分被第四系掩蓋,斷續出露。如:涼水井、四零醫院等地。其表現為北西盤上白堅統灌口組逆沖於南東盤上第三系之上,並使之倒轉。觀心庵斷層南東起於新開寺,經純陽殿、觀心坡,往北西延至喻田子,走向北西,長約15千米。斷面南西傾,傾角65-75度。南西盤相對上升,表現為逆斷層。該斷層被北東向和東西向斷層切為數段。南段新開寺至大峨寺,發育於峨眉山背斜東翼。因南西盤逆沖,致使北東盤地層發生倒轉。中段牛心寺至唐山,發育於桂花場向斜南西翼,並斜切峨眉山背斜。南西盤上升形成息心所拖拽背斜,北東盤地層倒轉,斷距1500餘米。北段麻子壩至喻田子,主要斷於三疊系中,南西盤上升,發展為拖拽小褶皺。萬年寺斷層南東起於丁溝,北西延至神卦山。走向北西,長約13千米,是觀心庵斷層的同向派生逆斷層。斷面南西傾,傾角50度左右。南段斷於下二疊統一下三疊統飛仙關組中,兩盤地層均倒轉。中段斷於上二疊統峨眉山玄武岩一下三疊統飛仙關組中,兩盤地層倒轉。北斷主要斷於三疊系中。初殿斷層北起長老坪附近,經仙峰寺,南至三灣崗。走向近南北,長約10千米。斷面東傾,傾角85度。除中段天池峰附近表現為正斷層,南、北段均屬逆斷層。在初殿一帶,角85度。除中段天池峰附近表現為正斷層,南、北段均屬逆斷層。在初殿一帶,東盤燈影組三段白雲岩與西盤下寒武統笨竹寺組粉砂岩相抵,斷距約80米,仙皇台側可見斷層角礫岩。在四季坪附近,東盤峨眉山花崗岩與西盤燈影組二段相抵,燈影組白雲岩中可見拖拽現象。牛背山斷層發育於牛背山背斜核部。大峨寺斷層西起石筍溝,東至華嚴寺,走向東西,長約5千米。橫切峨眉山背斜和桂花場向斜,並錯斷觀心庵和萬年寺兩斷層。其北盤向西,南盤向東錯動,為平移逆斷層。東段北盤飛仙關組、嘉陵江組等地層局部倒轉。該斷層隔水性良好,潛水沿斷面上升出露地表,形成了峨眉山玉液泉。

山體演化

峨眉山是一座背斜斷塊山,西部隸屬峨眉--瓦山斷塊帶。其地質發展史和地質構造有着密切的聯繫。早在距今約8.5億年以前(即早震旦世),峨眉山區還是一片汪洋。早震旦世後期,晉寧運動使峨眉山從地槽區轉化為地台區,形成一座低平的山。同時,在地殼深部引發了大量的花崗岩岩漿侵入,形成峨眉山基底岩系,為以後沉積岩蓋層的發展演化,起到"地基"作用。

震旦紀中後期到奧陶紀初期(距今7-5億年左右),海水向中國西部、南部淹沒而來,峨眉山區第二次淪為滄海,峨眉山區地殼緩慢沉降。初期,地殼下降甚微,在1億年的時間裡,沉積形成了近1000米厚的以碳酸鹽為主的白雲岩,即目前一線天、大坪、洪椿坪等地出露的地層。這個時期,大量的低等植被和單細胞動物開始誕生,現在洪椿坪附近的岩石上,尚可清晰地看到藻類的化石遺蹟。後期,地殼繼續下降,並沉積形成了約1000米厚的砂岩、頁岩和白雲岩。由於在總的下降過程中,其速度快慢不均,時降時停,甚至間有微小的上升。因此,在從仙峰寺經遇仙寺到洗象池的地層上遺留下岩石交互成層,色彩交錯的現象。此地層含有豐富的筆石化石、三葉蟲化石和腕足動物化石等。

奧陶紀後期(距今4.5億年左右),峨眉山區又開始上升出水面,形成汪洋中一座孤島。在其孤島"生涯"的兩億年裡,大地發生了地質史上從未有過的巨變,變得生機勃勃,萬物散發出生命的氣息。而峨眉山區卻寧靜地處於長期的剝蝕之中,故而其地層剖面中缺失了中奧陶世至石炭紀的歷史記錄,二疊紀地層直接覆蓋在早奧陶紀的地層之上。

