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黄河怨》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黄河怨
作词 光未然
谱曲 冼星海
出自 《黄河大合唱》
歌曲时长 05:30
类别 女高音独唱
音乐风格 陕北民间音乐


《黄河怨》是《黄河大合唱》的第六乐章,作词光未然,作曲冼星海。创作于1939年。是一首女高音独唱曲。《黄河怨》一个绝望妇女的内心独白。描写我国抗日战争时期,在沦陷区-位亡夫失子,受尽日本鬼子蹂躏、欺辱的妇女,万分悲痛、羞辱难奈、下定决心以死抗争的痛苦心情。作者冼星海将女主人公悲痛的情感赋予了流畅而凝重的音乐,使该作品在内容和形式上均做到了高度的艺术统一, 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1]


《黄河怨》在整个《黄河大合唱》中,是戏剧性最强的一段。这首歌曲用悲惨缠绵的音调唱出了被压迫、被侮辱的沦陷区妇女的痛苦和哀怨。歌曲孕育着强烈的悲剧性,在悲愤中积酿一种奋起反抗精神,从而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这部作品曾经巨大鼓舞了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斗志。


1939年,在庆祝鲁迅艺术学院成立一周年的晚会上,鲁艺邀请毛泽东等中央领导观看《黄河大合唱》。冼星海亲自指挥,鲁艺百名师生表演的《黄河大合唱》作为大轴节目出场。毛泽东看完拍手大喊三声“好”。周恩来为《黄河大合唱》亲笔题词:“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


目录

创作背景

1938年10月30日,青年作家、诗人光未然(原名张光年)率领抗战演剧队第三队进行抗日宣传,一路辗转来到陕西宜川县的壶口附近,准备从东渡黄河的唯一通道,也就是壶口下游的渡口渡过黄河。在壶口,光未然和队员们被壶口瀑布奔腾汹涌的滚滚激流和滔滔巨浪发出的隆隆雷声所震撼。尽管渡河万分困难,但光未然和演剧队员们都表示,为了抗战随时准备牺牲自己的生命。当地老百姓见他们如此坚决,答应帮他们想办法渡黄河。当时已是初冬时节,天气很寒冷。在领头老艄公的指挥下,黄河船夫一个个光着膀子,伴随着响亮有力的黄河号子,渡船带着光未然一行人穿急流、过险滩、躲漩涡、避礁石,闯过道道险关,向着河对岸驶去。光未然和演剧队员们大都是二十岁左右的充满青春理想和抗战激情的革命青年,还未在战场上见识过枪林弹雨,就遇到与大自然搏斗的壮观场面,可谓惊心动魄![2]


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以及高亢悠扬、深沉有力的船工号子,给光未然留下了深刻而难忘的记忆,澎湃的激情在他的胸中奔腾激荡。但处于动荡和转移的日子里,光未然无暇记录下当时的感受和心情。1939年1月,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队第三队到达延安。在此之前,光未然在行军时不慎坠马,造成左臂骨折。他是坐着担架到的延安,一到延安就被直接送进延安边区医院。在大后方医院安静的环境里,光未然压抑不住奔放的诗情,全然不顾坠马受伤的行动不便,利用5天时间,口述给其他同志做记录,创作出400多行的长诗《黄河吟》。


光未然来到延安后,见到了比他稍早来到的冼星海。两位老战友相见三句话就说到了再次合作。冼星海提到:我们合作过,我现在正好想写点东西,你是不是给我一点歌词啊!光未然随机答应:好啊!我正好有一首长诗《黄河吟》,我把它改成歌词,搞一个大合唱。光未然和冼星海两人一拍即合,随即开始商量,二人再来一次“更厉害的合作”。光未然将长诗《黄河吟》改编成八个段落的大合唱歌词,冼星海谱曲。


1939年的除夕之夜,冼星海受邀来到抗敌演剧队第三队同志们的窑洞,聆听光未然改好的《黄河吟》。光未然在歌词中刻画的黄河形象,充分调动读者和听众的视觉听觉神经,使人感到奔腾的黄河就好像咆哮在眼前、呼啸在耳边一样。冼星海听得热血沸腾,听完之后一把抓过歌词,激动地表示:我有把握,我有把握把它谱好!


