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上海自然博物馆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上海自然博物馆(动物展区)原图链接来自 携程攻略 的图片

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位于上海市静安区北京西路510号,于2015年4月18日开馆[1],4月19日对公众开放。上海自然博物馆21世纪初行政上并入上海科技馆,改称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

发展历史

上海自然博物馆筹建于1956年,上海市人民委员会1956年11月1日批准由金仲华等12人组成上海自然博物馆筹备委员会。同年12月27日,第一次筹委会会议确定:馆的性质为“自然历史”,定名为“上海自然历史博物院”;任务是筹建动物植物人类、天文、地质5个专业馆;推选金仲华为主任委员,陈虞孙、卢于道、任鸿隽为副主任委员。

筹委会初建时,隶属上海市文化局和上海市科学技术普及协会;1962年9月12日,改属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和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1988年6月划归上海科学院分管。

上海自然博物馆筹备处先后设在南昌路铭德里2号、虎丘路20号、重庆南路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研究所内;1958年8月迁入延安东路260号(原华商纱布交易所,上海第一座钢筋混凝土建筑),是坐北朝南6层英国古典风格建筑,占地面积26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2万多平方米。1960年2月,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书写馆名“上海自然博物馆”。现大多展品已搬至静安区的自然博物馆,此地名为“自然博物分馆”。

成立于1956年的上海自然博物馆,其前身为1868年创建的震旦博物院和建于1874年的亚洲文会。一直以来,上海自然博物馆因其拥有百年以上的收藏历史而显得弥足珍贵。上海自然博物馆现有标本收藏量近27万件,其中黄河古象和马门溪龙化石被称作“镇馆之宝”[2]

2001年,上海自然博物馆正式并入上海科技馆,因其空间狭小、陈列方式落后,遂决定迁建新馆。上海科技馆馆长王小明介绍说,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位于上海市静安雕塑公园地块内,总建筑面积约4.5万平方米,2009年6月破土动工,计划2012年底建设完工。

新馆为了满足展示需求、扩大展品数量、提升藏品质量,将以“保护自然、展现变化历程”为目的,向国内外征集涉及矿物、古生物、现生生物等标本1430种共6204件。

现已向广大市民朋友开放。

新馆

新馆位于静安雕塑公园内,外形似一只巨型鹦鹉螺,故被称为“绿螺”。新馆建筑面积45257平方米,总投资13亿元,由美国帕金斯威尔设计师事务所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共同设计。建筑东侧外立面以绿化铺筑与地铁13号线自然博物馆站的出入口相连接。

老馆

上海自然博物馆于1958年开始在老馆址筹建,位于延安东路260号原上海华商纱布交易所大楼内。动物学植物学分馆分别于1960年、1984年建成植物学、动物学分馆。开办初期接受了英国亚洲文化协会上海博物馆以及震旦博物馆的一些自然标本。老馆自2014年5月12日起闭馆[3]

博物馆主馆展厅面积5700余平方米,曾是中国最大的自然博物馆,馆藏标本超过26万件。陈列内容分古动物史、古人类史、现代动物三个部分,共九个陈列室。馆内陈列有马门溪龙模型、黄河古象模型等。动物学分馆内设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类和哺乳动物等六个陈列厅,陈列各种保护动物、野外绝灭动物的模型。由于多年受到忽视,20世纪中叶布置的标本和展厅严重老化,科研工作基本停止。

视频

上海自然博物馆 相关视频

参观上海自然博物馆
上海自然博物馆是中国最大的自然博物馆之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