早二疊紀時期(距今約2.7億年),中國南方發生了地質史上最廣泛的海浸,峨眉山區第三次淪為海底,沉積形成了厚度為400-500米的碳酸鹽岩層,為峨眉山懸岩、靈洞等的形成提供了物質條件。如雷洞坪千米懸岩和七十二洞都出現在這套岩層中,並保存着珊瑚、腕足類和蜓科的化石。

延至晚二疊紀初期,峨眉山區又一次露出海面,成為攀西古裂谷帶的一部分。但好景不長,強烈的華力西運動致使它又進入了火海,即發生了驚天動地的地幔基性岩漿噴溢而出,鋪蓋了約50餘萬平方公里,冷卻後形成為厚達400多米的玄武岩,即著名的峨眉山玄武岩。今主要分布於金頂、萬佛頂、千佛頂和清音閣等地。

二疊紀後期,海水又再度浸漫,並且過渡到地質史的中生代三疊紀初期,峨眉山區第四次變為滄海,沉積形成了約1500米厚的含礫砂石、岩屑砂岩、泥岩等。目前,龍門洞一帶岩層即是這一時期的遺存。

直至晚三疊紀(距今約1.8億年左右),受印支運動的影響地勢上升,海盆逐漸縮小,直至最終關閉,海水永遠退出了峨眉山區。距今約1.8-1億年左右,峨眉山還是一個大陸湖泊,沼澤環境。經多次轉換,沉積形成一套以砂岩、泥岩、粉沙岩為主的含煤地層,現主要分布和出露于山麓地帶。到第四紀中更新世,峨眉山氣候寒冷,進入冰期,晚更新世,氣候漸暖,在斷陷盆地中沉積山前洪沖層構造。

峨眉山雄姿的真正崛起和秀影的真正形成,是從白堊紀(距今約7000萬年)末開始的,是大自然內外營力長期作用的結果。

白堊紀後期,受四川運動的影響,峨眉山原始水平狀的沉積岩層變形、移位,出現了程度不均的褶皺,規模不一的斷層。其中峨眉山大斷層,峨眉山大背斜又開始發育,峨眉山主體已開始崛起,但當時海拔高度僅1000米左右,成為四川盆地邊緣的一座低山,還貌不驚人。

時至始新世末期(距今約3000萬年左右),印度板塊與中國的揚子板塊相碰撞,導致世界最高的山脈--喜馬拉雅山褶皺升起。這次喜馬拉雅運動,強大的側壓力,震撼了整個亞州東部。峨眉山也不斷遭受東西向主壓應力的擠壓,出現了強烈的褶皺和斷裂,山體沿着峨眉山大斷層的斷裂面迅速地抬升,高度已達海拔2000米左右,形成峨眉山背斜,即峨眉山主體。峨眉山背斜開初還是一個呈南北向隆起的整體,但是其邊緣又發生了一系列的斷層,將背斜分割成若干大斷塊,特別是主壓應力在北西、北東方向的"X"分壓應力所造成的呈北西向斷層,更進一步分割了峨眉山背斜。這為以後峨眉山的進一步迅速崛起和地形地貌的進一步形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和格局。

當發展到喜馬拉雅運動後期(距今約300萬年左右)時,不可阻擋的震撼,又使峨眉山出現了頻繁的新構造,真可謂"大地顫抖,山崩地裂",其擠壓應力以北西--南東方向的分壓應力為主,不僅使峨眉山斷層規模增大,而且切割到基底的花崗岩體,使峨眉山主體沿斷層強烈抬升,最終形成今朝之雄姿,與峨眉平原相對高差達2600餘米。

近數十萬年以來,包括金頂的峨眉山主體,即峨眉大斷層和觀心坡斷層之間的三角地帶,上升了近1000米,平均每年上升2毫米。純陽殿鳳凰坪一帶,即觀心坡斷層北側,上升了約500米,平均每年上升1毫米。而山麓外側,即黃灣、二峨山等地,只上升了約100米,平均每年上升0.2毫米。也正由于山體抬升具有間隙性和各斷層抬升速度不同,決定了峨眉山的整個地貌是西南方向高山峻岭,東北方向則為低緩的淺丘平原,以及人們常稱的峨眉山是"三大層七小層",即接引殿為第三層之麓,洗象池為第二層之麓,報國寺為第一層之麓。