冼星海拿走了歌词,并决定把《黄河吟》谱成《黄河大合唱》。没有亲临壶口历险的冼星海为了获取创作源泉,更好地诠释出《黄河大合唱》,他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向光未然和演剧三队的同志们详尽了解抢渡黄河时的情形以及船工号子的铿锵呼号,默默地酝酿着这部作品。光未然和他的队员们也不遗余力为冼星海反复叙述和描绘在壶口渡河时的所见所闻所感,为创作提供丰富的创作灵感和素材。


当时的延安,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冼星海却很乐观,在生活上有很多“创举”,比如他把黄豆磨成粉拌上少许红糖,创造出“土咖啡”。他的烟斗嘴坏了,在延安配不上,就把一支竹竿毛笔的笔尖拔了,将笔杆当烟嘴用,坐在土炕上临窗的小桌前,抽着超长烟斗奋笔创作。冼星海艺术创作有个习惯:先经过长时间酝酿,一旦思考成熟,就可以连续几天几夜不休息直至作品完成。很快,冼星海在简陋的窑洞里全身心地投入到《黄河大合唱》的创作中。每写完一首,冼星海就拿给学员们试唱,让大家提意见,仔细询问觉得哪里不通顺,甚至于一个装饰音都要问大家意见。


经过6天的创作,1939年3月31日,冼星海完成《黄河大合唱》八个段落合唱、齐唱、独唱、对唱、轮唱作品的谱曲。就这样,在延安的小窑洞里,在那盏摇曳着微弱火苗的菜油灯下,在两斤白糖对味蕾的刺激下,冼星海实现诗与乐的完美结合,创作出一部被称作音乐史上不朽的史诗性名作——《黄河大合唱》。


1939年4月13日,《黄河大合唱》在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首演,这也是抗战演剧队第三队向延安各界的告别演出。观众达千人以上,光未然担任朗诵。这场用木鱼、煤油桶、搪瓷缸伴奏的演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演出完毕,“台下发出狂热而持久的掌声”,一时之间轰动延安。


歌词

                (朗诵词)

                朋友![3]

                我们要打回老家去!

                老家已经太不成话了!

                谁没有妻子儿女,

                谁能忍受敌人的欺凌?

                亲爱的同胞们!

                你听听

                一个妇人悲惨的歌声.


                (歌词)

                风啊,

                你不要叫喊!

                云啊,

                你不要躲闪!

                黄河啊,

                你不要呜咽!

                今晚,

                我在你面前

                哭诉我的仇和冤.

                命啊,

                这样苦!

                生活啊,

                这样难!

                鬼子啊,

                你这样没心肝!

                宝贝啊,

                你死得这样惨!

                我和你无仇又无冤,

                偏让我无颜偷生在人间!

                狂风啊,

                你不要叫喊!

                乌云啊,

                你不要躲闪,

                黄河的水啊,

                你不要呜咽!

                今晚,

                我要投在你的怀中,

                洗清我的千重愁来万重冤!

                丈夫啊,

                在天边!

                地下啊,

                再团圆!

                你要想想妻子儿女死得这样惨!

                你要替我把这笔血债清算!

                你要替我把这笔血债清还!


歌曲鉴赏

 
92岁的郭淑珍与学生王秀芬共同演唱《黄河怨》 图片来自搜狐快讯

《黄河怨》是一首联曲体结构的歌曲,混合拍子,音调旋律中吸取了陕北民间音乐中哭腔的某些特点,共有四段,起承转合、连绵不断、浑然一体。音乐主导动机平稳、质朴、不断重复、变形,加上调性和节拍的变化,反复吟唱,时而低泣,时而呼号。全曲运用大小调交替的手法,多变的节奏,很有层次地表达了极为痛苦和悲愤的情感。曲调吸取了陕北民间哭腔的某些特点,委婉悲凉、痛切感人。[4]


第一乐段:“风啊,你不要叫喊!云啊,你不要躲闪!”慢速。尾部有所扩充,以徐缓的速度、激进为主的旋律,悠长的气息唱出了被压迫、被污辱的声音。音调悲痛、缠绵、感情深厚动人。


