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汀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汀州

中文名: 汀州古城

外文名: The Old Town of Tingchow

地理位置: 福建西部

氣候條件: 中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

開放時間: 全天

景點級別: AAAA級

門票價格: 免費

占地面積: 3099 km²

著名景點: 「觀音掛珠」唐宋古城牆、天后宮、店頭街、雲驤閣、汀州試院等

火車站: 長汀南站(普快、動車)

特色美食: 白斬河田雞、麒麟脫胎等

電話區號: 0597

車牌代碼: 閩F

適宜遊玩季節: 四季皆宜、避暑勝地

建議遊玩時長: 3天

歷史名人: 馬馴、楊成武、陳鼓應、北村等

方 言: 客家語—汀州片

人口數量: 52萬(2011)

汀州古城,位於福建長汀,地處武夷山脈南麓,南與廣東省近鄰,西與江西接壤,為閩粵贛三省的古道樞紐和邊陲要衝,被稱作「福建西大門」。 汀州古城,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世界客家首府,國家AAAA級景區,唐代福建著名的五大州之一。建於唐·開元二十四年〔736年〕。1994年,被授予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稱號,福建四大名城之一。被國際友人路易·艾黎譽為「中國最美麗的山城」,歷史上為州郡路府所在地,是連接贛州、梅州的中心樞紐和商貿重鎮,史稱「闤闠繁阜,不減江浙中州」。被譽為八閩客家首府,2004年,中國烹飪協會授予長汀縣「中國客家菜之鄉」稱號,榮膺「福建美食名城」。距長汀南站7公里,廈門高崎國際機場約281.9公里;319國道、534國道,省道205貫穿全境,贛龍鐵路、贛龍鐵路複線穿境而過,交通便利快捷。[1]

汀州設置

閩西是一塊歷史悠久、文化積澱厚重的土地。它是福建三大江——閩江、九龍江、汀江的發源地。這裡曾經是遠古時代「古閩人」的生息之地。史載是「閩越人」的祖籍地和「南海國」的都城所在地及其中心區域。 三國時屬吳建安郡。但閩西尚未有獨立的行政建制。自秦設立閩中郡以來的500年間,閩地在緩慢發展,但開發主要在閩北、閩東。這一點,可從東吳建安郡所轄10縣有9縣在閩北、閩東得到證明。到了西晉,閩南、閩西終於得到開發。西晉太康三年(282年)置新羅縣,是當時閩地十八縣之一,也是閩西歷史上第一個縣級建置。「 唐開元二十四年(736年),始開福、撫二州山洞置汀州」 (《臨汀志》)。《福建通志·地理·汀州》載:唐開元二十一年,福州長史唐循忠於潮州北、虔州東、福州西光龍洞檢責得諸州避役百姓共三千餘戶,上表朝廷,建議置州。三年後,汀州建置完成,取長汀溪名之,是為汀州,這是閩西歷史上最早出現的州。閩西置州是在唐王朝的鼎盛時期,史稱「開元盛世」。為了增加國家的收入,打擊強占土地、隱瞞不報的豪強,唐玄宗李隆基發動了一場檢田括戶運動。他將勸農使和勸農判官分派到各地去檢查隱瞞的土地和包庇的農戶。然後把檢查出來的土地一律沒收,同時把這些土地分給農民耕種。對於隱瞞的農戶也進行登記。汀州就是在此背景下設置的。 唐大曆十二年(777年),由於龍巖縣與汀州沒有水路相通,而北溪與漳州卻有「從郡往來所便」,於是龍巖縣改隸漳州。從西晉起與汀州屬同一行政區近500年的龍巖,逐步融入閩南民系,閩南文化圈,從此閩西便由汀、漳二州分治。

州名由來

州名為何選用汀州?這裡有兩種說法。一是字形說:就是說州城的河流朝南方,《臨汀志》「南、丁位也。以水合丁,於文為汀。」「州以汀名,蓋因南流入海,取以水合汀之意」。」《福建通志·地理·汀州》「或謂天下之水皆東,惟汀水獨南,南,丁位也,以水合丁為汀,故名」。還有一種字義說。舊圖經云:「水際平沙曰汀。汀是水邊的平地,長汀村就是長形水邊平地上的村莊。州城設於長汀村,所以稱汀州。

