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叶榕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大叶榕

中文名称:大叶榕

外文名称:FicusaltissimaBl

界:植物界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属拉丁名:Ficus

科拉丁名:Moraceae

分布区域:东南亚,南亚,我国南部

大叶榕常绿大乔木,桑科,树高可达15米,叶长10-15厘米,其实大叶榕的正式学名为高山榕,又称马榕,鸡榕,大叶榕只是海南岛对高山榕的一种别称,切勿与黄葛树的别称大叶榕混淆。春天,大的叶芽出现在枝梢,随后浅绿色的叶绽开,而此时不显眼的花苞片跌落满地。挂果如小小西红柿般大,由青绿变黄,成熟后变为红色的浆果,可食。特点:生性强健,树姿丰满,能抵强风,移栽容易,适于作园景树和庭荫树。但因根系过于发达,易损坏地面,因此较少应用于行道树。

形状

落叶乔木,高可达30m,胸径90cm。树冠伞形,树皮灰色,平滑;大叶榕幼嫩部分稍被微毛,顶大叶榕

芽被银白色毛,有少数气根。叶互生,厚革质,浓绿,广卵形至广卵状椭圆形,长10~18cm,宽7~10cm,顶端钝急尖,基部圆形或钝,全缘,两面无毛,基出脉3~5条,侧脉每边5~6条,明显。阴头花序成对腋生,雄花散生于花序内壁,具梗;雌花无梗,生于另一花序。瘦果表面有瘤状凸体。 少数气根,幼嫩部分被微毛,顶芽被银白色毛。叶互生,草质,卵形或广卵形,少数为卵状披针形,长7-27厘米,宽4-17厘米,顶端钝急尖或稍钝,基部圆形或钝,很少略为扁斜,全缘,光滑,基出3-5条脉,侧脉5-6对,较粗,网脉在背面较明显。花序单生或成对腋生,卵球形,长1.5—2.5厘米,宽1.5-2厘米,无总花序。

高山榕和大叶榕的区别

[1] 一、叶片的不同

高山榕又名乌榕、红肉榕等,属于常绿大乔木,一年四季叶子都是绿色的,叶片形状为广卵形至广卵状椭圆形,长度大约10到19厘米,宽度大约8到11厘米,侧脉5到7对。叶柄比较粗壮,长度大约2到5厘米,外面覆盖着灰色的小毛。

大叶榕属于落叶大乔木,在到了秋天的时候会落叶,形状为卵形或广卵形,叶片偏小一些,长度大约10到15厘米,宽度大约4到7厘米左右,侧脉每边7到10条。

二、花朵的不同

高山榕的花朵形状为卵球形,长度大约1.5到2.5厘米,宽度大约1.5到2厘米左右。

大叶榕的花朵直径5到8毫米,成熟的时候颜色为黄色或红色,花果期在全年。

繁殖方法

大叶榕繁殖常用播种扦插压条等方法,目前多用扦插繁殖法。

选择向阳通风、地势略高的地方,深挖30至35厘米,精耕细作,扦插床宽1.5米,高0.3米,床底部垫一层杂草或腐叶土,上面再填30厘米左右的砂质土或菜园土,保持插床疏松透气。于2至3月或9至10月,剪取2至3年生斜出生长的硬枝作为插条,剪成长15 至30厘米,斜插于苗床中,插后浇透水。露地管理,一般床内保持85 %左右的空气湿度。不要让插床积水,光强时适当遮荫,并注意通风。春插,当年8至9月移栽;秋插,翌年4至5月移栽。