第二乐段:“狂风啊,你不要叫喊!乌云啊,你不要躲闪!黄河的水啊,你不要呜咽!”节奏有所紧缩,五小节相同节奏型的短句,从而使音乐更显得悲愤,紧接着速度转慢,给人以肝胆皆裂的痛楚,描述了为心爱孩子的惨死悲痛欲绝、泣不成声。全区出现最低音“1”。


第三乐段:“狂风啊,你不要叫喊!乌云啊,你不要躲闪!黄河的水啊,你不要呜咽!”渐强,变节拍,转回降 B 大调。激动、起伏的音调,伴以低音颤弓,使人不禁感到这样的夜景:风狂、云黑、水冷与痛苦的心情紧紧交织在一起,使悲愤的情感进步加深。


第四乐段:“今晚我要投在你的怀中,洗清我的千重仇来万重怨。”再变节拍,转回 g 小调。这略带朗诵的旋律,显示了一种以死来抗争的决心。当歌曲将结束时出现本乐章的最高音。这是所有被污辱被压迫的劳动妇女要报仇雪恨的强烈愿望,是一个悲惨的生命最后的呐喊!作者通过强烈的控诉来激发全中国人民奋起战斗的壮志豪情。


《黄河怨》这首歌曲情感深刻而憾人心肺。情感基调突出的是一个“怨”字,其目的是为了激发人们心中的愤怒之情。这里的怨,不是个人的哀怨,也不是个人苦难,而是广大人民的、整个民族的苦难和深仇大恨。它代表了抗战时期在日寇的铁蹄下,千千万万受苦受难的中国妇女的悲惨命运,是她们发自心灵的哭诉和呼号。[5]


冼星海在其创作杂记中曾说,《黄河怨》是要含着眼泪来唱的一首悲歌,是妇女被侮辱后所发出的声音,假如唱的人没有这种感受听众必然没有同感。


结构分析

《黄河大合唱》这部作品虽然没有像歌剧那样,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但却有一个严密的戏剧性构思,给人一种强烈的矛盾冲突。这个矛盾冲突在开始时体现为人与自然的冲突——船夫与险滩、急浪的搏斗;后半部分是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冲突。二者前后呼应——通过人与大自然的搏斗,表现出中国人民的英勇顽强,进而为中国人民战胜日本帝国主义、民族矛盾得以解决作了铺垫。整个作品就在于展示这个矛盾(《黄水谣》)、激化这个矛盾(《黄河怨》)、解决这个矛盾(《保卫黄河》)。这种矛盾的展示、激化、解决正是其戏剧性所在。


从整体上看,《黄河怨》是《黄河大合唱》的第六乐章,它既是一个“转折点”又,是一个“冰点”,还是一个“火点”。在《黄河大合唱》中处于一个极为重要的位置。在《黄河怨》之前是合唱与独唱,重唱和对唱,是音乐发展和情感表达的铺垫;而在《黄河怨》之后则是气势磅礴的合唱,是音乐发展和情感表达的高潮和升华。就此意义而言,《黄河怨》是结构上的一个转折点,在音乐戏剧概念中被称为“戏眼”。从全曲戏剧结构上看,《黄河怨》又处在《黄河大合唱》这部悲剧性声乐作品中最“悲”的位置。


《黄河大合唱》共有八个乐章,分别是:《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河边对口曲》、《黄水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诗中雄奇的想像与现实图景交织在一起,组成一幅壮阔的历史画卷,歌唱苦难与抗争,刻画黄河的形象,反映中华民族英雄儿女抗战的真实场面。[6]


作者简介

词作家

光未然(1913~2002.1.28 )原名张光年,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湖北省光化县人。中共党员,光未然曾任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并被选为第三、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7]


1927年在家乡参加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30年代起从事进步戏剧活动和文学活动。

