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時代 (雕塑)
《青銅時代》(L'age d'airain)是一件青銅雕塑,作者是法國雕塑家奧古斯特·羅丹。這件作品是一個真人大小的裸體男性形象,1877年首次在巴黎沙龍展出時,羅丹曾被誣陷根據真人塑造了這件作品。但是這一誣陷其實幫助了羅丹,因為人們更加渴望親眼看看這件作品。在世界上好幾座博物館都能發現《青銅時代》的複製品,包括巴黎的奧塞博物館,柏林的柏林老博物館(Alte Nationalgalerie),紐約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費城的羅丹博物館,匈牙利布達佩斯藝術博物館,哥倫布 (俄亥俄州)的哥倫布藝術博物館(Columbus Museum of Art),倫敦的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利茲的利茲美術館(Leeds Art Gallery),和渥太華的加拿大國立美術館(National Gallery of Canada)。
《青銅時代》真實地塑造了一個勻稱而完美的青年男性人體,手法寫實,以「青銅時代」為題,象徵「人類的最初覺醒」和「擺脫蒙昧」的深刻含義。其人物形象整個體態和面部表情十分和諧自然,全身的輪廓結構不僅均勻、完美,並體現了精確的解剖知識。
《青銅時代》是羅丹的成名之作,從其中能看到青年羅丹在造型手法上追求嚴謹、緊湊、含蓄的風格,與他剛步入藝術世界的那種虔誠、堅定的信念。
目錄
創作背景
時代背景
在19世紀的藝術生活中,雕塑有其特殊的作用,其中既有現實的原因,又有美學的原因。18世紀—19世紀期間,雕塑和公眾之間的關係,是以雕塑創作順應商業和民族的特徵為標誌的。在這樣一個充斥着革命和戰爭以及劇烈的社會動亂、政治權力急遽變幻的時代,尤其是伴隨着城市開發規模的不斷擴大,人們期冀藉助公共雕塑來展現城市、地區、國家和社會的一些特徵。
同時,在19世紀上半期,在新古典主義雕塑失去發展活力的時候,浪漫主義雕塑出現了,並在19世紀20—40年代期間發展到了高峰。而浪漫主義雕塑發展的中心在法國,所以,身在法國的羅丹深受了浪漫主義思潮的影響。這些都為後來羅丹確立其現實主義的創作手法、走向現實主義雕塑的新道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創作歷程
1870年普法戰爭爆發,羅丹懷着盲目的民族主義愛國之情應徵入伍,中途病退回家。身無分文的羅丹曾在自己的雕像上刻上他的老師卡里埃-貝勒斯的名字去賺錢,被人發現後趕出了工作室。一個也曾在貝勒斯工作室學習過的人,拉着他合夥作些傳統雕像賣錢。不久,羅丹對這一切感到厭惡,他想逃出來,想呼吸一點真正的藝術空氣。
1875年,羅丹利用手中僅有的一點錢遊歷了荷蘭和意大利。在那裡,米開朗琪羅的雕塑作品征服了他。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在他心中油然生起,一股創作衝動爆發出來。
羅丹急忙趕到了布魯塞爾,花費了18個月的時間雕塑一尊男人裸體雕像。他請一個身材健壯的年輕士兵給他當模特。他讓這個士兵擺出左手拿着棍子,往前走動,眼前似乎被什麼事怔住了,突然收住腳步,右手扶着自己的頭,抬頭呆望着的姿勢。羅丹給這尊雕像賦予了普遍的人性,讓其表現出了人的憂慮和羞怯。這尊雕像和真人的大小一樣,羅丹給他命名為「被征服者」(或譯為「戰敗者」)。 作品完成後,羅丹將其送到了巴黎世博會上展出,但並沒有引起人們強烈的反響。大家一致認為這尊作品太逼真了,它不過是真人的翻版,根本算不上藝術。評論家們甚至認為這尊雕像是用人體澆鑄而成的,他們批評羅丹是下流的騙子。羅丹認為這是對他藝術成就的侮辱,立刻向美術院提出了抗議。美術院則派了一個由五名雕塑家組成的評審團來到羅丹的工作室。羅丹在沒有參照任何模特的情況下,當眾塑造了一個男性裸體雕塑。羅丹的即興創作征服了評審團的雕塑家們,人們在一片讚嘆聲中承認了羅丹精確的解剖知識和卓越的雕塑技巧。對羅丹的攻擊立刻變成了一片溢美之詞。 這次事件以後,羅丹的朋友范·拉斯布爾建議他把雕塑上的那根棍子取消,將其改名為《青銅時代》。[1]
作品賞析
《青銅時代》是羅丹依據真實人物塑造的男子裸體雕塑,主人公左手握拳,右手扶頭,面孔昂起作思索狀。他輕輕地踮起腳,做出將要邁步向前的姿態,意味著人剛從蒙昧狀態脫離出來,進入人類社會智慧時期。[2]
主題
青銅時代是繼石器時代之後的人類的早期階段,這個名字使雕塑具有了象徵「人類的最初覺醒」和「擺脫蒙昧」的深刻含義。這件《青銅時代》雕塑作品所表現的年青人,顫巍巍地立在那裡,好似還沒有完全從沉睡中清醒,他舒展全身,正在解脫一切束縛,開始發出內在的力量,他雖在遲疑、彷徨,但充滿活力的軀體已顯現出足夠的毅力和熱情,未來的征途在等着他。《青銅時代》充滿了對生活的渴望,充滿情感和活力,同時也是青年羅丹自己真實心理的寫照。
形象
《青銅時代》雕塑真實地塑造了一個勻稱而完美的青年男性人體,他的體態非常自然生動,左腿支撐全身,右腿稍彎曲,腳趾微微着地。左手好似持杖,右臂舉起,手扶在頭頂,使軀幹和四肢的肌肉隨之發生起伏變化。他的頭微向後仰,雙目合閉,好似即將從夢中醒來。整個姿態和面部表情十分和諧,他舒展全身,正在解脫一切束縛,開始發出內在的力量。全身的輪廓結構不僅均勻、完美,並體現了精確的解剖知識。
手法
這件《青銅時代》雕塑的生命力與其說是來源於逼真的再現,不如說是源自羅丹那精妙的藝術處理手法。羅丹一直很關注古代及文藝復興時期雕塑家們的表現方法,尤其是那種通過雕塑表面的高低起伏使物象在光影波動中忽隱忽現的處理手法。他自己也試圖在創作中運用這樣的手法。他像印象派畫家那樣崇尚大自然,大自然為他提供了如此豐富多彩的形式,他永不需要再去發明任何新的形式。他發現人的形象特別具有無窮表情變化的可能性。他使這種可能性在這尊《青銅時代》上得到充分的發揮。現實主義表現手法的深層,首先是一種精神,直面生活、直面人生、直面時代,在此之上,才是科學的觀察方法和真實的再現技巧。所以現實主義創作始終存在着科學認識的回歸創作方法的回歸、生活體驗的回歸,因此《青銅時代》也始終具有着深刻的象徵意義。[3]
參考文獻
- ↑ 青銅時代 (奧古斯特·羅丹創作雕塑),百度百科
- ↑ 帶著孩子看藝術:雕塑「青銅時代」羅丹在國家美術館展覽,今日頭條,2017-11-17
- ↑ 青銅時代 (奧古斯特·羅丹創作雕塑),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