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贤祠
沿革
当地耆老黄炳和在1996年采访时表示,清末时泉州人获得垦证,来到旧称“乌涂窟”的永福里开垦,当时该处发展茶业,在仰赖大量人工采摘下,采茶姑娘自然成为当地特色。其中一位身分为童养媳的小女孩,在当地采茶时感染疾病,客死异乡,但找不到其养父,遂暂葬在大树下。后来茶园移转他人,改作屋舍兴建,童养媳的尸骨被挖出,众人乃兴建小庙供奉。
由地主黄阿猪等人筹资建庙,尊她称为“德贤妈”。嗣后,该姑娘庙逐渐成为当地民众信仰中心。1979年,军方在虎豹坑兴建弹药库,庙地列入军方管制区。因信徒祭拜受限,香火没落。民众于是在1985年发起迁庙作业,当时曾聘请地理师勘查,最后认定大溪镇信义路1455号路旁的山麓景观最佳,位于虎豹坑对面山头,相传也是姑娘停尸等待家人处理之处,地主同意献地。1986年1月3日深夜移庙。
1995年10月27日上午,附近的台3线30.5K发生山林大火,延烧达2公顷面积,至12时30分控制火势,消防队推测是前往德贤祠民众乱丢烟蒂,或是居民焚烧屯垦所引起。
2007年10月8日深夜,祠方挡土墙遭风雨摧毁,祠前广场坍落长达17公尺、宽3公尺、深10公尺,初估崩坍面积约50坪土方,无人伤亡,次日大溪镇长苏文生等人会勘灾情,允诺以风灾损害设法修缮。
祭祀
香客大多在黄昏之后前往祭拜,供品以女性衣物、梳子、口红等居多,大多祈求婚姻幸福、觅求如意郎君等,农历七月更是香火鼎盛。据黄炳和回忆,战后初期的庙内还设有专用化妆柜,摆有遗留之绣花鞋、胭脂、梳子与镜子,但迁庙后都加以祭拜焚化,祭拜的信徒会准备适合缠脚用之婴儿鞋,甚至备妥长大后的成人鞋子。庙方以写有“淑女德贤妈香位”的牌位祀之,还有自旧庙移至的石质古炉。
退休后担任庙方管理员的杨裕坤说,在大家乐、乐透盛行时,开奖前一天晚上,常有信众入庙祈求,其中以深夜时至凌晨时刻最盛。
祠
祠,又称祠堂,是一种源自中国,并广为东亚文化圈[1] 传统民间信仰采用的半宗教设施,其主要用于供奉、祭祀神祇、祖先或者先贤、烈士,采用庙堂式建筑形式。
祠往往是社会公众为共同祭祀和供奉广受尊崇的人物而修建。如明代,滕县百姓为纪念在当地为官清廉而即将去京城赴任的赵邦清,为他修建了生祠,“黄童白叟,罗而拜之”。其中忠烈祠是为历代褒扬忠义精神,建祠追祀为国殉难忠臣烈士之处,祠名“忠烈”。台湾的忠烈祠为中华民国政府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所建。依中华民国内政部所颁布《忠烈祠祀办法》,于各直辖市、县市政府所在地设置忠烈祠,中央政府所在地则设首都忠烈祠,由总统主祭。此外又有供奉义民的义民祠。
其他例子有医圣祠、南阳武侯祠、五公祠:位于海南琼山国兴街道。“五公”是指唐宋两代被朝廷贬低来海南的五位历史名臣,即唐朝宰相李德裕、宋朝宰相李纲、赵鼎及宋代大学士李光、胡铨。他们万里投荒,不易其志,为海南岛的文化教育、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不朽的贡献。海南人民历代建祠祭祀他们。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雷琼道道台珠采修建海南第一楼纪念“五公”,故名五公祠。
- 衢州徐偃王庙:韩愈在《衢州徐偃王庙碑》载:“开元初,徐姓二人相属为刺史,帅其部之同姓,改作庙屋,载事于碑。后九十年,当元和九年,而徐氏放复为刺史……乃命因故为新,众工齐事,惟月若日,工告讫功,大祠于庙,宗乡咸序应。是岁,州无怪风剧雨,民不矢厉,谷果完实
