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星宿龍屬
圖片來自twitter

星宿龍屬屬名Xingxiulong,意為「星宿橋之龍」)是中國早侏羅世兩足蜥腳形類的一屬,僅含一個物種,即程氏星宿龍X. chengi),由王婭明等人敘述於2017年。

已知化石包括三件標本,其中兩件為成體,另一件為發育未完全的個體,它們埋藏於同一地點且互相補充,構成了該屬的大部分骨骼。據估計,本屬成體體長約為4-5m,高約1-1.5m。

系統發育分析表明,星宿龍與同時期的金山龍息息相關,儘管其在蜥腳形類和大椎龍科之外的其他位置也是合理的。

儘管二者有着密切聯繫,但星宿龍與金山龍(以及大多數基底蜥腳形亞目動物)的顯著不同之處在於前者具有許多類似蜥腳亞目的特徵,包括:骶骨具有四塊椎骨;恥骨頂部特別長;股骨、腳部的第一、第五跖骨肩胛骨寬而結實。這些特徵可能代表了其對支持巨大體重特別是大型腸道的適應性。但與蜥腳類不同的是星宿龍仍為雙足動物。

目錄

敘述

星宿龍是一種中等大小的蜥腳形類,成年後體長可達4-5m,臀高為1-1.5m。從顱骨化石完全融合來看,該屬兩個較大的標本LFGT-D0002和LFGT-D0003是成年個體;第三個標本LFGT-D0001相對而言小了14%,由於椎骨融合不完全而被認為是一具亞成體。

顱骨與頜骨

與同時期的祿豐龍不同,星宿龍的上頜骨側面沒有嵴,保留了11個牙槽。再往後方,在眼窩前面,淚骨在其前端頂部附近有一個突出的突起,該特徵也可見於祿豐龍、遠食龍大椎龍里奧哈龍身上,但不包括雲南龍、金山龍或隨後的蜥腳形類。顴骨眶後骨之間的接觸面相當長,類似祿豐龍,而非雲南龍。在顴骨的三個分支中,向後與向上突出的兩個分支成80°角,類似板龍槽齒龍,但這一角度比其它蜥腳形亞目大得多。

在顱骨底部,方軛骨有兩個分支,一個指向前方,另一個指向上方。它們彼此大致垂直,與祿豐龍(45度角)、雲南龍(60度角)和金山龍(110度角)不同。在方軛骨上方,方骨具有兩個關節髁突(articulating condyles),其中一個呈三角形,朝外;另一個更圓的朝內。後者更靠近方骨底部,類似陸豐龍和雲南龍,但有別於板龍。在顱骨後部,頂骨枕骨間有一個突出的後頂窗(postparietal fenestra)。枕骨上端的底部向前傾斜,以使顱骨的底部變圓。基蝶狀骨橫突(basipterygoid processes)細長,像板龍一樣向下且向外突出,彼此成80°角,與祿豐龍和金山龍不同。

與祿豐龍、雲南龍和金山龍相比,星宿龍的下頜窗(mandibular fenestra)的隅骨上隅骨延伸得更遠,更接近於遠食龍和板龍。其關節帶有向內伸出的錐狀突(pyramidal process)作為下頜關節的延伸;在其後端,它還具有一個向上延伸的凸舌狀突起,該特徵在科羅拉多斯龍、金山龍和一種迄今尚未命名的蜥腳形亞目身上也能看見。

椎骨

星宿龍的頸部有十塊頸椎。前寰椎(proatlas)是位於寰椎前方的一塊萎縮性椎骨,在其前方被枕骨大孔(foramen magnum)的頂邊界定。儘管由於化石損壞而很難敘述寰椎本身,但是緊隨其後的軸具有相對較短的中心,側面和底部略微受壓。總的來說,剩餘頸椎相對較短,只有它們長的2.5到3倍,像祿豐龍一樣愈向後愈短;而其它基底蜥腳形亞目(包括金山龍)的頸椎長度通常大於其高度3至4倍。第4至9節頸椎的中央底部有突出的龍骨,形如祿豐龍、金山龍和其他基底蜥腳形亞目恐龍。在頸後部附近,神經棘變得略呈板狀。