根據峨眉山沉積的岩層,以及下面的花崗岩計算,兩者的厚度相加,峨眉山的應有高度為海拔7000多米,而現在峨眉山的最高峰也不過海拔3099米,之所以3000多米的岩層消失不見,一方面是因為峨眉山山體本身,斷層縱橫,岩層破碎,易於風化侵蝕;另一方面是因為冰川、流水、大氣等因素的剝蝕,致使其高度在增長的同時被減少。尤其是第四紀(距今約200萬年左右)冰期的出現(據蕨坪壩冰積物的堆積情況考查,峨眉山至少出現過3次),強大的冰川活動,極大程度地剝蝕着岩層。加之峨眉山區雨量充沛,豐富的地下水和地表水也嚴重地浸蝕、沖刷岩層。各種岩層中,只玄武岩岩層質地堅硬,破碎程度極小,風化作用十分緩慢,所以在峨眉山抬升過程中,被剝蝕掉的是玄武岩以上的3000米岩層,從而被玄武岩覆蓋的峨眉山金頂、萬佛頂、千佛頂,得以矗立在海拔3099米處。

主要山峰

大峨山

大峨山是峨眉山的主峰,海拔3099米,山脈峰巒起伏,重岩疊翠,山麓至峰頂50餘公里,石徑盤旋,直上雲霄。在金頂有大面積抗風化強的玄武岩覆蓋,構成了傾角在10~15度間的平坦山頂面。而在金頂的東側為古生代碳酸岩,由於流水沿背斜裂隙強烈溶蝕,形成了高達800米的陡崖(捨身崖)和深澗。

二峨山

二峨山又名綏山,呈東北-西南走向,由花崗岩白雲岩等構成。主峰形似覆釜,海拔1909米。林木多柳杉、雜木、竹類,建有林場。土產茶葉、竹筍、桐油、生漆等,並產中藥材。西麓豬肝洞,為道教名勝。南有紫芸洞,相傳是唐呂純陽修煉處。

三峨山

三峨山又名西皇山,位於樂山沙灣鎮西南。長13千米,寬7千米,主峰海拔2027.1米,高出沙灣鎮江面1625米。出露地層有震旦系、寒武系、奧陶系和二疊系,山頂覆蓋玄武岩。東坡陡。開始形成於新第三紀末。有銅、鋁等礦產。

四峨山

四峨山在四川省大峨眉山之北二十里,峨眉山市區北五公里,海拔982米。因山形棱瓣如花,故又名花山,或謂即《水經注》之武陽龍尾山。山有圓通寺,山巔則有最早修建的古剎觀音庵,為明代高僧印宗禪師(四川綿州人)談禪結茅之處。

動物資源

峨眉山的動物有2300多種。其中:珍稀特產和以峨眉山為模式產地的有157種:國家列級保護的29種。獸類中的小熊貓,又名"紅色熊貓",列入1974年頒布的《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H物種。鳥類中蜂鷹、鳳頭鷹、松雀鷹、白鵬、斑背燕尾等9種。昆蟲中的蝴蝶268種之多,屬於峨眉山特產的多達53種。珍稀的英雄基鳳蝶和中華枯葉蛺蝶等尤為罕見。兩棲類的峨眉昆蟾、金頂齒突蟾、峨眉樹蛙、峰斑蛙等達13種。寡毛類的環毛蚓、峨眉山杜拉蚓等達15種。

人文歷史

峨眉起源

對於峨眉山名來歷,眾說紛紜。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峨眉山就聞名於世。而峨眉山名,早見於西周,據晉代常璩撰寫的《華陽國志蜀志》記載:"杜宇以褒斜(今陝西漢中)為前門,熊耳(今四川青神縣境內)、靈關(今四川雅安蘆山縣西北)為後戶,玉壘(今四川都江堰市境內)、峨眉(今四川峨眉山市境內)為城廓。"晉左思的《蜀都賦》寫道:"引二江之雙流,抗峨眉之重阻。"但為什麼稱之為"峨眉"。其說不一。一說峨眉山是因"山高水秀"得名,另一說是因"兩山相峙。"而得名。還有一種說法是峨眉山屹立在大渡河邊上,大渡河古稱"涐水"山愛水而得名,故稱"涐眉山"。峨湄山只是因為是山,才離開了水,由"涐湄"變成了"峨眉"。這種說法系近代文人趙熙之論,"是山當涐水之眉。眉者,湄也,以水得名。"峨眉山自春秋戰國以後,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稱。[2]