1936年在武汉发表歌颂抗日志士、反对卖国投降的歌词《五月的鲜花》,由阎述诗谱曲后,在抗日救亡活动中广泛传唱。


1939年1月,率领抗敌演剧第三队由晋西抗日游击区奔赴延安。同年3月,创作组诗《黄河大合唱》。经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谱曲后,4月在延安首次上演,此后在全国各地广泛传唱,受到抗日军民的热烈欢迎。这组诗,雄健磅礴,深沉浑厚,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英雄诗篇,也是抗日战争时代现实的悲壮图画。反映了人民空前的觉醒,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气节和不屈服的斗争精神。在艺术上,全诗构思完整,布局讲究,以黄河这一中华民族的象征为贯穿形象,熔铸了澎湃的激情,使全诗呈现出强大的力度。同时由于诗人从中国传统诗词表现手法上吸收借鉴,组诗节奏明快,语言凝炼。[8]


1940年在重庆从事文艺活动,创作长篇叙事诗《屈原》,在白色恐怖下用诗的形式曲折地表达了人民群众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反对分裂、反对倒退的强烈要求。“皖南事变”后他被迫出走缅甸,团结华侨文化界和华侨青年从事反[[法西斯的文化活动。


1942年回到云南,1943年3月到1944年9月,根据流传的民歌编写了长篇叙事诗《阿细人的歌》,同时创作了抒情长诗《绿色的伊拉瓦底》。

1944年光未然在云南与李公朴闻一多一道从事民主运动和诗歌朗诵活动。

1945年10月,受到国民党政府的迫害,离开昆明。次年由北平进入华北解放区,先后在北方大学艺术学院、华北大学文艺学院主持教学工作。


1949年后,光未然一直在北京从事文艺活动。先后担任《剧本》、《文艺报》、《人民文学》主编,以张光年署名写了大量的文学、艺术评论。这些文章立论谨严、文风洒脱,勇于面对重大的文艺现象发表意见,先后就历史剧、神话剧中的反历史主义的倾向问题,戏曲遗产中的现实主义问题及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等问题撰文论述,同时对新诗创作问题积极探讨,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和理论研究,推动了中国新诗的创作繁荣。光未然的诗激情澎湃,气势雄伟,善于以华美的形象包蕴艰难突进的大时代的激流。


2002年1月28日逝世。年享89岁。


主要作品

著有论文集《戏剧的现实主义问题》(1957)、《文艺辩论集》(1958)、《风雨文谈》(1982)。《青春文谈》、《光未然戏剧文选》、《江海日记》、《向阳日记》、《文坛回春纪事》、《光未然诗存》。 诗集有《五月花》(1960),共收录了作者解放前后的代表作 30余首,其中包括长诗《屈原》、组诗《黄河大合唱》、《三门峡大合唱》等名篇。未入集的作品尚有政治抒情诗《革命人民的盛大节日》、《惊心动魄的一九七六年》,以及长篇叙事诗《英雄钻井队》,论文《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学在阔步前进》,著有歌词《五月的鲜花》等。


曲作家

冼星海(1905.6.13-1945.10.30),曾用名黄训、孔宇,祖籍广东番禺(现属广州市南沙区榄核镇),出生于澳门,中国近代著名作曲家、钢琴家,有“人民音乐家”之称。《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最重要的,同时也是影响力最大的一部声乐套曲作品。


1920年,先入岭南大学附中,后升入大学预科,演奏过小提琴和单簧管,并担任过指挥,在学习期间,他做过打字员、教员,以半工半读的方式维持生活、保证学习。1926年到北京,在国立艺术专门学校选学小提琴。

1926年入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1928年夏到上海,入国立音乐学院学小提琴。


1929年去巴黎勤工俭学,师从著名提琴家帕尼·奥别多菲尔和著名作曲家保罗·杜卡斯。在院刊上发表《普通的音乐》的论文,提出“中国需求的不是贵族式或私人的音乐,中国人所需求的是普遍音乐”。并认为“学音乐的人”要“负起一个重责,救起不振的中国”,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的民主思想。


1935年秋,面对民族危机的严重形势,他毅然回到祖国,投身于人民的革命事业,将全部精力贡献于抗日救亡运动。创作了大量战斗性的群众歌曲,并为进步影片《壮志凌云》《青年进行曲》,话剧《复活》《大雷雨》等谱写音乐。抗战开始后参加上海救亡演剧二队,后去武汉与张曙一起负责开展救亡歌咏运动。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诜星海参加上海话剧界救亡协会战时移动演剧第二队,奔赴各地进行抗日宣传活动。

