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李柱(原龙岩地委副书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李周工作过的福建省龙岩地区地图。

李柱(1922—1978),男,山西沁县交漳村人。曾任漳源县青救会秘书、灵石县青救会主席兼县工、农、青、妇联合会宣传部长、长汀县革委会副主任、县委副书记等职务、龙岩地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1978年因公殉职。[1]

龙岩市:龙岩市,又称闽西,位于福建西部,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东临漳州泉州,南邻广东梅州,西连江西赣州,北接三明。1997年5月撤地设市。

人物履历

1938年参加抗日青年救国会,任青救会秘书。[2]

龙岩市:龙岩市行政中心。

193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8月任区青救会秘书。[3]

1940年至1941年,任漳源县青救会秘书,参加武工队,进行抗日宣传工作。[4]

龙岩市:龙岩市火车站铜雕----《世纪之光》。

1941年至1942年由组织决定打入敌人内部,任敌工站工作员。[5]

1942年至1945年,在本县先后任区青救会常委、主席及县青救会干事、委员、主席并兼县工、农、青、妇联合会宣传部长。

1946年调任灵石县青救会主席兼县工、农、青、妇联合会宣传部长。

1947年至1949年3月调任太岳区党校组织干事、第三支部书记等职。

1949年南下福建,为最早组建福建省委组织部工作人员之一。

从1949年至1959年,先后历任南下区党委组织部组织干事、福建省委组织部干部干事、福利科长、干部科长、干部处副处长、处长等职。1959年调任晋江地委常委、组织部长。

1960年闽西发生严重饥荒、人口非正常死亡严重,又带领一批干部到龙岩,任龙岩地委常委、组织部长。期间,从实际出发,积极支持旨在帮助群众脱离饥荒的“三自一包”等措施,为带领闽西广大群众走出困境做了贡献。

1964年至1966年先后参加上杭长汀的社教工作,任上杭社教工作团办公室主任、政治处长,长汀社教工作团党委副书记兼工作团副团长。“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冲击,身心备受摧残。

1969年11月至1972年被安排在同宁县成村公社洋中大队蹲点,任工作组组长。

1972年后担任长汀县革委会副主任、县委副书记。

1975年调任龙岩地委常委、组织部长。

1977年任龙岩地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

1978年5月2日因公不幸逝世,终年56岁。[6][7]

龙岩市简介

龙岩市,又称闽西,位于福建西部,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东临漳州泉州,南邻广东梅州,西连江西赣州,北接三明。1997年5月撤地设市。

龙岩是内陆邻海城市,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延伸两翼、对接两洲、拓展腹地的交通枢纽与重要通道。距龙岩市区城东2公里的翠屏山麓,有一处喀斯特溶洞,此洞因岩纹似龙而得名“龙岩洞”,龙岩市名由此而来,是中国唯一一个以“龙”字命名的地级市。龙岩市由属部分古漳州北部辖地和属部分古汀州辖地组成。

龙岩是中国革命老区和中央苏区的组成部分,长征出发地之一,七个县(市、区)均为中央苏区县,享有“二十年红旗不倒”赞誉。

闽西是福建省最重要的三条大江――闽江九龙江汀江的发源地。曾经是远古时代“古闽人”的天堂,是“闽越人”的祖籍地和“南海国”的国都所在地及其中心区域,是享誉海内外的客家祖地,是河洛人的祖居地之一。1997年5月撤地设市。

龙岩是汉族客家民系形成的重要起点和重要聚集地,全市有5个县(区)是客家县,有200多万客家人,占全市人口75%。龙岩是国家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长汀被称为“客家首府”,永定客家土楼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017年11月,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2018年4月2日,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支持新一批城市开展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名单,全国17座城市入选,龙岩名列其中。

2018年11月,入选中国城市全面小康指数前100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