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人民公园 - 四川省成都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人民公园 - 四川省成都市

中文名称;成都人民公园

开放时间;冬季 6:30—22:00,

夏季6:00—22:30。

外文名称;Chengdu people's Park

馆藏精品;梅园、海棠园、兰草园、

盆景园、大型假山等景点

类别;历史公园

地点;四川省成都市区祠堂街少城路

竣工时间;1911年

面积;112639平方米

成都市人民公园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将军街20号,原名少城公园,始建于 1911年,面积50余亩。

序言介绍

成都市人民公园原名少城公园,始建于 1911年。少城公园之由来,与旧成都的城池命名直接相关,成都城基原有大城少城之分,早在公元前311年秦惠王时,成都便有太城(亦称大城)和少城(亦称小城)了。

少城基地系清代在成都大城西南处另建的小城,作为"八旗"营地,专供满洲和蒙古人居住,这就是后来的"满城",少城公园由于当时地处少城范围而得名。清宣统三年(1911年),驻防成都的将军玉昆,为解决因朝廷筹备立宪,废除旗米供给制度,使旗民生活日渐窘迫之困境,与四川省劝业道道台周善培于祠堂街兴建公园,开放少城(满城),唯许旗民于园内开业谋生,并收门票,任人游观。遂于祠堂街关帝庙后侧的水田、荒地、正蓝旗前厅、马厩、仓房、柴薪库以及将附近旗人居住的永顺、永清、永济三条胡同拆房迁户的空地,用半年时间栽花种树,修建迎禧楼、观稼楼、松韵楼、湖心亭等,面积50余亩。从此,四川成都便有了有史以来第一个公园,就全国来说,“少城公园”都是较早开办的公园之一,在四川就是最早开办的第一个公园。由于公园占地在当时的少城,市民约定俗成称之为“少城公园”。

不论在北京上海亦或者是成都,仿佛在全国每一座城市,都能找到一个叫“人民公园”的地方。这里,往往是城市最早修建的公园,承载着城市发展历程,伴随着几代人的成长。

地理位置

人民公园,位于成都市区祠堂街少城路,占地112639平方(近169亩),风景秀美,交通便捷,是繁华市区中心规模最大,也是成都市第一个破墙透绿,还绿色于市民的,开放式的风景园林历史公园。

自然气候

成都市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无霜期长、雨水充沛、日照较少。

旅游景区

金水溪

金水河经公园一段约500米,上有桥两座。1919年在现正门(当时为侧门),左侧南岸,挖渠引金河水入园,绕鹤鸣茶社,经荷花亭(现金鱼池),东流入半边桥汇合。1924年又以小南街口引金河水,经儿童乐园、荷花池、动物园、东假山,转北汇合于半边桥。 金河贯园中,河北有荷池、隔以土堤,堤宽不过数尺,乃掘去之,但留其有大树成荫者之处,砌石以为岛,其一最高处可围坐以谈,其一穿石洞出入,其一砌倾斜之石层峰,向之荷池,今乃成湖。湖北筑长堤,其西端及东端复各筑成半岛,造小船数只以供游驶,溯金河而上,可游到新西门,修金河及其支流木桥各一座,金河桥洞采钢桥形式,又全淘贯入本馆及公园之污泥一次,而以所取之泥,砌高园内之山。

人民公园门前的金河流水是从金花桥东端穿过荷花池向半边桥淌去,后方从小南街、永靖街,后荷花池、君平街绕芙蓉清溪(现金鱼岛东侧)向半边桥汇流。1965年第一期人防工程时,填了东假山,经桂林至荷花池一段河渠。1971年第二期人防工程时,又填了小南街口至游泳池一段及小南街口至二道桥一段正河。1982年,扩建西干道时,又将大门至二道桥一段正河扩的三分之二扩为街面。至此,原金河旧河,只剩下大门至半边桥一段,约200米。

金水溪位于人民公园西山脚下荷花池,经正大门,至东门沿线内侧,总长为355米,宽6米,由原金河改造而成。于1999年开建,2000年8月竣工。河底由光滑小卵石铺成,溪边用大小各异的大卵石砌成。主要地段为卵石缓坡入水,兼以卵石驳岸。沿岸配植了桃树、柳树、黄葛树、垂丝海棠、腊梅、小叶女贞、金叶女贞、红叶小檗等植物。季相分明:春天桃红柳绿,秋季落叶缤纷;冬季腊梅沁人心脾。形成一条优美的风景线,充分展现了自然山水溪流的风貌。[1]