 
冼星海六天六夜完成黄河大合唱全部音乐创作 图片来自搜狐快讯


1938 年春参加了由郭沫若主持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工作,并与张曙共同负责抗战音乐工作。这期间,他创作了许多抗战歌曲。如:《保卫芦沟桥》《游击军》《到敌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等。


1935年至1938年间,创作了《救国军歌》《只怕不抵抗》《游击军歌》《路是我们开》《茫茫的西伯利亚》《祖国的孩子们》《到敌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等各种类型的声乐作品。


1938年赴延安,后担任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1939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5月为参加电影配乐工作离开延安去苏联。


1945年,因长期工作积劳成疾,病重被送往莫斯科治疗,病榻上完成最后一部作品《中国狂想曲》后,病逝他乡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医院。噩耗传到延安,毛泽东同志在悼念他的挽幛上亲笔写下了“为人民的音乐家冼星海同志致哀”的题词。


在冼星海短短的一生中,共作歌曲数百首,大合唱4部、歌剧1部、交响曲2部、管弦乐组曲4部、狂想曲1部以及小提琴钢琴等器乐独奏曲、重奏曲多首。数量多、影响广的是群众歌曲,其中有进行曲体裁的《救国军歌》《青年进行曲》《保卫芦沟桥》《到敌人后方去》抒情性与鼓动性为- -体的《在太行山上》《游击军》和《反攻》等。他坚持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创作道路。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聂耳同志的革命音乐传统,通过广泛的题材和体裁,创作了许多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反映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所进行的伟大的抗日战争历史现实。他为我国近现代音乐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无愧是我国无产阶级音乐的先驱者和奠基人,是人民所热爱的音乐家。[9]


黄河大合唱

《黄河大合唱》气势磅礴,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全曲包括序曲和八个乐章,并由配乐诗朗诵和乐队演奏将各乐平连成一个整体。各个乐章从内容到音乐形象又具打相对的独立性,乐章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品以抗日和爱国两个主题为中心。从深厚的情感和感人的艺术形象上一步步展开,直至宏伟的终曲,激荡的感情浪潮发展到了最高点。


管弦乐队演奏的《序曲》概括地对全曲进行了极富特点的描绘.乐队效果色彩浓郁。音乐刻画了人民的意志和力量,象征着崇高伟大的民族精神:几个主题经过发展后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序曲的高潮。整个作品虽然没有像歌剧那样,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但它却有一个严密的戏剧性构思,给人一种强烈的矛盾冲突。这个矛盾冲突就在于开始时的人与自然的冲突,是船夫与险滩、急浪的搏斗,后半部分是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冲突。但二者是相呼应的,即通过人与大自然的搏斗,表现出中国人民的英勇顽强,进而为中国人民战胜日本帝国主义、民族矛盾得以解决作了铺垫。整个作品就在于展示这个矛盾(《黄水谣》)、激化这个矛盾(《黄河怨》)、解决这个矛盾(《保卫黄河》)。这种矛盾的展示、激化、解决正是其戏剧性所在。


《黄河大合唱》作为一部“大合唱”。所谓“大合唱”就是“康塔塔”(contata),是欧洲巴罗克时期重要的声乐体裁。《黄河大合唱》作为一部中国的“康塔塔”,也具有这种戏剧性。《黄河大合唱》一共八个乐章,每一章节,都是通过朗诵和乐队为背景串联起来。虽然每个乐章在从表现形式、艺术形象、思想内容都各有侧重或有所不同,但是整个作品贯穿着一个主题思想,这就是“抗日救亡”,同时也歌颂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10]


《黄河大合唱》曲目

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混声合唱)[11]

第二乐章:《黄河颂》(男高音或男中音独唱)

第三乐章:《黄河之水天上来》(配乐诗朗诵,三弦伴奏)

第四乐章:《黄水谣》(女声二部合唱,原稿为齐唱)

