糰子 (日本)
簡介
日式和菓子中,「糰子」(だんご)可以說是最常見的一種。吃起來的口感軟糯,加上可以搭配不同的食材與沾醬變成不同的口味,是很多大人小孩都喜愛的點心。
日式團子其實還分成許多不同種類,像是在賞櫻花的時候,日本民眾通常會吃用食用色素染成紅綠白三色組合的「花見糰子」。但不論是哪種日式糰子,幾乎都會做很容易入口的大小,讓人不自覺得會一口接一口。
在日本某些地區,會有一個每年春天以糰子來供奉神明的習俗,稱為「16糰子」(じゅうろくだんご)。
糰子,介於元宵和湯圓之間,是藉由搓半濕的糯米zh-cn:米粉;zh-hk:米粉;zh-tw:粉;製成。
糰子沒有餡料,用開水煮熟撈出,食用時會裹上豆粉、黑芝麻、白糖或花生粉等塒粉。到了日本,經過各地特色綜合下,加入日本民族特色之後,便形成了今日的糰子。
作法
糰子的製作方法是將米磨成粉末(一般使用糯米)後,加上開水揉捏成小團狀蒸熟即成,類似年糕。
通常是三到五個串在長竹籤上。可以根據地方產物或特性的不同使用麵粉或黍子等的穀物粉作材料。
質地/口感
糰子剛做好時是軟的,但時間一久就會變硬。要預防糰子變硬,可以加入砂糖混合,使糰子保持彈性。
另外也有人,將糰子加入山芋,口感更好。
食材變化與吃法
其他種類
參見
參考文獻
- ↑ 日本習俗|日式糰子的節日「16糰子」?你認識哪些口味的糰子?,口袋日本,2019-03-18
- ↑ 【食譜】日式串糰子|二樣食材簡單製作糯米糰子零失敗的日式點心 ...,Maruko,2018-02-28
- ↑ 糰子食譜與作法共23 道,步驟詳細成功率高!,愛料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