佛教文化

公元1世紀中葉,佛教經南絲綢之路由印度傳入峨眉山,藥農蒲公在今金項創建普光殿。公元3世紀,普賢信仰之說在山中傳播,中國僧慧持在觀心坡下營造普賢寺(今萬年寺)。6世紀中葉,世界佛教發展重心逐步由印度轉向中國,四川一度成為中國佛教禪宗的中心,佛寺的興建便應運而生,歷史上寺廟最多時曾多達100多座。公元8世紀,禪宗獨盛,全山禪宗一統。9世紀中葉,宋太祖趙匡胤,派遣以僧繼業為首的僧團去印度訪問。回國後,繼業奉記來山營造佛寺,譯經傳法,鑄造重62噸,高7.85米的巨型普賢銅佛像供奉於今萬年寺內,成為峨眉山佛像中的精品,文化、藝術價值極高。千百年來,峨眉山這個"佛門聖地"便以"普賢道場"之名,與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華山並稱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蜚聲中外。

在過去漫長的時間中,峨眉山不僅積累了豐富的佛教文化瑰寶,也遺存了大量珍貴的文物。景區內現存寺廟30處,建築面積約10萬親平方米。其中的飛來殿,萬年寺無梁磚殿均為國家一二級保護品.佛教文物品類繁多,其中高5.8米,7方14層,內外鑄全本《華嚴經》文和佛像4700餘尊的華嚴

銅塔、萬年寺明代銅鑄佛像,以及明代暹羅國王所所贈《貝葉經》等都是精品。峨眉山有文物古蹟點164處,寺廟及博物館的藏品6890多件,其中屬於國家定級保護的文物850多件,它們都具有不同的歷史、文化和藝術價值。[3]

作為"佛門聖地"的峨眉山,千百年來得以聞名,除了佛法的宣揚,佛徒信眾的禮拜,歷來與名人學士、墨客騷人的詠贊、記述和傳播有着密切關係。詩人李白、蘇東坡留下不少讚美峨眉山的詩篇。在二峨山(古綏山)下不遠處的沙灣鎮,有現代文豪郭沫若的故居。郭沫若寫下了不少峨眉的詩篇,堪稱峨眉詩人,曾書寫"天下名山"題名。

武術文化

關於峨眉派武術歷史沿革,與少林和武當派有所區別,少林派相傳是南北朝時期來華的古印度高僧中國禪宗始祖達摩傳授的;武當派是由明初道家張三丰創始。峨眉派的始創則遠遠早於兩派,根據現有史料研究後認為,峨眉武術孕育時間可追溯到上古時期,成型於春秋的戰國,以白猿祖師(司徒玄空)的"峨眉通臂拳"為歷史依據。關於峨眉武術的地域定義,史學界尚有爭議:從廣義上認為,峨眉武術形成於峨眉山,故以峨眉而得名,流傳於巴蜀(西南大部)地域範圍內的武術各流派由於相近的地理環境和相通人文自然,所形成的風格和特徵非常相近相通,均以"峨眉派武術"相稱,形成為以峨眉山為主的一大地域性武術派系--峨眉派。

從理論上講,峨眉派武術是在武術的基礎上形成的,武術則來源於武藝等形式,與社會意識形態有着密切的聯繫,在形成和發展進程中,必然會受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和地域因素的制約。所以,峨眉武術在孕育期間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根深蒂固的巴蜀神巫文化影響,在形成期間益於道家養生行氣之術和佛門內外兼修之精髓,在發展中受到楚越文化、中原文化和巴蜀文化的薰陶,是數千年來巴蜀各民族的智慧和結晶。

遺產名錄

1996年,峨眉山絕大部分文物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根據名錄清單,分列如下:

