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布洛湾台地

布洛湾台地立雾溪下游的大型双层河阶,太鲁阁语的意思是“追踪猎物的地方”,这台地曾经是太鲁阁族人聚居的部落,现今太鲁阁国家公园管理处在此成立管理站,并规划成原住民特色的园区。

布洛湾分上、下两台地,高度相差30公尺,下台地海拔约370公尺,管理站设在这里,提供游客解说谘询服务及游憩讯息、放映多媒体节目;左侧的太鲁阁族工艺展示馆,展示太鲁阁族人织布藤编技艺的精美作品,展示馆二楼是贩卖部。下台地可行至环流丘公园,俯瞰溪畔水坝,观赏峡谷景致。上台地采委外方式经营,规划为住宿及研习中心,有套房及和室通铺、会议中心及餐饮服务中心。

从史前、太鲁阁族到现代的人文发展,热带季风林生态环境、环流丘与阶地形,以及国家公园多年来著手培育广植的原生种台湾百合台东火刺木、双花金丝桃、金花石蒜等,都是布洛湾台地值得深入了解的特色。

目录

地质简介

立雾溪历经多次显著的地形隆起运动,每次地壳隆起都会使河床高度提升,导致河流向下侵蚀作用加剧。此时流的攻击坡(外坡)所受的侵蚀力较大,旧河床较难留下;对岸堆积坡受到的侵蚀力较小,而能残存下来。当河流继续下切,残留的旧河床相对提高,就形成了表面平坦的河阶地形。这种作用持续下去,便可以造成好数层高度不等的河阶地。

河阶地形是立雾溪流域最重要的地形景观之一,聚落、果园、农场、风景区及游憩区等等,都分布在各溪流的隆起河阶上。

人文简介

根据史籍及老人口述,大约300、400年前,中央山脉西侧的太鲁阁族人,因耕地和猎场不足,而迁移到立雾溪流域定居,当时有两家族分别在布洛湾的上、下台地建立部落。

但是在1914年的太鲁阁事件,和1930年的雾社事件之后,日本统治者便诱迫他们迁移到现今的秀林乡富世村和秀林村。

原住民工艺

织布藤编太鲁阁族人最引以为傲的两项手艺,织布是女性的工作,纹有条纹、人字纹、方格纹、三角形纹和复杂的菱形为主,颜色则多为白色、红色、黑色,图案精致美丽;藤编是男性的工作,以黄藤为材料,编成上山工作的背篮,盛装物品的篓子、盘子等。

布洛湾管理站

成立于民国80年4月26日。位于距太鲁阁与天祥均约10公里的居中处,为一海拔370公尺、总面积约9公顷的双层河阶地。是布洛湾行政所在,提供解说谘询服务,也是应变及简易医药中心。每天为游客提供多元化服务,以满足游客旅游资讯交通状况及解说教育等各项服务。

环流丘公园

环流丘公园位在布洛湾下台地的边缘,堆叠著许多片麻岩巨石,是立雾溪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 木栈道环绕整个环流丘一周,设有观景平台及休憩凉亭,适合在此观察地形、植物昆虫生态,亦可欣赏百合,俯瞰溪畔水坝及立雾溪峡谷,在布洛湾游憩区中,俨然成为一个独立的活动区域。[1]

视频

[行动解说员]太鲁阁国家公园- 布洛湾台地

太鲁阁 布洛湾台地

布洛湾台地-360

外部连结

参考资料

  1. [1] 太鲁阁国家公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