首任郡守

臨汀志》:元自虛,唐開元中為刺史(《太平廣記》所載);刺史樊晃為第二任。《汀州府志》刺史排序為:樊晃(天寶中任)、陳劍、元自虛。《龍巖地區志》以樊晃為第一任郡守。 樊晃,唐詩人。玄宗開元時登進士第。玄宗天寶中,為汀州刺史。詩律清奇,文辭豐贍,有詩名於當時。 元自虛,是唐朝著名詩人張籍的朋友,原為京官,元和年間貶職汀州任刺史。元自虛赴任時,時任水部員外郎的張籍為之餞別並賦詩《送汀州元使君》。詩云: 曾成趙北歸朝計,因拜王門最好官。為郡暫辭雙鳳闕,全家遠過九龍灘。 山鄉只有輸蕉戶,水鎮應多養鴨欄。地僻尋常來客少,剌桐花發共誰看? 九龍灘,系福建閩江支流燕江的河灘名,在清流境內,為溪水最險處,《臨汀志》稱「綱船過者,必遵陸空舟而行」。自北來汀的官員,一般由閩北入閩至延平(今南平),然後經由沙縣坐船,溯沙溪和燕江,過九龍灘,到今清流縣上岸,再陸行轉赴汀州。 無論是唐詩人樊晃,還是唐朝著名詩人張籍的朋友元自虛,他們的到任都使蠻荒之地、建置未久的汀州步入煌煌唐詩之列,這是汀州之幸事。   在明清時稱汀州府,長汀、連城、寧化、清流、歸化、上杭、武平、永定八縣屬之。 唐置汀州時,以撫州、福州開山峒置州。所以江西臨川、吉安、贛州、粵北以東、福建延平以西、龍巖以北、建寧、邵武以南的地區故稱汀州;為此不限於長汀等八縣地也。 長汀:位於福建西部汀江上游,是國務院頒布的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晉代置新羅縣於長汀初轄境相當於唐之汀州,故從盛唐到清末均是州、路、府的治所,亦是客家人主要聚居地和發祥地之一,有「客家大本營」和「客家首府」之稱。悠久的歷史給長汀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如巍峨聳立的唐代城樓三元閣、唐代大曆四年(公元769年)修建的古城牆、獨特罕見的唐宋「雙陰塔」、古井;還有革命遺址:福建省蘇維埃政府舊址、中央紅軍醫院舊址福音醫院、周恩來舊居——中華基督教堂和劉少奇舊居——水東街204號。所有這些,足以使人領略汀州古城的歷史風采,被國際友人路易·艾黎譽為「中國兩個最美麗的山城之一」。