物种分类

垂榕

垂榕别名垂叶榕、柳叶榕、垂枝榕、小叶榕、白榕。为同届种。常绿阔叶乔木,盆栽呈灌木状。分枝多,枝条柔软,多下垂。叶片较小,下垂,绿色,叶薄,革质。

印度橡皮树

印度橡皮树:全株无毛,有乳汁,茎上有气生根。叶片椭圆形或长椭圆形,叶面暗绿色,叶背淡黄绿色,全缘,革质;托叶红色,早落。

圆叶橡皮树

圆叶橡皮树又称金钱榕。常绿小灌木,多分枝。叶广倒卵形,广圆头,革质;叶面浓绿色,叶背淡黄色;叶缘有暗色腺体。隐头花序球形至洋梨状,单生,成熟后黄色或略带红。

雀榕

雀榕别名山榕、鸟榕、红肉榕、军管榕、绿柄棒。常绿乔木。气生根下垂。树皮光滑,暗褐色。极耐阴,可室内长期盆栽。

黄金榕

黄金榕别名黄榕、金叶榕。为榕树的栽培品种。叶片金黄色,光滑亮丽。在强光下生长叶色更美观。

菩提树

菩提树大乔木,全株无毛,枝灰白。叶柄很长,叶革质,圆卵形,叶基楔形或心脏形,先端细长,呈尾状,长约10~15厘米。

三角榕

三角榕低矮灌木。叶片倒三角形。不耐寒,宜小型盆栽。栽培品种:斑叶三角榕 叶面有黄、白、绿相间不规则斑纹,较三角榕观赏价值更高,更不耐寒。室内盆栽观叶植物。

琴叶榕

琴叶榕常绿乔木,枝于黑色。叶片宽阔,叶型为提琴状,叶全缘波浪状起。叶面深绿色,叶厚革质有光泽,叶背褐色渐变白色。耐寒力强。

细叶榕

细叶榕常绿乔木,枝具下垂的须状气生根,叶椭圆形至倒卵形,长4~10厘米,先端钝尖,基部契形,全缘或浅波状,羽状脉,革质无毛。隐花果腋生,近扁球形。

长叶榕

长叶榕叶互生,革质,有光泽,叶片长条形,先端渐尖,长8~20厘米,宽1.5~2厘米,叶色暗绿。枝条细而软,叶片密集。

羊乳榕

羊乳榕常绿蔓生植物。叶片长圆形至披针形,长5~8厘米,叶端有一细长的尖,基部圆形或略凹,全缘。栽培品种:花叶羊乳榕,叶片上有不规则乳白色斑纹。

高山榕

高山榕又名马榕、鸡榕、大青树、大叶榕。常绿乔木,树冠伞形,树皮灰色,平滑;幼嫩部分稍被微毛,顶芽被银白色毛,有少数气根。叶互生,厚革质,浓绿,广卵形至广卵状椭圆形。叶互生,草质,卵形或广卵形,少数为卵状披针形。

小叶榕

小叶榕常绿小乔木,树冠伞形或圆形,胸径可达2米,有气生根。叶色深绿。果实绿转淡红褐色。是室外观赏植物。

革叶榕

革叶榕别名:招财树,老板树,革叶橡皮树常绿小乔木。老干深褐色,新枝紫红色,新抽嫩梢上可见到其合生之托叶。单叶互生,倒卵形,革质厚实,叶面具有金属光泽。

枕果榕

枕果榕常绿乔木。树皮灰白色,有少数气根,幼嫩部分被污黄色短丛卷毛。叶互生,革质,长椭圆形至倒卵状椭圆形。隐花果卵状长圆形,成熟时浅红色;瘦果有小瘤状突体,着生于小枝上。

白背爬藤榕

白背爬藤榕木质藤状灌木。生小枝浅褐色。叶椭圆状披针形,背面浅黄色或灰黄色。榕果球形,顶生苞片脐状突起,基生苞片三角卵形。属于难得的常绿型垂直绿化材料。还有祛风除湿,行气活血,消肿止痛作用。

岛榕

岛榕常绿中型乔木。常绿中型乔木,通常附生,小枝浅黄至黄褐色,叶近对称,革质,两面无毛。叶柄有糠秕状鳞片,短粗,内弯曲,托叶披针形,薄膜质,黄白色。榕果,卵圆形,黄色至紫红褐色,表面光滑,无基生苞片。

