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茱萸
山茱萸又名山芋肉、药枣、实枣儿、枣皮、肉枣等,为落叶乔木,枝黑褐色,叶对生、狭卵形,早春开黄花、呈伞状花序。秋果熟、如玛瑙、色红艳,味酸涩,为收敛性强壮药,有补肝肾止汗的功效。山茱萸含有生理活性较强的山茱萸甙、酒石酸、没食子酸、苹果酸、树酯、鞣质和多种维生素等有效成分,具有增强免疫、抗炎、抗菌等药理作用,是中医临床中常用的一味药。山茱萸还可以加工成饮料、果酱、蜜饯及罐头等多种食品。美味好吃,还具有保健作用。
中文学名: | 山茱萸 |
拉丁学名: | Cornus officinalis Sieb. et Zucc. |
别 称 : | 山萸肉、肉枣、鸡足、萸肉、药枣、天木籽、实枣儿 |
界 : | 植物界 |
门 : | 被子植物门 |
纲 :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 纲 : | 原始花被亚纲 |
目 : | 伞形目 |
科 : | 山茱萸科 |
属 : | 山茱萸属 |
种 : | 山茱萸 |
命名者及年代 : | Sieb. et Zucc.,1835 |
目录
文獻別錄
《本經》:「主心下邪氣,寒熱,溫中,逐寒濕痹,去三蟲。」
《藥性論》:「止月水不定,補腎氣,興陰道,添精髓,療耳鳴,…止老人尿不節。」
《湯液本草》:「滑則氣脫,澀劑所以收之,山茱萸止小便利,秘精氣,取其味酸澀以收滑之。」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或灌木,高4-10米;树皮灰褐色;小枝细圆柱形,无毛或稀被贴生短柔毛冬芽顶生及腋生,卵形至披针形,被黄褐色短柔毛。叶对生,纸质,卵状披针形或卵状椭圆 形,长5.5-10厘米,宽2.5-4.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或近于圆形,全缘,上面绿色,无毛,下面浅绿色,稀被白色贴生短柔毛,脉腋密生淡褐色丛毛,中脉在上面明显,下面凸起,近于无毛,侧脉6-7对,弓形内弯;叶柄细圆柱形,长0.6-1.2厘米,上面有浅沟,下面圆形,稍被贴生疏柔毛。伞形花序生于枝侧,有总苞片4,卵形,厚纸质至革质,长约8毫米,带紫色,两侧略被短柔毛,开花后脱落;总花梗粗壮,长约2毫米,微被灰色短柔毛; 花小,两性,先叶开放;花萼裂片4,阔三角形,与花盘等长或稍长,长约0.6毫米,无毛;花瓣4,舌状披针形,长3.3毫米,黄色,向外反卷;雄蕊4,与花瓣互生,长1.8毫米,花丝钻形,花药椭圆形,2室;花盘垫状,无毛;子房下位,花托倒卵形,长约1毫米,密被贴生疏柔毛,花柱圆柱形,长1.5毫米,柱头截形;花梗纤细,长0.5-1厘米,密被疏柔毛。核果长椭圆形,长1.2-1.7厘米,直径5-7毫米,红色至紫红色;核骨质,狭椭圆形,长约12毫米,有几条不整齐的肋纹。花期3-4月;果期9-10月。[1]
地理分布
生长环境
山茱萸为暖温带阳性树种,生长适温为20-30℃,超过35℃则生长不良。抗寒性强,可耐短暂的-18℃低温,生长良好,山茱萸较耐阴但又喜充足的光照,通常在山坡中下部地段,阴坡、阳坡、谷地以及河两岸等地均生长良好,一般分布在海拔400-1800米的区域,其中600-1300米比较适宜。山茱萸宜栽于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肥沃的沙壤土中。黏土要混入适量河沙,增加排水及透气性能。
品种介绍
