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三葉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三葉蟲
原圖鏈接

三葉蟲,(trilobite),隸屬於節肢動物門三葉蟲綱。生存於古生代海洋,現生物種中與牠關係最親近的,可能是節肢動物中的頭蝦類

三葉蟲最早出現於五億二千一百萬年前的寒武紀早期,其多樣性於寒武紀末至奧陶紀初到達巔峰。奧陶紀之後,三葉蟲種類大幅減少,但其數量仍然很多,牠們一直存續到兩億四千萬年前的二疊紀末才完全滅絕。總括三葉蟲存續在古生代將近三億年的歲月。[1]

身體結構組成

三葉蟲有一個堅硬的碳酸鈣質背甲,易於保存下來成為化石,我們一般見到的三葉蟲化石就是這個部分。三葉蟲這個名稱,來自於背甲縱向劃分的三個「葉」(lobe),中間的「葉」我們稱它為中軸(axis),兩側部分則稱之為肋區(pleural region)(圖 2)。在中軸與肋區間,有凹下的軸溝(axial furrow) 作為分隔。

三葉蟲的橫向也可分為3部分,由前到後依序是頭(cephalon)、胸 (thorax)、尾(pygidium)。頭部沒有分節,但是其上的面縫合線(facial suture) 將頭部劃分為中間的頭蓋及兩邊的自由頰。面縫合線是三葉蟲蛻殼時頭部裂開的 地方。頭蓋中間突起的區域稱為頭鞍(glabella),兩側較平坦的區域為固定頰。 頭鞍是三葉蟲中軸的一部分,也是分類上重要的根據之一。

多數的三葉蟲有一對複眼,眼睛的位置在縫合線的中段,也就是自由頰與頭蓋的交界處。胸部由許多 胸節組成,胸節的中軸部分稱為軸環節(axail ring),兩側則稱肋節(pleura)。 尾部亦可看出許多分節,但尾節間並無活動關節,而是整體癒合成一個尾盾。 [1]

三葉蟲的發現

崇禎年間,山東大汶口的一個普通農民,在當地的石頭裡意外發現了一些已經石化了的「怪蟲子」。有的就好像張開翅膀的蝙蝠,因此將這些有怪蟲子的石頭稱為「蝙蝠石」。

西方人在17世紀末也發現了三葉蟲的化石。1771年,西方古生物學家系統地研究了三葉蟲的身體結構:縱向上看,三葉蟲由頭部、胸部和尾部組成;橫向上看,三葉蟲由中軸、左側葉、右側葉組成,因此,這種「橫三縱三」的身體結構為它博得了「三葉蟲」的名字,但其命名卻比中國晚了一百多年。[2]


參考資料

  1. 1.0 1.1 生存於遠古海洋中的三葉蟲. 國立自然博物館. 2016-03-28 (中文). 
  2. 誰將三葉蟲送上了絕路?. 每日頭條. 2015-11-17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