星宿龍的十四節背椎略呈雙凹型(amphicoelous)或兩端凹陷,屬於典型的基底蜥腳形亞目特徵。其同樣典型的特徵是第一至第三背椎下側有葉片狀龍骨,這是其它恐龍所沒有的。此外,身體前部附近的背椎具有典型的低、短且略呈板狀的神經棘。然而,不同尋常的是在後三個背椎上也可見到這類神經棘,而只有在像艾雷拉龍始盜龍這樣的基底蜥臀目動物中才具備該特徵。在中後背椎上,神經棘後上角向外突出以產生凹形後緣,此特徵可見於其它一些基礎蜥腳類身上,而在祿豐龍、金山龍、雲南龍和里奧哈龍身上則沒有看到。

在基礎蜥腳形亞目中,星宿龍有四節骶椎。這是一種典型特徵,通常出現在更多的蜥腳形亞目身上,如黑丘龍利奧尼拉龍[1]巨腳龍[2]蜀龍。這些骶椎中的第一節,即背骶(dorsosacral)與下一節骶骨的融合不好;而在橫突(transverse processes)上,它也沒有完全融合到相應的肋骨。背骶和第一對骶肋共同向前延伸以接觸髂骨

第二和第三骶椎(兩個「原始骶骨」)長度大致相同且彼此融合良好。正像其他基底蜥腳形類一樣,第三骶椎橫突也向後向外突出;第四骶椎的橫突和肋同樣如此,它們在後側再次接觸髂骨。所有神經棘皆呈板狀,就像最後幾節背椎上的一樣。

星宿龍尾部保留的尾椎可能超過35個。這些椎骨總體較高,非常堅固,並且具有像其它基底蜥腳形亞目一樣的凹面,它們也似乎皆呈兩凹型。前幾個尾椎的橫突寬而平坦,並向上向外突出;位於更後方的尾椎橫向突更加細長和水平,神經棘高而細長,並有些向後突出。

四肢

星宿龍的肩胛骨兩端均已擴大,底端寬度為其長度的56%,頂端寬度為其長度的49%。其它各種基礎蜥腳形類動物(包括祿豐龍和金山龍)的肩胛骨底端更為膨大,但一般較為細長。相反,雷前龍[3]萊森龍具有類似的健壯的肩胛骨,但是這兩個分類單元的肩胛骨頂端更加擴展。與金山龍一樣,其肩胛骨軸的最大寬度為整件骨骼長度的19%至20%。雷前龍和萊森龍的軸更為堅固,而大多數基底蜥腳形亞目的軸則更窄。

與大多數基底蜥腳形亞目(包括祿豐龍和雲南龍)相反,星宿龍肱骨頂端內表面的結節(tuberosity)發育較差。像雲南龍和金山龍一樣,其尺骨長度大約是肱骨的61%。而在祿豐龍身上,該比例為68%,導致尺骨更長。尺骨的頂端相當大,有突出的前內側突(anteromedial process)和前外側突(anterolateral process)。這些突起連同較淺的橈窩(radial fossa)共同形成了尺骨與橈骨的關節。後一骨骼很細長,長度約為肱骨的54%。星宿龍手部至少有四根手指的化石是已知的,但沒有得到很好的敘述。

總的來說,髂骨與其它基底蜥腳形亞目相似,前部不超過恥骨柄(pubic peduncle)或其與恥骨連接部分的水平面。與其它基底蜥腳形亞目動物不同,其後端略呈方形而不尖銳,從側面看時底部很凹(在其它基底蜥腳形類動物中,它大部分是直的,甚至是凸的)。坐骨柄(ischial peduncle)或與坐骨的連接部分在其底端有一個小的、突出的突起。恥骨頂端(稱為恥骨板)相對較長,占骨頭長度的40%,而底部(稱為恥骨領)則相對較短。這不同於其它蜥腳形亞目,但類似於一些基礎蜥腳類。恥骨領(pubic apron)外表面有些凹陷,底端向前、後擴展到整個骨骼長度的16%。最後,坐骨膨脹的閉孔板(obturator plate)在其側面上有一個凹槽。