山茱萸在栽培过程中,并没有形成真正的栽培品种。但由于山茱萸具有种内变异现象,在产区出现较多栽培类型。有按果实形状分圆柱形果型(石磙枣)、椭圆形果型(正青头枣)、长梨形果型(大米枣)、短梨形果型、长圆柱形果型(马牙枣)、短圆柱形果型(珍珠红)、纺锤形果型(小米枣)等,一般认为圆柱形果型(石磙枣)、短圆柱形果型(珍珠红)为优质类型。
1、石磙枣:
该品种树体高大,树势中庸,树冠阔卵形,主干低或丛生。叶深绿色,长圆形。枝条粗壮,节间较短。果实圆柱形,形似石磙;果皮红色,果肉黄红色,味酸甜。单果重0.94~1.10克,果皮被有白色果霜,离核。鲜果出果率为56%~70%,病虫害少,品质好。
2、珍珠红:
该品种树体高大,树高5~8米,树冠卵圆形,无明显主干,多为丛生状。萌芽力强,枝条密。果实卵圆形,鲜红色,果肉黄红色,味酸涩微苦。单果重0.9~1.1克,离核。10月上中旬成熟,鲜果出果率为65%~70%。病虫害少,品质好。[2]
繁殖方式
繁殖方法有压条、扦插、嫁接和种子繁殖等。
一、压条繁殖
秋季收果后或大地解冻芽萌动前,将近地面二、三年生枝条弯曲至地面,在近地面处将切至木质部1/3枝条埋入巳施腐热厩肥的土中,上覆15厘米砂壤土,枝条先端露出地面。勤浇水,压条第二年冬或第三年春将已长根的压条割断与母株连接部分,将有根苗另地定植。
二、扦插繁殖
通常于5月中、下旬,在优良母株上剪取枝条,将木质化的枝条剪成长15-20厘米的扦条,枝条上部保留2~4片叶,插入腐殖土和细砂混匀所做的苗床,行株距为20厘米×8厘米、深12~16厘米,覆土12~16厘米,压实。浇足水,盖农用薄膜,保持气温26~30℃,相对湿度60%~80%,上部搭荫棚,透光度25%,6月中旬透光度调至10%避免强光照射。越冬前撤荫棚,浇足水。次年适当松土拔草,加强水肥管理,深秋冬初或翌年早春起苗定植。
三、嫁接繁殖
山茱萸实生苗繁育难度大,繁育出的小苗定植后10年以上才能结果,而嫁接苗2~3年便可开花结果。采用嫁接苗可使山茱萸早结果,早获益。
1、砧木选择:砧木宜采用自身良种实生苗。
2、接穗选择:选择接穗要从产量高、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优质母树上取用。采集接穗时要从树冠外围采集发育充实、芽体饱满的一年生枝条。
3、嫁接时间:早春砧木开始发芽。在接穗芽刚萌动时(3月中下旬左右)用插皮接,7月中旬至8月中旬,砧木树皮容易剥离、接穗芽饱满时进行芽接。
4、嫁接方法
①插皮接:首先选树皮光滑平整且接近地面5-10厘米的部位截断砧木上梢部,削平截口,在迎风面一侧用嫁接刀从上向下切一刀,长约3厘米,深达木质部,再用刀将接口的皮层撬开一裂缝,然后将接穗截成15厘米长。在主芽背面下侧削一片长3~5厘米的斜切面,过髓心,在削面两侧轻轻刮2刀露出形成层即可,把削好的接穗含入口中,保湿待用。接下来将接穗斜面靠里,尖端对着切缝,用手按紧砧木切口将接穗慢慢插入,再用嫁接刀轻敲接口,使其紧固,削面稍露出接口为宜,最后用塑料薄膜绑好接口。嫁接后及时抹除砧木上萌生的嫩芽。当接穗苗长到高50厘米时,将绑缚的塑料膜用小刀划开。
②芽接法:首先选成熟、健壮的接穗在上边取长2厘米、宽1.5厘米的芽。将砧木剪去顶梢,在距地面5~10厘米光滑部位用刀刻取与芽块大小相同的树皮。将待接芽块嵌入砧木取皮部位,然后用塑料膜绑严,但要露出接芽。嫁接7~10天后,接口愈合,可解开绑带,在芽上方5厘米处将主干截去。嫁接后,要及时抹去砧木上的萌芽,以促进苗木生长。
四、种子繁殖
1、育地选择:育苗地要选择肥沃深厚、地势比较平整、土质疏松、背风向阳、有水浇条件的地方,以保证能随时灌水。播种前,育苗地一定要深耕细耙,整平、整细,保证疏松、细碎、平整、无树根、无石块瓦片,翻耕深度在20厘米以上,重要的是结合深耕施入沤制好的农家肥。
2、种子准备
