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設計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建築設計是指為滿足特定建築物的建造目的(包括人們對它的環境角色的要求、使用功能的要求、對它的視覺感受的要求)而進行的設計,它使具體的物質材料依其在所建位置的歷史、文化文脈,景觀環境,在技術、經濟等方面可行的條件下形成能夠成為審美對象或具有象徵意義的產物。它包括了建築行為中,一切具有功能及意義之設計,也是建築由發想到建築完成之間設計者的心智活動及表現的總結。 簡單的說,建築物要的是最後的使用功能,它有一定的要求。而建築設計就是針對這些要求而創造出來的解決辦法。解決的辦法千變萬化,而能夠超乎原先設定的要求者,就是好的建築設計。
核心內容
建築師在進行建築設計時面臨的矛盾有:內容和形式之間的矛盾;需要和可能之間的矛盾;投資者、使用者、施工製作、城市規劃等方面和設計之間,以及它們彼此之間由於對建築物考慮角度不同而產生的矛盾;建築物單體和群體之間、內部和外部之間的矛盾各個技術工種之間在技術要求上的矛盾;建築的適用、經濟、堅固、美觀這幾個基本要素本身之間的矛盾;建築物內部各種不同使用功能之間的矛盾;建築物局部和整體、這一局部和那一局部之間的矛盾等這些矛盾構成非常錯綜複雜的局面。而且每個工程中各種矛盾的構成又各有其特殊性。
所以說,建築設計工作的核心[1],就是要尋找解決上述各種矛盾的最佳方案。通過長期的實踐,建築設計者創造、積累了一整套科學的方法和手段,可以用圖紙、建築模型或其他手段將設計意圖確切地表達出來,才能充分暴露隱藏的矛盾,從而發現問題,同有關專業技術人員交換意見,使矛盾得到解決。此外,為了尋求最佳的設計方案,還需要提出多種方案進行比較。方案比較,是建築設計中常用的方法。從整體到每一個細節,對待每一個問題,設計者一般都要設想好幾個解決方案,進行一連串的反覆推敲和比較。即或問題得到初步解決,也還要不斷設想有無更好的解決方式,使設計方案臻於完善。總之。建築設計是一種需要有預見性的工作,要預見到擬建建築物存在的和可能發生的各種問題。這種預見,往往是隨着設計過程的進展而逐步清晰、逐步深化的。
設計程序
為了使建築設計順利進行,少走彎路,少出差錯,取得良好的成果,在眾多矛盾和問題中,先考慮什麼,後考慮什麼,大體上要有個程序。根據長期實踐得出的經驗,設計工作的着重點、常是從宏觀到微觀,從整體到局部、從大處到細節、從功能體型到具體構造、步步深入的。
為此,設計工作的全過程分為幾個工作階段:搜集資料、初步方案、初步設計、技術設計施工圖和詳圖等,循序進行,這就是基本的設計程序。它因工程的難易而有增減。
設計者在動手設計之前,首先要了解並掌握各種有關的外部條件和客觀情況:自然條件,包括地形、氣候、地質、自然環境等;城市規劃對建築物的要求,包括用地範圍的建築紅線、建築物高度和密度的控制等,城市的人為環境,包括交通、供水、排水、供電、供燃氣、通信等各種條件和情況;使用者對擬建建築物的要求,特別是對建築物所應具備的各項使用內容的要求;對工程經濟估算依據和所能提供的資金、材料施工技術和裝備等[2];以及可能影響工程的其他客觀因素,這個階段,通常稱為搜集資料階段。
在搜集資料階段,設計者也常協助建設者做一些應由諮詢單位做的工作,諸如確定計劃任務書,進行一些可行性研究,提出地形測量和工程勘察的要求,以及落實某些建設條件等。
知名人士
賴特、柯布西耶、密斯•凡德羅、格羅皮烏斯、弗蘭克•蓋里、馬里奧•博塔、阿爾瓦•阿爾托、路易斯•康、安藤忠雄、貝聿銘、阿爾多•羅西、理查德•邁耶、赫爾佐格和德梅隆、邁克爾•毛贊、伊東豐雄、海斯蘭德建築設計師馮瑩女士,梁思成、王澍、徐甜甜、孟建民、張永和、馬清運、馬岩松、劉家琨、周愷、彭一剛、崔愷等。
其中勞埃德•賴特、沃爾特•格羅皮烏斯、密斯•凡德羅、勒•柯布西耶並稱為四大現代建築大師,對當今的建築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視頻
建築設計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建築設計的工作核心,新浪博客,2013-07-15
- ↑ 建築設計知識:淺析工程項目的施工準備工作,建設工程教育網,2017-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