聖壽萬年寺普賢銅鐵佛像 盧舍那觀音瓷佛像 阿彌陀佛銅像 三身銅佛像

華嚴三聖銅像 七佛造像 聖積銅鐘 普賢願王銅印

智者禪師衣缽塔 飛來殿 無梁磚殿 清音閣

報國寺 華藏寺 萬年寺 離垢園

中峰寺 仙峰寺 聖水禪院 洗象池

奇聞軼事

雪魔芋

峨眉山由于山勢高峻,氣候寒冷,所以古人說它"山頂四時如大冬"。雖然山上多奇花異樹、仙草、仙藥,但卻不產蔬菜水果。因此,到峨眉山來遊玩的人,只能飽覽勝景,卻吃不到美味可口的菜餚。有一年冬天,一個白髮蒼蒼的老漢來到了金頂臥雲庵。當他到齋堂吃飯的時候,見和尚們吃的都是干豆、泡椒、鹽筍之類。就問道:"峨眉山乃仙山寶地,有的是仙菜,你們怎麼吃這菜呢?"和尚們聽他這樣說,就問:"請問老居士,仙菜在哪裡?"老漢用手向山上一指說:"仙菜就在山上。"和尚們抬頭往山上看去,山上除了一片白茫茫的積雪,什麼也沒有。就奇怪地問:"老居士,你說的仙菜我們怎麼沒有看見呢?"老漢說:"我領你們去找吧!"

第二天,老漢領着和尚們翻山越嶺,涉溪過澗,來到一個白雪皚皚,銀光閃閃的山坡上。老漢指着山坡說:"這裡就有仙菜。"和尚們說:"怎麼我們就沒有看到見呢?"老漢不慌不忙地從身上摸出一面金光鋥亮的銅鏡,他用銅鏡往雪地上一照,雪地上立即閃出一片金光。雪被金光一照,很快由白變黃,又漸漸融化成水,向山坡下流去。頓時,奇景出現了:山坡上長滿了各種綠樹、奇花、葛藤、野草。老漢指着一片鋸齒形葉片的矮樹叢說:"這就是仙菜。"和尚們一看都不相信地說:"這樹子長得又厚又尖,怎麼能吃呀?"老漢順手扯起一株,指着根上一個象芋頭一樣的東西說:"這就是菜呀?"和尚們半信半疑,也跟着扯了許多老漢扯的那種東西,背回廟裡。老漢又選了兩塊石頭,用白泥在上面畫了兩扇磨子,然後在磨眼上放了一隻大木桶,在磨盤下放了一口大鍋。他把扯來的東西洗淨放進大桶里,又在磨旁繞了三圈,喊一聲:"轉!"那磨子就自動轉了起來。只見一股灰黑色的汁水從磨扇四周流到磨盤裡,又從磨盤裡流到鍋里,鍋里立即成了一塊塊象豆腐一樣的灰黑色的東西。老漢叫和尚們把這些東西全擺到山上去。此時,紛紛揚揚的雪花正不斷從天上飄落下來,和尚們奇怪地說:"老居士,天上在下大雪,擺到山上豈不被凍壞了?"老漢說:"你們只管按我的吩咐做吧,我自有道理。"和尚們懷着好奇心,把那些東西擺到山坡上。老頭看已經擺滿了一山坡,就用扇子往左面山坡輕輕一扇,只見左面山坡上忽然捲起了一陣大風,吹散了滿天雪花。大風過後,滿坡陽光燦爛,不一會兒,就把仙茶曬得洞洞眼眼,象凍豆腐一樣。老頭說:"這就是仙菜。"和尚們都忙着收拾,誰知剛把左面山坡上的菜收拾完。等右面山坡上的仙菜一曬乾。太陽已照到左面山坡上去了。這樣來回曬,來回擺,仙菜越積越多,和尚們收也收不完。後來人們把這種東西放在水裡泡軟,再放在熟油鍋里加上筍乾燒得黃酥酥的,味道十分鮮美。峨眉山仙菜的美名很快就傳遍了四方。

飛來殿

很久以前,在峨眉城北面,有一座從別處飛來的小山峰,人們叫他飛來峰。峨眉山的和尚,請神匠魯班在飛來峰上修了一座廟子。神匠魯班在飛來峰上修了一座廟子。神匠魯班是有名的能工巧匠,他刻的牛兒能耕田,刻的雞公能叫明。他修的這座廟子也很精緻。真是碧瓦琉璃,飛檐斗拱,殿門上還刻了經書上的故事。因為它的殿頂沒有用一根梁,所以人們叫它無梁殿。大殿裡的每根柱頭上,都刻上了一條栩栩如生的金龍,據說在夜裡人們常看見那金龍在柱頭上搖頭擺尾地遊動哩。八洞神仙里的呂洞賓,聽說這廟是魯班修的,也特地來觀賞。走的時候還要大殿裡的壁頭上題了幾句詩:"教化先生特意來,世人有眼不能開,道童只接雲遊客,不識終南呂秀才。"