①种子采摘:选生长健壮、处于结果盛期、无大小年的优良母树。于9-10月采摘完全成熟、粒大饱满、无病虫害、无损伤、色深红的果实。将采摘的果实除去果肉。
②种子处理:种子处理好坏直接关系到出苗率,非常关键。先将种子放到5%碱水中,用手搓5分钟,然后加开水烫,边倒开水边搅拌,直到开水将种子浸没为止。待水稍凉,再用手搓5分钟,用冷水泡24h后,再将种子捞出摊在水泥地上晒8h,如此反复最少3天,待有90%种壳有裂口,用湿沙与种子按4:1混合后沙藏即可。经常喷水保湿,勤检查,以防种子发生霉烂,第2年春开坑取种即可播种。这种处理办法适合春播时采用。如果选择秋播只需用不低于70℃的温水将种子浸泡3天后即可播种(注意待水凉透后要及时更换热水),下种后用薄膜覆盖催芽。
3、播种方法:春播育苗在春分前后进行,将头年秋天沙藏的种子挖出播种,播前在畦上按30厘米行距,开深5厘米左右的浅沟,将种子均匀撒人沟内,覆土3~4厘米,保持土壤湿润,40~50天可出苗。用种量90~150千克/公顷。[3]
栽培技术
一、选地整地
应选择海拔1000米以下/年降水量1000米米左右、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的丘陵、山区向阳缓坡、微酸砂壤地带建园,房前屋后、田边渠边等闲散地也可栽植。整地主要是先彻底清除杂灌、草根和石块,再按计划密度挖掘定植坑。坑体1.0米×1.0米×0.8米为宜,挖坑时上层熟土与下层生土分开放置,每坑施入腐熟圈粪或土杂肥100千克,于栽植前1个月与上层熟土拌匀后填入,其上再覆盖20厘米厚的生土1层敲碎待栽。
二、合理密植,适时定植
根据不同的海拔高度选用2.0米×2.5米、3.0米×3.0米、3.0米×4.0米、的株行距,海拔愈低株行距愈大。秋栽宜在落叶后至土壤封冻前进行,春栽宜在土壤解冻后至2月下旬前进行。
三、带土移栽
选择阴天带土球起苗,随起随运随栽。定植时根在穴内应舒展,填入的土块必须细碎,栽植深度以不超过原来苗床深度为宜,定植后用脚踩实后再浇足水,将四周土培到根际。苗基部丛生的枝条要剪去,只留中间主枝。如天气干旱,还要适时复水,最好能用塑料薄膜覆盖保墒。
四、田间管理
1 、中耕除草
定植后每年都应进行中耕除草,时间为4-8月,坚持除净、除小、除了的原则。
2、施肥
采果后落叶前尽早施基肥,每株盛果树施用圈粪100-200千克,饼肥和磷肥各0.5-1.0千克,环沟或条沟深施。追肥宜以速效肥为主,本着“早施坐果肥、重施保果肥、适施壮果肥”的原则,分次施入。施肥量因树龄而定,小树少施,大树多施,10年以上的大树每株每次可施入尿素或复合肥0.5-1.0千克,加稀粪尿水50-100千克同步开沟施入。施肥后如遇干旱应及时灌水,以防落花落果。
3 、整形修剪
自然生长的山茱萸树冠高大,枝条密生,紊乱郁蔽,管理不便,大小年结果严重,应通过整形修剪进行改善。
主要树形有:
一是疏散分层形。主干高60-80厘米,中心主枝1个,其他主枝5-7个,分3-4层着生在中心主枝上,各主枝上分别培养数个副主枝。此树形适合中心主枝明显的,主枝较多,结果面积大,通风透气好,缺点是树冠较高,采果管理不便。
二是自然开心形。主干高40-60厘米,不留中心主枝,主枝3-5个匀称分布于干周,与主干呈50°夹角向外延伸,每个主枝上选留2-4个副主枝均匀分布。此树形适合中心主枝弱的,树冠低矮,通风透光好,采果方便,适合大面积集中栽培园采用。其他还有自然圆头形、自由纺锤形和丛状形,可根据实际情况定向培养。无论是何种树形丰产园,树高均以3厘米左右为宜,以利于果实采摘管理。定植后第2-3年可进行定形,摘除顶芽,促使侧芽快速生长,形成大的树冠,并及时剪去根部萌生条。
4 、整枝修剪