第五乐章:《河边对口曲》(男声二重唱及混声合唱,原稿是男声对唱)

第六乐章:《黄河怨》(女高音独唱,音乐会上常按修订稿加入女声三部伴唱)

第七乐章:《保卫黄河》(轮唱)

第八乐章:《怒吼吧,黄河》(混声合唱)


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是一首混声合唱。这里运用了黄河船夫号子的音调素材。这一乐章通过黄河船夫与急浪、险滩的搏斗,象征着中国人民与日本帝国主义日趋激烈的民族矛盾。这一乐章通过黄河船夫与急浪、险滩的搏斗,象征着中国人民与日本帝国主义日趋激烈的民族矛盾。


第二乐章《黄河颂》(男高音或男中音独唱)音乐壮阔、热情、深切。第一段唱黄河的雄姿,第二段赞五千年文化,第三段颂民族精神的发扬。这个乐章表达了诗人对黄河的赞美,但又将黄河形象地比作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因此,这里对黄河的赞美也就是对中华民族的赞美。


第三乐章《黄河之水天上来》(配乐诗朗诵,三弦伴奏)吸取了《义勇军进行曲》和《满江红》的音调材料,痛诉民族的灾难,歌颂时代的英雄。音乐会上往往略去此段。


第四乐章《黄水谣》(女声二部合唱,原稿为齐唱)这是一首歌谣式的三段体歌曲。第一段抒情而深切,中段是悲痛的呻吟,第三段情绪更为凄凉,诉叙日本侵略者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这一乐章是全曲中的一个转折点,整个作品的悲剧性和戏剧的矛盾就此展开。


第五乐章《河边对口曲》(男声二重唱及混声合唱,原稿是男声对唱)采用乐段反复的结构形式,吸取山西民歌音调,并借用锣鼓伴奏的某些手法,讲述了全国广大流民、颠沛流离、背井离乡的悲惨遭遇。引出合唱发出“打回老家去”的呐喊。


第六乐章《黄河怨》(女高音独唱,音乐会上常按修订稿加入女声三部伴唱)运用大小调和变化节拍,以悲惨缠绵的音调,唱出了被压迫、被侮辱的沦陷区妇女的痛苦哀怨。在整个《黄河大合唱》中,这是戏剧性最强的一段,作为一首独唱歌曲,技巧性非常强,是检验女高音的“试金石”。


第七乐章《保卫黄河》,是一首轮唱、合唱歌曲,是人们最熟悉的一首。这里采用了“卡农”的复调手法,给人一种此起彼伏、群情激奋、万马奔腾的艺术效果。首先是二部轮唱、然后是三部轮唱,并穿插了“龙格龙”的衬词,增强了音乐的气氛,使人感觉到抗日的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和势不可挡。


第八乐章《怒吼吧黄河》是一个混声合唱歌曲,运用主调与复调的混合写法,以号角性、战斗性的音调,象征东方巨人为最后胜利发出呐喊,具有强烈的感人力量。它是整个作品的主题思想的概括和升华,也像是一个回顾,用富于诗意和浪漫色彩的笔调,充分表达了中国人民终将打败日本帝国主义的必胜信心。


整个作品虽然没有像歌剧那样,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但它却有一个严密的戏剧性构思,给人一种强烈的矛盾冲突。这个矛盾冲突就在于开始时的人与自然的冲突,是船夫与险滩、急浪的搏斗,后半部分是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冲突。但二者是相呼应的,即通过人与大自然的搏斗,表现出中国人民的英勇顽强,进而为中国人民战胜日本帝国主义、民族矛盾得以解决作了铺垫。


音乐欣赏


彭丽媛 演唱歌曲:《黄河怨》黄河怨[12]

幺红 《黄河怨》_标清 [13]

高龄女高音家郭淑珍,深情演唱《黄河怨》 指挥:严良堃 朗诵:张翼飞[14]

《黄河怨》 汪燕燕[15]

《黄河怨》 中国广播之友合唱团35周年音乐会 独唱:王兰芬[16]


视频

经典特别节目 92岁高龄歌唱家郭淑珍和学生合唱《黄河怨》,无法超越的经典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