由于祠、庙性质相近,而一些设立时为纪念先贤的祠,后世也会被信众视作祈福避凶之用,所祭祀的对象也被视为神祇,故有时会混用。一些供奉儒教、道教、佛教或民间信仰中的神佛、圣人的场所也以祠为名,如黄大仙祠。
朝鲜半岛的祠自三国时代由中国传入,在高丽王朝逐渐普及开来,在朝鲜王朝达到繁盛,但现今已较少见。
- 台湾民间信仰
台湾民间信仰是台湾民间广为流传的传统信仰,包括揉合中国民间信仰“儒、释、道”三教合流的汉人移民信仰,也包括在地英雄名人神格化,也包括王爷千岁信仰,以及台湾原住民的祖灵信仰,前者随著中国闽南、粤东移民由华南地区渡过台湾海峡东来,于台湾落地生根,逐渐产生具有本土风格的民间信仰,但大体上仍奉祀原有中国民间信仰的神明;次者表现出台湾人充满包容知恩的情感,如供奉舍身救民的日本军人;再次者如各地有应公、万善同归,有的更分灵者众,如南鲲鯓代天府万善爷;后者有些仍保留原始特色,而部分信仰(如阿立祖信仰)则有汉化的情形。
缘起
中国闽粤移民渡海来台时,大多迎请海神或故乡地方神祇之分灵嗣奉。由于移民渡海需面对莫测的海象变化,到台垦殖后,因水土不服,瘟疫四起,又须与台湾原住民族及不同的垦殖团体相互械斗,争夺土地、水源、商业利益等等,又时常危及生命财产,分灵而来的原乡神祇,成为移民的心灵寄托,而信奉同一神明也产生了同乡之间的意识形态认同,渡海来台的海神、乡土神、瘟神(王爷)等信仰,并逐步发展为无所不能的地方守护神。
除了人格化的地方守护神外,也有因为各种职业不同,而奉祀不同职业的保护神。另外主要源自道教、本来流行于泉漳一带的正一派、闾山派道教来台后,经过一段时间与佛教、儒教掺合,逐渐变成民间的传统信仰及文化现象,与只求个人与家庭之“富贵财子寿”的台湾多神格“民间信仰”。
1911年《台湾私法》引《台湾府志》,列举玉皇上帝、东岳大帝、玄天上帝、天上圣母、神农大帝、保生大帝、三山国王、水仙尊王、开漳圣王、广泽尊王、注生娘娘及临水夫人、五显大帝、元帅爷、王爷、大众爷、义民、城隍爷、福德正神、灶君、文昌帝君及魁星诸神皆属儒教。1921年片冈岩的《台湾风俗志》也是承袭这种宗教观,扩大了日治时期儒教宗教的范畴。片冈岩,《台湾风俗志》,1921,(台北:台湾日日新报社),(1990年众文图书中文版)643-679页。日治时期儒教并不局限于民间信仰,1941年《大众人事录》〈黄纯青〉词条:黄纯青的宗教是“儒教”,1958年的魏清德〈身世报告书〉,自述宗教信仰是“儒教”。黄纯青、魏清德都由日治时期横跨到战后,宗教信仰都定位为儒教,1918年八芝兰公学校(今士林国小)所编的《乡土志》,儒教即列为“宗教”之首。
尚有一种民间信仰被专家把它归类为“儒宗神教”,因为就其信仰内容来看,大都是藉著神明持笔挥鸾来阐述儒宗孔教的伦理道德教化,相容圣人、佛祖、神仙的三教合一思想,强调修身、齐家、行善、劝化;即以劝化世人,挽救人心,导正社会颓风恶习为宗旨。
至于基督宗教、伊斯兰教等虽也落地生根,成为具有台湾风格的信仰,但由于人口比例较低,暂不列入。有的则如一贯道供奉五教圣人,将其塑像奉祀,已非原基督宗教、伊斯兰教之模式。
乡土神简表
台湾是多元族群融合的社会,在汉人民族方面包含了许多不同的省籍族群,他们在移居台湾时带来了原乡的信仰,这些神祇称为乡土神。玉皇大帝、三官大帝、观音菩萨、天上圣母(妈祖)、关圣帝君、福德正神(土地公、土地伯公)等,属于不分祖籍共同信仰的神灵,但有些地方对某一神祇特别虔诚,有乡土神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