山茱萸的长、中、短果枝均能结果,但90%以短果枝结果为主,因此整枝修剪应以促使大量短果枝的形成为目的。幼树修剪宜以疏剪整形为主,短截修剪为辅。疏剪的枝条包括根蘖条、徒长枝、过密枝、纤细枝、直立枝等,生长不旺的幼树要少疏枝、多留枝,一般不短截。成年树修剪生长枝应尽量保留,可进行轻短截,促发分枝,培养新的结果枝群。山茱萸各类结果枝均以顶花芽结果为主,不可短截。对树干基部萌发的丛生枝、过密枝、交叉枝、并生枝、病虫枝等,均应从基部剪掉。衰老侧枝应从主枝分枝处及时回缩。修剪时期、方法:冬季修剪在11月至翌年1月进行,方法主要有短截、疏剪、回缩、长放等;夏季修剪在5-8月进行。[4]
病虫害防治
山茱萸的病害主要有炭疽病、角斑病、灰色膏药病等,危害山茱萸的害虫主要有绿尾大蚕蛾、大蓑蛾、山茱萸蛀果蛾、黄刺蛾、木尺蠖、绿腿腹露蝗、大青叶蝉、小绿叶蝉、斑衣蜡蝉等。
1.炭疽病
【危害特征】炭疽病又名黑斑病、黑果病、黑疤痢。幼果发病(果炭疽),多从果顶侵入,病斑从果顶向下扩展,病部黑色,边缘红褐色,病斑逐渐扩展至全果,果实变黑干缩,多不脱落。成果发病,病斑初为棕红色小点,病斑逐渐扩大成圆形或椭圆形黑色凹陷病斑,病斑边缘红褐色,外围有红色晕圈。病菌侵害叶片(叶炭疽),初为红褐色小点,以后扩展成褐色圆形病斑,直径约1~4毫米,病斑边缘红褐色,外围有褪色晕圈,病斑常穿孔脱落。果炭疽病发病盛期为6~8月,叶炭疽病发病盛期为5~6月。
【防治方法】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栽培,不可过密,加强管理,病期少施氮肥多施磷钾肥,促株健壮,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减轻危害。清除落叶、病僵果深埋或烧毁,减少侵染病源。发病初期用1∶2∶200波尔多液喷洒。
2.角斑病
【危害特征】角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和果实。叶片发病,初期叶正面出现暗紫红色小斑,病斑边缘不明显,仅为表皮细胞变色,叶背面无症状,果实发病,为锈褐色圆形小点,直径在1毫米左右,病斑数量多时,连接成片,使果顶部分成锈褐色,仅侵害果皮,病斑不深入果肉。从5月发病,一直危害到10月末,7月份为发病高峰期。
【防治方法】加强苗期管理,套种豆科植物,可壮株减害,清除病叶,通风透光,减少侵染病源,增施磷钾肥和农家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5月份树冠喷洒1∶2∶200波尔多液保护剂,每隔10~15天1次,连续3次,或者喷50%可湿性退菌特800~1000倍液。
3.灰色膏药病
【危害特征】灰色膏药病一般发生在20年以上的老树树干或枝条上,病斑贴在枝干上形成不规则厚膜,像膏药一样,故称膏药病。凡土壤贫瘠,排水不良,土壤湿度大,通风透光性差,植株长势较弱时发病严重。
【防治办法】加强养护管理,调整林木密度,密度过大的要进行去弱留壮,去小留大,以调节光照条件,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对病老株合理修剪,去掉病老枝,更新植株,保留内膛发出的生长枝,逐步替换病重枝干,减少病菌来源,用刀刮去菌丝膜,在病部涂波美5度石硫合剂或石灰乳,在伴生病菌的介壳虫发生期树冠喷洒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防治,发病初期喷1∶1∶100的波尔多液保护,每隔10~14天1次,连续多次。
4.绿尾大蚕蛾