汀州文化

汀,水邊之平地也,汀州,水草綠茵之地,寓意豐華茂盛。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譽滿全球,汀州文化乃中華文化重中之重,浙西南山區溝壑縱橫、山重水阻,汀州人遠離市囂,綠色的搖籃依然傳承古中原的千年文明。 汀州人大部分是客家人。客家人,一個具有顯著特徵的漢族民系,也是漢族在世界上分布範圍廣闊、影響深遠的民系。先世居黃河流域,浙江省雲和縣黃氏仍然沿用「江夏郡」(湖北江夏縣)堂號。西晉末年、唐代後期,他們因戰亂大批南下。12世紀70年代,南宋滅亡,又遷至贛、閩、粵等地,並有遠渡南洋,飄洋過海,踏上了歐美大地。在這場綿延千年、波瀾壯闊的大遷移中,大批先民遷入福建汀州定居。明末清初,浙西南山區處州,由於長期戰亂人口大量減少,當地官府到「地窄人稠」、「生齒日繁」的閩汀州府各縣招徠大批鄉民前來開山植靛(染料),「靛青山」村名在雲和留用自今。康熙至乾隆年間,長汀、上杭、寧化等縣貧困農民掀起了移民浙西南山區的大潮,爾後,移民並非為植靛,多為開創基業。 至乾隆四十一年,浙南山區的汀州人及其後裔大約有23萬,浙西山區則有近10萬人,在雲和、遂昌、宣平、湯溪等縣,他們的人口接近或超過了本地人口,形成了人口重建。至今在麗水市的遂昌、雲和、松陽、龍泉等縣還有眾多鄉民操汀州口音,稱為「汀州腔」,至今仍保留汀州風俗。據人口普查資料,現麗水市約有「汀州人」數十萬之眾,30多個姓氏,分布較廣,以緊水灘庫區大源、赤石、庫北及朱村一帶居多,原龍泉溪北岸的牛頭山周圍一帶尤為集中。估計國內「汀州人」總數在麗水語系人數的10倍以上。 數百年前,閩西移民在浙南山區再造了一個汀州。閩「汀州府」早已解體,然而千里之外浙江,人們依然執着呼喚着「汀州人」那溫馨而親切的名字。漢語方言之一的「汀州腔」,依然保留較多古漢語音韻。 汀州文化有其區別於處州本土文化的顯著特徵。 有着更加悠久的歷史文化傳承。雲和縣建於明景泰三年(1452),距今僅500餘年,而汀州人能從唐、宋開始持續本身文化。有史可查,雲和黃氏在唐季昭宗(888)時,就有峭山公官為「奎章內閣郎」,以文字記錄當年的文化和傳統,並延續至今。大南山村清光緒三十年《五桂堂塗氏家譜》記載:南宋武宗丁未年(1302),六郎公偕三子臻游寓於長汀福壽坊,後光桂公遷浙江處州龍門大南山定居,世祖皆通韻律。其獨特的汀州風情嗩吶一直傳承至今。 有着博大的中原文化傳承。畲族是中國的少數民族,生活傳統主要集中在服裝、灶台、山歌等文化,相對較為「小氣」。而汀州人群體龐大,傳統文化的氣勢宏偉博大,品位較高,如功名文化、宗祠文化、婚嫁文化、祭祀文化等。雲和《黃氏宗譜》記載:「宋徽宗辛丑科,有三兄弟,狀元輔彥、榜眼輔平、探花輔正共登科甲,宋太平八年(984)黃氏共登進士十九名。」有朝臣贊詩,足見其壯觀:「黃河曾現幾番清,未見人間有此榮,千里朱幡迎五馬,一門黃榜點三名,奎星昨夜朝金闕,皂蓋今朝擁帝京,勝似狀元前榜眼,探花俱是弟和兄。」汀州宗祠文化有着「博大」的顯著特點,位於上杭稔田鎮石牌村的黃氏宗祠,為雲和黃氏之祖,雖隔千山萬水,從康熙年至今,時常有黃氏代表人前往祭祖,那裡每年的祭祀日,規模宏大,可達20萬元人。在雲和南洞黃氏宗祠,2007年清醮大祭時,30餘桌宗親一同拜祭。汀州風情嗩吶曲牌中,「將軍令」、「殺牲調」等曲牌,明顯保留了中原藝術的特點,高亢壯烈。 汀州文化顯著的優點,不僅激勵了汀州人本身的創業創新,而且深遠地影響了處州本土居民的文化習俗,其別具風格的民俗文化和勤勞質樸的創業精神,已經成為處州一筆寶貴的人文財富。正是:岸芷汀蘭甌江水,披星戴月異鄉人,悠悠琴韻留千古,赫赫豐碑勒忠魂。

史料記載

汀州,臨汀。下。元和戶二千六百一十八。鄉一十一。 開元二十一年,福州長史唐循忠於潮州北、廣州東、福州西光龍洞,檢責得諸州避役百姓共三千於戶,奏置州,因長汀溪以為名。 州境:八到:西北至上都取建州路六千二百九十五里。西北至東都五千三百三十五里。東北至福州水陸相兼屈曲一千三百六十里。東北至建州水陸相兼一千五百里。 東南至漳州九百里。正南微西至潮州一千三百五十里。西至虔州水陸相兼一千二百里。 貢、賦:開元貢:蠟,偃鼠皮。 管縣三:長汀,沙,寧化。 長汀縣,中下。郭下。白石溪水,在縣南二百步,下流入潮州界。 沙縣,中下。西南至州一百八十里。本宋守置,屬建安郡。隋開皇十六年廢,武德四年又置,屬建州,開元二十三年割屬汀州,因沙丘以為名。 溪水,自縣西來,經縣郭東北流入建安溪。 寧化縣,中下。西南至州六百里。本沙縣地,開元二十二年開山洞置。縣西與虔化縣接。 玄武山,在縣北五里。 汀州,水中的洲渚 汀,水邊的平地。 迢遞高城百尺樓,綠楊枝外盡汀洲。——李商隱《安定城樓》 一上高城萬里愁,蒹葭楊柳似汀州。——許渾《咸陽城東樓

地理位置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