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北碚榕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北碚榕Ficus beipeiensisS. S. Chang是桑科榕屬高大常綠喬木,小枝無毛,葉紙質,橢圓形或長圓形;表面深綠色,無毛,背面綠白色,密被微點狀的鐘乳體;雌花具柄,雄花近無柄,花序為隱頭花序,花分為雌花、雄花和癭花三類,子房近球形,花柱短凹;榕果梨形,生於老莖發出的無葉枝上,下垂。

分布

北碚榕分布於中國重慶市北碚區縉雲山國家自然保護區東面山麓和北溫泉公園內,生於海拔300-500米石灰岩陡壁上 或岩下較陰濕的地方。

北碚榕是中國重慶城市園林綠化的鄉土植物資源,其具有較好的固碳能力、滯塵能力、吸污能力及殺菌能力,生態功能綜合評價為I級,在構建生物群落時,固碳型群落、滯塵型群落和吸污型群落中,北碚榕屬於上層植被,能更好的實現其生態功能。

2015年,北碚榕被列入《重慶市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第一批)。

生長習性

北碚榕雌株與雄株在形態特徵、花序形態與着生位置、花序的生長周期等都具有一定的差異。雌花花序生長周期依次為雌前期、雌花期、間花期和花後期;雄花花序花序生長周期依次為雌前期、雌花期、間花期、雄花期和花後期。[1]

形態特徵

北碚榕為高大常綠喬木,高約15米,胸徑15-20厘米,小枝無毛。葉紙質,橢圓形或長圓形,長約12-22厘米,寬5-9厘米,先端急尖或短漸尖,基部楔形,邊緣在2/3以上疏生不規則鋸齒,表面深綠色,無毛,背面綠白色,密被微點狀的鐘乳體,側脈4-5對,基生葉脈延伸至葉片2/3處;葉柄長2-3厘米,散生微柔毛;托葉披針形,長約1厘米,紅色。

北碚榕花序為隱頭花序,花分為雌花、雄花和癭花三類。雌株花序着生於老莖(無葉片)或嫩莖(有葉片),頂端凹陷,雄株花序着生於老莖或主幹上(無葉片),頂端凸起。榕果生於老莖發出的無葉枝上,果枝長15-30厘米,下垂;榕果梨形,直徑1-2厘米,密被銹色短柔毛和散生球形瘤體,頂生苞片排為蓮座狀,基生苞片3,寬卵形,總梗長1-2.5厘米。雌花具柄,花被片4,帶狀,紅色,子房近球形,柱頭棒狀;雄花近無柄,花被片3-4,倒卵形,紅色,雄蕊2;癭花,子房近球形,花柱短凹。

繁殖方法

種子繁殖

不經任何處理,只用水浸泡的種子,30天後依然沒有任何變化,未見萌發;而經過酸蝕處理的種子,7天左右開始萌發,種子的酸蝕是為解除種子的強迫休眠,酸蝕適宜時間為3-5分鐘,北碚榕種子在酸蝕後用30℃水浸種能提高種子萌發率,且適宜的浸種時間為4-8小時,而用GA3代替溫水浸種,種子的萌發率的顯著提高;萌發最適溫度為25℃,最適的光照條件為全天光照,即24小時;種子萌發的最佳基質為河沙。

穴盤育苗和營養缽育苗中,最佳基質均為營養土,最佳葉面肥也是0.5%尿素溶液。可是,由於野生北碚榕植株相互之間距離較遠,傳粉小蜂成功傳粉率不高,形成有效種子較少,並且北碚榕種子種皮堅硬,種子萌發困難。

扦插繁殖

扦插繁殖中研究比較了不同插穗長度、插穗剪取部位以及處理插穗的激素種類、處理時間和濃度、不同基質對插穗生根的影響。試驗結果顯示:15厘米的硬枝插穗生根效果最好,而20厘米的嫩枝插穗扦插效果最好;位於嫩枝中部的插穗生根率最高,而基部的插穗生長根數最多,根長也最長;

IBA、IAA和NAA三種激素中,IBA處理的插穗生根率最高、根數最多、根長最長;用1000毫克/升IBA處理硬枝插穗生根效果最優,而嫩枝插穗中,1000毫克/升IBA處理插穗生根率最高,1500毫克/升IBA處理根數最多、根長最長。處理時間在10-15分鐘之間為宜;最佳的扦插基質為珍珠岩:腐殖土=2:1。由於北碚榕野生植株極少,採用扦插繁殖不僅成活率低,且隨着扦插次數的積累,植物某些生物特性會退化,同時還會損傷為數不多的母株。

主要價值

北碚榕為高大喬木,四季常綠,生長快,長勢好,樹形優美,冠大蔭濃。花序的特殊着生位置也是一大看點。北碚榕是重慶城市園林綠化的鄉土植物資源,也可作為營造特色植物景觀的鄉土植物資源,既實現樹種多樣性、又體現重慶地域特色。

同時,北碚榕也是重慶縉雲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模式植物之一。其具有較好的固碳能力、滯塵能力、吸污能力及殺菌能力,生態功能綜合評價為I級,在構建生物群落時,固碳型群落、滯塵型群落和吸污型群落中,北碚榕屬於上層植被,能更好的實現其生態功能。[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