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南方梁龙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南方梁龙(学名:Australodocus)是种蜥脚下目梁龙科恐龙,生存于晚侏罗纪的坦桑尼亚,约1亿5000万年前。南方梁龙的学名意为“南方的横梁”,意指它们是冈古那大陆发现了梁龙科恐龙;种名是以当地的BohetibinAmrani为名,他协助了德国的挖掘工作团队,并参与了标本的制作。

形态特征

南方梁龙的原型标本包含两个颈椎,与其他梁龙科的颈椎相比较短,有些不同的特征。这些化石最初在1909年由沃纳·詹尼斯(Werner Janensch)率领的挖掘团队所挖出,当时有四节脊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部分化石遭到轰炸摧毁,如同其他德国在非洲挖出的化石。在2007年,这些幸存的化石被建立为新属,成为坦桑尼亚第一个发现的梁龙科化石。

分布范围

南方梁龙的化石发现于坦桑尼亚的敦达古鲁地层,当地在侏罗纪时期存在者许多恐龙,包含数种大型蜥脚类恐龙,例如长颈巨龙(布氏腕龙)、詹尼斯龙、汤达鸠龙、拖尼龙。

名称由来

恐龙,人类发现恐龙化石的历史由来已久。直到古生物学家曼特尔[1]发现了禽龙并与鬣蜥进行了对比,科学界才初步认定这是一群类似于蜥蜴的早已灭绝的爬行动物。

1842年,英国古生物学家查理德·欧文创建了“dinosaur”这一名词。英文的dinosaur来自希腊文deinos(恐怖的)Saurosc(蜥蜴或爬行动物)。对于当时的欧文来说,这“恐怖的蜥蜴”或“恐怖的爬行动物”是指大的灭绝的爬行动物。实际上,那个时候发现的恐龙并不多。自从1989年南极洲发现恐龙化石[2]后,全世界七大洲都已有了恐龙的遗迹。目前世界上被描述的恐龙至少有650至800多个属(古生物学上的种属,不完全同于现代动物的分类方式)[3]。 后来,中国日本等国的学者把它译为恐龙,原因是这些国家一向有关于的传说,认为龙是鳞虫之长,如等就素有小龙的别称。

视频

南方梁龙 相关视频

恐龙是怎样演化的
中国专家发现白垩纪之后的恐龙化石,恐龙有可能是在南方灭绝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