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大白鲨2:神出鬼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大白鲨2
图片来自pixnet

大白鲨2》是一部于1978年上映的美国惊悚恐怖片,由吉诺特·兹瓦克执导,罗伊·施奈德领衔出演警察局长马丁·布罗迪,他必须设法除去另一条威胁海岸安全的大白鲨

本片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根据彼得·本奇利同名小说改编的1975年电影《大白鲨》的第一部续集

与前作一样,《大白鲨2》的制作路途充满曲折。原定导演约翰·D·汉考克被证明无法胜任执导动作片的工作,于是被兹瓦克取代。前作男主演施奈德也是因与环球影业之间的合同约束才勉强同意出演,并且在影片制作期间还与导演有过好几次争执[1]:103

《大白鲨2》在《综艺》杂志上列出的电影票房总榜上名列前10位并一直保持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当时也打破了所有续集电影的票房纪录,不过这一纪录也很快在一年后被《洛奇2》打破。电影的宣传标语“就当你觉得应该安全了而回到水中的时候……”也成为电影史上最著名的宣传标语之一,并且之后也多次被恶搞模仿[2],影片也被广泛认为是《大白鲨》最优秀的一部续集[3]

《大白鲨2》之后还于1983年有了续作《大白鲨第三集》,1987年,又一部续作《大白鲨大报复》上映。

剧情

《大白鲨》中的事件发生4年后,两名潜水员正在前集渔船“虎鲸号”的残骸处拍照片时突然受到一条巨大的大白鲨袭击,过程中一位潜水员的照相机拍下了一张鲨鱼的照片。

几天后,这条大白鲨进入阿米提岛海岸水域,杀死了一位女滑水员。驾驭快艇的女子为了自卫,先是将一个汽油罐扔向鲨鱼(还弄洒了一些汽油在自己身上),然后用一只信号枪点燃了汽油。熊熊燃烧的汽油罐导致快艇爆炸,女子也因此遇难,鲨鱼头部右侧被烧伤但仍然存活。

一头死亡的虎鲸在附近一个灯塔处搁浅,全身到处都是很大的伤口。警察局长马丁·布罗迪(罗伊·施奈德)认为这样的伤口是大白鲨造成的,然而就像4年前的事件开始一样,市长拉瑞·沃恩(莫瑞·汉密尔顿饰)不相信自己管理的小镇又招来了一条鲨鱼,并警告警长不得向媒体告知这样的猜测。之后,布罗迪又在海滩边发现了一条严重毁坏的快艇,并且在对其进行检查时还发现了一个女子烧焦的遗骸。

布罗迪制止了他17岁的儿子麦克(马克·格鲁纳饰)下海航行,帮他在海滩上找了份暑期工。次日,警惕的布罗迪在一个观察塔上看到水中有一大片阴影,匆忙中他赶不及确认马上命令所有人撤离海滩并朝水中开了枪,导致人群出现恐慌,但却意外发现原来那根本不是鲨鱼,而是一群扁鲹。夜里,他收到了之前被鲨鱼袭击的一位潜水员拍下的照片,画面上可以看到鲨鱼的眼睛。他马上赶去告知市长等人,但他们仍然认为这个证据还不够可靠。在当地新建了一家游乐场来吸引游客的彼得森(约瑟夫·玛斯科洛饰)和镇议会因为之前海滩上的意外解雇了布罗迪,仅有市长沃恩投下了反对票,副警长亨德瑞克斯(杰弗瑞·克莱默饰)成为新的警长。

次日早上,麦克溜出家门去与朋友一起航行,并且为了防止小弟肖恩(马克·吉尔平饰)向父母告状还带上了他。之后他们遇上了一群由汤姆·安德鲁斯(巴瑞·科伊饰)领队的司机。汤姆下水去抓龙虾仅几分钟时就遇上了鲨鱼,不过他成功逃脱,只是因为从水中上岸太急而患上栓塞。晚些时候鲨鱼冲上了蒂娜(安·杜森贝瑞饰)和艾迪(加里·杜伯林饰)的帆船,将艾迪生吞活剥,把吓坏了的蒂娜留在原地。

布罗迪和妻子艾伦(洛兰·加里)发现安德鲁斯被送上了救护车,布罗迪怀疑一定是有什么把安德鲁斯吓坏了,以致他如此急切地上岸。亨德瑞克斯告诉布罗迪,麦克已经和他的朋友出海航行朝灯塔进发,于是布罗迪坚持驾驭警方巡逻船去救自己的儿子,艾伦和亨德瑞克斯也和他一起上路。他们找到了蒂娜的船,躲在里面的蒂娜证实了布罗迪对这片海域存在鲨鱼的怀疑。亨德瑞克斯和艾伦带着蒂娜一起上岸,而布罗迪则继续开着水警轮寻找孩子们。