有一年,飛來峰連同魯班在上面修的那座子,一齊飛走了。和尚們見廟子飛走了,就去見魯班說:"魯班師傅呀!你給我們在峨眉山飛來峰上修的廟子,連飛來峰一起飛走了。請再給我們修一座吧!"魯班一聽,就問和尚:"廟子飛到哪裡去了?"和尚說:"只看見向東飛去,不知飛到那裡去了。"魯班說:"你們先回去吧!我去找一找,把那座飛走的廟子給你們搬回來就是了。"和尚知道魯班的手藝很高明,他說了的話,就能做到,於是高高興興地回去了。 魯班等和尚走了以後,就帶上幾個徒弟去尋飛來峰。他想,天地這麼大,如果一地一地去尋,不知要尋到什麼時候,還是從天上往下看着尋吧。他用木頭刻了幾朵雲彩,他和徒弟們一人站上一朵。哪雲朵一下飛上了天。魯班站在雲朵上東尋西找,最後終於在杭州西湖找到了飛來峰和上面的廟子。魯班叫徒弟們先在大殿的每根柱頭上鑿上一朵朵雲彩,然後又在廟子外面的廟基上鑿上雲彩。雲彩一鑿好,魯班喊了一聲"起"!只見廟子四周白雲飄涌,那廟子一下騰空而起。魯班用手一指,那廟就一直往峨眉山飛去。就這樣,飛了一殿又一殿,魯班後最後一殿也慢慢飛起來了,就同徒弟們收拾工具,準備回去。這時突然發現少了一把斧子。原來魯班在柱頭上刻雲彩的時候,順手把斧子放在柱頭的孔眼裡,忘記取出來。他叫徒弟們先回去,自己趕忙一跳攀着廟子,爬到柱頭上去取斧子。誰知那座廟飛呀、飛呀,一直快飛攏峨眉山了,魯班還在抱着大殿的柱頭,摸斧子哩。這時,有一個姑娘,正在山下池塘里洗衣服。聽見天上有什麼東西飛得呼呼直響,忙抬頭一看,見是一座廟子在天上飛。那廟子的柱頭上,還趴着一個人正往柱頭裡摸東西哩。姑娘驚奇地大叫起來:"大家快來看啊!一座廟子在天上飛啊!"這時,魯班東摸西摸還沒有摸到那把斧子,心裡正生氣呢,聽他一喊,大家都朝天上看,就大聲向下面喊:"你這小姑娘,在吼叫什麼?"一不小心,把大殿上的一根門枋弄掉下去了。那枋在天上翻翻滾滾,直往下落,正好落在姑娘洗衣的池塘里,打得水花四濺,把姑娘的衣服也濺濕了一大片。姑娘見門枋從天上掉到池塘里,以為是魯班甩下來打她的,嚇得衣服也不洗了,轉身就跑。 那座廟子飛回來仍舊落在原來的地方。後來人們就叫它"飛來殿"。把那掉枋的池塘叫"掉枋池"。

老寶樓

峨眉山十景之一的"聖積晚鐘",說的是峨眉山下聖積寺里一口鐘的故事。在聖積寺里有一個鐘樓。這鐘樓約有三丈高,兩丈寬,修得翹檐飛閣,繡欞瑣闥。門坊上,鏤空雕飾五彩雲紋。閣門上有一黑漆大匾,上書"峨峰真境"四個金字。鐘樓的橫樑上,掛着一口大鐘。這鐘用生鐵鑄成,有一人多高,據說有二萬五千斤重。每到夜深人靜,和尚們撞鐘、擊鼓誦經。那渾厚宏亮的鐘聲,在萬籟俱寂的夜裡,越傳越遠,很遠的地方都能聽到。

