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淤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淤泥(Silt),又稱沉泥或粉土,是泥土的基本組成成分之一。地質學中,淤泥是介於沙土[1]黏土之間,長約2到62微米、直徑4到9微米的一種顆粒狀物料,主要由石英長石這兩種礦物組成。淤泥可能以土壤的成分或懸濁水體內的沉積物兩種形式出現。當河道泛濫,又或被山崩時的泥石流帶動,淤泥會在流動時隨同水體在沿途沉積成為土壤。由於淤泥的比表面積屬中度,非黏粘,有好像塑膠那樣帶彈性。當完全乾燥時,淤泥會變回粉塵般的幼細,但潮濕後立即又變回黏滑。在手持的放大鏡下,淤泥清晰可見,往往帶有尖銳的外表。當以牙齒咬或以舌頭觸摸時,這種稜角亦能感覺到,而這亦是分辨水中的淤泥或黏土的一種方法。

來源

淤泥是通過對其原石施以各種物理過程而產生。這些物理過程能夠通過利用原石內沙粒大小的石英晶體中的缺陷,將這些石英沙粒再細分。這些物理過程包括有:岩石表岩屑的風化作用、霜凍作用和鹵蟲成形術。當中主要的過程是岩石在被水體運輸時造成的磨損作用,例如:河流粉碎、風成磨損和冰川研磨。在半乾旱環境中,產生了大量的淤泥。乾燥後的淤泥又名粉砂,特別是由冰川作用[2]形成的淤泥。礦物學上,淤泥的主要成分是石英和長石。主要由淤泥組成的沉積岩被稱為粉砂岩。強烈地震造成的液化是懸浮在水中的淤泥,水流動力從地下開始向上推。

粒徑大小的條件

按巫登–溫特瓦分級(Udden–Wentworth scale),淤泥的粒徑屬於粉砂級的3.9至62.5 µm之間,比黏土大,但比沙粒小。國際標準化組織的ISO 14688將淤泥的粒徑定為2 µm-6 µm 到 20 µm-63 µm,然後再分為幼粒、中等和粗粒三等。實際上,淤泥在化學上的成分與黏土完全不同;此外淤泥的粒徑在各個方向都大致相同,這一點亦是與黏土不同。再者,淤泥的尺寸往往重疊,即有多種不同粒徑的粉砂混合在一起。反而黏土由通過靜電力保持在一起的薄板狀顆粒形成,因此具有內聚力;相反淤泥並沒有這種內聚力。根據美國農業部(USDA)的土壤質地分類系統(Soil Texture Classification system)沙土和淤泥以0.05 mm的顆粒為分野。這套由美國農業部開發的系統後來亦為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所採納。

視頻

淤泥 相關視頻

美女跳淤泥,摔倒了還能這麼開心
印度人養生竟用淤泥洗澡,在惡臭泥塘打滾極其享受!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