與雲南龍和金山龍不同,在股骨上,小轉子(lesser trochanter)向股骨頭下方延伸。從正面看,轉子與其它除雷前龍和黑丘龍(它們更靠近外邊緣)以外的基礎蜥腳形亞目一樣靠近骨骼中線。同樣,與許多基礎蜥腳形亞目(包括祿豐龍)相反,第四轉子(fourth trochanter)位於中線附近。在脛骨底部的兩個突起中,後一個較薄,並且比前一個更加向外突出,而非向下。這與大多數其它蜥腳形亞目動物不同,後者兩個突起的厚度均等或者均等地向外突出(如陸豐龍和金山龍),抑或前者更向外突出(如雲南龍)。

距骨背部靠近底端的位置有一個突起。在鼠龍化石上也可見此類突起,儘管後者發育更好且更靠近中線。在跖骨中,第一個是最寬和最堅固的。第五跖骨頂端異常膨脹,其寬度為整件骨骼長度的85%。在其它蜥腳形類中,這個數字通常為50%至77%,[4]儘管雷前龍也可能具有類似擴張的跖骨。在跖骨下方,五根腳趾的指式(phalangeal formula)為2-3-4-5-1。

發現與命名

LFGT-D0002為星宿龍的正模標本,來自一隻成熟個體,包括部分顱骨和頜骨;第七至第九節頸椎、第八至第十四節背椎、整個骶骨和三十五節尾椎;肋骨和人字骨碎片;左髂骨以及部分恥骨坐骨股骨脛骨和部分腓骨、左踝骨和雙腳(幾乎完整)。

該屬存在兩個參考標本。LFGT-D0003也是一隻成熟個體,包括部分顱骨和頜骨;第三至第十節頸椎以及所有的背骨和大部分骶骨;肋骨和人字骨碎片;肩胛骨、肱骨、尺骨和橈骨以及手的一部分;部分髂骨(右側完整)和恥骨(左側完整);左股骨、部分脛骨和腓骨(右側完整),以及右踝骨和部分腳。LFGT-D0001較小,可能發育未成熟,由骨軸(axis)、第三至第十節頸椎、全部背椎骨和骶骨以及第十九節尾椎;肋骨和人字骨碎片;右肩胛骨和髂骨,以及部分右側恥骨和坐骨;部分股骨和左脛骨以及左踝骨。

這些標本2013年發現於中國雲南省祿豐縣三棵樹村附近且埋葬在一起,目前保存在祿豐縣國土資源局。保存標本的岩石為紫色粉砂質泥岩,屬於早侏羅世祿豐組(Lufeng Formation)沙灣段(Shawan Member ),年代初步確定為赫唐階

2017年,王婭明、尤海魯和王濤對星宿龍進行敘述。屬名指建於中國明朝的星宿橋(字面意思是「星座」)。同時,種名chengi紀念程政武教授,他為包括祿豐地區在內的中國生物地層學(biostratigraphy)研究做出了重大貢獻,並於2015年去世。

參考文獻

  1. Pol, D.; Garrido, A.; Cerda, I.A. A New Sauropodomorph Dinosaur from the Early Jurassic of Patagonia and the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the Sauropod-type Sacrum. PLOS One. 2011, 6 (1): e14572. PMC 3027623. PMID 21298087. doi:10.1371/journal.pone.0014572. 
  2. Jain, S.L.; Kutty, T.S.; Roy-Chowdhury, T.; Chatterjee, S. The Sauropod Dinosaur from the Lower Jurassic Kota Formation of India.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Biological Sciences. 1975, 188 (1091): 221–228. doi:10.1098/rspb.1975.0014. 
  3. McPhee, B.W.; Yates, A.M.; Choiniere, J.N.; Abdala, F. The complete anatomy and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of Antetonitrus ingenipes (Sauropodiformes, Dinosauria): implications for the origins of Sauropoda. Zoolog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 2014, 171 (1): 151–205. doi:10.1111/zoj.12127. 
  4. McPhee, B.W.; Choiniere, J.N.; Yates, A.M.; Viglietti, P.A. A second species of Eucnemesaurus Van Hoepen, 1920 (Dinosauria, Sauropodomorpha): new information on the diversity and evolution of the sauropodomorph fauna of South Africa's lower Elliot Formation (latest Triassic).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2015, 35 (5): e980504. doi:10.1080/02724634.2015.98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