【危害特征】绿尾大蚕蛾又名水青蛾、燕尾蛾、大青虫。幼虫取食叶片,造成半透明斑点、孔洞和缺刻,严重时可把全叶吃光,高龄幼虫还能把叶柄吃掉,对山茱萸药树的正常生长、药材的产量和质量影响很大。常于5月中旬~10月上旬发生。
【防治方法】山茱萸药树应避免与其他林木药材如枫杨、榆树、核桃或杜仲、牡丹、芍药等混栽,以利于管理和防治,在成虫发生期,使用黑光灯诱杀,发病初期可用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喷雾,在产卵盛期人工摘卵或幼虫盛发期人工捕捉。
5.大蓑蛾
【危害特征】大蓑蛾又名大袋蛾、皮虫、避债蛾、袋袋虫、布袋虫。幼虫以取食叶片为主,也可食害嫩枝和幼果。食叶时可咬成孔洞、缺刻,甚至将叶片吃光仅剩枝条,严重影响开花结果和药材生长。8、9月份幼虫进入高龄暴食阶段,危害严重。
【防治方法】人工摘除虫囊,幼虫盛期喷90%晶体敌百虫800~1000倍,注意保护幼虫期和蛹期的各种寄生性及捕食性天敌鸟类、寄生蜂、寄生蝇等。
6.山茱萸蛀果蛾
【危害特征】山茱萸蛀果蛾又名石枣虫、萸肉虫、药枣虫。其幼虫在果内将果肉蛀成纵横虫道,蛀空的果实内堆满虫粪,其危害随果实成熟而加重。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果实成熟为危害高峰期。
【防治方法】及时清除早期落果,果实成熟时,适时采收,可减少越冬虫口基数,用2.5%敌百虫粉剂处理树干周围的土壤,可以起到杀死蛹和入土幼虫的目的。
7.黄刺蛾
【危害特征】黄刺蛾又名洋辣子、毛辣虫。以幼虫食叶为害,4龄以后可取食全叶、仅留主脉及叶柄,严重影响寄主植物的生长发育及药材产量,甚至造成寄主的枯死。常于6月下旬~9月下旬危害。
【防治方法】结合冬季剪枝或人工消灭越冬虫茧,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在初龄幼虫群集叶背危害时,可人工摘除,发病初期可用90%晶体敌百虫800~1000倍液喷雾。
8.木尺蠖
【危害特征】木尺蠖又名量尺虫、造桥虫、吊丝虫等。幼虫以叶为食,造成枝梗光秃,树势衰弱,被害严重的当年不能结果,已结的果实也因营养不良而脱落。幼虫危害期(7月上旬到10月上旬)长达3个月左右。
【防治方法】开春后,在树干周围1m范围内挖土灭蛹,在幼虫发生初期喷90%敌百虫800倍液,成虫期用2.5%溴氰菊酯2500~5000倍液喷施。
9.绿腿腹露蝗
【危害特征】绿腿腹露蝗又名蚱蜢。危害山茱萸叶子,常咬成孔洞或缺刻,严重时,将其叶子吃光,只留下叶脉,影响生长和果实的成熟。6~7月最盛。
【防治方法】入秋后至来年4月上旬结合积肥铲土、沤肥杀灭虫卵,1~2龄幼蝗集中危害时人工捕杀,在早晨有露水时喷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
10.青叶蝉
【危害特征】青叶蝉分为大青叶蝉和小青叶蝉,大青叶蝉又名大青叶跳蝉,又名小绿叶跳蝉、小绿浮尘子。成虫、幼虫主要危害叶片。7、8、9月为严重危害期。
【防治方法】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清除药材园内及周围杂草,减少越冬虫源基数,发病初期可用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
11.斑衣蜡蝉
【危害特征】斑衣蜡蝉又名红娘子、斑衣、椿皮蜡蝉、樗鸡。成虫、幼虫皆可在幼嫩枝条或叶片上刺吸汁液。被害处茎叶表面出现白色或黄色小斑点,逐渐变成黑褐色多角形枯死斑。常于4~5月开始危害。