辛亥革命保路运动广场

辛亥广场位于人民公园中心的辛亥保路纪念广场,面积3000平方米,建筑110平方米,舞台130平方米。原为香港金升公司所属大都会(成都)娱乐有限公司于1993年拆除露天舞场,新建UA大都会娱乐广场。因与周边环境不协调,2004处由政府出资收购,为纪念辛亥四川保路运动,新建辛亥广场。整个工程于2004年2月开工,2004年5月1日竣工开放。辛亥广场结合公园环境的需要,制作了反映"四川辛亥保路革命斗争历史"的地面平浮雕和碑体浅浮雕。广场建筑古朴典雅,简洁明快,为集会、商务贸易、群众全民健身、健康活动提供了场所。

早期的公园广场:广场上的活动颇多,形形色色。这里平时有学骑自行车的教练场,有跑江湖卖打药的,有看西湖镜拉洋片的,也有唱猴戏的,有段时间外地马戏团也在广场搭棚卖艺。经常还有在此打网球的。成都市历届大中学生运动会也在此举行。广场还具有光荣的革命历史,一九二三年二月成都工人声援"二七"大罢工的集会,一九二四年五月一日Y、C团与社会主义青年团联合纪念列宁,庆祝"五一"劳动群众大会以及一九四六年成都市失业者请愿团集会都是在此广场进行的。一九四九年,当时的四川省主席王陵基,把广场原建的一个小型看台扩建为大型看台,并命名为"中正台"。解放前夕,他就在这台上检阅了四川全省的民众自卫总队,向共产党示威不料星移斗转,曾几何时,他的爪牙,纷纷被捕到台前受审,"中正台"变为了公审台。

金鱼岛

该岛位于东区鹤鸣茶社和人造假山瀑布之间,人工湖中,经拱桥与鹤鸣茶社相连。2004年公园开发利用金鱼岛,恢复了“永聚”历史老茶社,结合老茶社品茗与金鱼岛观赏鱼为一体的特色,打造成市民休闲乘凉、娱乐、赏鱼、垂钓、观景、品茗的文化场所,再现金鱼岛景观。岛上现有观赏金鱼、珍品金鱼10余个品种,数百尾。由于金鱼岛、永聚茶社位处湖中,非常凉快,休憩品茗,避暑乘凉赏鱼,乐在其中,幽闲雅致

新东大门假山广场

中国的深化改革开放,经济的发展成就,令世界瞩目,九十年代中,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同时,对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现代化的发展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2002年经市政府对成都旧城市规划改造,于2004年拆除搬迁原人民公园东大门附近成都市图书馆、半边桥街近5000平方米的旧城房屋,作为绿化地归还人民公园管理。公园绿化面积再度扩大。

新建的山水瀑布广场、东大门位于祠堂街人民公园东区内侧,毗邻半边桥街,面积10600平方米,其中绿化9000平方米,广场1600平方米。整个改造工程于2004年3月开建,2004年12月竣工开放。飞瀑宽达43米、高12米,用石料3000吨左右,为大型人造假山石景观。经花草、松树木缀衬,呈现出"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的壮美。

新假山水瀑布气派壮观,广场宽广,凉快开阔,周围绿化环境秀美.各种名贵绿化植物错落有织。人民公园这一新假山水瀑布景点是成都市区内最大、最壮观的一处大型人造假山石景观。不但是公园的一处最美的风景,也美化了现代都市,把城市的绿色和壮观还给了市民。该景点更是成都市民休闲、乘凉、观景,外地游客在成都风景集体观光留念的好地方。

为响应市政府为我市城市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提出的,"努力创建成国家园林城市的号召",城区公园拆墙透绿,美化环境,提升城市形象的号召.公园于2004年1月5 日起实施了半边桥、祠堂街扩建透绿工程。半边桥新修建铁花围墙190米,新增绿地500平方米。祠堂街新增3200平方米。整个工程以铁花栏杆围墙结合绿化带为主体。通透、不遮挡视线,围墙筑于绿化带中将公园绿地与街道绿化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种植天竺龟、金叶女贞美人蕉、紫荆、石楠、丝兰、玉兰、木兰、紫薇、银杏、香樟等多种植物,形成了层次丰富、错落有致的绿色景观风景线。不但使公园风景更加秀美,透出植物绿色,既绿化,又美化了现代的成都市,把城市的绿色和公园美景自然开放,降低了城市的热岛效应,净化了环境,空气.真正的让公园成为了都市心中的绿肺。