北碚榕

北碚榕乔木,小枝无毛。叶纸质,长圆状椭圆形,表面深绿色,无毛,背面绿白色。

变叶榕

变叶榕秃净灌木的叶,具短柄,近革质,矩圆形至倒披针形。花,球形,秃净,顶端有凸缘,基生苞片3枚,生于花序柄之顶,三角形卵状,基部合生。

滨榕

滨榕常绿藤状灌木,匍匐枝节上生根;小枝微被柔毛或近无毛,淡红色或红褐色。叶薄纸质,叶型变异大,线形至狭披针形。榕果单生或成对腋生,近梨形,淡棕色,表面无毛。

大果榕

大果榕乔木,树冠呈圆伞形,色浓绿碧亮。叶宽卵形或近圆形,其间的小脉并行,上面近无毛,下面被短毛。花序托具梗,簇生于老枝或无叶的枝上,倒梨形或陀螺形。

大明山榕

大明山榕灌木,嫩枝疏生短柔毛,叶卵状椭圆形,楔形或圆形,全缘,两面近无毛。榕果成对或单生叶腋,近球形或椭圆形。

大叶水榕

大叶水榕别名:万年青,池树乔木。树皮灰色;小枝幼时微被柔毛。叶薄革质,长椭圆形,干后褐色至浅褐色,背面无毛。榕果成对腋生,球形,熟时橙黄色,顶部不为脐状凸起。为紫胶虫良好寄主树。

定安榕

定安榕藤状灌木,小枝幼时密被褐色短柔毛。叶两列,薄革质,卵形或卵状椭圆形,基部楔形,全缘,表面无毛,中脉和侧脉下陷,背面幼时密被褐色短绵毛。

鹅銮鼻蔓榕

鹅銮鼻蔓榕俗名:鹅銮鼻爬崖藤匍匐性灌木。单叶互生,倒卵形,全缘叶,厚革质,叶柄褐色。隐花果腋生,洋梨形,外披粗毛。

菲律宾榕

菲律宾榕常绿小乔木,枝条纤细,有时下垂,幼枝淡褐色或淡红褐色,被毛。叶薄革质,表面微粗糙,长圆状椭圆形或宽披针形。

多脉榕

多脉榕藤状灌木,幼枝散生浅褐色柔毛。叶两列,革质,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榕果单生叶腋,球形,成熟黄色,无毛,无总梗或具短梗,口部苞片脐状,基生苞片3,卵状椭圆形。

褐叶榕

褐叶榕别名:毛榕藤状灌木,老枝无毛,幼枝密被深褐色粗毛。叶两列,薄革质,全缘,长椭圆形,基部楔形,稀圆形,干后褐色,表面无毛或沿中脉或小脉疏被柔毛,背面幼时被柔毛,后脱落。

红果对叶榕

红果对叶榕本变种叶背面及榕果被黑褐色糙毛;榕果直径12-15毫米,生于穿入泥土中落叶枝条上,成熟红色,总梗短于5毫米。

红茎榕

红茎榕别名:落叶榕落叶小乔木,枝红色至浅褐色,皮孔明显。叶干后纸质或膜质,宽卵形至卵圆形。榕果单生或成对腋生,球形或扁球形,成熟时桔黄或紫红色。

光叶榕

光叶榕,平滑榕攀援藤状灌木或附生,通常光滑无毛。叶2列,膜质,圆形至宽卵形,基部圆形至浅心形,全缘,表面除中脉外无毛,背面无毛或薄被褐色柔毛。榕果单生或成对腋生,球形,幼时绿色,成熟紫色。

钩毛榕

钩毛榕直立灌木,高3-6米;小枝圆柱形,幼嫩时被钩状毛和柔毛。叶近革质,倒卵状镰形,两侧极不对称,基部狭楔形,表面深绿色,疏生贴伏柔毛和钩状毛,背面浅绿色,疏生钩状毛和柔毛。榕果具总梗,成对或成簇腋生,球形。

扶绥榕

扶绥榕灌木,小枝纤细,幼枝及叶柄微被毛。叶干后灰绿色,倒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基部楔形或微钝,全缘,两面无毛或疏被柔毛,背面和边缘被钩状刺毛。果单生或成对腋生,圆锥状椭圆形。

参考资料

  1. 高山榕和大叶榕的区别,花百科,2018-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