正在海上航行的孩子们玩得正开心,万没想到凶猛的大白鲨会突然出现。鲨鱼冲进了其中的一艘帆船,引起一片恐慌,船也撞到了一起。麦克被撞到头晕了过去,不过在鲨鱼出现时他已经被人拉出了水面,两个朋友带着他爬到岸上求助。其他的少年仍然身处纠结在一起的船只残骸向公海漂流。一架在海港巡逻的海洋直升机赶到,并放下线缆打算将受损船只拖到岸边,可是就在飞行员准备拉动前,鲨鱼攻击了直升机,导致其沉入水中。肖恩也跌下水面不过很快为玛姬(玛莎·斯瓦特克)所救。可当玛姬试图回到船上时却因船沿湿滑而掉入水中,鲨鱼马上冲上前来吞噬了她。另一边,蒂娜被送往医院,艾伦则斥责了彼得森解雇布罗迪,否认鲨鱼存在的可耻行为。

布罗迪找到了麦克,孩子告知父亲情况危急。弟弟肖恩和他的朋友们还身处船的残骸上朝一个小岛漂去,而小岛的后面就是公海。布罗迪很快找到了孩子们,但鲨鱼又一次发动了进攻,布罗迪的船也因此搁浅在岩石上。他试着用绳子把船绑好,但碰到了一条海底电缆。鲨鱼又一次发起进攻,大部分少年都掉到水中,其中一位叫露西的女孩也为鲨鱼所伤,而且肖恩和杰基仍然孤立无援地留在一艘船上。布罗迪坐上了一艘充气筏,然后用船浆规律性地敲打海底电缆并成功吸引到了鲨鱼的注意力,鲨鱼冲上前来张开血盆大口咬住了海底电缆,被电击死后沉入了海底。布罗迪把肖恩和杰基救上了小岛,然后与其它少年一起等待救援的到来。

制作

早在《大白鲨》大获成功时,电影公司就决定要拍摄一部续集。《教父II》和其它续集的成功意味着制片人也将面临拍出一部更好鲨鱼电影的压力。他们意识到,即使自己不拍也会有别人来拍,而他们希望可以自己亲自来完成这个项目。

1975年10月,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在出席旧金山国际电影节时表示,“为任何电影拍摄续集都只是个廉价把戏”,并且当制片人们邀请他执导《大白鲨2》时甚至不屑予以回应。他告诉观众,已经计划好的剧情大致涉及到布罗迪和昆特的儿子追捕一条新的鲨鱼[4]。布朗认为斯皮尔伯格不愿执导续集是因为他觉得自己已经拍出了一部无法超越的鲨鱼电影[5]。斯皮尔伯格之后还表示,自己的决定与《大白鲨》制作过程中的重重困难有关。“要不是我在海上拍第一部时的经历实在太过糟糕,我还是会拍续集的。”[6]

虽然斯皮尔伯格拒绝参与,但公司还是决定制作续集,结果单前期准备工作就花了一年半。曾参与前集剧本创作,但选择不在主创人员名单上列出自己名字的霍华德·塞克勒负责撰写初稿。起初他提议了一个前传,故事是以美国海军波特兰级重巡洋舰印第安纳波利斯号的沉没为背景,与《大白鲨》中的昆特一角联系起来。虽然环球影业公司总裁希德尼·西恩伯格觉得这个点子很耐人寻味,但他还是拒绝了这个方案。在塞克勒的推荐下,导演约翰·D·汉考克被选中为影片掌柁,不过之后汉考克的妻子多萝茜·特里斯坦获聘改写塞克勒的剧本,对此他深感受到了背叛。

汉考克于1977年6月开始了电影的拍摄工作。然而经过近一个月后,环球与MCA的高层不喜欢影片阴暗而含蓄的基调,希望可以有一个更轻快、以动作为导向的故事,并且汉考克也与西恩伯格发生了不愉快。西恩伯格向汉考克夫妻建议自己妻子洛兰·加里在片中扮演的角色“划船出海去救孩子们”,对此理查德·D·扎努克回应道:“除非我死了。”电影剧本的下一稿中加里没有出海,汉考克表示,这和之后他开除了一位原来是环球公司高层人士女友的女演员一起导致了他被解雇[7]

汉考克开始感觉到执导自己首部史诗级惊险片的压力,他之前的拍片经历也有所不足[8]。制片人对他的表现感到不满意,于是在1977年6月的一个星期六的晚上,汉考克与制片人和环球公司高层人员经过一次会面后被解雇。他和妻子于是动身前往罗马,电影的摄制工作也暂停了几个星期。两人之前已经为这部电影工作了一年半。汉考克也在接受报纸采访时对电影拍摄使用的机械鲨鱼表示了不满,认为这也是自己被解雇的一个重要原因,他表示这条鲨鱼过了一年半还是不能游泳或是张嘴去咬,“你拍上几个镜头(鲨鱼)就断了。”曾参与《大白鲨》编剧工作的卡尔·哥特列布被请来进一步修改剧本,在其中增加一些幽默并删减一些暴力内容。哥特列布将电影的地点设在佛罗里达州华尔顿堡滩[9]。如果制片人一开始就选择聘请哥特列布,那么所需的花费比之后这样请他来改写还会少得多。

