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南站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秦皇岛南站(Qinhuangdaonan Railway Station)秦皇岛南站位于渤海湾岸边,距山海关站17公里[1]。秦皇岛地名的由来有两种说法。
历史沿革
民国4年(1915年)京(北京)奉(奉天,今沈阳)铁路北戴河至山海关间线路南移,废弃汤河站,建秦皇岛站,于民国5年(1916年)正式运营,隶属于京奉铁路局。民国26年(1937年)车站被日军占领,隶属于满铁北支事务局天津铁道事务所。民国28年(1939年)4月划归华北交通株式会社天津铁路局管辖。民国34年(1945年)8月,日本帝国主义投降以后,车站被国民党政府接管。
1948年11月27日,秦皇岛解放,秦皇岛车站回到人民手中,划归天津铁路分局山海关车务段管辖。
1958年1月,为北京铁路管理局天津办事处直属,同年10月,成立秦皇岛中心站,管辖留守营、北戴河、南大寺、秦皇岛、龙家营5个中间站。
1963年4月,秦皇岛中心站撤销(龙家营站仍归秦皇岛管辖),又划为天津分局直属。“文化大革命”中,秦皇岛站曾实行军事管制。
1984年9月28日京秦电气化铁路开通运营,客运业务转由新秦皇岛站办理,位于交通街的秦皇岛站更名为秦皇岛南站。
秦沈客运专线起点即为秦皇岛站,于1999年8月16日全面开工建设;于2002年6月16日完成全线铺轨;于2003年10月11日竣工运营 ;于2006年12月31日并入京哈铁路。
2017年,秦皇岛站北广场建设工程开工[2]
2018年3月9日上午,秦皇岛市政府启动火车站北站房北广场重大项目,完善路网骨架。
建筑规模
建筑设计
秦皇岛站造型酷似方鼎,寓意着秦皇岛地区经济发展社会经济鼎盛发展。
设计参数
秦皇岛站站房总建筑面积19622平方米(不含天桥、站房外出站地道、行包地道面积),站台雨棚结构覆盖面积69184平方米。
整体布局
北广场
秦皇岛站分为地下一层,地上二层,局部五层,有南、北两站房(秦皇岛火车站北广场建设工程于2017年启动,根据规划,站北广场将设置公交枢纽站、社会车辆和出租车辆停车站),最高可容纳4800人。
改造后三个站台都由一个550米长、宽68.6米的无柱雨棚覆盖,顶部对齐,旅客候车的空间更加开阔,候车环境更为舒适。站台由过去的0.3米抬高到1.25米,旅客从车厢可直接步入站台,无障碍站台更趋人性化,尤为方便老年人和残疾人上下车。铁路中间站建设无柱雨棚,并且雨棚跨度之长均属全国首例;站内引进的监控系统和方便旅客查询的电视显示墙属世界最先进设备。
秦皇岛站由主站房和站台雨棚组成。站房地下一层,地上二层,局部五层,总建筑面积19622平方米。
地下室主要为至城市广场通道及设备用房;
一层主要为基本站台候车厅,贵宾厅,售票厅,部分办公用房;
二层主要为候车厅和商业用房。
秦皇岛站雨棚工程东西方向8条轴线,6跨钢结构。普速场分为3跨钢结构(E轴至H轴),平行线路方向长500m,垂直线路方向长69m;高速场分为3跨钢结构(A轴至E轴),高速场平行线路方向长450m,垂直线路方向长74m。车站南广场总建筑面积22943.28m2,站前原北环路改造1.3km,站前设互通立交一座。
南广场
秦皇岛站南广场分Ⅰ、Ⅱ两区,且为三层结构,依次为广场层,地面层和地下层,总建筑面积22943.28m2;总用地面积52421.33。
Ⅰ区,为地上两层,地下一层,地上部分主要为人流进站广场,公交车到发区,社会车辆停车区,公交及出租车上客站台,地下为停车场以及设备用房。
Ⅱ区为火车站南广场地下商业区,为地下二层结构。地下一层兼顾商业与过街功能,经过地下通道直通东南、西南两侧人行步道,地下二层主要为商业功能。
视频
秦皇岛南站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老火车站,一代秦皇岛人的独家记忆!,搜狐,2017-08-25
- ↑ 山海旅游铁路通道工程秦皇岛南站大桥架梁施工圆满完成 ,搜狐,2017-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