【防治方法】冬季刮除或用木锤击杀枝、干上的越冬卵块,发病初期可用敌敌畏乳剂1500倍液喷雾防治。[5]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山茱萸味酸、涩,性微温,归肝、肾经。具有补益肝肾、涩精固脱、止带止崩、收敛止汗、生津止渴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眩晕耳鸣,腰膝酸痛,阳痿遗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大汗虚脱,内热消渴、妇女体虚、月经过多等症。因为它是一味平补阴阳的药物,所以不论阴虚或阳虚,均可使用。凡命门火炽,强阳不痿,素有湿热,小便淋涩者忌服。
有许多名医都对山茱萸十分推崇,山茱萸的强心作用,抗炎抗菌作用,以及抗应激、抗氧化、降血脂等作用将使山茱萸的药用价值更加丰富。强心作用可以提高心脏工作效率。抗炎、抗菌则可以对一些病菌有抑制作用,此外山茱萸还可以提高耐缺氧、抗疲劳能力,增强记忆力。其醇提物还有降血脂作用,可降低血清甘油三酯、胆固醇的含量,抗动脉硬化。
观赏价值
山茱萸一般是先开花后萌叶,在秋季结实,红果累累,绯红欲滴,艳丽悦目,为秋冬季观果佳品。
山茱萸作为一种观果佳品,应用于园林绿化很受欢迎,可在庭园、花坛内单植或片植,景观效果十分美丽。盆栽观果可达3个月之久,在花卉市场十分畅销。
其他价值
山茱萸的果实不仅仅可以入药,它还可以食用。以山茱萸为原料加工而成的绿色保健食品,具有无毒副作用及绿色无污染的优点,被人们逐渐认识和喜爱。
植物文化
1、山茱萸的传说
山茱萸的传说要追溯到战国时期了。
在那个时候,诸侯纷争,战乱频繁,当时太行山一带地区都属于七雄中的赵国,山区的居民大多靠上山釆药为生,若采到了名贵的药材,必须向赵王进贡。
有一次,一个村民给赵王献上一种药,赵王问:“此药何名,有何作用?”村民答曰:“名叫山萸,是一种补药。”赵王听其所答含糊不清,不悦道:“小小山民敢将此平庸草药当贡品,岂不小看本王,故念你无知,赶快带此草药回家。”
这时,有位姓朱的御医对赵王说:“山茱是一种良药,这位村民听说大王有腰痛疾,才特意采了送来。”赵王却说:“寡人不需用什么山茱。”村民听后,只好出宫回家。
朱御医见村民怏怏而走,急忙对村民说:"请你把山萸买给我。"村民听后就将采来山萸全部买给了朱御医。朱御医便将它种植在庭院中,2年后长得十分茂盛,他便将它采收、洗净、晾干、储藏后备用。
有一天,赵王旧病腰痛复发,疼痛难忍,坐卧不宁。朱御医见状,忙用山萸煎药,给赵王服下,赵王服后腰痛渐轻,连服3天,康复如初。赵王问朱御医:“寡人所服何药?如此神效。”朱御医回答:“此药就是当年村民进贡的山萸。”赵王听后大喜,下令大批种植山萸。有一次赵王的王妃得了崩漏症,阴道流血不止。赵王传旨,命朱御医配药治疗。御医又以山萸为主,配制药方,治愈了王妃的崩漏。赵王更为欣喜。
赵王为了表彰朱御医的功绩,就将山萸更名为"山茱萸"。后来就将山萸正式命名为"山茱萸"。这便是山茱萸的故事了。[7]
2、山茱萸神奇传说
宝天曼的山茱萸与唐代名医孙思邈有一段脍炙人口的传说。话说当年孙思邈从伏牛山采药归来,途经夏馆湍源村,又累又饿,昏倒在村口的小路旁,一位热心的村民从家里拿来了食物救醒了孙思邈,孙思邈十分感激,临走前对村民说:留下一株药草既可维持生计,也可强身健体,繁衍子孙。说罢便放下山茱萸赶路了,自此那山茱萸便在宝天曼银壶曼一带扎下根来,至今,宝天曼的银壶沟、七里沟等地仍分布着大面积的山茱萸纯林。[8]
花语及寓意
山茱萸的花语是报答、感谢,彼此相爱,从花型到含义都很温暖。
山茱萸作为一种有着重要价值的植物,却是报答,感谢的意思,这体现了它的无私和感恩之心。如此的花语,简单但却很温暖。据说赏赏茱萸花还可以辟邪,除袪一年的霉运,在山茱萸的祝福之下,可以尽情的消除厄运,引来幸福![9]