这个时候,斯皮尔伯格考虑接受续集的导演一职。他敲定了之前基于昆特一角的“印第安纳波利斯号”版本剧本。可是他需要先拍完《第三类接触》,因此还要再过一年才能开拍,制片人对此无法接受。艺术指导乔·阿尔夫斯曾因《大白鲨》获第48届奥斯卡金像奖剪辑奖并升任环球影业副总裁的维娜·菲尔德斯提议两人一起来执导,这个要求被美国导演协会拒绝[10]。这部分是因为他们不允许一位协会成员被非协会成员顶替,并且他们也不允许其他任何剧组成员在电影制作过程中接替导演一职,最终这个职位落到了吉诺特·兹瓦克的头上,他曾因执导1975年的恐怖片《虫 (电影)》而获得好评。兹瓦克重新开始拍摄繁复的滑水戏段,这给了哥特列布不少时间来对剧本进行改写,他在其中增加了副警长亨德瑞克斯一角,该角色由杰弗瑞·克莱默饰演,另外还取消了多个少年角色,剩下的也大多做了更改。

为了电影的拍摄剧组一共制作了三条假鲨鱼。第一条是“样板鲨”,也称“奢华鲨”。机械特效总监鲍勃·马特和罗伊·阿伯加斯特使用了与《大白鲨》中同样的模型。原本那条叫“布鲁斯”的假鲨由于存放环境不佳已经严重腐烂,唯一挽救下来的只有铬钼管框架。马特的设计比起前作要复杂和有雄心得多。《大白鲨2》中的鲨鱼根据描述是雌性,但还是使用了雄性的“布鲁斯”骨架。雕刻家克里斯·穆勒制作了一个全新的鲨鱼头,并使用了全新的口腔机械结构,在前作制作“布鲁斯”时,技术人员还无法将鲨鱼面部的下颌将夹住的面颊掩盖起来,不过这个问题已经通过新技术得到圆满的解决。制作出的新鲨鱼名为“布鲁斯二号”,在片场则叫“菲德尔”或是“哈罗德”,这两个名字都是大卫·布朗在比佛利山的律师。制作的其它假鲨是一个鳍片和一条完整的鲨鱼,两者都可以用船拉动。片尾高潮戏段的那个小岛实际上是一条浮动驳船,这样制作的目的是为了让特效平台位置可以尽可能地接近“小岛”。与前作一样,真实的鲨鱼镜头是由澳大利亚鲨鱼专家罗恩和瓦莱丽·泰勒夫妇拍摄的,这些镜头被用在片中来提高可信度。

《大白鲨》全片一直演到三分之二的地方才首次出现鲨鱼,这种保留观众想象空间的做法受到了赞扬,但兹瓦克认为鲨鱼在续集中应该尽可能多地出现,因为第一印象永远都不可能重复。兹瓦克相信,由于观众早已从前作的最后三分之一里清楚地知道这鲨鱼长什么模样,所以悬念感的减少是不可避免的。剧本的审稿人也认为,他们不可能重现出前作的效果来。导演还通过在电影开头利用一场爆炸来给这条新的“鲨鱼”留下疤痕,让它看上去更加来势汹汹。

在水中进行的拍摄与前作一样非常麻烦。施奈德表示他们“一直在与潮汐、海浪和大风……海蜇、鲨鱼、海龙卷风飓风警报做斗争”。花了几个小时锚固帆船后,风又会在他们准备要拍摄时转向,把船帆吹到错误的方向。海水的腐蚀性也使一些设备受损,包括假鲨鱼的金属部分。

美国总统杰拉尔德·福特的女儿苏珊·福特获聘为电影拍摄宣传照,雷·洛伊德将电影制作过程中的事项记录在《大白鲨2日志》中,之后也得以出版。

参考文献

  1. Loynd, Ray, The Jaws 2 Log, London: W.H. Allen, 1978, ISBN 0-426-18868-3 
  2. Andrew Kuehn, 66, Innovator In the Movie Trailer Industry, New York Times, 2004-02-03 [2013-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11) 
  3. Beek, Mike, Jaws 2, Music from the Movies, [2008-06-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6-02) 
  4. Baxter, John, Steven Spielberg: The Unauthorised Biography, London: Harper Collins: 145, 1997, ISBN 0-00-638444-7 
  5. Priggé, Steven, Movie Moguls Speak: Interviews with Top Film Producers, McFarland: 8, 2004, ISBN 0-7864-1929-6 
  6. Nashawaty, Chris. Steven Spielberg talks about 'Jaws' -- the greatest summer movie ever made. Entertainment Weekly. 2011-06-08 [2013-06-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7-04). 
  7. Ford, Luke, The Producers: Profiles in Frustration, iUniverse: 191, 2004, ISBN 0-595-32016-3 
  8. John D Hancock. IMDb. [2013-06-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11). 
  9. Gottlieb, Carl, The Jaws Log: 30th Anniversary Edition, ReadHowYouWant.com: 221, 2010, ISBN 1458720004 
  10. Rosenfield, Paul, Women in Hollywood, Los Angeles Times, 1982-07-1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