兰草园

新中国成立后,1963年朱德委员长给公园赠送福建浙江等地兰花5个品种,10盆.此时,公园兰花共有18个品种,1200余盆.1965--1974年,逐年收购省内名贵品种14个.由花工陈松如管理,未受损失。

1986年,建兰园于办公室左侧,面积880平方米.正面为筒瓦灰墙,墙上嵌有兰竹图的漏室花窗,进入圆形拱门后,为一座水泥制仿树形四方亭,亭下水池环绕,亭西,亭南为兰花架,共摆置君子兰,吊兰等28个品种,900余盆兰花.此兰园为成都市市区公园中最大的兰草风景花园。

盆景园

人民公园的盆景园位于公园中部偏南少城苑中,占地2600平方米,内设有休息长廊、荷花水池,池岸用假山堆砌,配置麦冬及杜鹃,池中载植睡莲、荷花、马蹄莲、伞草、菖蒲等水生植物。园内林木葱郁,翠竹摇空,绿荫满地,环境幽静。常年展出盆景200余盆,其中山水盆景20余盆,树桩盆景180余盆,主要有榆树、银杏、罗汉松、紫葳、金弹子、铁梗海棠等古树、桩头。

最为珍贵的是以疙瘩技法蟠扎而成的有着数百年生的罗汉松古桩盆景,曾荣获中国盆景评比展览特等奖,为本园之瑰宝。

东假山

东假山始建于民国二年(公园1918年)。当时将凿渠之土堆成,并修建草亭一座,木桥一座,其后不断增饰。1965年第一期人防工程时,将假山下的河道,改为防空洞,假山前面的梅林、玉兰林、樱花林、桃李林等景区及明月桥,全部改成人工湖,挖湖的泥土继续堆山,由李忠玉负责在正面堆砌假山石。

1978年,修建滨江公园时,将该处所积废土运来继续堆山,并整理了山上道路,历时月余,费用由绿化工程队负担。至此整个东假山长130米,宽48米,高30米。

人工湖

1965年第一期人防工程时,将梅林、玉兰林、樱花林、桃李林取消,挖掘成人工湖。整个湖略成葫芦形,面积约20亩。古朴、典雅的金鱼岛、永聚老茶社位于湖中。沿岸栽植柳树、芙蓉、垂丝海棠、桃花等。六个带形花坛内,栽植着时令花卉,青山绿水、湖光山色,十分秀丽。

西假山

西假山原为大花圃、喷水池。1971年,第二期人防工程时,将此处修成地下医院,面上堆积废土而成。1982年东西干道扩建时,市建委拨专款在山上全修建了长廊、楼、亭、喷水池、盘山小道,并用含云母成份的岩石,堆砌成了人造石林,栽植了梅花、桃花、红叶李、贴梗海棠、罗汉松、竹类、香樟等。假山前面为约两亩大的人工湖(原为喷水池)。湖上有码头、水榭、亭、桥等,人工堆成的假山由湖边起伏伸入湖中,两米多高的假山顶端从湖中伸出水面,与对面园亭相望,湖光山色,交相辉映,使整个西假山更为幽静、壮观。

枕流茶园

“枕流茶园”是人民公园内与鹤鸣茶社齐名的历史老茶园之一,枕流茶社创办于民国初年。其原址在人民公园大门内溪桥西边之海棠园。该社占地面积约三百平方米,包括楼堂则有五百平方米的使用面积。茶社北临金河(现河道是近年北移了的),绿杨掩映,风景优美

茶社现位于人民公园西山之上,与西山绿化风景、小桃花林等融为一体.解放前多为文人学士,学生聚会之地。现于2003年1月恢复重建,2003年5月竣工开放。所以枕流茶园位于公园内辛亥保路死事纪念碑侧西假山之上,占地3120平方米,建筑267平方米。该茶园林木葱郁、泉水淙淙、鸟语花香、环境清幽、岩石耸立、亭台层叠。既有厚重的历史特色,又是闹市中的休闲胜地。著名作家魏明伦先生亲自为茶园书匾"枕流茶园"。

枕流茶园是一家集茶艺、中餐、小吃、棋牌休闲的多功能现代都市生态老茶园。

相关视频

成都人民公园

参考资料

  1. 成都人民公园的十大功能 , 西祠 胡同 2019-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