據說,以前聖積寺里有個叫做慧寶的老和尚。他四方化緣,修了聖積寺,但是還缺一口大鐘。廟無大鐘,太不相稱。於是他立下誓願,要化緣鑄一口大鐘。他出外化緣幾個月以後,用竹篾背了一口大鐘回來。和尚們見老師父用竹篾背鍾,都很驚奇地問:"我在外化緣鑄了這口二萬五千斤重的大鐘,正愁路遠沒法回來。這裡,來了一個老公公,給了我這皮竹篾,對我說:'你用它背鍾,一個人就能背回去。'我照他的話做,果然背回來了。"於是和尚們就七嘴八舌地商量着怎樣安放這口大鐘。有的說:"放在大殿裡,怕不占了半個大殿?"有的說:"這麼重的鐘,乾脆掛在廟外黃桷樹上。"老和尚說:"哪有把鍾掛在廟外頭的道理?我們還是修個鐘樓吧!"他把廟裡的和尚都召集起來,在廟門前連夜趕修鐘樓。白天修、晚上修,整整作了七七四十九天,鐘樓修成了。老和尚仍然用那皮篾條把鍾掛上,然後對徒弟們說:"我還要出外去雲遊,你們等我走了三天以後再敲鐘。"和尚們都不知道老和尚是什麼用意,想問個明白。但老和尚走得急,只說了一句:"照我說的去做吧!"就出外雲遊去了。和尚們早就想聽聽這口鐘的聲音好不好。所以老和尚走了不多久,一個和尚就拿起鍾槌,想輕輕敲它一下,先聽聽聲音,只要老和尚聽不到就行了。他舉起鍾槌,剛剛一槌敲下去,只聽"咣"的一聲,那宏亮渾厚的鐘聲,在空中迥響,似春雷滾滾,越傳越遠,久久不絕,一直傳到了老和尚的耳朵里。這時,老和尚剛走了五里路,一聽這鐘聲,知道和尚們沒有按他的吩咐,提前敲了鍾。所以,以後這鐘聲就只能傳五里遠了。

後來,人們來到峨眉山,都要到聖積寺去看看那口一皮竹篾吊萬斤的大鐘。大家看到一皮竹篾能夠吊這麼重的一口鐘,都感到很奇怪。因此一傳十、十傳百,不久就傳到當地縣官的耳朵里。這峨眉的縣官姓錢名迷,因為他愛財如命,所以老百姓就給他取了個綽號"錢如命"。這錢如命一貫貪得無厭,搜刮民膏。到峨眉縣不幾年,就搜颳了幾萬兩銀子。這傢伙又善於逢迎拍馬,每逢上司來縣巡察,他又送禮,又擺宴,整天跟在上司屁股後面轉。所以,雖然老百姓怨聲載道,但由於官官相護,也就被包庇過去了。

錢如命聽說聖積寺有口幾萬斤重的大鐘是用一皮竹篾吊的,他不相信,就親自去看,果然是真。他想,一皮竹篾又細又薄,怎能吊起萬斤重量?這皮竹篾一定是件寶物。當今皇上正在到處尋寶,要是我能把這件寶物送到皇宮去,皇上一定很高興,這一下不升官也要發財。

第二天,他就帶着兵丁來到寺積寺鐘樓,命人把事先準備好的鐵鏈,去換那皮篾條。寺里和尚呼說縣太爺帶人來取吊鐘的竹篾,都跑來請求道。"大人呀!這皮竹篾是我們老和尚背鍾帶回來的,取不得呀!取了菩薩就要降罪的!"那錢如命把眼睛一瞪:"什麼取不得?本官是一縣之主,為什麼一皮篾條都取不得?這竹篾我是取去獻給皇上的,皇上乃當今天子,菩薩也要讓他三分。"說罷,叫人把竹篾換了下來。那竹篾因為掛得久了,上面沾滿了灰塵,又黑又髒。錢如命一想,進貢給皇帝的寶物,就這樣送去,會惹得萬歲生氣。於是就拿着竹篾到附近一個池塘去洗。這池塘里,池水又乾淨又清亮。錢如命把竹篾放到水中擺來擺去地洗。隨着竹篾的擺動,池水忽然掀起幾丈高的浪濤,那竹篾在水裡游來游去,越游越長,一下變成了一條青龍,竄出水面,搖頭擺尾直向天上飛去。縣官嚇呆了,兩隻腳象篩糠一親,嘴裡不住地喊:"快救命!快救命!"那些兵丁只顧自己逃命要緊,誰還顧得上去救縣太爺?突然塘水掀起一個大浪,把縣官卷到水裡淹死了。以後,人們就把這個塘叫做"化寶塘",把那座掛鐘的樓。叫做"老寶樓。"

相關視頻

峨眉山大佛禪院

航拍中國:航拍四川峨眉山,仿佛到了大雷音寺!

參考資料

  1. 峨眉山 概況 , 中國網 2016-05-29
  2. 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峨眉山 樂山大佛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 2016-09-03
  3. 佛教的四大名山、八宗祖庭,你都知道嗎? ,騰訊網 2018-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